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研究

    王小丽+刘雯

    [摘 要] 自媒体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的生活与思维方式带来深刻影响,使得大学生能够自主的使用和传播社会及自身的新闻,但这也给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而要结合自媒体的不同特点,提出自媒体时代下创新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具体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自媒体;高校;朋辈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 B8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2-0069-0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以微博、微信、QQ等为载体的自媒体平台得到快速发展,使大学生切实感受到无 “网”不在,无 “微”不至的网络生活体系。与此同时,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传统辅导形式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例如朋辈心理辅导的求助者在自媒体当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自己的思想与观念不断冲击与改变,加深了求助者的心理困惑与问题;同时一些心理问题严重的人在自媒体平台上散发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影响大学生正确人格的形成。在自媒体技术无孔不入的时代,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如何应对自媒体时代的各种挑战,把握时代主流,化被动为主动,化风险为契机,实现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创新,增强辅导实效性,是摆在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员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自媒体与朋辈心理辅导

    (一)自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自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由上到下、由点到面的传播方式,使得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成为媒体的主导者,成为新闻的发动者与传播者。而且,自媒体在技术与运行方面简单、易操作,因此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普遍的使用。总得来说,自媒体就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也叫“个人媒体”。[1]其中包括微博、微信等人们常用的社交软件。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出版的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研究报告对自媒体进行了定义:“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2]自媒体有别于传统的主流媒体,它是由普通公民自我传播的一种新的信息互动方式,呈现出一种点对面的传播新趋势,具有平民化、普遍化、交互强等特点。

    1.平民化。在传统的新闻媒体时代,新闻的来源与传播都是由专业的工作人员来操作,其他人员只能在网络中浏览与发表评论,而并没有决定权。同时传统媒体较难操作与运用,非专业人员无法顺利使用。而在自媒体时代,网络发展到较为成熟阶段,网络软件简单易学,成本低,使得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放心操作与使用。

    2.普遍化。自媒体的传播主体由原来的专业新闻工作者转变为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阶层。自媒体扩大了传统新闻媒体的格局,将新闻的传播者和接收者的分割界限淡化,使人们真正成为新闻的主人。在自媒体时代,社会中的各个阶层其中包括普通百姓都能够收发与传播新闻,由此可见,自媒体的普遍性与广泛性。

    3.互动强。自媒体的发展与成熟,使人们之间的交流互动没有了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们都可以在自己的媒体平台当中发布与接收自己所关注的信息与新闻,同时可以及时的评论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从而使得时效性大大的增强,实现人与人在网络中零距离的交流探讨。

    (二)朋辈心理辅导的概念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专业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学生心理困惑较多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原因,我国积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在高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这一模式,使之与专业心理辅导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朋辈心理辅导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心理辅导形式,主要是指在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通过交流互动,给予一定的心理安慰、鼓励、劝导,提供一种具有类似于心理咨询功能的对话活动,从而使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朝积极方向发展。这里的“朋辈”含有“朋友”和“同辈”的双重含义, 其中“同辈”是指年龄相当者,“朋友”是指有交往且值得信赖的人,他们通常享有相似的价值观念、情感经验、生活方式。就高校而言,大學生之间的心理辅导,主要是指受过短期专业培训的同学在心理辅导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开展心理知识普及、心理问题探讨、心理活动组织、心理信息传递、心理危机干预等活动,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提供个人帮助和有效行为示范,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助人活动,推动周围学生在积极交往和心理互助的过程中实现“自助式”成长。[3]

    二、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新特点

    (一)网络互动白热化

    在自媒体时代,网络提供一个自由、便捷、平等的互动空间的交流平台,人们能够在此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同时能对他人的言行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思想交流的目的。在网络虚拟的世界里,人们之间的交流互动日趋增强。在这种开放互动的网络空间中,朋友或者同辈之间的互动最为频繁。朋友或同辈这一群体基于现实中具有相似的经历与经验,因此在网上交流更容易理解彼此。有时在网络中交流,求助者与助人者之间以一种陌生人的身份进行互动,在这样的环境下,求助者可以更加直接的表达,不需要考虑助人者的身份地位,使得交流互动更加平等。网络中的主体间的互动关系相较于现实辅导关系更具有感染力。因此,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积极主动利用这一平台,使得朋辈心理辅导的受众群体与效果更加明显。

    (二)心理意识外显化

    自媒体不仅是一种新的媒介工具,而且也是一种新的媒介场所,两者共同构建成一个新的社会空间。在如今网络与数字化的社会环境下,高校学生成为网络使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种媒体、网站和交友软件的盛行,个体生活网络化成为常态。在网络世界里,人们的身份是虚拟的,打破了真实环境的限制,因此大学生可以更容易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换句话来说,在网络中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求助者与助人者之间可以更深入的交流,求助者不需要考虑是否合乎情境与身份,从而使得他的思想和深层次心理意识更明显地表露,这样可以使助人者更容易、更深层次的关注求助者的思想变动,了解其真实的思想状况,加强沟通交流。朋辈心理辅导者利用这一平台更加容易了解和捕捉到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能够更及时更有效的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干预措施。

    (三)教育客体主体化

    在传统的心理辅导过程中,辅导人员与求助者是面对面问答式的辅导,易使求助者感到紧张与不安,同时在辅导过程中也容易使求助者产生阻抗,阻碍辅导的进一步进行。而在自媒体时代,辅导是在虚拟的网络中开展,避免了面对面中的很多不必要的紧张感,使得求助者切实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在网络中求助者能在自媒体平台中自主参与和独立选择信息,同时网络信息的内容、浏览方式以及对话形式都由求助者自己决定,使得求助者的主体选择性和话语权大大加强,个体的主体性也得到空前发展。在自媒体中主客体关系逐渐淡化和平等化,为此使得朋辈心理辅导在自媒体平台中助人者与求助者的主客体关系也趋于淡化和平等化。

    三、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朋辈心理辅导面临的挑战

    (一)现实人际关系的疏远

    在自媒体时代,人与人网络之间的交流跨越时间和空间,变得更加及时与便捷,但与此同时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机会逐渐减少。大学生是网络使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在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经验减少。[4]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时,由于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以及表达自我的能力,使得不少大学生在现实人际关系当中感到淡漠或紧张,因而变得更加焦虑和孤独,最终导致现实人际关系不理想。有调查显示,长期利用自媒体、过度依赖网络的大学生会产生明显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损害。他们沉迷于网络,在生活中过度依赖网络,连走路、上课都不忘聊天、刷微博、看空间动态,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而在现实生活中自我封闭,较少与身边的人进行交流沟通,对现实生活充满不安与焦虑,在学习与生活中没有突出的表现,难以得到他人的认可,因而逐渐疏远现实人际关系,变得更加依赖网络生活。

    (二)对社会专注度的降低

    自媒体属于自发的媒体,普遍性是其显著特征。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接收新闻与发送新闻虽受到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但新闻的质量是经过筛选修改发布出来的,具有一定的保障性。而自媒体的出现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淡化了传统媒体“把关人”的作用,各种新闻信息自由发布,导致网络信息内容杂乱无章,而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面对杂乱的新闻信息时辨别能力有待提高,而且在自媒体当中,人们通常发送一些有关自身的日常生活,可读性较差,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当大学生把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到自媒体的应用中,则对社会新闻的关注度将会随之降低。虽然在自媒体平台当中也会传播社会新闻,但其质量参差不齐。由于自媒体的新闻信息没有经过筛选阶段,为此发布与传播的信息价值取向多元,不同观点自由评论,内容零散混乱,呈现不可控制的状态。当大学生面对这些来自四面八方庞杂的信息时,花费大量时间浏览一些价值不高的信息,难以正确把握社会动态。

    (三)客体主体化引发的焦虑

    自媒体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使大学生在接收与发送新闻信息时有很大的自主权利。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决定发表的权力,使得各种信息随意传播,造成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不健康的、消极的信息,在自媒体的平台上虽有着一定的信息审核和举报程序,但在这些传播速度飞快的信息面前来说还是相对滞后的。而大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自我约束力和判断能力相对较差,很难在大量的信息中区分良莠,加上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个性化的心理驱使,很容易盲听盲信导致不安感的产生。现如今,大学生通过自媒体平台可以自主的成立“媒体”,成为媒介的主人,所发布的信息都是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接收的信息也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與喜好,具有随心所欲的特点。此外,由于自媒体时代信息量庞大,里面既有正面的新闻消息,也有负面新闻,而大学生处于学习阶段,属于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时期,色情信息、暴力视频、反社会言论等不良信息可以腐蚀其思想,导致观念扭曲,价值观与人生观发生改变。[4]

    四、运用自媒体开展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对策

    (一)积极构建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自媒体交流平台

    建设自媒体平台是发挥自媒体在传播中的积极作用,是高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重要载体。构建自媒体交流平台,是针对当前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新特点的必然选择。构建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自媒体平台,就是要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宿舍为一体的平台体系,整合微信朋友圈、微博、QQ 群、社交网站的各种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和谐共振的自媒体载体合力,努力打造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纵深发展的辅导平台,为高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打好技术基础。[5]

    自媒体具备及时性的特点,可以使大学生在第一时间获取朋辈心理辅导工作者推送的各种与朋辈心理辅导相关的活动通知、相关知识,包括视频、文字、图片信息,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同时结合了当代大学生心理的特征,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心理健康知识。与此同时,朋辈心理辅导工作者也可在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上可以发布共享信息,使得各种健康的、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新闻信息得到广泛传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6]

    目前,高校朋辈心理辅导自媒体平台的建设滞后于自媒体自身的发展,为此高校应积极构建大学生自助交流的自媒体平台。在构建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根本,立足学生的发展,在建设中传播,传播中建设;同时在构建传播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强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创新与经验总结,不断强化自媒体时代下朋辈心理辅导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自媒体与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结合

    自媒体的出现和发展给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作为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工作人员,不能忽视当前社会发展潮流,即自媒体影响力,因此应该积极主动学习网络技术,做好自媒体与传统心理辅导的有机结合,更好的发挥自媒体带来的效益。

    目前,自媒体日益成为大学生交流与沟通的主要工具。在这样的平台中,大学生能够自由自主的选择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不受外界因素的阻扰。因此朋辈心理辅导员应该顺应该潮流,在加强传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以外,也不应在自媒体平台上观望。相反,应意识到自媒体在大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影响力,将自媒体打造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平台,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的新方式。高校在构建自媒体平台的基础之上,应结合朋辈心理辅的特征,推送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内容,比如大学生所喜欢的视频漫画方式,这样将朋辈心理辅导员与自媒体平台紧密的相结合,能够及时生动的缓解大学生心中的困惑以及加强其心理健康。同时自媒体具有较强的虚拟性,使得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模糊了自身的身份,这样有利于缩小朋辈心理辅导者与求助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求助者能够进行舒适、无担忧的倾诉与抱怨,充分表达自己的心理状况,从而达到更好的辅导效果,而且自媒体平台中所发布的信息,大多数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朋辈心理辅导人员筛选而发布的,具有很强的借鉴性与实践性,对高校其他辅导员的辅导工作也会带来一定启发。[7]

    因此,高校除了要有建立自媒体交流平台以外,最重要的是要选拔和培养优秀的朋辈心理辅导员来具体负责这一平台的管理与运行。切实加强自媒体平台与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结合,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三)提高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员使用自媒体的能力

    新时代的大学生个性独特,追求时尚,他们希望充分表达个性、展现自我魅力。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单一的朋辈心理辅导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大学生多元化的要求。而QQ、微信、微博等点对点的互动平台的出现为朋辈心理辅导开展活动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

    在自媒体平台当中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不仅能够拉近辅导员与求助者之间的心里距离,引导求助者坦诚的倾诉,表达其真实的心理状况,有益于为他排忧解难;而且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朋辈心理辅导顺应大学生多样化的要求,切实立足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高校应该加强对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在帮助辅导员在掌握心理辅导的技巧的基础之上提高自媒体的运用能力,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与学生进行平等开放的交流互动,真正成为学生身边的“知心伙伴”。要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为周边同学服务,就要处于学生群体当中,切实感受学生的心理活动。朋辈心理辅导员在把握自媒体平台的同时,立足于学生,从学生的视角去发现问题并且积极分析与处理问题,进而利用自媒体平台分享与传播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大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上真正受益。

    自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具大的影响。在自媒体时代高校朋辈心理辅导也遇到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所以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非正式的心理辅导形式应该积极主动利用自媒体平台,充分发挥其特点,将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做出特点和效果,最终实现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虢晶,林识音 试论自媒体境域下高校朋辈心理互助[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4).

    [2]DalePeskin:WeMedia;Introduction[EB/OL].http://www.hypergene.net/wemedia/weblog.php?id=p3.

    [3] 孫炳海,孙昕怡.朋辈心理咨询模式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运用[J],教育评论,2003,(6).

    [4] 韩雪. 朋友圈的“智友”效应——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朋辈心理场域的构建[C]// 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会. 2015.

    [5] 褚慧楠. 构建“微时代”下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模式[J]. 科教文汇旬刊, 2016,(8).

    [6] 雷燕. 自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2).

    [7] 刘思驿. 自媒体平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6.

    [责任编辑:谭晓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