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生活 拥抱语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小学语文正不断地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如今的语文课堂追求的应该是“扎实、平实、充实、真实”的课堂教学。文章从阅读与生活、习作与生活、情景与生活这几个方面,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最精华的一个部分之一,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倡导阅读与生活相链接,习作与生活相渗透,情景与生活相融合,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时灵活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理论。

    一、 阅读与生活相链接

    阅读是学生与语言文字或者说文本材料相碰撞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与文本产生一个交流、“对话”的深度体验,而教师所要做的则是引导学生在“对话”中,给学生建构起与文本之间的桥梁,走进文本,了解文本所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一文时,由于这是一篇散文诗,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还是较难理解的。因此,教学本课时,很多富有新鲜感的词语,比如围绕“关了门做功课”“放假”这些具有奇特想象的词句,都需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己关了门放假时是什么心情?放假时是什么心情?自己放假后最希望做些什么?通过这类与学生生活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想象体会花儿“关了门做功课”其实就是花儿在地下积蓄力量准备生长,而花儿“放假”了便是花儿冲出地面蓬勃生长。学生只有通过联系生活才能达到有效的阅读,这才是真正理想的阅读教学。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阅读,不应该挣扎于文本的条框束缚中,而应该走出文本,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用阅读去丈量世界。因此,在学生群体中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一定要注意阅读与生活相衔接。在阅读中学生能够不断积累与生活有关的知识以及相关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内在情感转化,在真实的语文情境中获得“真知”,这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

    如何让学生走进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仔细观察与文本有关的衔接点,让生活的每一处都能成为学生阅读的教材。比如在学习《荷花》这篇美文时,由于是春天,还未等到夏天,学生无法直观地看到荷花,于是我让每个学生搜集关于荷花的图片,或者自己做一朵荷花,每个人写写你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荷花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就已经对荷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执教时,让学生对照着自己找到的图片来阅读课文,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他们的思维也融入了课堂之中,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当然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培養学生的阅读能力时也要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螺旋上升的过程进行指导。在这样的过程中,努力寻找与文本贴近的阅读内容更容易有梯度、有深度、有广度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

    阅读正是有了生活的气息才会更加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学生正是有了生活的填充才会彰显生命的活力。当阅读与生活相链接,语文课堂教学就会绽放出更强的生命力。

    二、 习作与生活相渗透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学生对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认识。因此,习作教学不能遵循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有些教师对于优等生另眼相看,对于后进生关怀不足,以成绩判定学生的好坏,偏离了教育中“有教无类”的本义。而且老师教授的都是同一种应试策略——三段论,导致每一个学生写出来的作文都像是“高仿”,并没有学生自己思考的过程与想法,只有对于教师知识“加塞”的一个被动地接受。同时,学生在为了应付考试时还会大量地堆砌字词,胡编乱凑,更有甚者只将试卷作文部分填满就行,毫无内在逻辑可言。这种应试教育造成了学生作文假大空的现象,脱离了语文教学的本义。这样的习作教学,学生既失去了写作的积极性,他们的作文也脱离了生活实际。脱离生活实际的作文可想而知是没有“灵魂”的“流水账”,若是长此以往的写作往复,学生很难有写作上的突破与创新。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思想则给习作教学指明了一定的方向。在他看来:“教育的来源即生活,应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应用。”陶行知先生的思想直白地阐明了生活是教育的资源,而“生活作文”作为教育的一种,生活则是作文的有效资源,我们的写作素材应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作文的中心也应以生活为主题展开叙述,“生活作文”的目的是能够指导我们更好地体验生活、融入生活。

    同陶行知先生这种生活教育思想相同的还有叶圣陶老师的教育思想。1930年,叶圣陶老师建议,要把作文与生活相结合,多练习,做你想做的题目与文章,让作文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人情感的发展,成为一种思想的享受。1940年,他在《文也》一书中说过:“作文是与人的实际生活和需要相关的一件事,如同读书与学算。”如此说来,我们不应该让学生的作文成为禁锢他们思想的一种枷锁,而是成为他们阐述生活、抒发情感的特殊渠道。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对于课堂,要讲求一个“真”字。这也就要求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写作文要朴实真实、言之有物。不能为了满足考试要求进行大量名词名句的引用与堆砌。教师应多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敢于说“真”话。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基于这样的教育理论,我在习作教学时经常选择偏向于学生生活的题目,让他们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例如,放“五一”劳动节时,我让每一个学生回家写一篇《我的五一劳动节》,在写作时,我会要求学生最好是描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哪怕在家看了一本书,也可以写出自己阅读书籍之后的感受,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通过习作表达出来。

    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应该是自己生活化的表达,也许只是记录今天自己迟到时的感受,也许只是抒发自己考试没考好时的懊恼,也许只是观察一只蚂蚁的爬行路径……但只要是学生在生活中内在情感的喷发,哪怕是一个很小的点都会闪烁着学生思维的火花。

    当然,很多人可能认为记事类的文章能够更好地贴近生活,而童话类的故事很难说与生活有关,其实不然,在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作文教学中,除了文本上提供的词语卡片,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室里的每盆绿萝,进行想象这些绿萝会经历哪些奇幻的冒险故事。学生在仔细观察绿萝时,会想象叶子发黄的绿萝一定是昨天晚上偷偷溜出去玩耍,没有及时回到自己的盆里补充水分,也没有休息好,也有可能在走廊里下楼梯的时候不小心摔断了两条“腿”,所以叶子有些发蔫发黄。学生就在联系自己平时的生活中将童话故事编写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不难看出,学生对于生活类素材的最大化利用,才能收获更多精彩的习作。

    写作的最大目的是让学生在习作中表达自己对生活看法,不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与能力。这种习惯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依靠学生平时的积累,也是要借助老师对学生日常生活以及兴趣爱好的了解。师生共同寻找生活中的素材以及写作对象,将习作与生活相渗透,学生的写作激情才会得以释放,学生才能真正爱上习作、投入写作。

    三、 情境与生活相融合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主张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因此,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与生活所息息相关的。那么,要让课堂教学做到生活化,就离不开教学生活的情景模拟。我们在处理某些教学环节时,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情景来展示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通过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内在驱动力。

    这也就需要老师拥有一双慧眼,能够搜索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创设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例如在执教苏教版三下《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我带来了生活中常见的钓鱼竿,模拟了一个“钓鱼”的情景,我与学生分角色扮演父亲和“我”,通过两个人的角色扮演,在“钓鱼”这个“真实”的情景中让学生体会父亲特殊的教育,使学生明白人人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这样一个主题。而不是单纯地靠解读文本文字来达到目的。

    不仅如此,教师可以在教室这个环境中加工创新,把课堂搬到室外,把课堂放进生活中去。学生在新的环境中产生的积极性远比在传统课堂中的要来得高。比如在描写有关生活中的现象时,可以模拟环境,创设一个新的情景,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在教学手段上,我们也要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比如幻灯片、视频资料、名人讲座等,用讲故事、设悬疑的各种贴近生活的引入方式来进行创设一个完整的情景,以便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学习之中去,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师的设计意图。

    生活情景的创设,便于每一个学生“回忆生活”,扩大自己的观察视野去重新审视自己在生活中经常忽视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这样的现象不仅存在于生活中,也存在于我们平时学习的文本中。情景与生活相融合,其实也是文本与生活相融的一个过程。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语文中处处都有生活的味道,只要学生愿意拥抱生活,拥抱语文,“生活之花”就会在语文课堂之中悄然绽放,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让语文课堂更加充满魅力。

    參考文献:

    [1]马冬雪.基于生活教育思想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2015(5):4-8.

    [2]张永峰.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J].读与写,2016(12).

    [3]杨会芳.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育,2016(17):33.

    [4]张英云.徜徉生活:语文教学的新境界: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德育,2010(12):32-33.

    作者简介:何静珠,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花桥金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