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分享观有助于幼儿构建健全的人格

    王明明

    摘 要:分享对幼儿建构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的催化促进作用,分享是资源的共同享用,当幼儿主动与他人分享,并可以切实做到,则可以取得他人的信任,为以后交往奠定基础。

    关键词:分享; 榜样; 自私; 社会交往; 建构人格; 亲社会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1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2-095-001

    关于分享的名言有很多,比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再比如培根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由此可见分享的重要性,成人需要有分享意识,幼儿更是从小就要培养分享的意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社会领域中提出:幼儿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

    分享是一种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我们倡导的传统美德。让一些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学会分享也是很多老师都会用到的教育策略。在我的班上就有这样一个规定:每周五是分享日。这天又到了分享的时间,班里一派喜气洋洋,融洽美好的气氛。分享活动开始了,可我却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只见高高壮壮的丞丞拉着瘦瘦小小的的六六来找我告状了,旁边还跟着五六个孩子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丞丞大声地说:“老师他不给我。”六六小声地辩解着:“这是我的呀。”我看到六六手上拿着一辆小汽车,丞丞伸手就要去抢,我连忙叫停并把他们分开。问清楚事情的缘由。六六说:“小汽车是我带来的,丞丞要抢走。”我问六六:“你今天为什么要带小汽车来呢?”六六说:“今天是分享日,我就把我最喜欢的小汽车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玩。”这时丞丞马上理直气壮地说:“分享就是谁都可以玩。”看到丞丞这么盛气凌人,我便说:“可是丞丞你去抢别人的玩具,这样做合适么?”这会儿只见丞丞低着头不说话了。我又转过头问六六:“六六,既然你带汽车是想和小朋友分享的,为什么不让丞丞玩呢?”六六说:“他不礼貌,他想玩我的汽车都没跟我说:请让我玩玩吧。”哦,原来是这样啊。我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后就把他们俩都叫到身边:“老师觉得你们两个如果不想出办法解决的话,不仅会耽误自己玩,重要的是会影响大家的心情,本来分享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相信你们两个会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的。”我注意着他们,两个人走后就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开始商量起来了。过了一会我发现丞丞拿着六六的小汽车开心的正在玩。我走过去问丞丞:“你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丞丞说:“我重新给六六说请让我玩一会吧,六六就让我玩了。”六六本身是一个特别胆小,不爱讲话,内向且敏感的孩子,当这样的孩子萌发了分享的意识时,他的社会交往需要意识也在增强,老师要特别给予鼓励和肯定。这件事情让我意识到分享中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分享也是要有“条件”的。只有充分保障了孩子的自身原则和被尊重的需要感时,分享才会成为孩子心中自愿、积极主动、美好的一种社会行为。要使这种美好的自发性行为长久持续下去,教师需要清楚为什么要分享、分享的意义是什么。

    一、明确分享的意义

    说到为什么要幼儿去分享,我身边的大多数家长,甚至教师都会说分享就是教育现在的孩子不能自私,难道分享的意义仅此而已么?分享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能够发展幼儿哪些方面的品质?这是需要教师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只有我们这些孩子的引路人明白了其中的意义,才能够更好地引领幼儿有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来认识这个社会。我认为分享不僅仅是局限在教育幼儿不自私这一个方面,站在个体的立场看分享,除了教育幼儿不自私,其实我觉得分享还是锻炼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孩子通过自己与他人的分享,接触到各种各样性格的人群,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这无疑是一个让他主动去接触别人的好机会,分享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途径,一把拓宽自己社交圈的钥匙;分享还是幼儿个体建构人格的一个考验,就像我在上面举到的例子,六六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他萌发了分享的意愿,而分享中又出现了和他性格特质所冲突的事件时,他要怎样来处理问题,这就是在考验他在幼儿这个“小社会”中为人处世的一种思维方式,是随波逐流,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这就出现了一个教育契机,此时需要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站在地球宇宙的大环境而言,分享也是一种让有限的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式,这种方式既节约了资源,又为保护环境出了一份力。

    二、凸显榜样的光环感

    安鲁弗德的研究指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得到称赞和表扬后,这种奖励的机制就内化了。当他们再与人分享的时候,自己会认为这样做是好的,这会使他们持久地表现出类似的行为。教师在分享活动中近似于夸张的表现出对进行分享的幼儿的夸赞之意,本身幼儿就是在模仿中学习与成长的,幼儿会循着榜样的光环纷纷效仿,这也是对幼儿的一种心理暗示,久而久之,促进幼儿分享的行为内化形成习惯。

    综上所述,分享对幼儿建构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的催化促进作用,分享是资源的共同享用,当幼儿主动与他人分享,并可以切实做到,则可以取得他人的信任,为以后交往奠定基础。在幼儿成长中,分享具有重要意义,分享可以帮助幼儿得到玩伴的信任,在良好的交往环境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相处的方式方法等等都可以得到全面的锻炼,分享为幼儿以后融入社会,并能够顺利与人交往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