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影视的审美转向与叙事策略

潘希鸣
[摘 要]随着科普影视的不断成长,担当科学普及使命的影视作品经历着由形式至内容,由传者至受者,由目的性至日常化,由单向度至多重性的审美创作与传播转向。本文在梳理科普影视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当下科普影视生态与审美转向予以整体分析,并从“传者主体思维”的大众化审美转向,影像本体的多维度审美转向以及受众审美与解读的差异化转向等三个维度作具体阐释。基于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探索符合审美趋势的叙事策略,实现科普影视科学与艺术的再平衡。
[关键词]科普影视 审美文化 叙事学 传播学
从第七艺术电影、冷媒介电视到泛在化网络新媒体,影像的审美与叙事走向始终为传播学界所聚焦,如法兰克福学派所言,影像因其自身审美特点难以规避异于传统的大众化特征。但从伯明翰学派开始,对影像的社会文化意义有了新的认识,电视、电影不再是“伪现实主义”的欺骗者,而是充满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的媒介形态。科普影视正是媒介技术进步过程中理性知识与感性话语相融合的最好典型,它拓展了科学传播的时空领域,也创造了科学传播的多重可能。
科普影视是一个涵盖科普电影、科普电视及科普网络作品的综合性泛媒介概念,也因电影、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媒介特性的差异而显现出同中存异的审美特征与发展走向。就电影而言,曾肩负深厚的教化大众之责。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及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三大传统科普电影制作基地,先后完成与电视台的影视合流,制作重心转向了电视平台,我国科普电视业由此走上发展的快速通道,直至近年产出量才有所回升,但与剧情类电影仍相差甚远。同时,与火爆院线的商业电影相较,科普电影的出口渠道略窄,细数之下,不外乎面向广大农村地区的公益性免费放映;在科普场馆进行放映;反哺电视台,在相关频道播出。科普电影与市场的疏离,令其生存与发展始终陷于瓶颈。更值得注意的是,科普电影一般投资巨大,制作周期長,这更加剧了其走向市场,开创盈利的难度,最终被动走入“投入单一→质量偏低→受众扁平→投入单一”的圈子中。
马歇尔·麦克卢汉曾将电视称作“羞怯的巨人”,并将其定义为冷媒介[1]。若将电视媒介聚焦在科学传播、科学普及,其发展历程与电视的成长是近乎同步的。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得以成立。上世纪90年代,一批优秀的科普电视节目相继推出,如《科技之光》《走近科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明确规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应当发挥各自优势做好科普宣传工作……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开设科普栏目;影视生产、发行和放映机构应当加强科普影视作品的制作、发行和放映。”[2]电视科普节目的功能由此被予以法制化确立。此后,央视科教频道几经改版,不断推出新栏目和新编排。各地方电视台也纷纷效仿,一时之间如雨后春笋,许多省、市电视台都建立了自己的科教频道,科教频道进入大规模建立时期,但是短暂的繁荣过后,却又归于平寂。这固然是电视媒介逐渐市场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也是网络新媒体不断涌现与冲击的结果,同时还是受众审美演变后的媒介选择。从数据看(表1),根据检索结果目前省级以上的科教频道仅剩10个,但严峻的还不仅于此。
以安徽科教频道为例,从平日的节目安排看(表2),只有如《医药探秘》《宜人益方》等医疗养生类节目涉及科普内容,而电视剧播放时长占比近一半,且多分布在传统意义的黄金时段。如此一来,仅存的科教频道也只是徒有其名,实质上与综合频道无异。更为现实的是,这是诸省级科教频道的普遍现象。
电视媒介的生命轨迹是存在于两方压力之下的,一面是来自媒介属性的担当诉求;另一面是产业化、商业化语境下的转型与改变。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强势来袭,原本已初现危机的电视更显现出改变的迫切性与行业焦虑。
虽网络较之电影与电视,其多元化形式、微缩化叙事、实效性内容等更贴近当下受众审美习惯,但权威度、公信力的相对欠缺,却是网络媒介的先天不足。整体看,西方当下所涌现的一批颇受市场欢迎的具有科普性质的影片,为科普电影创作带来了些许刺激与思索。与专业化电视频道景象黯淡相比,科普性质的电视节目逐渐兴起,加之电视与网络的共融互通,权威机构主动进军网络领域,科普影视呈现出多元共生的发展之势。若潜入这些样本,不难发现,从创作观念到内容形态,都较传统科普影视有了较大的审美转变。出乎其外,整体受众的审美取向与审美评价标准也发生着巨大的转向。
一、“传者主体思维”的大众化审美转向
由“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转换是科普影视的当下逻辑,随之而来的是科普影视媒介从形式至内容的全维度转向。对电影而言,正如好莱坞之于法国新浪潮,担当科普功能并不意味着与通俗、娱乐以及市场的脱节。传统教化在审美贫乏的时代或许有立足之地,但随着受众主体性跃升,作为电影的艺术性本性应得以彰显,应用生活语言,按照电影艺术规律来创作。从电视科普创作角度看,这是一次精英意识淡出,视角及话语趋近大众化的审美转向,是对传统电视作坊所一以贯之的“传者主体思维”的反思。所谓“传者主体思维”,是以传播者为传播活动的主导,作为霍尔眼中的编码者,试图在审美话语、趣味倾向、价值评判等诸多方面彰显并渗透其理念。置于影视视听语境,则表现为传播形式传统且单向化,内容创设精英化、说教化,整体风格扁平化、同质化等倾向,传统电视科普便是如此。致力科学原理的严谨阐释,实验过程的原始呈现,专家学者的知识传授等本无异议,但带有浓厚传者主体思维的呈现方式却难以与电视媒介的大众化天性相融。特别是新媒体、自媒体乃至全媒体兴盛的当下,电视媒介已不具备媒介资源稀缺时代的独特优势,对科学知识教科书般地搬演与呈现,显然也颇为脱节。以央视科教频道为例,前后改版数次,众多节目被下档替换,其中不乏充满传者主体思维的样本(表3)。面对愈发多元化的节目样态,受众不再为传者主体思维买账,表面看这是关于电视科普创作中的“科”与“普”之争。实质上,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解码者的受众,已不再处于被动状态。随着媒介生态的融合洗牌,以受众为主导的大众化媒介思维、互联网思维成为新趋势。这种大众化的审美转向并非是商业压力下的选择,也不是追逐收视率的无奈结果。诚然收视率并不能说明一切,但至少是受众关注度的有效反映。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使受众数量最大化是其必然追求。对科普工作而言,使科普内容触达更多受众,落地更多地域尤为重要。那么,大众化审美转向就是对受众媒介话语权的理性回应,也与当下科普工作相契合。具体来说,包括创作视角的日常化、叙述方式的通俗化、交互形式的多元化、受众体验的多重化等。
以央视科教频道为例,2006年频道进行改版,针对受众的战略转变初现。最为直接的是引入板块概念,突出频道午间和晚间两个收视区间,推出午间“教育板块”和晚间“精品板块”两个栏目集群。2010年再次改版,突出频道的“服务意识”和“约会意识”,采用横向贯通、纵向集群的编排方式和差异化编排策略,将栏目有机组合成“早间健康生活”、“午间文化新知”、“下午自然科学”、“傍晚科学生活”、“晚间特色经典”五大主题板块。具体节目如《科技之光》等也进行了大众化转向,针对当下受众审美特点进行了调整与尝试。
二、内容本体的多维度审美转向
科普电影的概念是从功能性角度出发的,而科幻电影则更贴近类别划分概念。从功能上看,科幻电影能够一定程度实现科普效应,那么它应属于科普电影范畴。科幻电影的兴起,也恰好印证了电影行业的审美转向,隐喻着受众的普遍偏好。一方面,2017年上半年,以《生化危机6》《银河护卫队》等为代表的科幻电影已跻身票房前列;另一方面,作为科普电影的子项,如科普微电影、科普纪录片等,既拓宽了传统科普电影概念,同时扩大了科普影视题材选择面,使科普影视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
电视业在媒介融合时代下具有权威度与公信力的巨大优势,但网络竞争下的电视业呈现出媚俗倾向与收视焦虑,泛娱乐化、低俗化、视觉物化、同质化,拜金享乐主义等纷纷出现。某种程度上,电视被定义为官方的、公益的、公共的。因此,作为服务全民科学素质的电视科普类节目,自然成为电视媒介的创作焦点。整体观之,电视科普类节目呈现多元共生的特点(见表4)。不论央视还是地方电视台,科普类节目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的栏目模式,其节目创作理念、主题及形态也呈多元化特征,如实验挑战类、实验破迷类、益智答题类、情景体验类、健康养生类以及竞技真人秀等。同时,季播概念的出現也打破了传统栏目概念,使节目更符合受众审美特点。主题的多维度源于受众分化与节目垂直培养概念,大而全的科普概念转换为“小而美”的精准化制作,如按照年龄分层,有针对青少年的《十万个为什么》《脑洞大开》等,也有面对中老年群体的《生活圈》《养生堂》。同时,在具体节目执行中呈现形式,也进行着戏剧化、互动化、舞台化、生活化等审美转向。
三、受众审美与解读的差异化转向
科普影视所面对与服务的是数量庞大且人口学特征丰富的受众,是个性分层与审美分层的受众。作为社会性群体与个体,受众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影响并形塑着其审美特点,同时科技与媒介手段的革新令地球微缩成村,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受众并不缺乏资讯与产品,而是缺少适合自己的或中意的作品。随受众主体性与选择权的扩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渗透至科普创作的全过程,包括创意设想、执行操作、审美批评等,成为时下受众愈发强烈的诉求。受众审美特点呈现出由目的性至日常化,由单向度至多重性,偏向个性化、个人化、随身性、即时性、微缩性、读图性的审美转向。
以少儿群体为例,一直以来,其主要的科普影视产品为电视动画片,如《小蝌蚪找妈妈》《黑猫警长》《海尔兄弟》《蓝猫三千问》等,此类作品曾在低年龄段孩子中能够起到一定科普作用,但随时代发展,平面二维动画早已被三维所取代,颇有些争议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成为主角。从内容上看,早期的动画片画面精良,颇具意境,如《小蝌蚪找妈妈》传播正义感,明辨是非,寓教于乐,《黑猫警长》等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性。相反,如今兴盛的动画作品总是有渲染暴力、低级趣味、误导孩子的各类问题,过度的唯技术,令内容枯竭贫乏。固然手机、平板电脑等已成为孩子的接收终端,但其审美成人化倾向却不能因此忽视。实际上,少儿的审美价值倾向是可以引导的,传统文化与科学知识也正是少儿教育所需要的,猎奇心理与读图需求可以通过逼真的三维动画、AR、VR等技术手段实现,但内容为王,依旧是科普创作的定律。
朱光潜曾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中对审美的差异性作出精当的分析,这种差异是源于审美的主体性与个体性。正如诸多科普场馆自研自制的特效电影、三维动画甚至巨幕影片等,习惯、传统科普的思维模式总是渗透于创作,但受众是变化的受众,审美与评价标准也是流动变化着的。科普作品并非是要令每一位受众切实掌握一个知识或一项技能,这并不是影视所能完成的,而更应是引发其对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作为较普遍的娱乐方式的电影、电视、网络,其功能定位决定了人们接受、消费与使用它们的环境、心理及评判标准,一部《舌尖上的中国》从草根般的味道入手,用考究的视听语言娓娓道来,俘获的不仅是食客们的心,更是屏幕前万千普通人的审美心理,这一点值得科普创作者深思。
四、当下科普影视叙事策略概说
审美的转向必然带来创作的转变,就叙事学角度来看,主题的精准、结构的适宜、修辞的光泽、话语的能量、细节的铺设等,都是科普电视、科普电影、科普网络作品所应追求的。面对媒介融合时代背景,科普影视的创作与传播是科学与艺术的再平衡,是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的审美与叙事碰撞。聚焦科普电影、电视及网络作品,其叙事方式也应从如下几点作相应调整与改变:
(一)视听呈现的多元化
科普影视作品是视听艺术,也是由视听语言所构建的,特别是在读图时代的语境下,人们对景观的需求与消费更为迫切。从二维到三维的动画制作;从单声道到多声道、立体声、环绕声;从高清画质到4K,甚至从视听二重感受延展至包括嗅觉、味觉、触觉等在内的多重体验,当下科普影视创作通过视听艺术的进步,满足了受众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作为内容层面的叙事也是基于这一多元化视听语言而进行的,视听的丰富可以更好地表达叙事内容,也是表达好叙事内容的前提。
(二)科普电影微叙事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不仅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也潜移默化改变着受众的审美习惯。观赏时间的不确定性与碎片化,不仅使传统电影所营造的仪式感难以实现,更要求科普电影在时间上作剪裁,在题材上作调整。十多分钟的科普电影,可以在候车、就餐等零散时间无间断播放完毕,这对于科学信息的完整与有效传递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与大屏幕擅长表现天文、地理等大题材相比,各类网络传播终端屏幕较小,视听效果远不能及,因而网络科普电影更适宜利用信息的关联度来吸引观众,在内容上贴近大众生活、观照民生需求,做到以知启智、以理解惑。
(三)科普电视叙事故事化、戏剧化、网络化
传统电视科普的叙事方式多为单一讲述或故事化叙述,当下电视科普引入多重叙事线索,更注重受众审美体验,如《加油!向未来》《天才想得到》等,以对抗的形式打破叙事的单一性,以身体语言丰富视听语言,将受众青睐的戏剧性、游戏性融入科学性阐释,演播室概念逐漸被舞台所取代,舞美灯光修辞不再是娱乐节目的专属,节目空间也突破室内,来到户外,来到生活场景之中。受众的审美功利性在健康养生类、实验破迷类节目中最为突出,节目选题与制作直达受众关注点,节目内容的实用性与指向性,使受众自愿走入科普话语场域,潜移默化之中收获科学知识。真人秀概念的加入,是电视科普的重大审美转向。
真人秀所追求的真实与科普所追求的真理相契合,作为综合性审美体验形式的“秀”,符合受众视听审美倾向。虽然《最强大脑》在科普定性上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次科学与真人秀的有益探索,其可观的收视率也显示出其较大的受众影响力。真人秀作为盛行电视媒介的节目模式,得益于真实不造作的人物与情境,真实流露的情感反应以及富有视觉效果与游戏精神的“秀”。如何把握娱乐的尺度,是当下艺术创作所共同面对的课题,唯收视率论概念下的“媚俗”固然是不可取的,单纯的感官娱乐虽然符合消费主义逻辑,但毕竟不等于精神快乐,也降低了节目的价值。恰当把握娱乐性就是要正确认识娱乐的重要性与双面性,一方面娱乐是大众媒体应有的基本属性,纯粹的阳春白雪只能换来曲高和寡,与大众化特性不相融,难以实现其传播价值;另一方面,正如诗可以“兴观群怨”,娱乐是带领受众获得由悦耳悦目至悦心悦意,再至悦神悦志的前提。若没有扣人心弦的比拼模式,受众很难沉浸其中;若没有视觉震撼的工程与实验,很难引发受众高度的关注;若没有人物故事的讲述与演绎,则很难激起受众内心的共鸣。
(四)回归科普影视的艺术匠心
媒介生态的日益复杂化,带来了影视创作的功利与匠气。需要明确的是,在审美个性化、消费主义与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受众已转变为文化分层与审美分类的受众,也是日益追求更高审美精髓的受众,是雅俗关系辩证的受众。在新的受众审美语境下,对影视技术的过度求新推崇或专业学理的过度深挖,都会使影视作品显露不良症候。实现雅俗共赏,回归理性和艺术自觉应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科普影视的创作之道。整体观之,即是用现实主义来挖掘创作源泉,用审美日常化语调来叙述,用理性与感性来平衡创作倾向,讲好自然科学故事,讲好人、自然和宇宙,基于影视发展审美转向,展开一场由叙事发端的创作革新。
参考文献
[1]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