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社区矫正法

    

    关键词 社区矫正 监督管理 教育帮扶

    作者简介:张丙瑞,天津王玉鹏律师事务所律师,南开大学法学院同等学力申硕研修班在读学员。

    中图分类号:D92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6.161

    2019年12月28日我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社区矫正法》(以下简称“本法”),本法将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社区矫正法在我国立法方面是从无到有,从发布到生效相距6个月就是为全社会学习留出时间,作者经过阅读法条及研究分析相关资料写成本文。一、立法背景

    了解本法内容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社区矫正”一词,社区矫正不是刑罚,而是一种刑罚执行的方式。我国《刑法》第三条明确规定罪刑法定,顾名思义就是罪名和刑罚依据法律,不得以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刑罚处罚。《刑法》第三章刑罚中明确列明了我国刑罚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针对于犯罪的外国人)。社区矫正不在刑罚之列。社区矫正制度是完善刑罚执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制度。

    自2003年开始,我国在部分地区实行社区矫正,当时天津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作为第一批试点。2009年在全国全面试行。

    2013年2月司法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草案送审稿)》报送国务院。经过立法专题研讨、召开专家论证会,集中研究、修改。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草案)》进行了审议,并于2019年7月5日至8月3日向社会公布该草案并征求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草案审议稿)》于2019年11月1日至11月29日向社会公布该草案并征求意见。2019年12月28日我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即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本法立法总体思路:一是注重处理好确立社区矫正基本法律制度与为今后发展创新留有余地的关系。二是注意处理好社区矫正法与刑事基本法律之间的关系。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二、概述

    本法九章63条。作者用三句话概括本法的主要内容 “一套班子、四种对象、两项活动”。

    “一套班子”指以司法行政部门为主管,公检法及其他部门依职责参与,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社區矫正委员会统筹协调和指导,社区矫正机构具体实施,司法所根据社区矫正机构的委托承担相关工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依法协助,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护人、家庭成员,所在单位或就读学校协助。

    “四种对象”指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两项活动”指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三、重点展开

    (一)四种对象

    《社区矫正法》为什么规定这四种对象,它们有什么特点?前三种对象,即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这几种类型的罪犯虽然被判处有罪,但不需被关押,虽不需关押,但又需要限制部分自由。第四种对象,即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这种类型的罪犯应当被关押,但因其有特殊原因,如患有严重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不便于关押,经法定程序批准监外执行,人虽然在监外但其自由也应受到限制。

    (二)本法中涉及到的名词

    为了便于理解,我先做几个名词解释:

    1.社区矫正决定机关

    社区矫正决定机构是指依法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人民法院和依法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

    举例1:犯罪嫌疑人张矫经法院审理后判处管制,则张矫的社区矫正决定机关为法院。宣告缓刑、裁定假释雷同。该法条中比较拗口的地方是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提到了法院、监狱管理机关和公安机关,这类罪犯的社区矫正决定机构到底是哪家,需要看出现法律规定的可以准予暂予监外执行的时间和罪犯当时服刑机关。举例2:张矫被经法院审理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但判决时其处于怀孕期间,法院裁定其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则法院是社区矫正决定机构。举例3:张矫被经法院审理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张矫在监狱服3年后,患其患“高血压 期”疾病,符合《罪犯保外就医疾病伤残范围》的规定,由监狱审查同意后提请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批准暂予监外执行,则其社区矫正决定机构为监狱管理机关。举例4:假如张矫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则其在看守所服刑,假如服刑期间生活不能自理,看守所提出暂予监外执行,提请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则其社区矫正决定机构为公安机关。

    2.社区矫正执行地

    社区矫正执行地指的是社区矫正对象在哪里施行矫正,由社区矫正决定机关确定。以利于社区矫正对象接受矫正、更好地融入社会为原则,通常为其居住地,但如果其居住地有多个,则选择经常居住地。社区矫正期间可以变更执行地,但变更执行地需要有正当理由,且需经过社区矫正机构批准。

    (三)社区矫正流程

    1.决定前

    人民法院、监狱管理机关或公安机关认为罪犯可能适用社区矫正时,可以进行调查评估,如评估罪犯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罪犯再犯的可能性及社会危害性。调查评估时若需要其他组织协助,可以委托其评估,评估结果用于在做社区矫正决定时参考。

    2.决定

    (1)人民法院、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对罪犯宣布社区矫正时,应对其进行教育,告知其矫正期间应遵守的规定,责令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按时去社区矫正机构报到,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进行移送。

    (2)通知、送达、抄送。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做出社区矫正的判决、裁定、决定,在文书生效后应通知社区矫正机构,告知某社区矫正对象将前往该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矫正,随后应将法律文书送达,送达时同时抄送人民检察院和执行地的公安机关,目的是便于各部门在社区矫正过程中工作配合、便于检察院监督。

    3.报到/移送

    前文通知、送达、抄送,是针对信息或法律文书。那么对于人呢?也就是社区矫正对象当然也要交接。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因为其未被关押则自己去报到,监外执行的罪犯,因为是从监狱或看守所转到居住地,从高墙内到高墙外,所以是移送。

    4.接收

    这个环节的工作,对于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和罪犯来说是报到或移送,但对于社区矫正机构来讲则是接收,核对法律文书、核实罪犯身份、办理登记建档手续,并宣告矫正。

    5.监督管理

    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守法、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遵守司法行政部门关于报告、会客、外出、迁居、保外就医等监督管理规定。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

    社区矫正机构的工作内容:制定矫正方案、确定矫正小组、了解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行为和表现、考核奖惩。倡导针对性矫正,例如在制定矫正方案时综合考虑社区矫正对象的性别、年龄、犯罪原因、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情况,制定个别化矫正的方案。再例如,在确定矫正小组时,将对社区矫正对象影响力较大的人员吸收进去。

    对于表现较好的社区矫正对象鼓励、表扬。对于表现不好的视情节训诫、警告、提请公安机关予以治安处罚、提请撤销缓刑、撤销假释、对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执行。如果监督管理期间出现联系不到的情形,及时组织查找,找到后视情况处理,例如对其使用电子定位装置,例如通知社区矫正决定机关,报请撤销社区矫正。

    6. 教育帮扶

    社区矫正的目的之一是促使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教育帮扶与监督管理相辅相成,对社区矫正对象侧重于情感、道德的感化。

    《社区矫正法》在第五章中规定了教育帮扶工作的开展,简而言之:政府搭台,多种形式,广泛参与。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必要的场所和条件,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有关人民团体协助。

    

    表1:教育帮扶的形式和参与人员

    7.解除和终止

    (1)解除。社区矫正解除的情形: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满、社区矫正对象被赦免。

    例如,2019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特赦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对部分服刑罪犯予以特赦的决定》。假如被赦免的罪犯中有正在进行社区矫正的对象,则该对象自2019年6月30日起社区矫正解除。社区矫正机构向其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通知社区矫正决定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公安机关。

    (2)终止。被裁定撤销缓刑、被裁定撤销假释、被决定收监执行、社区矫正对象死亡的,社区矫正终止。

    8.注意事项

    以上工作中应注意:一是相关部门工作衔接过程中,避免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二是尊重和保障人权,不侵犯合法权利,社区矫正对象在就业、就学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三是注意保护隐私。

    (四)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特别规定

    《社区矫正法》设专章规定对于社区矫正对象为未成年的特别规定,除前文所述的社區矫正工作的开展之外,对于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确定矫正小组时吸收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人员参加。二是与成年人分别进行。三是注意督促监护人履行义务。四是其身份信息予以保密。五是不歧视,例如复学、升学、就业方面,未成年矫正对象与其他人享有同等权利。

    社区矫正法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又留出了创新的空间。相关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责,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改过自新、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