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黄蕾
语文属于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些资源和机会,鼓励学生直接使用语文材料开展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语言技能。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开展生活化教学,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阅读、在阅读中体验生活。
一、在阅读中生活
(一)在阅读中观察生活
文学作品是生活的浓缩与投影,教师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就需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学作品来观察生活和品味生活,将实际生活与文学作品相联系,实现阅读教学的生活化。例如,在《葡萄沟》一文中,作者通过自己对新疆吐鲁番葡萄沟不同月份景色的观察与描写,向读者展示了葡萄沟的美景和美食,使没有去过葡萄沟的人,不禁对这个地方心生神往。然而,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景色和特产,尤其是农村地区,随着季节的交替与气候的变更,也为我们带来了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瓜熟蒂落、银装素裹等美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仿照文章的思路和结构,从文学的角度对家乡的美景和特产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描述,将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阅读教学的生活化和本土化。
(二)在阅读中演绎生活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是通过身边的小事反映现实生活与真实情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采用情境教学法,根据文章内容,为学生创设熟悉且真实的教学情境,从而拉近语文与现实的距离,实现生活化阅读教学。例如,在《祖父的园子》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开展情境教学:首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其次,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自主作画,通过画作体现自身对文章的理解,深挖文章内涵;最后,让学生以《我家的菜园》为题,口头作文,升华文章的主旨。通过情境教学,实现由课文内容到生活实际的过渡,使学生在阅读中演绎生活,在生活中品味阅读。
二、在生活中阅读
(一)通过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还处于萌芽阶段,一些情节比较平淡、语言较为刻板、内涵较为深奥的文章,往往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从而打击了他们阅读与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降低了阅读教学的效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尝试从学生熟悉而喜爱的生活情境出发,导入阅读教学,降低阅读教学的难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生活过渡到阅读,从而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兴趣与好奇,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兴趣中愿意阅读。
(二)通过生活经验突破阅读难点
学生在阅读中难免会遇到障碍或困扰,教师可尝试通过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障碍和困扰,从而突破阅读难点、突显阅读重点。例如,在《扁鹊治病》一文的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领会寓言的真正寓意是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難点,教师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回想或想象:如果自己感冒的时候没有及时吃药,就会出现发烧、头晕、咳嗽等多个症状,再拖延下去,就可能会转移为其他疾病,让学生认识到生病的时候回避治疗的危害。将生活经验转接到阅读教学当中,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阅读难点、领会文章精髓。
在生活化教学的背景下,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与新挑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立足于学校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使学生真正地从情感走向生活。因此,教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创造性的思维去解读文本内容,体会作品的语言文字魅力,让学生如临其境,能以愉快的心情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同时做到让学生在阅读中生活,在生活中阅读,将阅读和生活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