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涵、特点、原因及对策探析校园霸凌

    李晓雅

    【摘 要】现如今,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关于校园霸凌的新闻,我们诧异于校园霸凌者的凶残,同时也为被霸凌者受到的痛苦而悲伤。校园霸凌的危害不言而喻,校园霸凌的许多特点也决定着校园霸凌的处理将十分不易,需要各方的协同努力才能将这个问题解决好。目前我国对于校园霸凌还没有相对应的法律,国家需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来弥补这一缺失。我们需要从国家、学校、社会三个层面上共同解决这一问题,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共筑美好的坏境。

    【关键词】校园霸凌;内涵;现状;特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6-0165-02

    一、校园霸凌的内涵及现状

    挪威学者Dan Olweus将校园霸凌定义为:一名学生长时间并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霸凌并非偶发事件,而是长期性且多发性的事件。中国校园欺凌的特点是:欺凌的边界不明确,有些事情明明是欺凌和侮辱,却会被旁观者认为是玩笑和打闹,另一方面是绝大多人不正视欺凌现象。

    在国内一般认为,霸凌系指一个学生长期重复地被一个或多个学生欺负或骚扰,或是学生被锁定为霸凌对象而成为受凌虐学生,导致其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情形。校园霸凌具有欺侮行为;具有故意伤害的意图;造成生理或心理的伤害;双方势力(地位)不对等。

    在我国,校园霸凌屡见不鲜。在2018腾讯网的公众认知数据调查中,在三万六千多名受访者中,超過一半的人亲身经历过校园霸凌,其中有1/4的人欺负过别人,而其中绝大部分霸凌者也被别人欺负过。同时,3/4的受访者观察到,校园霸凌的施暴者往往是学生与社会青年混在一起,有社会上的“大哥”“大姐”在背后撑腰,助长了霸凌者欺负别人的气焰。

    二、校园霸凌的特点

    (一)隐蔽性

    根据腾讯网2018年的公众数据,我们发现:1.在学术上,校园霸凌可以分为关系霸凌、言语霸凌、肢体霸凌、性霸凌、网络霸凌、反击型霸凌等,但人们很难依靠这些标准直接识别出霸凌行为。2.“老师欺负学生”的现象容易被人忽略。受访者指出,有的老师会对学生间的欺凌不理不睬,带上有色眼镜差别对待学生,甚至挑唆学生针对某一个孩子进行群体歧视。3.调查发现,校园霸凌最容易发生在学校厕所、宿舍等私密场所,不容易被人发现,具有隐蔽性。

    (二)易忽视性

    1.从霸凌者角度来说,霸凌者对其行为认知低,认为偶尔几次不算欺凌。2.从公众认知角度来说,在很多人看来,国内的欺凌不叫欺凌而叫做“小孩子不懂事”,于是我们没发现欺凌就在身边。3.从家长角度来说,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防护做得不够。

    (三)伤害大

    1.对于敏感的青少年女性来说,校园霸凌在她们心中可能会被更加放大。2.在学业上,校园霸凌会对被霸凌者的学业产生严重影响。38.2%的受访者观察到被霸凌者彻底放弃学业,30%的受访者观察到被霸凌者被迫转学。24.6%的受访者观察到被霸凌者短期不来上学。“没有影响”四个字,难以实现。

    三、校园霸凌出现的原因

    (一)家庭的教育方式不恰当

    现在人们经常提到这样的一个词汇——“原生家庭”,可以说,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原生家庭是指父母的家庭,儿子或女儿并没有组成新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可分为四个类型: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前三种教育方式极其容易让孩子走上歧路,也极其容易产生校园霸凌的问题。

    (二)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充分

    第一。学校对校园霸凌的重视程度不够。校园霸凌有时过于隐蔽,很难被发现,尤其当涉及到老师的身份时。第二,学校监管不到位,监管很难进行。虽然校园霸凌的发生地点主要在校园内,但是由于校园霸凌的几个特点,让学校无法监管。当涉及到一些社会上的青年的时候,学校无法处理和监管。一些事前的预防就更难以做到,事后的弥补又已经给受霸凌者带来了无法改变的伤痛。

    (三)现行的法制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并未设立专门针对校园霸凌的法律,惩处校园霸凌只能援引《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仅从立法的角度看,又规定了责任年龄制度,对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追究刑事责任,对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也仅仅只有八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这无疑给那些霸凌者一些“庇佑”,所以设置一定的法律条文来约束这些霸凌者可以说是势在必行。

    四、校园霸凌的案件分析

    2016年5月,14岁的初二女生小雨被两名女孩从西安城北“掳”到朱雀门附近,在一小区内遭到三女一男一个多小时的殴打,遍体鳞伤。(《华商报》)2015年6月,16岁的永泰县东洋中学初三学生小黄多次遭同班同学围殴,忍痛2天后被送医,被发现脾脏出血严重,经手术切除了脾脏。(东南网)2013年12月,河南三门峡市17岁女孩小蕊,因不慎得罪了寝室的5人,遭到她们的拳打脚踢,于当天从学校寝室楼6楼跳楼轻生。(中国江苏网)从这些案例中,我们看到了校园霸凌给孩子们带来的痛苦。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如果这个孩子被校园霸凌所困扰,那么这个家庭也就因此而毁灭了。这些校园霸凌者毁掉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网络上这些校园霸凌事件屡见不鲜而且无法得到有效制止,每个案例都触目惊心。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给未成年人构建一个美好的成长环境?

    五、校园霸凌的防治措施

    事后的救治对于已经受到伤害的被霸凌者来说,已经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在事前做到有效预防,并且在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的时候,要及时反思,并且给予犯错者应有的惩罚。正义会迟来,但是永远不会缺席。

    (一)家庭角度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在《家庭教育》中写道:“一个人知识之丰富与否、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实负完全责任。”家庭对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良好的家风很重要,家长要和孩子及时的沟通,形成民主型的家庭氛围。同时要教育孩子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拥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校角度

    学校要及时开展德育教育,要结合实际,将校园霸凌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也要及时关注学生与校外社会人员的动向,增加学校监控,把校园死角尽可能降到最低。对于学生反映的学校老师的现象,也要及时调查及时处理。对于那些已经受过伤害的学生,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对于施暴者,要进行教育,用爱心来感召他们。定时开展“反霸凌”主题班会,讲述案例和霸凌的危害。

    (三)社会角度

    为了防治校园霸凌,社会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多管齐下,保护孩子们的明天和每个家庭的希望。第一,治理社区治安问题,尤其对于学校附近的社区管理要加强,增加摄像头的监控。第二,完善网络文化环境,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避免对被暴力者的二次伤害。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弥补在法律上的空白。

    关于校园霸凌,关于下一代,我们做的再多也不过分。从家庭、学校、社会的角度一起携手努力,一定能够改变现状。

    参考文献:

    [1]康树华.犯罪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482.

    [2]于佳楠.女性青少年校园霸凌事件频发初探[J].法治与社会,2016,(10):174-175.

    [3]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教育文集(上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