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义教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系统开发

    王双

    

    

    

    当前,虽然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但信息技术学科的校本课程建设却存在诸多问题,如有的学校把用3D打印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校本课程,有的学校把以编写故事和美术设计为主的动漫制作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校本课程,还有的将机器人比赛等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目标制订模糊、宽泛,课程内容设置盲目、趋同、片段式,课程评价缺乏,是目前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学科校本课程建设比较突出的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校本课程建设,笔者认为学校应当在真正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上,系统研究,整体推进,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作用。下面,笔者结合部分实例谈一谈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学科校本课程的系统开发。

    ● 信息技术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要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校本课程开发,其根本目的是育人,核心素养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指明了宏观、科学的方向。

    第二,要践行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建立在对学科基本理念、核心素养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

    第三,处理好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区别在于它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使教学更加具有个性化,更加以人为本。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一样,都要遵循学科的课程标准,不能脱离课程标准的约束。

    ● 例谈义教信息技术学科校本课程的系统开发

    笔者对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校本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向:多媒体、计算思维培养—程序、计算思维培养—机器人、计算思维培养—创客作品。选择任何一个方向作为校本课程,都应该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即教学目标、内容选择与组织、评价、实施均应具有系统性。

    1.多媒體方向——图形图像处理

    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众多,目前学校常见的做法是以教授某一软件的使用作为校本课程,但这样做并不能使学生对多媒体技术有全面的认识,系统的校本课程开发应打破软件的界限,从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所包含的共性、基本技术角度进行系统设计。举例如上页表1所示。

    2.计算思维培养——机器人方向

    校本课程内容组织与实施的载体是课例,课例开发的系统性体现在:内容组织上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能使学生形成全面的认识,又能有基本的体验;循序渐进,点面结合,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完成知识积累,促进知识的灵活运用,实现知识、能力的系统化。举例如表2所示。

    3.计算思维培养——创客作品项目学习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项目学习同样是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依托于项目,可以整合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好的创客作品项目学习的设计,可以整合多种有价值的硬件、软件应用,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举例如表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