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实践

    孔灵霞

    摘要: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承担着帮助学生建构最基本的“三观”、思想修养、法律体系以及法律常识等责任。对于初中老师而言,要重视学生道德方面的教育,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学生。现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教师需要采取合理的手段将课程生活化,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初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之一,这一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非常重要。道德与法治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法治观。传统的教学已经适应不了新时代的发展,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理念要适应新的教学背景,要与实际法治案例联系在一起,帮助他们增强法律意识,真正体现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新教材改变了教师教学的现状,却没有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有的教师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

    1.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

    虽然教材改变了,教学背景也改变了,但是教师的教学方案没有改变,教学方式采用“填鸭式”,这种教育模式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并与时代脱节。虽然我国已实行素质教育,但是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注重学科分数。学校以考核为主,老师和家长都要求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注重分数,而忽视了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并且教学方案也是“填鸭式”,也打击了学生的兴趣。

    2.学生的现状

    在很多学生看来,道德与法治只是非专业课、辅助型课。他们根本认识不到这门课对他们人生的重要性,学生在上课时不认真,也不注意。教师在讲这门课的时候也是“填鸭式”,不注意教学方式,缺乏活力,单调乏味,导致学生容易出现犯困、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的情况,让学生失去对这门课的兴趣。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对于学生而言,除了学习成绩以外,最重要的是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培养,因为道德与法治的培养是会让学生受益终身的。一个人可以没有足够渊博的学识,但一定要有一定的道德底线和法律常识,这样这个人才能够在社会生存下去。初中是一个学生“三观”形成和培养道德与法治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学生会初步认识这个世界,会形成一定的思想与意识。因此,在初中这个阶段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尤为重要。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应该是一个生搬硬套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让学生自我理解和认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到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并且从内心深处接受这样的知识。意味着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当采用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模式,采用更加人性化和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将学习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到平常的生活当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约束学生自身的行为,多做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事情,从而使学生生活中充满正能量。因此,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有其必要性。

    三、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

    1.以生活化为基础,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是在学生的接受义务教育的阶段,在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法治观念的形成、良好品德的养成、建立正确的独立型人格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学校的课程,有系统的教学内容和十分严谨的教学框架,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以贴合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法律在我们身边”这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案例,以生活化为基础,提出路人在红灯时过马路时,汽车没有礼让行人的现象,让学生分析路人的做法和车主的做法违背了哪些法律,学生在本节课程需要掌握哪些法律知识,经过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引导,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的能力,引导学生能够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并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2.新课生活化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课堂导入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教案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照片、素材导入与學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融入课堂中,同学之间互相提问。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平时的生活照、家庭照,并在这些照片中引导学生体会平时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学会掌控情绪。通过将生活素材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得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3.以生活化为铺垫,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

    现教育发展阶段,社会实践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十分有利于核心素养的渗透。第一,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学生进行团体实践的时候,需要相互合作,分工明确,每位学生都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在团队中相互研讨,发挥各自的优势,大家相互间取长补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第二,教师选择合适的课题,例如,学习《我与社会》这一课,教师可以要按照学生的年龄阶段和认知能力来选择合适的社会实践,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可以选择发放法律知识传单、社区养老院帮扶活动等。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可以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相结合,同时未来的教育模式不单纯是应试教育,也是素质教育所需的,也是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保障。通过情境模式的学习体验和课外活动的实际操作,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艳平.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 8(22).

    [2]陈妍竹.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8(S2).

    [3]付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分析[].教育现代化,2018(38).

    [4]张蓉.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学苑教育,2017(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