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思政视角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路浩丽
摘要: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输送技术型人才的重任,思政教育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从重视职业素养培养、对思政教育产生忽视、思政教育模式以“单向输出”模式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实践性偏弱等方面入手,对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现存问题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大思政视角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策略提出建议,希望可以促进思政教育工作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大思政视角;高职院校;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22-0088-02
0 引言
思政教育建设是职业院校中的重要教育任务之一,同时作为系统工程,要求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建设工作中。全面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实,对于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思政素养培养效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如部分高校意识不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开始践行课程思政,但形式主义明显,学校重视不足,支持力度小;教师意识不够,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教学内容贫乏,形式单一;教学方式因循守旧,不能结合专业特点,学生切实体验感差,不能将思政教育内容顺利应用于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差,能力不够。因此,需要多角度、多方面着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优化和改革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从根本上确保思政教育作用价值的体现。
1 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现存问题
综合分析,现阶段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为了更好的推进大思政视角下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实,应该对下列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意见:
(1)重视职业素养培养,忽视思政教育。一直以来,职业院校的教育重点主要集中在职业素养的培育方面,所以即使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也往往更加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效果,导致过度重视职业素养培养,轻视思政教育问题的出现,不利于大思政视角下思政教育工作作用的体现。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思政素养难以得到显著提升,其思想品德与正确三观价值的形成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日后步入社会容易出现德不配位的情况,不利于自身长久发展。而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接触外部不良信息和风气的机会变多,如果思政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会对学生产生误导。
(2)思政教育模式以“单向输出”模式为主。从目前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其采用的教育模式仍旧沿用着传统单一的“单向输出”模式。与其他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相比,思政教育课程内容一般以文化知识类为主,学生对于思政教育课程内容的学习积极性普遍偏低。如果长期使用“单向输出”的教育方式,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严重时还会诱发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抵触心理,影响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大思政视角的高职思政教育改革需要着力突破这一困境,扭转这一局势,落实“双向沟通”的教学模式[1]。
(3)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实践性偏弱。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言,其教育目的主要是促进学生个人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政素养教育的载体,该学科的教学质量与学生正确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联系。从当前的教学现状可以看出,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性较差。在实践教学部分,因思政教育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该学科的实践教学部分较为薄弱。想要提升思政教育效率,还需要针对这一问题做出改革。
2 大思政视角的高职思政教育改革路径探析
2.1 “立德树人”为指导深化思想改革
大思政视角下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立德树人”作为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逐步深化思政教育改革。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为了保证思政教育工作作用的发挥,同时满足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需求,建议积极组织相关教研人员参与教学研讨工作,明确现代化素质教育背景下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突出思政教育在引导学生价值观养成方面所起到的影响力[2]。同时,教师需要注重自身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严于律己,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力量。另一方面,在注重道德培养的基础上,还需要深入挖掘职业素养与思政教育两者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使学生明确思政教育对于未来职业发展具有的現实意义,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在思政教育中主观能动性的目的。
例如: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适当引入思政教育相关内容,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良好职业素养与道德素养的形成。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思政教育与自己学习的专业联系起来,同时将孤立的学习转变为具体有联系的学习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内容的感受。
2.2 整合教研资源和创新授课体系
对于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而言,在树立正确的“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现有的教研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同时对授课体系做出合理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为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效落实创造有利条件。其中,“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核心主要表现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几个方面。而教研资源的整合,需要切实加深对思政教育课堂教育这一主渠道作用价值的认识,综合分析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需求,从而达到充分展现大思政视角下思政教育价值的目的。比如: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的思政教育教研资源进行合理的扩充与拓展,适当引入文化养成等方面的教育资源,借此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双重提升[3]。
在授课方式方面,教师可以积极借助多媒体等教育工具,围绕“文化传授”和“文化展示”等核心内容,灵活选用讲座、传统课堂的授课模式配合现代化技术手段支持,从根本强化思政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比如:在文化授课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通过线上直播、MOOC上线等多媒体融合的授课形式,带给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冲击。在思政教育相关文化展示方面,可以构建对应的融媒体中心,借助微信公众号推广、广播宣传等文化传播系统,实现对思政教育文化的全方位、多渠道展示。
2.3 重视学生意见表达与信息反馈
在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作为思政教育课堂的主体,为了确保相关战略措施的顺利落实以及强化大思政视角下思政教育工作价值,提高对学生意见表达与信息反馈的重视程度十分关键。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思政教育中学生的意见表达与信息反馈,直接关系到大思政视角下思政教育改革的针对性与时效性的发挥[4]。因此,在具体的思政教育改革任务中,校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思政教育反馈管理机制。一般情况下,建议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课堂反馈作出梳理,为思政教育方案的调整提供参考。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微信等工具,为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提供更多的渠道,利用这种方式便于教学反思工作的落实,在强化思政教育中师生“双向互动”的同时,有效应对了目前职业院校在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单向输出”问题。
重视学生意見表达与信息反馈,可以让学生感到被尊重和被需要,在提升学生的教育活动参与积极性以及思政教育主动性方面的作用同样突出,有助于平衡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大思政视角下思政教育优化的核心策略[5]。
3 结语
综上所述,大思政视角下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是在顺应教育发展方面,还是在强化人才培养方面,均具有突出的作用价值。在实践过程中,应依托课程建设,遵循国家对高职生的要求,坚持语文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三位一体的原则,深挖思政元素,依据高职生知识层次、接受能力和兴趣特点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可以从“立德树人”为指导深化思想改革、整合教研资源和创新授课体系、重视学生意见表达与信息反馈等措施着手,切实保证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自身思政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雷丽.新时代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育价值意蕴及实施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20(9):70-71.
[2]胡娟.浅谈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2):154-155.
[3]习近平十九大报告.党的十九大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
[4]魏淑惠.高等数学课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0):3-4+160.
[5]胡卓群.“大思政”格局下艺术类高职思政理论课教改三维度: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1):56-59.
(责编: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