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组织的社会化发展现状分析
宋伯峰 黄世伟 王昊
【摘 要】随着近年来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公益事业领域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对志愿者的社会期待值也不断增高,在社区服务、基础教育、儿童保护、社会救助、农林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为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在这一契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充分利用身边剩余资源,发挥个人能动性,参与到志愿者群体中,并以高校为单位,以相同志愿爱好为连接,组成大学生志愿服务构架体系,建立一个又一个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在社会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社会化发展现状,进行前景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力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发展。
【关键词】志愿服务;社会化发展;大学生志愿组织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2-0091-02
一、高校志愿组织活动领域及发展模式
纵观高校志愿者组织全局构架,各志愿组织自主选择服务领域,按照既定组织目标进行活动,形成了一条特色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的志愿服务道路,呈现出多核化发展的趋势。高校志愿组织主要区分为专业化传统型志愿组织以及特色化创新型志愿组织。传统型志愿组织包含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公益社团、定期定点到敬老院服务的爱心社团、赴边远地区进行支教的志愿社团等多個类别。特色化创新型志愿组织则不断向新兴的公益领域迈进,如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的宣传与发扬;科技支农、文化援乡、农林科技类的三下乡技术服务,农林产品网络营销的长期帮扶;个人安全急救知识的传播以及心理健康关爱行动;生态文明保护及环境友好的志愿行动,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森林等自然生态的保护、城市生态系统保护,水流河道的环境监测与保护等多种方面。
这两种志愿者社团的发展各自有其发展的动源,传统型中凭借着其志愿时间长、经验丰富,形成固定的志愿服务对象,在相关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与规模效应。创新型则凭借填补社会志愿服务的缺口,创新利用手中资源,探索新的志愿服务领域,抓住了志愿服务的发展契机,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总之,现今高校志愿组织服务领域广,呈现出以传统优势志愿服务为主要核心,并向多方位多领域不断拓展的发展态势,多领域探索,全覆盖普及,为高校志愿者组织的全面社会化奠定了基础。
二、高校志愿者组织发展的广阔前景
自从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公共事业领域空前发展,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出台后,我国公益事业有了更为精准的定位与规范,志愿服务、慈善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此基础上,高校志愿者组织结合自身科技文化素质的优势资源,加之对社会需求的敏锐探索,及时发现并填补志愿服务领域的空白,提供高水平的优质志愿服务,也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极大的空间。志愿服务是行为主体与客体相互受益的过程,在这种双重受益的驱动下,扩充了志愿服务市场,为高校大学生志愿组织社会化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于个人而言,志愿服务给大学生的能力带来了极大的提升,给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带来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在行为嵌入理论的视角下,青年学生志愿服务行为嵌入于社会这个更大的网络结构中。这一参与行为联结了校内校外、纵横交叉于多组织场域之中,为大学生在高校、市场、社会、国家等情境圈子中的合作互动、资源的交换、关系的持续、共享性知识的开发提供了发展机会。[1]并且在校生参与志愿服务还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做到知行合一,切实地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这也就促使了大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为组织成员的吸纳提供根本动源。
于社会需求而言,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必然出现社会阶层分化、成员关系疏远、社会凝聚力下降等现象。而志愿服务可以在平等互助和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实现个人、团体乃至群体的需求满足和意愿表达,是社会的一种减压阀、润滑剂,有利于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融合,有利于干预、化解社会问题和应对公共危机。[2] 实现社会转型期的平稳过渡,需要更多的志愿组织参与到其中来,调和社会的矛盾,平衡社会关系。而这正是高校志愿组织发展的契机。再者,与原有社会志愿组织人员差异大、统一性弱、专业技能不强的特点相比,高校志愿者组织因其成员为在校大学生,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较为接近,时间安排也更易统一,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与科学文化素质,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专业化志愿服务的需求。
三、高校志愿者组织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校志愿者组织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保持着高速发展,但在很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制度与运行模式仍不健全,影响并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志愿者组织的发展。
首先,高校志愿者组织内部成员流动性过强,志愿服务组织的制度不够健全。当前高校中的志愿者组织通常以学生社团的方式存在,以自愿加入为基本原则,在人员的选定与控制上缺少一系列标准,使得组织成员自由进出,不能形成稳定的人员构成。这也给后续的人员培训、志愿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使得一些组织发展初期人声鼎沸,中期少有问津,最终不了了之。究其根本,高校的志愿者组织内部缺少激励机制,统一的注册登记制度以及有效的评价指标。仅仅依靠大学生的自律和自觉性,不能真正调动志愿者们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志愿服务的长效化发展。
其次,高校志愿组织独立性较强,缺乏统一的指导与管理。高校中各志愿者组织独立运营,在组织建设上处于封闭状态。但是高校各志愿组织在志愿工作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有极大的空间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然而,实际情况是学校之间的以及各个高校之间的志愿组织就有关志愿服务发展机制、发展方法与道路的交流与探讨的通道不畅,各高校间志愿者组织的合作也有待加强。积极的开展各个高校青年志愿机构的区域性合作与交流是未来志愿服务社会化发展的先决条件。
再次,当代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最终目标认识浅薄,缺少目标管理机制。很多高校志愿活动的目标订立模糊,缺少清晰的规划,或者仅局限于体验式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而忽视了志愿服务本身所应带来的社会价值与社会效应。如今,高校大学生能大都能够看到志愿服务对于个人人格塑造的积极作用,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体会志愿服务对于社会集体人格塑造的重要性。这种认识的不足,当然带来志愿活动的参与度的不足。而不能实施合理的目标管理手段,也使得这种维持在低影响力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难有改进。所以,从目标的正确树立到如何形成有效的反馈路径以达成良性循环是较为紧迫的。
最后,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信息没有形成社会化。高校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发展必然需要志愿信息的广泛发布。原来传统的由高校志愿服务主动寻求社会服务信息的机制过于僵硬,难以盘活高校潜在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力量。而信息的双向供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目前,社会上各个社区街道,福利院,敬老院等等都没有为高校提供的志愿服务需求的信息,而高校志愿服务机构也没有统一的供给信息发布机制。社会与高校志愿组织之间的信息不畅通,不利于青年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发展,和青年志愿服务社会价值的发挥。
四、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社会化发展方式的探索
(一)坚持共青团的指导,支持青年志愿者组织
青年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发展离不开团中央的坚定指导。组织化的发展模式使得当代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有别与传统的学雷锋活动,也是青年志愿服活动深入发展的重要方向。再者,品牌价值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生命线。良好的社会效应需要品牌价值去保障。在共青团的正确引领下,扶持帮助的青年志愿组织,开展的社会化志愿服务就多了组织保障与品牌信誉。团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化。帮扶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加强青年人对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打造优秀的志愿服务品牌,高效地推进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化就是要求提高青年志愿活动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在共青团的指导下,重点开展与推广长期性专业性的,群眾社会反映良好的社会化青年志愿活动。坚持共青团对志愿服务的方向引领,处理好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化与品牌化的关系,从而推动大学生志愿组织的高速发展。
(二)完善保障体系,为志愿服务保驾护航
首先,应建立一套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为志愿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保证。社会化的志愿服务要求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地完善制度保障,明确大学生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这也是我国国家志愿服务法订立的当务之急。建议学习与借鉴其他国家志愿者服务的法律规范,出台全国性的针对大学生的社会志愿服务的法律条文或是管理条例,健全地方的法律制度体系,多层次地保障青年志愿者的合法权益,解除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化发展的后顾之忧。其次,提供相对充足的资金支持。大学生志愿服活动是非盈利性的,因此资金的来源较为单一,这也就要求了响应部门要为这些组织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社会化发展的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就要破除资金匮缺的限制。学校、社区、政府都应当加大志愿服务的资金投入,可以引用政府购买机制或绩效奖励机制,向优秀的志愿组织提供资金的奖励。
(三)合理运用网络平台,弘扬志愿者精神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以大学生为主体,当代大学生也是互联网的主力军,所以利用好网络平台是弘扬志愿者精神的有效手段。时下自媒体盛行,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与形形色色的手机直播软件发达,信息的扩散效应十分明显,我们应利用好这一传播平台展示志愿者风采,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活动中来。但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信息的繁杂度与受众的关注度呈反比关系,如果各组织各自为营,各立宣传门户,那么繁杂无序的志愿服务宣传就会被忽略,事与愿违。我们合理的运用网络传播平台是指,以各高校为单位,成立统一的宣传平台,统筹考虑活动的搭配与宣传,制作精品图文吸引更多人来关注,以此来感召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不断拓展大学生志愿者组织。
参考文献:
[1]龙永红.志愿服务与青年发展的关系研究[J].青年探 索,2015,(4).
[2]廖恳.论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及其形成[J].青年与共 青团工作, 2012,(3).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