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巧切入,课堂更高效
徐君琴
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说:“课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抓住了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利用标题来组织教学,可以突出重点,加深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教学中我们怎么样通过文章标题的巧妙切入来带动整节课的教学呢?本文我就对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几方面的见解。
一、抓住题目关键词进行提问
以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为例:从文章的标题来看,首先是谁再塑了谁的生命?学生很快明确是莎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再塑之前的生命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联系全文自然找到海伦在认识莎莉文老师之前生活的句子:“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以及“愤怒”“苦恼”“疲倦不堪”“没有爱”等词。再塑之后的生命又有哪些改变呢?还是让学生自己在课文中寻找答案。从中我们看出莎莉文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呢?作者对莎莉文又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呢?通过这一系列的问答,一根藤蔓顺下去完整地解读了题目,思路清晰,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借助这种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不那么复杂且能抓到关键。
我在执教《学问与智慧》这篇议论文时也从标题入手。从题目看,有学问的人就一定有智慧吗?有智慧的人一定要有学问吗?两个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有学生甚至用到了赵括的“纸上谈兵”以及刘邦和赵匡胤等历史名人的事例去证明学问并不等同于智慧。那学问和智慧之间到底有什么區别和联系呢?作者又是如何一步步论证的呢?此时再看课文很多内容就迎刃而解了。通过对题目的关键词提问有时能四两拨千斤,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整篇课文。
二、另拟题目与原题比较
教师让学生另拟题目再与原题进行比较,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能让他们深刻认识文章立意的基本技巧。比如我执教《散步》这课时,看到课后练习题是这样的: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既然是课后练习题,为何不一举两得,课前就让学生们反复阅读,让他们大显身手,拟出你认为最精彩的题目。这一下子就点燃了他们的兴趣,讨论思考后有从人物入手的,如《母亲和儿子》《一家四口》,有从时间入手的,如《初春》,有从地点入手的,如《田野》《在希望的田野上》,有从主题入手的,如《背上的世界》《幸福的世界》《稳稳的幸福》《生命生命》。
在学生充分地讨论中,明确了《散步》不仅概括了老爱幼,亲情、和谐、责任等。《散步》含蓄而深沉,正是体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这种独特的审美态度。有了这样的切入点,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对课文的内容理解更加深了主要事件,而且以小见大,生活中平凡的小事折射出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比如,孝、尊等,同时知道了该怎么拟题。
三、发现矛盾处,质疑题目
有些题目看似有矛盾之处,实际上是作者有意这样做。你需要思考的是作者为什么要用看似矛盾的语言来表述。这样文章的构思,内容的丰富,情感的表达都会进入你的思考领域。抓住题目的矛盾处可以说是抓住了文章的关键。
比如,有位教师执教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诗时,抓住了题目中的“壮”字,并让学生去解释这个“壮”。学生很快就会想到“雄壮”一词,接下来就找出很多雄壮的句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些句子都充分体现了战士们出征的雄壮场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作者视天下事为己任,想建功立业,表达的感情是作者的雄心壮志,作者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天地可鉴。可最后为什么会“可怜白发生”呢?哪里看出他“可怜”?你觉得这句话还能读得雄壮吗?辛弃疾空有一腔报国热血,他壮志难酬,所以他只能借酒消愁、抚剑长叹。这是一位悲壮的失意英雄。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在自主、探究、合作的氛围中寻找答案,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有生命力。
我在执教《阿长与〈山海经〉》时问学生,阿长是谁?《山海经》又是什么?为什么将一个保姆和一部先秦古籍并列放在一起呢?学生自然找出阿长给我买想要的《山海经》的内容。为什么作者不把题目命为“阿长买《山海经》”呢?《山海经》之于鲁迅,不只是知识,更是促其精神成长的“宝书”,他从中汲取了很多的养分。对《山海经》鲁迅是充满敬意和感激的,而这本宝书是长妈妈买的,对长妈妈作者更是充满感激敬意和怀念的。理解了这一点之后,作者对长妈妈一开始就是充满敬意的吗?哪些事表现作者的“不大佩服”?你们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写法吗?如果没有之前对题目的挖掘质疑,学生可能一直都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命题,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研读课文题目并以此切入,就极有可能让课堂放射出迷人的光彩。当然找切入点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多花点心思钻研文章,找出文章学习的突破口,课堂也就更高效。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第三中学(2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