探讨图像时代视觉传播的“冲击力”
叶青
摘 要:“视觉冲击力”对于一个摄影师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每一位摄影师无论拍摄人物还是风景,都想达到视觉冲击力的效果,新闻摄影图片更不必谈。可视觉冲击力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暴力——视觉传播的伦理道德。无论是摄影师还是拍摄的摄影作品,如何把握这个道德底线,不是好与坏、错与对的判断。
关键词:视觉冲击力;伦理道德;底线
在视觉传播时代,媒介在使用视觉元素的时候常常会使用一个“视觉冲击力”这个概念。冲击力和震撼力究竟从何而来?从视知觉原理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视觉认知的两种方式: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式,是一种感性的方式,利用本能反映,对视觉信息接触后直接产生知觉。自上而下是一种理性的方式,以感受信息为基础,却要经过以往的经验进行判断和推论。人类的视觉认识包含着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式,是一个复杂的运作过程。所谓的“视觉冲击力”做出这样的推断:恐怖的、吓人的、让人感觉危险的照片都具有生理意义上的视觉冲击力,只是冲击不是人的理性,而是一种本能的原始的冲动。我们一起看一张视觉冲击力极强的新闻摄影作品。
每一次看到这幅作品,不自然的鼻尖酸了,作为刚为人母的我,说不出什么滋味。她的爸爸妈妈呢?这么小就是孤儿了吗……这幅作品的名字叫《秃鹰与女孩》是一位南非占地记者拍下的瞬间。曾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然而,就在此奖颁奖仪式结束3个月之后,当地警察在南非东北城市约翰斯堡发现这名记者用一氧化碳自杀身亡。看到这里,我们不能猜到,这位南非占地记者也许是内疚、惭愧、悲痛而死。可她又有什么错呢?……
在这位记者的日记中写到:我并没有对那位小女孩置之不理,抢拍完之后,实在看不下去那种极端的、残酷的对立场面,我试图把秃鹰赶走。过一段时间,我再次看到那位小女孩,用尽所有力气爬起来,重新向救济中心挪动……当我把镜头对准指一切的时候,我内心在呼喊‘上帝啊!可我必须先工作,如果我不能照常工作的话,我就不该来这里。这是因为内心无法因受公众的谴责和自己内的道德困惑,3个月后选择了不归路。
我用这个故事引出了一个问题,在当下视觉传播、图像迅速发展的时代,视觉传播中的伦理道德该如何遵循,如何把握?俄勒冈大学的朱莉安·纽顿提出从生态学角度研究视觉伦理道德。她认为视觉方面的伦理道德研究应该放在一个人类的生存系统中去研究,可以将之称为从视觉生态学的角度去研究伦理道德,更加强调从过程、行动、行为的角度去研究,不是单纯从某一个媒介去研究。其包括两个方面:过程中的伦理道德,即图像生产者与被摄者之间的伦理道德;意义中的道理,即图像传播和受众之间的伦理道理。
那分别探讨一下:过程中的伦理道德研究重点是摄影主题中元素如何进行产生和构建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这位占地摄影师是否对这个小女孩的生命感到悲痛过,是否考虑过要不要留下这个影像。图像生产者对影像的掠夺性的行为时常对被摄对象造成非常大的伤害。但是产生这些不道德的行为,并不真心出自那些摄影师的内心,相反,很多摄影记者的举动完全处于职业责任感,根本没有想到会带来这么大的轰动,对拍摄者带来这么大的伤害,他们的内心同样受到道德的煎熬。那如何处理这种道德伦理上的矛盾,改善摄影师和被摄对象之间的道德关系?全球记者在巴黎召开,制定了九项准则,这应该是摄影记者首先遵循的基本行业准则,除此之外,由于视觉传播中的形象更加真实直观,因此视觉传播工作者需要更加严肃对待职业道德问题,避免将视觉的力量演变成暴力。
摄影记者爱迪·亚当斯拍摄的“枪毙越共”的照片成为当代新闻摄影史上最著名的照片。以这样照片为代表的越南战争报道使美国人民重新思考了美国为何卷入东南亚事务,改变了美国人对越南战争的态度,导致了全国性的反战运动。当亚当斯前往荷兰领取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时,一位记者问道:你为什么不阻止他开枪?亚当斯认为这是他遇见过“最愚蠢的问题”他认为这是正在进行的战争,你不肯能阻止他们的自相残杀。但这个问题也是亚当斯内心开始感到不平衡:“我从一张一个人屠杀另一个人的照片中挣到了名利,在这张照片中,两人的人生遭到了毁灭,我却得到了报酬,我成了英雄!”每当看到这张照片,亚当斯就感到内疚:“我憎恨因为我的照片使被摄者受到影响”有一段时间亚当斯想退回所有获得的奖项来减轻自己内心的自责。应该如何处理这些矛盾,改善摄影师与被摄者之间的道德关系?1983年,全球记者大会在巴黎召开,通过了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共九项准则,意义中的道德是对文本的研究,具体来说,《秃鹰和小孩》图片一发表,每一个都能感受到小女孩的痛苦。甚至人们纷纷质疑,这位记者摄影师为什么不去救那个小女孩一把呢?等等一系列的质问。这就是视觉传播道德问题研究中的难点,因为从这个思路出发,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可能影响到图像的生产者、图像中涉及到相关人士、图像的性质、观看者的利益,有可能对整个上社会造成危害。对伦理道德的思考不仅包括考量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的行为,还包括对以什么样的方式使用照片的探讨,因为在传播者和受众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也会带来道德危机。面对容易引起道德争议的图片,传播者所遵循的核心思想应该是:一定要最大限制地传递信息,而最小限度地减少伤害。美国波恩学院提出的一些建议值得我们参考:①考虑对照片能否做一些技术处理。图片剪裁可以削弱敏感元素,或者是调整图片的饱和度也可以减少照片的视觉冲击力。在照片容易引起争议的元素上进行压字处理,对容易引起争议的地方可以加光或者是减光处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照片进行处理,不能损害照片的真实性。②通过文字进行解释。可以选择用一小段文字作解释:说明照片不适宜儿童观看或者是告诉读者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照片,再或者说说拍摄过程中的心理活动。③考虑是否能对照片影像效果进行控制。比如照片的位置是头版还是内页,刊登在头版的照片醒目,读者不容选择,如果把照片放在内页,在头版做导读,并且提醒读者注意可以让读者有选择地阅读。④可以把照片放在网站上,很多媒体都有自己的网络版,照片放到网络上,读者进行选择的余地就更大啦,可以关掉网页,或者选择跳过去不看,编辑者还可以用文字做更多的解释说明。
再发表或者是刊登之前,可以多多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摄影师或者编辑者在面临这种复杂的状况的时候,不要一意孤行,要多听取意见,这将有益于你下一次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2][美]保罗·梅萨里《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
[3][美]肯尼斯·科布勒《美国新闻摄影教程》
摘 要:“视觉冲击力”对于一个摄影师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每一位摄影师无论拍摄人物还是风景,都想达到视觉冲击力的效果,新闻摄影图片更不必谈。可视觉冲击力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暴力——视觉传播的伦理道德。无论是摄影师还是拍摄的摄影作品,如何把握这个道德底线,不是好与坏、错与对的判断。
关键词:视觉冲击力;伦理道德;底线
在视觉传播时代,媒介在使用视觉元素的时候常常会使用一个“视觉冲击力”这个概念。冲击力和震撼力究竟从何而来?从视知觉原理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视觉认知的两种方式: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式,是一种感性的方式,利用本能反映,对视觉信息接触后直接产生知觉。自上而下是一种理性的方式,以感受信息为基础,却要经过以往的经验进行判断和推论。人类的视觉认识包含着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式,是一个复杂的运作过程。所谓的“视觉冲击力”做出这样的推断:恐怖的、吓人的、让人感觉危险的照片都具有生理意义上的视觉冲击力,只是冲击不是人的理性,而是一种本能的原始的冲动。我们一起看一张视觉冲击力极强的新闻摄影作品。
每一次看到这幅作品,不自然的鼻尖酸了,作为刚为人母的我,说不出什么滋味。她的爸爸妈妈呢?这么小就是孤儿了吗……这幅作品的名字叫《秃鹰与女孩》是一位南非占地记者拍下的瞬间。曾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然而,就在此奖颁奖仪式结束3个月之后,当地警察在南非东北城市约翰斯堡发现这名记者用一氧化碳自杀身亡。看到这里,我们不能猜到,这位南非占地记者也许是内疚、惭愧、悲痛而死。可她又有什么错呢?……
在这位记者的日记中写到:我并没有对那位小女孩置之不理,抢拍完之后,实在看不下去那种极端的、残酷的对立场面,我试图把秃鹰赶走。过一段时间,我再次看到那位小女孩,用尽所有力气爬起来,重新向救济中心挪动……当我把镜头对准指一切的时候,我内心在呼喊‘上帝啊!可我必须先工作,如果我不能照常工作的话,我就不该来这里。这是因为内心无法因受公众的谴责和自己内的道德困惑,3个月后选择了不归路。
我用这个故事引出了一个问题,在当下视觉传播、图像迅速发展的时代,视觉传播中的伦理道德该如何遵循,如何把握?俄勒冈大学的朱莉安·纽顿提出从生态学角度研究视觉伦理道德。她认为视觉方面的伦理道德研究应该放在一个人类的生存系统中去研究,可以将之称为从视觉生态学的角度去研究伦理道德,更加强调从过程、行动、行为的角度去研究,不是单纯从某一个媒介去研究。其包括两个方面:过程中的伦理道德,即图像生产者与被摄者之间的伦理道德;意义中的道理,即图像传播和受众之间的伦理道理。
那分别探讨一下:过程中的伦理道德研究重点是摄影主题中元素如何进行产生和构建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这位占地摄影师是否对这个小女孩的生命感到悲痛过,是否考虑过要不要留下这个影像。图像生产者对影像的掠夺性的行为时常对被摄对象造成非常大的伤害。但是产生这些不道德的行为,并不真心出自那些摄影师的内心,相反,很多摄影记者的举动完全处于职业责任感,根本没有想到会带来这么大的轰动,对拍摄者带来这么大的伤害,他们的内心同样受到道德的煎熬。那如何处理这种道德伦理上的矛盾,改善摄影师和被摄对象之间的道德关系?全球记者在巴黎召开,制定了九项准则,这应该是摄影记者首先遵循的基本行业准则,除此之外,由于视觉传播中的形象更加真实直观,因此视觉传播工作者需要更加严肃对待职业道德问题,避免将视觉的力量演变成暴力。
摄影记者爱迪·亚当斯拍摄的“枪毙越共”的照片成为当代新闻摄影史上最著名的照片。以这样照片为代表的越南战争报道使美国人民重新思考了美国为何卷入东南亚事务,改变了美国人对越南战争的态度,导致了全国性的反战运动。当亚当斯前往荷兰领取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时,一位记者问道:你为什么不阻止他开枪?亚当斯认为这是他遇见过“最愚蠢的问题”他认为这是正在进行的战争,你不肯能阻止他们的自相残杀。但这个问题也是亚当斯内心开始感到不平衡:“我从一张一个人屠杀另一个人的照片中挣到了名利,在这张照片中,两人的人生遭到了毁灭,我却得到了报酬,我成了英雄!”每当看到这张照片,亚当斯就感到内疚:“我憎恨因为我的照片使被摄者受到影响”有一段时间亚当斯想退回所有获得的奖项来减轻自己内心的自责。应该如何处理这些矛盾,改善摄影师与被摄者之间的道德关系?1983年,全球记者大会在巴黎召开,通过了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共九项准则,意义中的道德是对文本的研究,具体来说,《秃鹰和小孩》图片一发表,每一个都能感受到小女孩的痛苦。甚至人们纷纷质疑,这位记者摄影师为什么不去救那个小女孩一把呢?等等一系列的质问。这就是视觉传播道德问题研究中的难点,因为从这个思路出发,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可能影响到图像的生产者、图像中涉及到相关人士、图像的性质、观看者的利益,有可能对整个上社会造成危害。对伦理道德的思考不仅包括考量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的行为,还包括对以什么样的方式使用照片的探讨,因为在传播者和受众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也会带来道德危机。面对容易引起道德争议的图片,传播者所遵循的核心思想应该是:一定要最大限制地传递信息,而最小限度地减少伤害。美国波恩学院提出的一些建议值得我们参考:①考虑对照片能否做一些技术处理。图片剪裁可以削弱敏感元素,或者是调整图片的饱和度也可以减少照片的视觉冲击力。在照片容易引起争议的元素上进行压字处理,对容易引起争议的地方可以加光或者是减光处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照片进行处理,不能损害照片的真实性。②通过文字进行解释。可以选择用一小段文字作解释:说明照片不适宜儿童观看或者是告诉读者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照片,再或者说说拍摄过程中的心理活动。③考虑是否能对照片影像效果进行控制。比如照片的位置是头版还是内页,刊登在头版的照片醒目,读者不容选择,如果把照片放在内页,在头版做导读,并且提醒读者注意可以让读者有选择地阅读。④可以把照片放在网站上,很多媒体都有自己的网络版,照片放到网络上,读者进行选择的余地就更大啦,可以关掉网页,或者选择跳过去不看,编辑者还可以用文字做更多的解释说明。
再发表或者是刊登之前,可以多多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摄影师或者编辑者在面临这种复杂的状况的时候,不要一意孤行,要多听取意见,这将有益于你下一次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2][美]保罗·梅萨里《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
[3][美]肯尼斯·科布勒《美国新闻摄影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