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思维的魔力:精神在叙事和细节中彰显

    李立

    

    【摘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制作的介绍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功勋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的特别节目《功勋》,通过对故事思维精当运用,获得了令人称道的表达和传播效果。本文通过对《功勋》节目真实性、情感性、观点性信息组织方面的分析以及对关键细节处理艺术的点评,认为该节目在对细节的选择和运用以及用声音营造出画面感等多方面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关键词】《功勋》 特别节目? 国家荣誉? 故事思维? 音频

    【中图分类号】G222? ? ?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9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的决定,授予于敏等8人共和国勋章,授予劳尔·卡斯特罗·鲁斯等6人友谊勋章,授予叶培建等28人国家荣誉称号。9月1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广播频率随即推出了特别节目《功勋》,全面系统生动地介绍了此次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功勋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这是一组近期广播节目中有力度的精品,具有音频节目的魅力,蕴含着声音艺术的奥秘,值得认真赏析。

    一、攫取人物的核心信息,以丰富的音效还原事件场景

    这些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的获得者,都是在各行各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做出巨大贡献的无私奉献者,他们的一生丰富多彩,事迹可歌可泣,精神可钦可佩,值得记取和张扬。特别节目《功勋》将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和片段串联起来,通过巧妙的叙事,把富含信息量的内容有效组织起来,准确生动地展现出每一个功勋模范人物的宝贵精神,凸显出精当的故事思维。

    节目以真实性信息作为叙事的主要内容,通过四种方式进行讲述:1.主播以第三人称从客观视角讲述,如《王蒙:青春永遠万岁》中“1950年,16岁的王蒙从中央团校毕业,成为一名共青团的干部”。2.功勋模范人物以第一人称进行回忆和陈述,如《屠呦呦: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中屠呦呦说:“1969年,让我来当这个课题组的组长,我就系统地查阅古代文献。”3.知情者的讲述,如《申亮亮:为了使命的召唤》中司崇昶说:“亮亮一把把我推了出去,他说‘司崇昶,你快撤!我说‘咱俩一块撤,亮亮说‘我是主哨!然后一把又把我推了出去。”4.相关录音的资料片段,提供背景性信息,如《于敏: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中第一颗氢弹试验爆炸前倒计时的纪实录音。

    在节目中,情感性信息是在真实性信息的主导下,通过功勋模范人物自己的真情流露、相关受访者的情感化表述和主播在讲述时进行艺术处理以及作为声音要素之一的音乐而传导出来的。功勋模范人物在接受采访时,最常表达的情感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爱与感激以及取得成绩后的自豪等。如《郭兰英:把最好的歌唱给祖国》中郭兰英说:“每一次唱《我的祖国》的时候,我真是有说不出来的感激之心啊。”发自肺腑,饱蘸深情;《吴文俊: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数学》中吴文俊说:“中国的古代数学,我把它认识清楚了,这是我最自豪的。”直抒胸臆,真情流露。受访者在录音中的讲述也常常带有真挚深刻的情感,如《都贵玛:草原母亲,大爱无疆》中,由都贵玛养大的孤儿布仁说:“党和内蒙古人民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尤其是以都贵玛老人为代表的伟大母亲给了我们大爱,我们是幸运的,我们非常感激党和内蒙古人民。”朴实自然,真切动人。主播在叙述中对情感的把握和再现以及通过配乐传递出的情绪情感在节目中也是常见且准确的。如《孙家栋:造一辈子“中国星”》中,女主播通过叙述节奏和逻辑重音的恰当处理,在事实的呈现和讲述中,将人物痛惜、遗憾、自责以及勇于担责等情绪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主播讲述的过程中,张弛有度的配乐如倾诉、致意,烘托出宏大主题,有效地将意涵丰富的情感传递给了听众。

    在特别节目《功勋》中,观点性信息或评价性信息从不喧宾夺主,但却总是在适当的时候出现,起到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的作用。首先,节目的标题常常是最重要的评价性信息,如《李宝国: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南仁东:燃尽一生,打开中国“天眼”》等。其次,节目的结尾大多借功勋模范人物之口,传递出重要的观点性、评价性信息,如《秦怡:观众需要,我随叫随到》的结尾——秦怡的采访同期声“国家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好”和《申纪兰:为农民代言的初心不会变》的结尾——申纪兰说“奋斗就是胜利,奋斗就是幸福,奋斗就是小康”等。

    二、注重关键细节处理,艺术化地勾勒人物的人生轨迹

    在较短的篇幅内,特别节目《功勋》通过真实性信息、情感性信息和观点性信息的有机结合,涵纳了丰富的信息量,让节目所介绍的人物真实生动地展现在听众的“面前”。当然,节目之所以能够吸引人、打动人,还在于节目在故事思维引导下的艺术化表达。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选取功勋模范人物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关键时刻、重要片段作为叙述的主体

    如《张富清:战斗英雄,更是人生英雄》,选取了永丰之战中的夜晚、去往恩施来凤、扎根大山、封存勋章、不言功劳、英雄被发现、老兵的军礼等关键环节来建构张富清伟大传奇的经历;又如《王文教:国羽拓荒者》,先从1982年5月20日那场决定性的比赛讲起,然后回溯到1953年,王文教跟随华侨代表团回国参加运动会,决定回国效力,推动羽毛球在中国的发展等。这些重要的节点将功勋模范人物的关键选择、不凡举动和心理动机等都清楚地呈现出来,形成了完整的人物行为轨迹和逻辑链条。

    2.注重细节的选取,让细节在叙述框架的统领支撑下起到让讲述更加生动感人的作用

    如《王有德:与沙漠斗争到底》中,“我妈给洗衣服的时候,我们家的地上、洗衣机里面全是沙子。我妈就说‘你把单位给绿化了,却把我们家给沙化了”。《王蒙:青春永远万岁》中,“批判会第二天,他拍下了整个青年时代最帅的一张照片。照片上,他将小棉袄甩在肩上,抿嘴乐着,一脸的阳光”。《王继才:为国守岛一辈子》中“王继才听着妻子的指挥,抖着双手接生。听到儿子第一声啼哭,王继才也瘫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还有的细节是通过具体详细的数字等来表现,如《黄旭华:一生痴爱核潜艇,不求功与名》中:“黄旭华和团队用的工具让外人听来不可思议:一把普通的计算尺,一个打起来噼啪作响的算盘,就开启了新中国的核潜艇事业。‘5万多台(件)设备仪表,几十公里长的管道电缆,还有成千吨的材料,这么多东西,你要把它重心重量算出来,那工作量很大。而且算出来还不一定行,要调整,一调整又得重新再算。”

    3.突出人物的个性化和幽默感

    如袁隆平的特点,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三不”,不爱拘礼节、不喜欢古板、不愿意一本正经。但他又有一贪——贪产量:“到了几百公斤贪八百公斤,八百公斤贪九百公斤,九百公斤想一千公斤。最后一千二百公斤(每亩),十八吨(每公顷)。不满足啊。”85岁的王蒙最自豪的是什么呢?“我说我一个最牛的感觉是什么呢?就是我还是劳动力!”

    4.营造出画面感

    在《南仁东:燃尽一生,打开中国天眼》中,南仁东的同事张蜀新回忆最令他难忘的镜头是南仁东一次特殊的奔跑。那是在2014年,当时已经69岁的南仁东,在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建成的圈梁上跑起了步。在张蜀新和同事们看来,这是南老在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拥抱FAST工程。这里的叙述让听众眼前生动地浮现出一副清晰且难忘的画面,从而构成了一个深具意味的意象,留存人们心底。

    5.简洁与诗意的叙述语言

    如“(郭兰英)音乐一响,她抬手指向的仿佛就是那条熟悉的大河,两眼看到的,总是最美的岸边”。再如“(南仁东)一事精致,便能动人。从选址、开挖工程,到安装圈梁、馈源支撑塔、索网、铺设面板……直至竣工,俯瞰起来,FAST恰似一朵花,从含苞待放,到绚烂盛开”。如此的语言,在声音艺术中提升了人们收听节目时的审美享受。

    三、功勋“为你读诗”:创新主旋律广播节目的新媒体传播

    《功勋》特别节目中,大多数是一开始用资料同期声引入,先声夺人吸引听众的注意力,然后进入到讲述的场域。而节目的结尾又大多以功勋模范人物接受采访的同期声来完成,卒章显志,点明并升华节目主题。这样的结构构成音频节目一个完成度很高的叙述闭环,让节目在吸引人、打动人的基础上,启发人和引导人。

    特别节目《功勋》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很有新意。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精品内容要传之广远、影响深远,在原有精品文本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具有新媒体气质和网络产品调性的创造性加工,然后让其与原文本一道进行差异化叠加式协同传播,从多维度入手共同打造出立体的传播样态和格局。《功勋》特别节目的新媒体产品《为你读诗》遵循了这一思路,它邀请功勋模范人物以朗读一首诗的方式言志传情,如,袁隆平朗诵“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法学泰斗高铭暄朗诵《和郑闳中线中仙居十一首·其一》“忧民极反覆,责己未周详。法律行随手,诗书坐满箱”,传播效果自然优异独到。一方面,这些功勋模范人物的原声通过网络音频得以和新媒体产品用户接触,其语音声调、情绪情感以全息的方式抵达听者处,让人们体验到真实人物音声所传递出的温度结合听者对这些功勋模范人物的了解认知以及收听了《功勋》后的感受,三者相互激荡,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另一方面,功勋模范人物所诵读的诗歌作品有着独特的中国意韵和审美倾向,诗歌内容与人物经历和精神特质之间还有着一种隐含的对应关系,由此成就多文本实时动态呼应的互文关系,让新媒体产品意蕴更加深厚,韵味更加无穷。

    四、小结

    作为国家级广播媒体出品的一部作品,特别节目《功勋》传递出鲜明的价值取向: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但是,《功勋》并没有将这些英雄、先锋塑造得高不可攀、不近人情。相反,我们在节目中所听到的、了解到的,是一个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是在具体历史场景中做出了平凡又伟大的选择和行为的人,是以自己的努力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做出了贡献的人。所以说,《功勋》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它深知好故事永远胜于讲道理,因此以故事的魔力去说服人、影响人。它精通选择的艺术,精心选取功勋模范人物一生中的重要时刻,准确选取和调用各种有表现力的文本资源,运用真实生动的细节,激发听众的感官体验。

    (作者系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本文编辑:黄一樑)

    附节目文稿:

    《功勋》——于敏: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

    (2019年9月18日《新闻纵横》节目播出)

    旁白:1967年6月17日,新疆罗布泊沙漠腹地。伴随震耳欲聋的响声,空中升腾起巨大的蘑菇云,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那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2500多公里外的北京。他一直守在电话机旁,得知爆炸的威力和自己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他长长地舒了口气。

    于敏:我这人不大流泪,也没有彻夜无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旁白:1926年,于敏出生于天津。1949年,他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績从北京大学毕业,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大学毕业生。1951年研究生毕业后,他被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选中,来到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苏联等国家相继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核竞争,我国的核科学事业也全面上马。毛泽东强调,“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1961年,组织决定让正在研究原子弹的于敏转而投身到氢弹研究中。这让已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上初露头角的于敏始料未及。

    于敏:涉及的学科很多,并且搞氢弹不太符合我的兴趣,但是爱国主义压过兴趣,所以当时我就答应了,说,好!我转!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旁白:原子弹和氢弹一个属于核裂变,一个属于核聚变,是完全不同的领域。当时的中国,研究者们对氢弹的了解几乎一片空白,美国甚至公开表示,决不能让中国搞成氢弹!

    于敏:杜鲁门跟艾森豪威尔都赤裸裸地讲,他们绝不能让中国搞氢弹,并且派军舰,带着核武器到我们近海来。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掉,我一定要全力以赴搞(氢弹)。

    旁白:接受了这份工作,于敏的名字和他从事的事业从此一起成了国家最高机密。面对技术封锁,他们从零开始、四处奔波。1965年,于敏带领团队前往华东计算机所开始了中国核武器发展史上著名的氢弹原理突破“百日会战”。当时,对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都要依靠研究所唯一的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计算机每周只有十个小时能留给氢弹计算,并且大多数是在深夜。与于敏共事多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至今都对于敏表现出的扎实的物理功底、敏锐的科学直觉印象深刻。

    杜祥琬:每一个时刻的计算结果打印成一张纸,一会儿就是一大摞纸,我们就盯着这个纸,看这些物理量的变化。有一天,于敏就很敏感地发现这个量不对了。他脑子里面非常清晰地知道这些概念该增加了还是该减少了、该正的该负的。

    旁白:于敏是“两弹一星”元勋里少有的没有出国留学经历的“国产”科学家。谈到他在氢弹研制中的贡献,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将他比作“足球场上总能临门一脚应声入网、起关键作用的人”。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仅仅用了2年零8个月。

    于敏: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大家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是可以创造出奇迹的。发达国家能做出来的,我们也能够做出来,并且更快。

    旁白:核武器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的和平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于敏敏锐地分析,美国核武器的设计已经接近理论极限。为了限制他国发展,美国很可能会促成国际社会全面禁止核武器试验。因此,他和邓稼先立即上书中央,建议我国应加快核试验步伐。

    杜祥琬:我们还需要做哪几次必须要做的实验?否则我们的核武库就会停在一个半截子的发展阶段。他用了一个词,叫“功亏一篑”,就是不要差这么一点,将来后悔都来不及。

    旁白:此后,我国的核武器研究基本按照于敏、邓稼先的建议书方向进行,成功研制了大幅度小型化、高比威力的战略核武器,掌握了中子弹技术。1996年,我國签署了全面禁核试验条约。于敏、邓稼先的战略眼光,为我国的国防科技现代化建设争取了宝贵的10年时间。于敏说,核武器不是用来杀人,而是要自卫。争分夺秒研制核武器,对维护世界和平至关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先觉:美国现在在做反导,一般的武器很难突破它的防御。如果把对方的武器完全控制起来,它就能为所欲为。做那种控制的是不行的,我们的这种研究是对维护整个世界的和平有很重要的作用。

    表彰现场:

    【现在,请于敏同志领奖……

    旁白:这是20年前的今天,1999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表彰现场。这是于敏一生中仅有的两次公开亮相之一。另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弯腰向坐在轮椅上的于敏颁发当年唯一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证书。半个世纪与“核”共舞,做着“惊天”的事业,于敏却把自己隐藏在最普通的人群中。多年来,面对“氢弹之父”的赞誉,他一直婉拒,他说,“这不符合科学”。

    于敏:这话不科学,当然我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最主要的是团结。

    旁白:于敏热爱中国古典文化,家里的客厅挂着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诸葛亮是他心目中的完人。

    于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觉得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就是自己完全遵守科学的规律,有科学的态度,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

    一个人总要有思想,有他的信仰。这个信仰应该是中华民族,学好真本事,给国家做点事,给民族做点事。

    旁白:73岁那年,于敏曾以一首题为《抒怀》的诗总结自己,其中两句“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正是他沉默而又不凡的一生的写照。

    今年1月16日,于敏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随着他的离世,“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目前仅3人健在。

    在儿子于辛眼中,科研工作以外的父亲,是位慈祥可敬的普通人。共和国即将迎来70岁生日之际,得知父亲获得首次颁发的“共和国勋章”,于辛最想替父亲表达的一句话是,这不是父亲一人的荣誉。

    于辛:我们为他所取得的伟大成绩而感到骄傲,也为他获得这一荣誉而自豪。但是我父亲一定会认为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誉,也是参加这一事业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因为他始终认为研制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