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走入深刻,让思想走向清明
齐婷
一、思辨性思维概念界定及意义
思辨性思维要求学生拥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保持独立性、理性、批判性和反思性,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经典。从现象表层找背后原理,养成推理的习惯,完善自己的思维链条。
在文学阅读中,同一篇作品,同一個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读作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地质疑、验证、再质疑,最终才能完成信息建构。
二、梳理《说“木叶”》论证思路及手法
1.追问法。通过对《说“木叶”》文脉的梳理,我们发现文章的第二段和第三段作者不断地发问。“‘木叶是什么呢?”“诗歌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等。看似重复的发问其实是透过现象发掘本质的追问的过程。追问法在时评类作文中对学生审题立意有很大帮助,通过一个社会现象运用追问法探究产生的深层原因,能够站在社会和历史甚至人类的高度去看待问题,深化文章主题。
2.比较法。比较法在《说“木叶”》一文中是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正是在“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同中求异中发掘“木”字的两个艺术特征,使“木叶”这一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清晰起来。
比较法让我们在细微的精准判断下,把握住事物的特性。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中不乏思辨性题材,比如:二战时期对幸存战机的弹痕分析判断维护的关键,是维护弹痕多的地方还是弹痕少的?运用比较法,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矛盾的主次,提出最佳立意。
三、迁移运用,主题升华
除了文本进行探究,还要引导学生当堂质疑。例如对林庚先生抓住诗歌的潜在意义进行探究,作者凭借感觉(视觉感受、触觉感受)去验证,是否不够严谨?结论是否可信?“木”的潜在形象固然是作者的感性形象,但也是国人普遍的感性形象。因此,作者的论证还是可靠的。
作者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得出结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很强大,可以左右我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正如文中所说“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至此我们也明确了文章主旨:借说“木叶”,阐释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
把握本文的主题后我们可以继续发问:如果有一天诗歌意象的暗示性(潜在形象)消失了,会造成什么样的局面?给予我们什么样的警醒?比如,随着科技的发展,木质结构的家具装饰等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未来我们被高分子材料、化学制剂、智能机器等包围。我们很少再由“木”联想起“木头”“木料”“木板”等,那么我们很难去传承传统文化。至此我们认识到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传统文化正在离我们渐行渐远。所以我们应该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让优秀传统文化保留得更久一些。
通过运用思辨性思维学习了《说“木叶”》,同学们认识到了自己作为文化传承者的使命和担当,达到了思辨性思维训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