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evit二次开发楼梯钢筋的建模
郭凯
摘?要:如今国内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正在飞速的发展,但对于将钢筋排进建筑模型中的应用还是很少的。若采用传统的方式画钢筋,会导致建模的效率降低,因此运用Revit二次开发的技术,实现在楼梯中自动排列钢筋的功能,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模型的建立。
关键词:Revit二次开发;BIM;钢筋自动化建模
文章编号:2095-4085(2020)08-0049-02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了科技时代,可视化程度逐渐增强。BIM技术是帮助实现建筑信息于一体化,从建筑的设计、施工、管理、运营等各个方面入手,并且基于三维模型基础上而成。随着BIM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基于Revit创建楼梯钢筋的功能进行了探讨,通过二次开发,对楼梯进行一键布筋。
1?Revit楼梯钢筋的程序设计
在建立楼梯模型后,将楼梯作为创建钢筋的宿主。加载Revit的钢筋族,将钢筋写进宿主当中。根据Revit Lookup查询,楼梯是属于Element[1]。
进行元素选择时,通过Revit 2016 API帮助文档选取定义函数Selection.PickObject(ObjectType.Element,“请选择”),提示用户选择对象。使用GetElement()函数,将所需对象通过自定义筛选器使引用的元素从建筑模型中检索出GetElement(ins.ElementId),该Id可在数据库中检索出特定元素;在三维视图中通过BoundingBoxXYZ这个类在视图中应用相关的对象用于Revit的使用,element.get_BoundingBox(doc.ActiveView)。
在钢筋部分,应用函数FilteredElementCollector创建出一个类似于收集器的工具,用OfCategory(BuiltInCategory.OST_Rebar)的方法将钢筋以函数OST_Rebar筛选出,对钢筋类型进行设置
rebarBarType = n as RebarBar
//设置钢筋的形状
RebarShaperebarShape=n as RebarShape;
//设置钢筋属性
ParameterSetparameterSet= rebar.Parameters;
钢筋的族、类型、形状等参数确定后,计算出钢筋排列的算法,钢筋的排列是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先确定起始位置,一般通过三个参数来确定,origin:形状边界框的左下角将放置在项目中的点;xVec和yVec:形状定义中的x轴和y轴将映射到项目中的方向。
楼梯的钢筋为纵筋和分布筋,然而它们的排列方向不同,当排列纵筋时其方向为:
XYZ x=new XYZ(1, 0, 0);
XYZ y=new XYZ(0, 0, -1);
//分布筋方向
XYZ x1=new XYZ(0, 1, 0);
XYZ y1=new XYZ(1, 0, 0);
//钢筋排列参数
public void dis_ Rebar(stringname,Referenceins,intY,intdX,intdZ,intLong,XYZ X1,XYZ Y1,double Rotate)
//创建钢筋
re=Rebar.CreateFromRebarShape(doc, rebarShape, rebarBarType, host, o, x, y);
完成钢筋程序的编写,生成的.dll文件载入Addin Manager并加载进Revit,加载成功点击楼梯模型即可生成钢筋配筋[2]。
一般对钢筋的生成有两种方法:通过给定曲线创建Rebar.CreateFromCurves()和给定几何形状创建Rebar.CreateFromRebarShape(),應用以上两种方法对楼梯钢筋生成[3]。
2?结?论
如今BIM的应用较过去越来越广泛,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有着更多体现,不仅仅是有着三维空间的制图,还包含了工程当中各个阶段的信息传递,使工作得益于更加便利。文章对楼梯钢筋布置,相对于传统画钢筋更加容易,载入插件自动排布,并且可以修改钢筋的分布位置、类型、长度等参数,摆脱了CAD的局限性,体现了可视化的程度。为今后钢筋在Revit应用的研究奠定基础,促使Revit在建筑应用中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AUTODESK Asia PteLtd.Autodesk Revit二次开发基础教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
[2]16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泥土板式楼梯)[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3]陈焱.基于Revit的剪力墙结构参数化设计[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