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地区草履蚧发生规律及可持续控制技术

高阿娜 夏剑萍
摘要:对草履蚧进行调查,观测了其形态特征,生活史、发生规律及分布情况,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等控制技术,得到了一套可持续控制技术。
关键词:草履蚧;发生规律;可持续;控制技术;三门峡地区
中图分类号:S433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7)04-0088-03
草履蚧(Drosicha contrahens),属同翅目、绵蚧科,别名草鞋蚧、桑虱。草履蚧是园林植物的一种主要害虫,以若虫和雌虫将刺吸式口器插入嫩芽和嫩枝吸食汁液,致使树势衰弱,发芽迟缓,叶片瘦黄,枝梢枯死,严重时可造成树体死亡[1]。该虫在三门峡地区主要危害杨树、柳树、法桐、三角枫、白蜡、女贞、榆树、樱花、腊梅、碧桃等25科52种植物。2005年到1012年草履蚧的为害面积(包括灵宝、陕县、渑池、卢氏、市区)从14 hm2迅速扩散到1 000余hm2,严重发生的有100余hm2,被害株率高达45%。
1材料与方法
实验所用材料、地点均在三门峡市涧河公园。
1.1实地观测、调查
(1)室内观测。2013年2月初,在园内采集越冬虫卵200粒,室内进行饲养,观测孵化、羽化情况,记录草履蚧卵、若虫、蛹、成虫形态特征及时间。
(2)野外觀测。在园内选2个固定观测点,从2013年2月份开始至至14年1月底,每隔2~3 d观测一次,观察草履蚧发生规律。
(3)空间分布观测。在园内选取30株毛白杨,间距35 m×35 m。从2月上旬开始至5月下旬结束,每10 d调查1次,调查每株主干及各级分枝虫态分布情况。6月下旬在树干距基部0~50 cm、中部50~100 cm、边缘100~150 cm各取样方调查,样方面积35 cm×35 cm,向下挖土,分地表5 cm以上和5 cm以下直到无虫,调查虫口分布情况。
1.2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
1.2.1物理控制技术
在经过以下技术处理的植株中随机抽30株,调查结果。
(1)冬季树干涂白。草履蚧多在主干老粗皮下、树洞内或树下土壤中越冬,冬季结合树木修剪,先将老皮刮掉,带虫烧毁或深埋,再用生石灰、盐、水、植物油和石硫合剂按1∶01∶10∶01∶01配成涂白剂,涂抹主干和粗枝。
(2)缠胶带。2月上旬在树干1 m左右缠20~30 cm宽的透明胶带(先用湿泥将树缝抹平),经常检查有无松动脱落,并及时清理树下若虫。
(3)涂抹油环。2月上旬在若虫上树前,用黄油、废机油按1∶4比例混合涂抹树干基部,以形成隔离带。
(4)树基地面挖沟覆草诱虫产卵。5月中旬雌成虫下树前,在寄主树根旁挖宽30 cm、深20 cm环状沟,沟里填满杂草,引诱成虫产卵,等产卵结束后,取出杂草烧毁[2]。
(5)人工清除若虫及虫卵。6月中旬雌虫下树产卵后,及时清除受害树下的松土及枯枝落叶,在冬季浅翻土15 cm,利用低温冻死越冬虫卵。
1.2.2生物控制技术
保护草履蚧的主要天敌红环瓢虫。
1.2.3化学控制技术
(1)树下地面施药。2013年2月15号进行树下垦复翻耕,深度15 cm,范围为距树干基部1 m左右。翻耕前在树下地面撒施5%辛硫磷粉剂,实验面积667 m2,植株间距35 m,施药量2 kg/667 m2,药土混合均匀。随机抽10 m2调查结果。
(2)树冠喷药。若虫已经上树,3月5号进行树冠喷药,7 d喷药一次,共2次,第2次喷药7 d后,调查残留虫数。供试药剂及浓度:12%苦烟(百杀虫)乳油(内蒙古赤峰农药厂)100 g·L-1(1 000倍液);95%机油(蚧螨灵)乳油(苏州海光石油制品有限公司)1000 g·L-1(100倍液);坪安12号(狂杀蚧)乳油(郑州莱恩坪安园林植保技术有限公司)100 g·L-1(1 000倍液)。每个处理调查植株30棵,间距35 m。
2结果与分析
2.1草履蚧的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体长8~10 mm,无翅,扁平,背面隆起似草鞋,黄褐至红褐色,被白色蜡质分泌物,触角和足黑色,腹部有横皱和纵沟;雄体长5~6 mm,有翅,腹部深紫红色;触角略短于体长黑色,足黑色。卵:椭圆形,包袱在白色棉状的卵囊内,每囊有卵数十至百余粒。若虫:体型与雌成虫相似,体小色深。蛹:雄蛹褐色,圆筒形,长5~6 mm;雌虫无蛹期。
2.2草履蚧的生活史
草履蚧在三门峡地区1年发生1代,大多在卵囊内于树下土中越冬越夏。卵发生始期为5月12日,盛期为6月8日,末期为7月11日;若虫发生始期为2月10日,盛期为3月4日,末期为4月23日;蛹发生始期为4月6日,盛期为4月11日,末期为5月17日:成虫发生始期为4月13日,盛期为5月11日,末期为6月14日。各虫态时期见表1。
2.3草履蚧的发生规律
在三门峡地区,草履蚧于2月上旬立春后进入孵化期,初孵若虫停留在土中或其他越冬场地。2月下旬,遇晴暖天气,在上午10 点至下午2点气温较高的时候,从树蔸周围纷纷上树,上树后集中在1~2年嫩枝的腋芽上刺吸取食,若虫于3月上旬至3月中旬第一次蜕皮后,雌雄分化。雄若虫蜕皮后由肛门排出粘液,周身分泌白色蜡丝;3月下旬至4月上旬陆续进入第二次蜕皮,每次蜕皮需1~3。第二次蜕皮后,为害至4月中下旬(个别个体延迟到6月中旬)即在皮缝、孔缝、枯叶下聚集化蛹, 7~10 d后变成为虫。雌若虫无蛹期,5月上旬经第三次蜕皮后进入成虫期。雄成虫与雌成虫交尾后 7~9 d死亡,交尾后的雌成虫取食为害15~20 d后,开始下树产完卵即死亡。
2.4草履蚧的空间分布
(1)草履蚧若虫(成虫)的地上分布主要集中在寄主的主干和1~2年生嫩枝上,特别是2年生枝条,这可能与其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有关。
(2)草履蚧的卵在地下集中分布在距树干根基部1 m左右、深0~10 cm土层中。距离根基部越远,个体越少,可能是因为根基部种群密度过高而迫使其向外围扩散;蚧卵大多集中在浅土层中,可能是为了便于若虫来年出土为害。
2.5草履蚧的天敌
红环瓢虫(Rodolia limbata)在三门峡地区一年发生一代,是草履蚧的主要捕食性天敌,二者的生活史基本一致。越冬成虫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出蛰,开始取食草履蚧若虫;3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卵期,4月中旬大量产卵;卵20 d后开始孵化为幼虫,4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幼虫期,取食草履蚧成虫;5月中旬陆续在附近树皮上化蛹,后羽化为成虫,继续取食至6月中旬末,在树洞、石缝或枯枝落叶中越夏越冬。
2.6可持续控制试验
2.6.1物理控制
2.6.2化学控制
(1)树下地面施药。地面垦复施药,消灭越冬虫卵,防治效果达91.49%,见表3。
(2)若虫期树冠喷药。对草履蚧有很好防治效果的化学药剂很多,且化学药剂大多属广谱性杀虫剂,对天敌昆虫的杀伤力也大。为了持续治理,实验采用09%爱福丁乳油、12%苦烟乳油、95%机油乳油有机农药,防治效果均在94%以上(见表4),减少了对环境的伤害。
3结论与讨论
(1)草履蚧在三门峡地区一年发生一代,危害严重。
(2)根據该虫的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采用物理防治的多项措施,可基本控制虫害的发生,方法简单,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3)3月份若虫上树后主要聚集在主干及1、2年生枝条进行为害,施药注意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有机药剂进行控制。
(4)树下地面垦复施药,在卵期进行,效果好。
(5)本着可持续控制的原则进行科学防治,合理密植、科学修剪,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化学等控制措施[3]。
参考文献
[1]杨实娃,孙锋,任波.草履蚧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陕西农业科技,2010(1):8082.
[2]高存劳,王小纪,张军灵 等.草履蚧可持续控制策略与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02(4):5153.
[3]巫胜利,杨朝荔,邢家仲 等.草履蚧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观察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技,2016(4):5565.
(责任编辑:唐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