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章莹颖案看拉波夫叙事视角下的法制新闻报道

    张苗苗

    【摘要】随着法治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法制建设愈加完善,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进行法制与法治的宣传中功不可没,法制新闻、普法栏目成为民众了解我国法律制度、法治进程的便捷渠道。法制新闻报道主要通过讲述和展示的方式呈现新闻事实,用叙事来呈现其报道的主旨。现试图分析引起热议的法律事件“章莹颖案”中法制新闻报道的叙事框架,以拉波夫叙事模式的六要素为基础来解析有关“章莹颖案”报道的叙事结构。

    【关键词】拉波夫;叙事;法制新闻;章莹颖案

    一、绪论

    叙事是一种表达方式,人们通过口头叙事进行人际交流,借助书面叙事完成话语创造,叙事者通过这一手段认识并阐释世界,对叙事行为的重视引发了有关叙事的研究。[1]叙事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试图找寻叙事作品内部的结构规律,经典叙事学更多关注的是故事和话语的表面;90年代以来,叙事学吸纳了伦理学、文化研究的成果,形成了多种叙事学即后经典叙事理论。[2]该理论更加关注社会历史语境、读者和跨学科研究,其中就包括新闻传播领域。目前,国内跨学科的著作主要有《新闻叙事学》《媒介叙事》《话语·叙事·伦理》,对新闻叙事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话语和新闻文本两大方向。

    新闻报道是以语言符号为基础的思维产物,构成新闻的语言符号并不是透明的,新闻所谓的真实是语言创造出来的话语幻象。[3]法制新闻[4]则是以法律现象、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类型,旨在向广大读者普及法律知识,培养法治理念。章莹颖案[5]指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2017年6月9日登上嫌犯克里斯滕森的车后失联,历经立案、查证、审理,直至2019年7月18日最终判决的下达,章莹颖案作为社会热议话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分析,国内媒体几乎同步对案件进行了完整的新闻报道。法制新闻要求客观、公正,但新闻写作时往往涉及叙述方式的选择,即记者对事件的观察和讲述的角度,这一般隐含着记者的主观态度和评价,法制新闻报道也不例外。读者的态度易受新闻叙事的影响和同化。

    拉波夫在论文《叙述文体分析:个人经验的口语版》《叙述文体句法中的经验转换》提出了拉波夫叙事模式,即个人经验语篇的基本要素包括:点题(Abstract)、定位(Orientation)、进展(Complicating action)、评述(Evaluation)、结局(Result or Resolution)和尾声(Coda)。本文拟以拉波夫叙事模式的六要素为基础,以澎湃新闻有关章莹颖案的文字报道为研究对象,试图发现法制新闻报道叙事的一般规律。

    二、拉波夫模式下“章莹颖案”报道的叙事结构

    澎湃新闻[6]是由上海报业集团于2014年打造的新媒体项目,它是专注于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尤为关注政治和社会问题。澎湃新闻借助技术优化平台,提升与用户间的紧密关系;引入数据分析,向读者推送值得关注的议题——澎湃新闻有关“章莹颖”的新闻约为315条,时间跨度从2017年6月12日至2019年10月25日。澎湃新闻将有关章莹颖案的新闻置于《时事》栏目下聚焦中国海外利益的“唐人街”一栏,讲述全球华人圈的故事。新闻讲故事必须借助于文本进行叙事,新闻内容的选择、组织、评价能呈现作者的个人偏好和立场。

    在拉波夫叙事模式[7]中,叙事者需要借助六要素才能从个体的基本经验里构建出故事,并在阐述中解析其意义。拉波夫模式基本概括了叙述故事的全过程,从六要素的功能[8]来看:点题指叙述者对故事的简要概括;定位指叙述者描述事件发生的相关要素,如时间、地点、背景,能起到铺垫故事的作用;进展是叙述的核心,讲述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评价指解析事情的性质、缘由,是叙述者或他人观点的传达;结果指故事的终点、人物的结局、目的是否实现等;尾声是故事的结尾,呼应故事的主题,帮助读者完整了解整个故事的进程。一般而言,新闻报道[9]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几部分,新闻写作要记叙事实、评述实事,法制新闻报道也不例外,因而适用于拉波夫叙事模式。

    (一)点题:标题的指向性

    新闻标题是新闻叙事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对所述内容进行简要的概括。在澎湃新闻有关“章莹颖”的315篇报道中,标题中未涉及但内容提及“章莹颖”“章莹颖案”的新闻有30条;标题中包含“章莹颖”“章莹颖案”的新闻有273条,主要涉及家属状态、案件还原、社会反应、案件审判以及专家评述五个方面;标题中包含“赴美失联女生”的新闻有12条,时间集中于章莹颖失踪半个月内,主要涉及情况追踪、家属和留学生安全状况三个方面。

    新闻标题在故事的讲述中能起到点题的作用,在法制新闻报道中呈现即将展开的内容,如2019年6月4日以《章莹颖案再次开庭:挑选陪审团,嫌犯和章莹颖家人出庭》为题的报道指向了案件的庭审情况:一方面介绍双方当事人的状态,另一方面介绍案件的进展即陪审团的遴选。通过点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促使读者融入案件。在标题确立新闻报道方向的过程中,叙述者即作者将接受者即读者带入到同样的视角来审视章莹颖案。

    (二)定位:导语讲故事

    新闻导语常用最简短的话语告知读者最关键的新闻事实,为揭示新闻主题的叙述做铺垫。新闻导语一般包含最基本的五要素,即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和方式(why)[10],与拉波夫叙事模式中的定位要素存在高度一致性,新闻写作是通过定位来提高叙事的真实性,也为新闻的进展勾勒出基本的框架。

    新闻导语是掌控新闻全篇的关键环节,它通过对叙事背景框架的交代来吸引读者的注意,最常见的导语写作方式有直述、渲染、引语和设问。直述式导语将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直接进行简单概括叙述。渲染式导语借助于背景的营造来陈述新闻事实,如2019年8月29日的报道《遗体仍未找到,章家人带着遗憾再次返回中国》一文在导语中通过“等待”“悲伤”“再次”等词汇着重描述章莹颖家人失望而归的心情。引语式导语即直接引语用作导语,需要在不改变说话者原意的基础上做直接引用,如2019年7月19日的报道《章莹颖案凶手被判无期,出庭律师:美司法弊病致凶手免于死刑》导语中直接引用出庭律师邓洪的原话:“很难被判处死刑。”设问式导语常常先摆出问题来引发读者的关注,如2019年7月19日的报道《外交部就章莹颖案答澎湃:主张通过法律方式让正义得到伸张》,在导语中点出章莹颖案进入宣判阶段,提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有关章莹颖案的新闻报道中,导语需将读者带入到故事环境中,最便捷的敘述方式便是交代清楚与核心人物(章莹颖)相关的人物信息,无论是直述式导语抑或是设问式导语涉及的人物主要有:被害方及家属、施害方及家属、法律界人士、社会组织及其他。

    (三)进展与评述:故事空间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新闻正文是对事件细节的描述[11],即新闻叙事的进展,新闻常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告知读者事件的发生、事态的进展。一个完整的故事通过新闻的五要素(when、where、who、what、why)来表述事件的情节,新闻的故事化就是利用文学创作手段通过描绘个性化的情节向读者展现事件的进展。在新闻写作中,对五要素的重列组合可以对事件本身进行再次塑造,建构故事空间。

    故事化叙事在新闻中的运用体现在题材的选择、情节的设置、内容的挖掘、细节的刻画和情感的流露上。新闻尤其是法制新闻要好看就必须选择社会化的热点议题,章莹颖案是社会普遍关注的法制热点事件,在题材上具有吸引大众注意力的先天优势。新闻叙事旨在通过故事的曲折性或人物的冲突性来讲故事,在事件进展中设置悬念便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一种方式。法制新闻不仅在于报道法律事件本身,更注重挖掘故事背后的故事,有关章莹颖案的报道中,除却案件本身的进展报道外,澎湃新闻的关注点还有章莹颖的个人履历、家人亲属及相关人员的行动,嫌犯的个人、家庭及社会关系的反应,社会组织的后续活动等,只要有新闻价值,媒介便会更深入地挖掘内容。细节描写是一种常用的叙事手法,在文学或影视作品中,往往使用语言细节、场景细节、人物细节等来丰富作品内涵和深化作品思想。在新闻叙事中,情节的细节刻画能增强新闻的可信度及现场感,如2019年6月13日的报道《伊利诺伊州大学警察局官员出庭作证》披露了公交车监控录像的内容——在章莹颖上克里斯滕森车之前的具体情形,故事的说服力大大增强。人物的细节刻画则能促使读者融入故事,如2019年7月14日的报道《章莹颖家人于庭审前夕抵美》在描述章父时写道“身形比上次离开美国时瘦削许多”“一直在等待,等待找到女儿”“往往睡几个小时就会惊醒”等,立体呈现了章父失女两年依旧心痛的心境,引发读者的共鸣。法制新闻需要兼顾理性,章莹颖案相关的报道需要帮助读者看到事件的本质——失踪案及司法审判,但法制新闻也必须有人情味——人物内心的情感流露,一方面是新闻文本人物的个人情感波动,另一方面是新闻叙述者的个人情绪,这才能让法制新闻有感染力。

    评述指叙述者或他人对已叙述事件的观点或看法,评述可贯穿故事的始终,用以表明故事的意义。拉波夫将评价归类为三种:外部评价、嵌入式评价和评价行动。外部评价是公开性的,叙事者脱离故事本身来告诉接受者观点。这与新闻体裁中专注于叙述者个人观点陈述的“新闻评论”十分接近,如2019年6月18日的评论文章《章莹颖案:“知情不报”的心理社工要负责吗?》,此文并不关注克里斯滕森是否会获得死刑,而关注心理咨询的社工因疏忽克里斯滕森可能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威胁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嵌入式评价保留了故事的戏剧连贯性,叙述者直接叙述当时的感受,新闻常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进行评述,即通过嵌入式评价来连接故事的进展与评述,如2018年2月5日的文章《从章莹颖案透视美国法律体制》在叙述中表达了美国司法制度貌似公平但为罪犯提供了脱身可能。评价行动指的是故事中能够表达情绪的非语言行动,新闻讲求客观性,最大限度地摒弃主观性,因此在新闻写作中,带有情绪性的评价行动极为少见。由此可见,法制新闻报道的“评述”并不直接发表个人观点,而是引用相关新闻人物对新闻事件的评价这种直观方式来保证新闻的客观性,但记者可以通过对叙事结构的调整即选择编排,选择人物言论的方式来表达个人的观点。

    (四)结局与尾声:故事结束

    结局是故事的结尾,能对故事的进展进行总结,新闻报道关注话题的新鲜度,采用现在进行时的方式讲故事,报道结束即意味着新闻的结局。一般而言,结局将点明故事中人物的下场或目的是否实现,如2019年7月18日《章莹颖遇害案结案陈词结束,陪审团将决定是否判处凶手死刑》,在文章中借助于对章莹颖案最后一天的量刑审判的叙述来探讨罪犯是否被判处死刑的热议话题,文中清晰呈现了控辩双方的结案陈词:检方呼吁给罪犯判处死刑,辩方希望给罪犯一条活路,文末则点明了罪犯的下场:陪审员全员同意则判处死刑、如有陪审员反对则判处终身监禁且不得假释。尾声用来回应主题,将叙述者和接收者拉回现实,尾声可有可无,新闻报道的尾声主要是引发读者的个人思考,澎湃新闻有关“章莹颖案”的报道在内容上可以表现为司法活动、舆论监督与伦理情感,在主题上可以揭露现实,给人以感悟。

    三、结语

    拉波夫叙事是对口头交际的研究成果[12],作為传受方的交际双方真实存在,因此适用于叙述真实事件的法制新闻报道。结合法制新闻报道的脉络,以拉波夫叙事模式为基础,可以发现其叙事规律:标题是法制新闻报道叙事的第一步即点题,能概述新闻主体内容;导语有助于法制新闻报道进行定位,进而提高新闻的真实性;正文是法制新闻事件细节的铺叙即扩展,常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新闻中援引的各方人士观点为法制新闻叙事的评述;结尾是对法制新闻阶段性结果的报道,是叙事的结局,意味着故事的结束。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化进程,大众也愈加关注有关法治、法制的信息,“章颖莹案”因其轰动性、重要性更是吸引了国人的注意力。通过拉波夫叙事模式分析有关章莹颖案的报道,可以看出法制新闻报道的主要叙述方式是讲述和展示:前者指记者的客观叙述——标题、导语、正文是作者对事件的概述;后者指新闻人物进行直接叙述,作者仅仅对内容进行顺序编排。而无论是讲述或展示,法制新闻报道往往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传递信息,故事中有人物有情节而且有主题,主题的呈现则借助于叙事来实现。

    参考文献:

    [1]杰拉德·普林斯.叙事学:叙事的形式与功能[M].徐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55.

    [2]申丹,王亚丽.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3.

    [3]马婷.叙事与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134.

    [4]薛朝凤.法制新闻叙事话语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64.

    [5]360百科.章莹颖案[EB/OL].https://baike.so.com/doc/26266312-27501770.html.

    [6]360百科:澎湃新闻[EB/OL].https://baike.so.com/doc/7484609-7754189.html.

    [7]佟兆俊.重读拉波夫叙事结构模式[J].世纪桥,2011(10):40-42.

    [8]薛朝凤.法制新闻叙事话语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66.

    [9]李良荣.新闻学导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2.

    [10]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6.

    [11]李杰.媒体新闻语言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78.

    [12]张婵,谢锡文.拉波夫叙事模型下“返乡体”的叙事结构分析[J].现代传播,2018(4):167-168.

    (作者单位:信阳学院)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