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理论视野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探析
周琴
摘 要: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英语作为世界性的通用语言,在学生学习与成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是英语毕竟是外语,学习起来难度较大,而且语法枯燥,内容繁多,学习与记忆都比较困难。因此在实施英语语法教学时,教师需要多方全面考虑,制定综合的教学方法,使英语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高,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成绩的提升。文本从认知心理学理论出发,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进行了探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 初中英语; 语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010-002
英语语法学习有一定的规律,掌握了学习规律和技巧,英语学习就简单多了,学生也能够很好地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与对话。认知心理学理论主要对学习动机、归因、习得性、个体与环境作用性、信息组织与获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所以将其应用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能够对现阶段的英语教学进行有效的指导,并改善英语教学的现状,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作用重大。因此,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要科学地分析现阶段初中语法教学的现状,然后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具体策略进行探析。
一、初中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要突出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对过去单一的词汇与语法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一改机械化的教学方式,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施多样化的词汇与语法教学,通过动态化、灵活的教学方式改善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活跃学生的英语思维,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讲解式教学方法始终难以避免
在过去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教材中课文的依赖性过大,多数都是单纯地翻译内容,然后对课文中产生的语法进行讲解,以强化学生对语法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但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应用合作法、任务法以及情境教学法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将语法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具体的展现出来,然后将语法融会贯通,不再使用生硬的讲解方式。但是还是有一部分教师始终难以避免这种方式的应用,导致语法讲解缺乏与实际生活以及文化背景的联系,枯燥地讲解,不仅不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导致学生厌烦,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二)大班教学模式阻碍教学效果
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仍然选用大班教学模式,一人授课,多人上课,语法教学与引导学生运用英语知识无法兼顾,所以很难达成让所有学生全部掌握英语知识的目标,增加了英语语法的教学难度。所以说,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进行改革,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需求,也是促进英语学科健康发展的需求。
二、探讨心理学理论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认知心理学理论将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结合到了一起,突出了人的心智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中皮亚杰在认知心理学理论中强调,认知是主客体之间不断作用的一个过程,首先是在幼儿阶段进行动作图式的形成,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同化,将从外界接收过来的新信息用大脑进行加工与处理,并与之前学习过的知识以及形成过的知识结构结合到一起,然后进行顺应,也就是自身的认知结构接受到新的信息,并做出了相应的自我调整,而后进行调节,其实是同化与顺应之间的调节剂,是人的认知结构不断进化的一个过程,逐渐地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一)优化课前导入阶段,引导学生认识语法学习规则
英语语法看起来刻板、条文化,实际上学习起来是很灵活的,不必在课堂上进行生硬地灌输,可以借助相对生动的英语电影、英语趣味故事或者英语歌曲等开展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语法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语法有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知,引导学生明确语法学习的规则。
首先,通过影片、歌曲的带动。英文歌曲和英文电影对于学生来说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尤其是长期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很少在课堂上接触这些,所以在语法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利用英文歌曲或者电影来导入新课,截取经典台词,播放有教育价值的歌曲,然后对经典台词和歌曲进行解说,组织学生对歌曲及电影中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模仿,并开展情境表演、即兴表演等活动,给学生营造语言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进入英语情景,体会英语的美感。
其次,定期组织“语法小讲堂”的活动。可以以周为单位,一周组织两次语法小讲堂的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后搜集相关的成语、谚语、小故事等,在上课之前到讲台上与大家进行分享,通过英语交流的方式进行讲解,其他学生可以针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语法学习中的主体性更加突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语法的积极性,也能够加强学生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这对于提高学生语法学习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科学设计导入方案。课前导入在语法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备课阶段就要科学地分析教材内容、学情等,制定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符合的导入方案,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学习目标的制定。②观察与归纳。教师出示几个语法应用情况相同的句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归纳。③实践应用。根据归纳出的语法规则尝试着进行语法的运用。在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法、任务教学法以及实践法,锻炼学生的交流、合作、观察、归纳、对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
(二)營造语法学习氛围,创设真实环境
语言学习是需要环境的,所以在初中语法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相应的学习氛围,创设真实的语言沟通环境,让学生可以放松大胆地进行语法交流。同时,在语言环境的营造过程中,教师要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分析,实施个性化、差异化的氛围营造,进而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兴趣,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学会观察、分析,掌握语法学习的规律,提升习得能力。
首先,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学生对于游戏有着天生的好奇与兴趣,而且游戏能够活跃氛围,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可以尝试多应用游戏法,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用肢体动作模仿,另一个小组用语法或者组成句子来猜测。也可以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图片或者情境,然后学生用口述的方式进行猜测。每个小组答案准确即可加分,最后分数最多的小组获胜,可以给予相应的表扬和奖励。以“被动语态”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组织开展一个小游戏。教师出示搞笑的卡通图片,并标注出被动语态的具体应用,如the door was broken(附一张门被破坏的图片)/the man was bitten(附一张男人被狗咬伤的搞笑图片)/the man was grabbed(男人被缠住的图片)。之后教师仅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利用被动语态对图片内容进行翻译,可以分成小组,游戏结束后翻译最准确的小组获胜,获取相应的奖励。
其次,小组合作交流法。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学生之前的差异性是很明显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以小组为单位,给予不同成员不同的信息,然后引导小组成员将各种信息组合到一起,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对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应用。以“过去时”教学为例,将班级所有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每一个小组都有两种纸条,他们在互相交流时必须要使用过去时进行交流。A纸条中的内容为:Jimmy and Roth used to love to travel. They'd been to Britain, Japan and Canada.所以A纸条的学生就可以与对方根据纸条内容进行交流,比如询问When did you get there?/How did you get there?B纸条中的内容为:Jimmy and Roth used to love to travel, having driven themselves to Britain, Japan and Canada.所以B纸条的学生与对方进行交流的内容可以为:How was the weather on the road?/What did you see?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对过去時的语法知识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对词句的组合也会有新的认识,而此时教师可以采取巡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
(三)课后测试,巩固学习效果
课后测试是巩固学生知识学习最有效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地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尽早巩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课后测试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对教学目标完成的效果、教学方法实施的科学与否等都能够进行直观的检测,然后促进教师逐渐地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改进不足之处。由于大班教学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所以在课后测试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成绩将他们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分层次检测,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重点语法内容的理解与巩固,也便于教师后期教学活动的开展。
综上所述,认知心理学理论启示我们,学习应该是学习主体主动参与的一个过程,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对于学习成效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学习者对于学习过程是否感兴趣,不仅体现在其情绪和情感上,跟语法教学的形式以及学生对新知识的感知能力等都有关系,所以在语法教学中教师第一步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的学习欲望,然后利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活跃他们的思维,逐渐地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合作、探究、观察、对比、归纳等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提高效率,养成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能够很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学好英语,让学生拥抱明天,让中国拥抱世界。
参考文献:
[1]周丽倩.初中生英语语法学习策略调查——以厦门市某中学为例[D]闽南师范大学,2017
[2]陈迪.基于双重编码理论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应用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