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英语新课标实施中的问题和挑战
曾昭唯
如何看待新课标实施中的问题和挑战
《英语学习》:刘老师,您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已经颁布三年了。我们从2013年课程标准启动修订后就持续追踪解读,并刊发了一系列聚焦核心素养落地的文章。近年来,我们看到教师在《课标》的指引下,不断在课堂上尝试创新和突破,取得了很不错的教学成果,十分令人欣喜,但同时我们也有一些不同的发现。首先,这几年编辑部收到了大量关于践行《课标》精神的来稿,但其中一些文章传达的教学理念反映出一定问题。其次,我们在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中间展开调研,了解到他们在实施课程理念的实践中产生了一些困惑。刘老师,您是我国从事外语教育研究的专家和资深教材编者,想请您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刘道义:有问题和困惑是很自然的现象。如果我们只是把问题和困惑看作挑战或难点,而不把它们看作机遇,那就不好了。我们在每一轮新课改启动和使用新教材开展教学的初始阶段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因为我们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作出改变和创新。变化总是伴随着新挑战,而变化其实是很好的机遇,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动力。
我们在编制高中新教材的过程中有深刻体会。由于教材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内容、要求和教学理念编写,同时充分反映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教材编者需要不断学习相关政策和标准,了解其贯彻实施的思路,同时还要结合社会发展,关注变革(尤其是科技方面的变革),不断更新观念,丰富知识储备。编教材就如同编写一本百科全书,对编者的挑战是很大的,但大家会把这些挑战看成提高自身素养的动力。
教师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也应保持积极的态度。教师需要认识到,使用新教材和贯彻《课标》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学习和磨砺的过程,教师只有坚持正确的做法,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得到提升,才能将挑战变为机遇和动力。如何看待《课标》的“新”
《英语学习》: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教师遇到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对新理念和新概念的理解不到位。比如,有些教师反映他们对《课标》中的一些说法感到陌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因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知该如何贯彻《课标》的要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导致《课标》的实践和落地受到影响。您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刘道义:根据你们做的调研结果和相关数据,我发现教师在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及英语学习活动观等概念的理解上有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我认为教师要人手一册《课标》,并且要认认真真地学习《课标》,细细品读《課标》的内容。虽说教材是《课标》的具体体现,但如果教师只盯着手头上的教材,那么他们往往会感到茫然。由于教材并没有标明哪些内容能体现思维品质培养、哪些内容能体现文化意识培养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自然不知道教材是怎样体现《课标》的精神内涵的,甚至产生“我以前怎么教,现在还怎么教”的想法。总之,造成教师茫然之感的根源就在于其对《课标》的学习还不够深入。
第二,我们不应把《课标》里的新理念和新概念看得很神秘。核心素养的概念不是从天而降、凭空而来的,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陶行知先生在谈教育时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国自二十世纪就开始提倡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无论是从教育家的观点还是从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中,我们都能看到一个共识——教育的真谛是教人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本领。《课标》再次确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学习及运用英语语言的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统一的特点”,并提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2018)。核心素养看似是一个新鲜的提法,实际上我非常认同林崇德先生说的,核心素养实际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解读与具体化。
素质教育(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是在二十世纪末被提出来的一个概念。“素质”(quality)主要是指人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素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这与中华民族文化中“素养”的含义是一致的。“素养”一词,较早出现在《汉书·李寻传》:“马不伏历(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汉语中的“素养”不仅包含“能力”(ability),还有“修养”之意,而有些国家认为核心素养(competency)主要指胜任力或者竞争力。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各国都在思考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才能成功适应未来社会这一前瞻性战略问题,核心素养研究浪潮席卷全球。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当然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因此,我国的教育领导部门提出各学科应以立德树人为本,结合自身特点,提炼出可供训练和培养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就像一座桥梁,可以使教育方针进一步细化和系统化,使素质教育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素养要求。
第三,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结构(见图1)与《课标》核心素养结构(见图2)作一比较后,我们不难发现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课标》体现了人的综合素养要求,突出了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丰富了文化意识含义,提高了语言学习的思维度。我认为,《课标》的最大亮点是将思维品质囊括其中。我为什么作这样的判断?长期以来,人们对外语学科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外语学习就是要靠“死记硬背”,不像数理化等学科那样能开启学生的心智。这种漠视外语学科的人文性和教养性的看法曾经使外语教学在我国教育历史上一度处于被边缘化的地步。为了纠正偏见,我曾发表《启智性英语教学之研究》一文,旨在为外语教学的思维性发声。而《课标》提出的对思维品质的要求确实提高了人们对外语学科教养作用的认识。
《英语学习》:谢谢刘老师用历史的眼光带我们回顾了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我们希望您能就《课标》中的新理念进一步谈谈您自己的看法。
再谈《课标》中的几个核心概念
1.语言能力
刘道义:我已入耄耋之年,算是经历过历史的人了。我看待这些变化或者问题,其实也是有一个提升的过程。
先从语言能力说起。语言能力也不是一个新的提法,早在二十世纪末就已经存在。《课标》指出:“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教育部,2018)。我认为,语言能力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辨认、理解和掌握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的能力;二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前者是语言解码,后者则是语言运用。我国的英语课程与教材研究者清楚地看到,传统的教材和教法的确存在忽视语用的问题。我必须承认,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材基本上就是以教知识为主。为突出sentence pattern drills的作用,那时的课本和练习中出现很多类似“What is it?—It is a book. Is it a book? —Yes, it is. / No, it isnt.”这样的对话句式,以现在的眼光看特别不真实。此外,那时中学英语教材编者将较多经典文学作品选入书中供学生学习。总之,这个年代的学生很擅长背课文,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听不懂、读不快、写不了”,更不懂如何用英语与他人交流。于是,外语教育界的一些专家学者产生了强烈的改革愿望。二十世纪末,功能法和交际教学思想出现了,明确了语言的功能在于能运用语言“做事”。当时针对外语教育提出的目标是让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为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基础。中英合编教材也基于此目标设计教法,这给教师造成的冲击比今天的课程理念大多了。经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大面积培训,教师逐渐接受了互动式的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把“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现在《课标》中的语言能力强调的不只是语用,还强调语义、语境、语篇、语体等。不论是语法、词汇教学还是语言技能教学都要强调语义。此外,《课标》提出“主题语境”这一概念。主题语境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標准(2011年版)》是用“话题项目”来表述主题语境的。《课标》将主题语境分为三大部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这三大部分还被进一步细分为32项子主题。这些子主题与我们实际的社会、生活、科技发展等都紧密关联。教师只有围绕主题语境开展教学,才能教会学生根据主题语境来使用语言规则,而不是仅仅关注表达时所用的语言形式正确与否。语篇指实际的语言单位,是一次交际过程中的一系列连贯的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篇学习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段落大意,还要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语体分析语言特点、篇章结构、逻辑思维、语义连贯、指代关系及表达形式等。可见,语言能力的要求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
2.文化意识
接下来我再谈谈文化意识。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一问题,我国外语教育工作者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认识过程。翻阅百年来我国针对英语学科制定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我们可以看到文化意识内涵的变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强调学习西方文化,所以外语教学中很少涉及中华文化。不少国人在国外能谈莎士比亚,但却不会谈汤显祖或《三国演义》,不能将这些中华文化元素顺利地翻译出来。现在《课标》强调“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教育部,2018),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此外,高中新教材几乎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里都增加了中华文化因素。
过去外语教学在大部分时间非常重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但有一段时间,我国的英语教材突出政治,过多反映革命文化,忽视了英语语言的规律,致使教材的语言质量较低,学生也很难通过语言学习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然而,现在懂外语、了解西方文化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但很多外国人因为不了解中国而对我们抱有偏见。我希望年青一代能够在国际上有更多话语权,把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中国孩子必须懂外语,而且不能只会讲外国故事,还要把我们国家的故事用外语讲述给外国人听,让他们了解中国和中华民族。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我们学习的是英语,自然要重点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但同时我们也要学习非英语国家的文化,因为说英语的国家不只限于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材中,非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也要占一定比重。以人教版高中《英语》(2019年版)必修2 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为例,该单元在介绍英国和爱尔兰时突出其重视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同时介绍了我国曲阜与平遥的地方文化,还介绍了埃及、希腊、俄罗斯等国的传统文化。以前的教材在介绍某个国家时,往往是像百科全书一般,呈现其所处地理位置、历史等信息,而忽视对其文化特征的介绍,没能凸现主题意义。新教材中的多元文化比较体现了英语学科素养的价值取向,也是课程和教材进步的体现。
《英语学习》:刘老师,您说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中华文化的学习,那教师在教学中具体该如何操作呢?很多教师在实践中会觉得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常常落空。
刘道义:虽然英语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包含丰富的文化知识,但由于部分内容是隐性的,所以教师难免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例如,教材中有一篇文章描述了美国新奥尔良黑人的“爵士葬礼”(jazz funeral),人们在葬礼结束前通过唱歌跳舞纪念死者的一生,这在中国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此外,东西方婚嫁丧葬时人们穿戴的服饰和所用鲜花的颜色也有所差异。以往教学常满足于让学生理解语言而忽视对中外文化的比较,如今教师根据《课标》中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要求,就一定会有意识地改善自己的教学。新教材本身加强了有关多元文化比较的内容。通过问答或讨论活动,文化差异被显性化了。我想,教师若能加强自身的文化意识,便可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知识,同时选择一些合适的材料并加强课堂内外的文化渗透。如教师可以利用语言学习材料激活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意识,引导他们对比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习俗;结合语言教学,了解并对比英语和汉语中词汇、习语、谚语、禁忌语、委婉语、比喻等蕴藏的文化内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戏剧表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和文化的密切联系;结合语篇内容,补充一些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例如讲授有关美国的多元文化时,教师可提供不同文化场景,设置“走遍美国”“走遍中国”的虚拟平台,让学生自由选择场景并置身其中,亲身体验文化差异。
3.思维品质
《英语学习》:刘老师,编辑部在处理杂志来稿时发现,很多教师喜欢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有的教师认为一堂英语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忽视了真正的语言学习;还有的教師在设计活动时生搬硬套,将每一个教学环节与思维能力层级一一对应。教师对思维品质培养的认识似乎出现了偏差。您能为我们讲讲教师到底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吗?
刘道义:一切学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语言学习和思维发展密不可分,这一点我觉得教师要认识清楚。教师一定不要对教学活动“贴标签”,不要认为“这个活动体现了对文化意识的培养”“那个活动体现了对思维品质的培养”。思维品质的培养渗透在语篇教学、语言知识教学、语言技能培养等各个活动之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现在大量的文章论述阅读篇章中的思维活动,这是个好现象,不过词汇、语音、语法学习也离不开思维活动啊!过去我们虽然没有提出思维品质这个概念,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教学大纲就提出发展智力,提高思维、观察、注意、记忆、想象、联想等能力的要求。《课标》的描述更为明确,要求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教育部,2018)。
我以词汇教学为例来说明。正如索恩伯里所说,掌握一个单词,不仅要掌握它的音、形、义,还要掌握其语法特征、构词法、搭配、词义变化、词的运用等。英语词汇学习需要依据思维系统(mental lexicon),如果让单词脱离这个系统,学生学起来效率必然很低;如果掌握其规律,学生就能够成串地学会许多词,词汇学习的难度会大大降低。如果学生一开始就掌握了词的拼读规律,将音、形、义联系起来,“听其音知其形,见其形知其音”,加上实物、图像或动作,词必然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记忆起来就很容易了。如学生能注意到词的语法意义,加上词的派生、复合、转义等,就能一下子学会一串词。英语中还有很多一词多义的现象,这也是词汇学习的难点,如果学生借助语篇提供的语境把这个难点也攻破了,那就能一通百能通地把语言学“活”了。接下来需要学习的还有词的搭配、词的运用情境(口头语/书面语)等,学生要积极调动自己的观察、记忆、分析、联想、推理、概括、应用等一系列思维机制。经过有效的思维训练,学生就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不可能学不好英语。
教师要因势利导,设计一系列活动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升。词汇教学活动形式多样,教师不要怕被批评教学“碎片化”,讲公开课时就不敢教词汇了。教材始终坚持通过听读语篇呈现词汇和语法,但理解词汇和语法是理解整个语篇的前提。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大学老师杨树勋博士是怎样教英语词汇的,他让我养成了阅读时特别注意关键词、短语和成语的习惯,我至今编教材也一再强调要重视词块而不只是单个词的呈现。
词汇练习方式非常多,有词义匹配、拼图猜词、标记、翻译、联想、词义对比、词汇网络(network building)等,这些方式哪个不要求学生动脑思维?当然,各种练习方式对思维度的要求是有区别的。比较图3中的两种抄词法,不难发现左边是传统的抄写方法,学生只要照抄单词即可,而右边则要求学生将单词分类抄写在不同圈内。同样是抄写单词,学生在抄写时的思维过程却不同。看似简单的分类对思维的要求已经从简单的识记上升到比较、鉴别、梳理等分析性思维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提升了思维能力,也从这种具有挑战性的抄写中获得了乐趣。高中新教材里的词汇练习增加了与单元语篇主题密切联系的文段选词填空或换词活动,挑战性强,对训练学生的分析、判断、逻辑、应用等高阶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
说了这么多,我就是想强调:教师不要认为只有阅读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要有意识地尝试将思维能力培养贯穿到所有的语言活动中,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便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英语学习》:平时我们往往会更关注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您这次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了思维品质的培养方式,让我们醍醐灌顶。
4.学习能力
刘道义:关于学习能力这一部分,我已经多次谈过,在此就不再赘述了,感兴趣的教师可以去读一读《英语学习》以往刊登过的相关文章(见文末附录)。我们教师要始终致力于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帮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并学有所用。
5.英语学习活动观
《英语学习》:刘老师,有些教师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念理解及其具体实施方法感到困惑,请您为我们解答一下。
刘道义:教师对英语学习活动观感觉理解困难,原因也在于教师觉得这是个新东西,不了解它的历史。“交际活动”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88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国兴起了“任务型活动”的教学热潮,因此教师对“活动”一词应该并不陌生。《课标》提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知识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教育部,2018)。英语课程内容包含的六个要素(上文加粗字部分)就是靠学习活动将其有机地结合成整体的(见图4)。新教材把《课标》规定的主题语境循环反复地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而每个单元的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和文化知识在主题语境的引领下被贯穿到不同类型的语篇之中。教师通过组织教材中的活动,用听、说、读、看、写等方式,让学生吸收、理解和内化这些活动中的知识和技能,最终产出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思想。产出方式可以是说、写、翻译或表演,也可以是做项目。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有计划地融入对学习策略的培养。英语学习活动就是这样将课程六大要素关联成一个整体的。
《英語学习》:《课标》强调主题语境,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有些教师会觉得为了设置一个活动或练习,还要去创设一个情境,比起纯粹地让学生做活动或练习要麻烦多了。
刘道义:由于《课标》强调了主题语境,有些教师会抱怨词汇、语法等教学过程中设计活动的难度变大了。但其实新教材都已经为教师设置好了活动和练习,教师只需要扎扎实实地用好教材,适当地根据学情作一些取舍,就能把课上好。教材中的学习资源和考试题比起来可要丰富多了。结合新教材谈如何实现核心素养落地
《英语学习》:刘老师,教师该如何理解“将教材用好就是实现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方式”这句话?
刘道义:新旧教材对比的例子很多。以人教版高中《英语》(2019年版)选择性必修2 Unit 2 Bridging Cultures为例,这个单元的主题意义首先体现在单元开篇页的主题图(中国留学生与外国学生同堂学习的情景)和引言(I am not the same, having seen the moon shin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Mary Anne Radmacher)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谈谈自己对出国学习与文化交流的看法。值得说明的是,旧版教材中与之相对应的是选修7 Unit 5 Travelling Abroad,其中的语篇Keep it up, Xie Lei Chinese Student Fitting in Well仅介绍了中国学生在国外的学习、生活经历,包括如何适应当地的环境、生活习惯,如何进行语言交流,还提到学生写论文引用文献必须注明,要多读参考材料,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甚至是质疑等,没有特别突出中外文化交流。新教材中这一单元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的语篇 “Welcome, Xie Lei!” Business Student Building Bridges, 其活动任务是Read about Xie Leis experience on an exchange programme。语篇讲述的也是中国学生出国学习,但内容就丰富了很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中增加了文化交流(交换留学生项目)的部分,如Xie Lei选择住在外国人家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同时还经常回答房东家人提出的有关中国的问题,互相交流做饭的经验,这就凸显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元素,突出了Bridging Cultures这一主题意义。关于学生在阅读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学习策略,教材中也给出了一个提示框,即Understand Long Sentences部分,包含非常详细的说明。而旧版教材仅在整个单元末尾设置一个总的Learning Tips,不像现在将具体内容分布在各个学习板块。
接下来就是词汇和语法学习的环节,即 Learning About Language板块。前面我已经讲过,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中都贯穿了对思维品质的培养,更全面地说,是贯穿了对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涉及对学习策略的指导,即学生如何使用策略来学习这些知识。
Using Language板块是教材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地方,有听、说、读、写的活动。在语篇选择上,本单元的语篇是一篇关于探讨出国留学利弊的议论文,呈现了两个家长的截然相反的观点,但没有指出谁对谁错。这样的语篇其实就是想引导学生对一些具有争议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也体现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Assessing Your Progress板块旨在检测学生对词汇、语言知识点等的掌握情况,其中的练习都与单元主题相关。学生在学完整个单元后,如果想要完成这个板块的Project(带外国学生参观学校),那他们不单要有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时还需要会画图、设计、演话剧等,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施展多种才能,锻炼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与旧版教科书不同的还有,新教材增加了Video Time板块,该单元加了有关外国学生在华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体会的视频,通过“看”录像,学生对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会有更深的认识。
如何看待教学评价
《英语学习》:刘老师,我们还有一个疑问。有些教师说因为不了解考试是如何体现核心素养的,所以在开展测评活动时也没有参考标准,还是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走。您对此怎么看呢?
刘道义:教师如果“以考定教”,必然会出现上课时将教材内容走过场、花很多时间讲考试题等问题。这些问题确实是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
其实,我国一直在改革外语测评制度,改革力度也很大,致力于贯彻落实《课标》的精神。比如,过去试题重知识点考查,后来重交际性,题型上也变得越来越丰富,有了听力和补全对话,现在又增加了语篇阅读分析和写作等,这些都是好的变化。我国考生人数众多,如果将试题都设置成主观试题,必然会造成巨大的评分难度。但不管测评怎么改革,教师都要认识到“以考定教”的思想是绝对错误的,也是违背教学规律的。中考和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在出题上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要求,无法体现具体的教学过程,不能像教科书那样细致地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系统地、由浅入深地、由简到繁地、由易到难地进行安排,因此学生难以通过研究试题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
尽管测评制度已经改革,测评的手段和工具越来越多,题型也更丰富,正朝着新课程的方向发展,有些考试还通过加大试题的思维度和对中外文化内涵的考查等,尝试测评考生的核心素养,但测评的作用还是不能与教材教学相提并论。
目前有些教师的思维因为受到考试的限制,显得有些狭隘。考试出了什么新题型,教师就抓住不放。比如写作题型中出现了读后续写,于是关于读后续写的探讨文章比比皆是,似乎这类题型最能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其实,写作过程本身就是思维的过程,无论是仿写、改写、缩写、续写或命题写作,都需要构思、谋篇、布局,而不同语篇类型有其自身的特点。教材里提供的写作训练指导是全方位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教学生收集数据(collect data)、产出想法(generate ideas)、厘清思路(organize ideas in order),再考虑其中的措辞以及连贯、指代等逻辑关系,最后产出语篇。这种训练涉及对语言运用能力、写作技巧、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及文化素养的培养等,不是读后续写这一单项训练能实现的。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了“厚植”必有“佳作”,到考试时还有什么样的考题不能应对啊!寄语新时代的教师
《英语学习》:刘老师,您觉得《课标》与《课标》引领下的教学实践是什么关系呢?希望您能给新时代的教师提一些教学建议。
刘道义:将《课标》具体化的方式就体现在我们的教材和教学上。教材设计需要靠教材编写者,而教学设计就要靠教师了。教师必须把教材里面体现的《课标》精神贯彻到实际的教学中去,这里面是有很多学问的。
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是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多读书、爱读书,要吃透《课标》精神和教材的新特点。教师可以多关注教学期刊上的文章,其中有很多前沿的教学理论和优秀课例。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教师教学用书,更深入地了解教材。我相信大家认真学习后,很多困惑便会迎刃而解了。
其次,教师要了解学情。我有一个叫作CARD的“锦囊妙计”,即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改变”(change)教科書的部分活动(如调整顺序、降低难度等),“增加”(add)语篇或活动,“调换”(replace)课文或活动,以及“删减”(delete)部分项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
总之,教师要提升有效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使用同一套教材的既有发达地区,也有偏远地区。作为教材编者,我们在编写材料时也会考虑这一情况,使教材中的语篇难度具有一定的梯度变化。如果有的语篇偏难或偏易,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进行整合,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英语学习》:谢谢刘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希望您谈到的这些内容能给教师在落实《课标》、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带来指导和启示。
参考文献
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道义. 2015. 启智性英语教学之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1): 80—90
刘道义. 2017. 如何有效地发展英语语言能力[J].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1): 3—6
刘道义. 2018. 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意识[J].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6): 3—8
刘道义. 2018. 谈英语学科素养——思维品质[J]. 课程·教材·教法, (8): 80—85
刘道义, 何安平. 2021. 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评价[M].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附录 刘道义老师谈学习能力的相关文章
《英语学习》2017年第3期《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
《英语学习》2017年第4期《外语学习能力的主要特性》
《英语学习》2017年第5期《运用学习策略发展外语学习能力》
刘道义,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