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小姐”和“少数先生”
【关键词】从众与反从众;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24-0029-03
【作者简介】缪洁,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南小学(浙江宁波,315100)教师,二级教师。
【设计理念】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上升时期。他们喜欢表达自己的看法,但世界观、人生观不够成熟,面对社会事件时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自主性较弱,盲目从众现象比较多见。本次心理辅导设计了“多数小姐”和“少数先生”两个人物形象,通过游戏、实验、头脑风暴等活动,引发学生认识从众心理的普遍存在,思考如何能在社会事件中保持冷静的头脑,分辨消极与积极的从众,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活动目标】
了解“从众心理”和“反从众”现象,明白一些日常行为的心理根源;分析盲目从众和反从众在疫情期间对自己和社会的危害,尝试做到独立思考;感受疫情期间的暖心瞬间,为社会人士的众志成城的努力和逆行者的勇敢前行点赞。
【活动过程】
一、团体暖身阶段
“节奏大师”游戏规则:请三位挑战者上台,记住一段拍手节奏,并到教室外面练习。其余同学在教室内共同练习另一段节奏。挑战者依次进入教室拍出自己练习的节奏,教室内的同学同时拍出另一段节奏来扰乱挑战者。最终能坚持自己的节奏最久的人即为获胜。
游戏结束后,教师采访三名挑战者。
学生可能的回答:大家的声音比较大,影响到我;我努力让自己不听他们的声音,这样对我影响比较小……
教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确会因为别人的声音影响自己的判断,声音越大,影响也越大。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来体验他人行为对自己行为的影响,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引发学生思考。
二、团体转换阶段
1.你闻到了什么——认识“多数小姐”。
教师:老师准备了一瓶液体,它与接下来的实验密切相关,但是老师要卖个关子,先不说是什么。可以让大家闻闻看,它有一股淡淡的香味,还有一点点甜,你们猜这是什么?
教师打开瓶子,让学生闻一闻,并提问是不是有一股香味,有没有感觉有点甜,引导学生闻到味道。
教师:实验结束。其实闻这瓶水的味道就是我们的实验,这瓶子里装的只是普通的水,没有任何气味。
教师采访闻到气味的学生:为什么你说你闻到了味道?
学生可能的回答:我感觉闻到了;因为老师说有味道;因为别人都说有香味……
教师采访没闻到气味的学生:为什么你说你没闻到味道?
学生可能的回答:我的确没有闻到;我闻的时间太短,没有感觉,不好说……
播放视频“多数小姐”:小朋友们好,我是大家眼中的“多数小姐”。平常多数人喜欢的东西我就喜欢,多数人常说的话我就说,多数人喜欢做的事我就做。我觉得跟着多数人的智慧走肯定没错,所以大家叫我“多数小姐”。我知道很多人在笑我,可是刚才那个实验你们不也一样,跟着多数人说答案,大家都是“多数小姐”。
教师:原来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也充当了“多数小姐”,往往被多数人的看法所左右,人云亦云,看不清事物的真面目。在心理學上,这个行为被称为“从众”心理,是个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2.我加了什么——认识“少数先生”。
教师:现在老师手里还有一个瓶子,里面是矿泉水加了一些其他的液体,请你帮忙闻一闻加的是什么。
请学生依次闻一闻,并说说里面有什么。在过程中提问是不是甜甜的,有没有甜甜的味道。(瓶子里加入水和牛奶)
教师采访闻到味道的学生:你为什么说闻到了味道?
学生可能的回答:感觉有点香香的甜甜的;因为别人都说有……
教师采访没闻到气味的学生:你为什么说没有闻到味道?
学生可能的回答:我的确没有闻到;我觉得老师像上次一样在骗我们……
播放视频“少数先生”:小朋友们好,我是大家熟悉的少数先生。我喜欢特立独行,喜欢和大家不一样,多数人喜欢做的事情我都不喜欢。我们要保持自己的看法,毕竟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你们刚才是不是也有几个人和我一样,说了和大家不同的答案呢?
教师:有些时候,一部分人因为某些原因,喜欢和别人做出不一样的选择,这个在心理学上称为“反从众”心理。不管是多数小姐还是少数先生,其实都和大家一样,只是表现了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两组实验,以“多数小姐”和“少数先生”的形象来诠释具体的行为表现,加深学生对“从众”的“反从众”心理的印象,也了解自己的行为是普遍的,放松心态,坦然进行后续的活动。
三、团体工作阶段
1.联系疫情,发表评论。
教师:同学们回想一下,在疫情发生期间,你们的身边有没有出现过“从众现象”呢?
学生可能的回答:争抢口罩、抢购双黄连、抢空超市、发布不实流言……
教师:有些人听说口罩、护目镜、消毒水可以隔离病毒,就哄抢物资,让一些真正需要防护衣物的医务人员得不到有效防护;有些人听说双黄连能防治病毒,就不管这个药的副作用,大量囤积;有些人听说动物身上可能携带病毒,就狠心将自己的宠物遗弃或杀害。这些事情加重了人们对于疫情的恐慌,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对社会安定和疫情防控都起到了不好的影响。所以,盲目听从大家的说法,跟随多数人的行动,有时候会对自己和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可见“多数小姐”的做法不可取。
2.结合历史,明辨是非。
教师:大家听说过“伤寒玛丽”吗?她叫玛丽·梅伦,是一位爱尔兰裔美国人。她是美国第一个被确定为与伤寒相关的病原体的无症状携带者。在她做厨师的职业生涯中,被认为感染了51人,其中3人死亡。她在明知自己携带病毒的情况下拒绝接受检查,不断更换雇主,致使更多人感染。最终,她被公共卫生当局强行隔离,在隔离三十年后死亡。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在被多数人认为是病原携带者的情况下,她为什么仍然不接受事实呢?
学生可能的回答:我觉得她对他人太不负责任了;她可以让医生证明给她看,她身上带着病菌,很危险;她可能是怕自己被抓进去才不接受事实;她可能有侥幸心理……
教师:有时候人们对待事情往往会不顾他人利益,只考虑自己,这也不能使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回顾一下疫情期间,你有没有听到或者看到一些消极的”反从众“现象呢?
学生可能的回答:疫情期间不带口罩;私自聚会……
教师:在疫情发生期间,我们发现不少人因为好奇或者凸显自己独特等原因,不顾劝告,任意妄为,有的甚至对劝告者大打出手,争着做”少数先生“,最终害人害己。所以,少数先生也是做不得。要对一件事情有正确的判断,我们到底要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结合疫情时的社会现象,引发学生对盲目的“从众”心理产生思考;再结合历史事件,让学生对消极的“反从众”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有所认识,明白即使是正常的心理行为,如果没有加以控制,还是会产生很多影响。
3.分析病因,对症下药。
教师:在疫情期间,很多人不知不觉就做了“多数小姐”和“少数先生”,现在请各位同学担任医护人员,为他们找找病因。
学生可能的回答:“多数小姐”不思考,没有判断能力,不相信自己;“少数先生”固执己见,不愿接受他人的意见,自我感觉良好。
教师:要想治这些病症,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呢?请你帮他们开一剂药方。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梳理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不管是哪一类人,都是缺乏对事件的思考。
教师: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如何才能做到独立思考呢?请小组讨论,可以做哪些事情帮助你独立思考?
学生可能的回答:收集资料、保持冷静、听取意见、分析后果。
教师:在生活中,老师希望大家能正确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多听取不同的意见,也考虑一下事情的后果,然后再做判断。保持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正确应对,千万别盲目做多数小姐和少数先生。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病因,开出药方,让学生了解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结合真实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
四、团体结束阶段
播放疫情期间的感人视频。
教师:其实在这次疫情当中,我们也需要一些“多数小姐”,如果每个人都能正确听从政府的指示,勤洗手、戴口罩、减少外出,那么,我们很快就能控制疫情。我们也很感谢其中的一些“少数先生”,就是那些“逆行”的医务人员和其他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在危难时刻,有了他们,我们的社会秩序才得以安定。少一些盲目的“多数小姐”和冲动的“少数先生”,多一些积极向上、众志成城的“多数小姐”和勇敢逆行、坚持抗疫的“少数先生”,这就是这场“战疫”取胜的关键!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引发学生思考,从众和反从众并不是绝对消极的心理现象,如果能加以思考,集中力量,进行积极地从众,也可以起到正向作用。
【活动反思】
本课通过多数小姐和少数先生的形象,向学生传达“从众”心理和“反从众”心理的普遍性。通过新闻事件的心理站队,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思考:普遍存在就一定正確吗?这其中是否有消极和积极的影响之分?在工作阶段,仍旧就疫情当中的热门话题,借助真实事件的讨论,让学生审视自己的判断,在思考的过程中总结方法。这些设计既是这堂课活动性与参与性的体现,也是助人自助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