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意识先行

    钟海峰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为了满足新世纪快速变化的社会需要,是信息时代、知识社会和全球化时代下对学科育人目标的再思考。当社会形态发生新的改变时,身处其中的人们最重要的就是要具有在这种新社会形态中的意识和情感。而信息意识是正确面对和理解这种新变化,更好地适应和推动这种社会形态的基础与保障。在信息社会中,如果不加强信息意识方面的教育,任其发展必将产生负面的社会问题。因此,信息技术学科必须加强学生的信息意识教育,规范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掌握正确判断信息价值和作用的方法,具备积极与他人进行信息协作共享的精神,使其成为拥有信息社会胜任力的合格公民。

    ● 创设“真情境”,增强信息敏锐性

    意识是个体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信息意识作为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可以理解为是个体在参与信息相关的认知活动中产生的感觉和知觉,并在感觉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判断和认知能力。这种意识的形成有赖于与信息社会环境的互动,而与人互动的环境即是情境。真实的情境是打通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只有把这两个世界关联起来,我们才能感觉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因此,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真实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原学习的本质,促进学生对信息问题的敏感性、对知识学习的掌控力、对问题求解的思考力的发展,强化对信息的意义和作用的深度理解。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授《信息及其特征》一课时,利用学生对荒野求生的好奇心,创设了“海军陆战队野外生存训练”的问题情境。规则是每个队员只能随身带三件物品,在原始森林中生活一个月。让学生分组讨论带哪三样物品合适,经过小组激烈讨论和教师分析引领,最后得出带“钢刀、火石、指南针”三件物品,分别对应人类生存与发展必须获取的“物质、能量、信息”。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信息与人类的关系,又播放“感觉剥夺实验”视频,使其对信息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以上两个真实问题情境的教学,学生最终得出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需求的结论。

    又如,在教学浙摄版五下第一课《生活在信息中》时,教师充分利用小学生对柯南破案的好奇心,以查找“皮包失主”为切入口展开教学。先从包里的口红推理出包的主人可能是个女的,再从一本数学书猜测这个人可能是学生、家长或教师,最后从一本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师用书,推论得出失主是一位教一年级数学的女教师。通过对三个简单物品的分析找到了这么多有用的信息,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信息无处不在。

    ● 经历“真项目”,提高信息应用能力

    信息意识教育是一种普适性教育,是每一位信息社会成员都应该具备的素养。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等级划分中指出,信息意识等级水平1应达到具有“针对特定信息问题,自觉主动比较不同的信息源,确定合适的信息获取策略”的标准。因此在信息应用层面,信息意识表现为个体根据解决問题的需要自觉主动、获取、加工、表达交流信息的综合能力。而项目学习是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真实任务为驱动,将学习内容以项目活动的形式呈现的一种具有创新特质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项目学习中亲身经历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建构所学知识与技能体系,并综合运用到实践探索中去,是培养信息意识的一条有效途径。

    例如,在教学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六上《旅游计划书》一课时,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重构教学内容,通过“确定主题—规划设计—搜索资源—制作方案—评价反馈”等一系列步骤串联起核心知识点,进行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和实施。首先,运用“赏美文猜景点”的形式,选择小学课本中经典文章段落,让学生猜相关著名景点,从而引出旅游的项目主题,再结合重阳节的时令,提出制订一份周末带上老人过节的旅游计划书的设想,使学生融入真实的任务情境中,激发起良好的学习动机。其次,在帮助学生学习综合运用网络工具获取旅游信息这一重点内容时,把教学任务分解成“确定目的地—选择出行方式—查找出行信息—编排景点行程—完善计划书”五个既相互独立又具有内在联系的项目过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实现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其中,“查找出行信息”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比甄别用综合搜索引擎与用专用网络购票平台查找信息的优劣,得出利用专用网络平台查找特定信息更便捷,内容也更正确、及时全面的结论。而“编排景点行程”和“完善旅游计划书”环节,是利用专用网络平台查找信息的综合练习,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最后在作品展示环节,通过“地图展示—现场介绍—项目评价”等过程,进行信息交流和分享。以上项目式学习使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充分经历了特定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表达交流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信息的综合应用能力,促进了学生信息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 运用“真校勘”,合理判断信息价值

    信息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生活经历以及技术背景等,按照信息意识素养的特征,分阶段持续展开。新课标在信息意识等级划分水平1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针对较为复杂的信息问题,能综合分析获取的信息,评估信息的可靠性、真伪性和目的性”的要求,使学生信息意识的发展逐步深入。当下互联网高度发达,在网络中可以轻易收集到大量的信息,而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分析研究,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和参考,是信息意识培养的关键所在。

    信息的价值源于信息的准确性,不仅包括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还包括研究分析的客观性。采用校勘学的方法对信息正确性进行甄别和评估,对于在信息社会中如何合理判断信息价值进行科学决策,有着广泛的现实指导意义。

    校勘是指对同一书籍收集不同的版本,并综合有关资料,互相比较核对,别其同异、定其正误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甄别信息的价值,非常有效。例如,在教学浙摄版四下第四课《搜索引擎》时,教师根据学生所在地的文化特色,营造了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西施传说发源地”的任务情境。学生通过上网搜索发现西施的出生地有诸暨和萧山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时难以决断。教师顺势提出网上信息真假杂存,要学会辨别,引导学生进一步收集相关信息相互比较核对,判断两种说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学生经过多方查找和比对发现,“诸暨说”源自《吴越春秋》《越绝书》等古籍的记载并被收录在现代《辞海》中,而“萧山说”的主要依据是《后汉书·郡国志》“余暨”条下的注解。从地名的历史沿革分析来看,诸暨古称“句无”,是春秋越国故都,秦时始置县,历代未废。而萧山前身为在汉朝时由诸暨和山阴分割部分土地而设的“下诸暨”,后名“余暨”,三国时又称“永新”,唐朝天宝元年才改称“萧山”沿用至今。据此推断,西施生活的春秋时期,萧山属于大诸暨的一部分,从而得出“诸暨说”较为可信的结论。学生亲身经历运用校勘学中的“对校”和“他校”方法,对同类信息的不同版本进行比较核对,再运用“理校法”结合相关材料加以推理分析判定信息的合理性和真伪性这样一个真实的校勘过程,不但对评估信息的方法和手段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也能养成理性对待所获取信息的态度,逐步形成客观分析合理判断信息价值的关键能力,促进信息意识高阶思维的形成。

    ● 讲究“真共享”,实现信息更大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人们生存的一般情况进行分析时,指出“具备信息素养的人既要能够准确判定信息需求定位,评价信息质量,储存和索引信息,也要高效符合伦理的使用信息,运用信息创造和交流知识”。我国信息技术学科就信息意识的培养也明确提出“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愿意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更大价值”的课程标准和要求。由此可见,通过信息技术有效获取和应用信息,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共享信息建构知识的能力,是培养信息意识和发展信息素养的共同追求,也是培养合格的数字公民的根本指向。

    信息共享是指不同个体间信息和资源的交流与共用。现实社会中信息交流和共享的方式众多,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有“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成果共享”两种形式。信息资源共享主要发生在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如在教授浙摄版五上《节日文档制作》时,教师先通过根据图文猜传统节日名称的方式引出探讨我国传统节日的任务主题,然后让学生上网查询、下载收集相关资料,为制作节日文档准备素材。在学生占有了大量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和分享,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可以拓展學生的问题思维,激发其进一步探究传统节日的起源、传说、习俗、诗词等相关内容的兴趣。信息资源的共享把学生带进了新的问题情境和学习领域,拓展了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了学习的内涵和意义。

    而信息成果共享一般应用在阶段性学习的总结评价环节。例如,在教学浙摄版五年级上《编辑研究报告》时,教师通过营造探秘国庆70周年阅兵背后故事的任务情境,让学生利用数字化学习手段对国庆阅兵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搜集资料撰写完成主题研究报告,并运用已学知识对报告进行美化。在作品评价环节选择优秀作品现场彩色打印粘贴到“信息墙”上,并邀请作者解说自己的研究报告。教师则引导学生从“内容是否恰当合理、报告是否图文并茂、结论是否有说服力”三个方面进行生生互评。这样的成果共享使每个个体面临同伴的挑战,学生既可以在分析比对他人作品和自己学习成果优劣的过程中得到启发,也可以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形成知识的建构,在他人的评价中促使自己成长。运用以上两种形式的信息深度交流和共享,既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从而获得知识的生长和能力的发展,最终使得信息在团队成员的共享中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中,信息意识已成为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生存能力。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理解人、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形成自觉主动使用新技术处理信息、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以及能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的意识和能力,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实现从“数字土著”向“数字公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