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复发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杨斌 李有元

    

    

    【摘要】 目的 对复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切除术治疗, 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80例复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术治疗, 治疗组实施腹腔镜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7.5±4.2)、住院时间(5.5±2.8)d均短于对照组的(24.8±5.5)h、(8.7±3.6)d, 术中出血量(53.8±20.1)ml少于对照组的(160.0±14.3)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37.5±4.9)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6.5±5.4)h均短于对照组的(75.0±6.2)min、(42.5±9.6)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的2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10.0%低于对照组的2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复发性肝胆管结石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予以干预, 可更好促进身体恢复, 取得明显效果, 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使患者增强生活质量水平, 在临床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及意义。

    【关键词】 复发性胆总管结石;腹腔镜;微创手术;开腹手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3.019

    臨床中复发性肝胆结石为一类常见的胆道系统性病, 现阶段我国居民饮食习惯虽发生较大改变病发率呈现明显上升态势, 病因不仅复杂其主要与感染、堆积胆汁、饮食不良等因素存有密切相关性。病发初期阶段无典型表现, 病程持续时间较长, 对病情发展严重度常被忽视, 发生并发症风险率较高[1]。由于管道淤滞致胆汁无法从内部顺利排出, 使黄疸、胰腺炎、胆管炎等危险增加。肝胆管结石极易反复发诱发胆管炎, 甚严重者致胆汁性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症, 进一步诱发癌变。因其在治疗存在一定困难性, 在临床肝胆管结石尚未明确治疗有效手段, 反复发作也属肝胆管结石临床特征之一。临床治疗手段以术疗为主要手段, 术疗主含传统开腹术、微创术两种[2, 3]。随医学领域微创术理念不断改进, 腹腔镜术逐渐完善在诊断及治疗中推广该病进行根治性切除可降低手术创伤, 临床实践显示出良好效果且已得到了相当重视[4]。因此, 本文研究都比较复发性肝胆管结石采用腹腔镜微创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复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男24例, 女16例, 年龄33~64岁, 平均年龄(55.3±7.44)岁;治疗组男21例, 女19例, 年龄33~65岁, 平均年龄(56.1±7.7)岁。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术治疗。取仰卧位, 全身麻醉后在右上腹“J”形切口入腹腔, 分离粘连, 解剖胆囊三角, 分理出胆囊管, 夹闭胆囊管然后切除胆囊。游离暴露胆总管约 2 cm, 在胆总管前壁做纵行切口约2 cm, 胆汁吸出并同时取出胆总管结石, 再探查肝内胆管如有结石再将取出, 直至检不出残结石, 置 T 管为术后引流, 胆总管切口完全缝合。术后2个月对胆管造影无特殊则T 管拔除。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术治疗。全身麻醉, 采用四孔法操作分离粘连、切除胆囊。在胆总管前壁做纵行切口, 长约 1 cm, 与此同时在主孔部位使保护鞘管放置胆总管切口部位, 胆道镜下对胆总管及肝内胆管碎石、取石处理, 反复冲洗胆道, 再探查胆总管、肝总管和肝内胆管, 直至无残余结石, 术后引流放置 T 管, 缝合胆总管切口。术后2周胆管行造影, 术后1个月T 管拔除[5-7]。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已完全消失, 改善明显;有效:症状部分改善, 较明显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甚加重病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7.5±4.2)h、住院时间(5.5±2.8)d均短于对照组的(24.8±5.5)h、(8.7±3.6)d, 术中出血量(53.8±20.1)ml少于对照组的(160.0±14.3)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治疗组手术时间(37.5±4.9)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6.5±5.4)h均短于对照组的(75.0±6.2)min、(42.5±9.6)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 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 5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组的复发率10.0%低于对照组的2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