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教”为手段打造高效“活学”课堂

    张灵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如何不断探索和完善课堂教学,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及提高课堂效率都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不断创新。初中语文承上启下,在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深入,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思维跳跃,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想法,性格养成和综合素质培养处于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初中语文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而语文知识一向是包罗万象,对初中教师的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应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精教活学”策略,本文对此进行简单探讨。

    一、教师精准导向,学生有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语文预习往往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实际上,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学生来讲尤为重要。将预习和课堂的导入有机结合,教师加以精准地引导,可以使学生在课前就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所了解、初步认识,同时教师别开生面的情景导入,学生能较快地被学习的内容所吸引。以兴趣为动力,以预习为支撑手段,学生的學习会事半功倍,教师会明确教学方向、有的放矢。因此,不论是预习或者导入,除了生动有趣之外,精准应当是第一要求和前提,激活学生兴趣是第一目标。

    例如,在《出师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集与诸葛亮这篇奏章相关的资料,《三国演义》是大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小说,刘关张、诸葛亮等人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要求学生课前通过搜集资料的方式进行预习的同时,提出相关问题进行精准导向:“诸葛亮写这篇奏章时的性情是怎样的?”“蜀国后主刘禅读到这篇奏折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学生通过搜集的资料对该文的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课堂导入时,以微课视频旁白的形式播放本篇文章的朗读音频。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低沉回荡的旁白,让他们心情跌宕起伏。再结合搜集的资料迅速让学生对本篇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含义有了充分的体会,对教师课前所提出的问题认识更加清晰明了。

    如此,学生对本文的学习从原来略显枯燥的文言文解读,变成了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品鉴和回味。兴趣盎然的学生动力十足,教师的教学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精彩课堂,学生轻松学

    精准的预习指导和生动的导入情境设置只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课堂教学才是语文教学的“主心骨”。如何实施高效、精彩的语文课堂教学,实现“以生为本”,是重中之重。教学过程中应该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必然。在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当精确地对教材与学生进行同步解读,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和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进行提炼和再加工,使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结构清晰、方式灵活,通过“精教”让学生学得轻松和满足,从而打造高效的、魅力十足的初中语文课堂。

    比如,在进行《愚公移山》教学时,传统教学可能只限于朗读、翻译、背诵、默写等系列流程。但面对文言文教学时,除了对课文字词和翻译等方面的基本授课要求之外,可以通过不断穿插问题让学生讨论:“最后愚公还是没有移走山,移走山的是天神,你怎么看这一结局?”“愚公移山表达的核心是什么?现代社会还需要愚公移山吗?”学生在互相大辩论的基础上,对愚公移山精神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的体会和情感接纳,可培养学生正视困难、挑战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意志。同时联系当前比较热的环境保护话题。针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根据环境污染等热点问题创作“愚公移山新编”等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培养其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以精教为媒介手段,不断完善,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更有效。

    三、教师精心设计,学生乐意学

    语文的课堂学习只有45分钟,但语文学习不止于此,应当是及时性,终身性。语文知识的教学固然可以通过课堂的知识传授进行,但对于初中生来说,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许多教师对语文教学认识片面,认为只要读好、背好、写好,语文就教完了,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培育和学习感受。学生被语文学习的枯燥、乏味、重复背诵和默写所包围,导致他们虽然喜欢语文,却对语文课心有敬畏之感。

    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精准的预习指导、生动的课堂导入、精彩的课堂教学之外,课后拓展设计也是重要一环。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学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必须树立生活本源观。在这个环节中,把语文教学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用处”“语文里处处有生活的影子”。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精彩,帮助学生学懂,学会、学透,由“学会”到“会学”。

    比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时,文章中描述了鲁迅童年玩乐的各种经历,像“摘桑葚”“捕鸟”“听昆虫的叫声”等趣事,基本只有农村才得一见。现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学习任务重,家长又忙于工作,导致他们知识面狭窄,兴趣单一,沉溺手机和网络世界,对这些农村的趣事见闻是一无所知。因此他们对这些体会仅仅局限于抽象的文字描写,无法感同身受。反馈到写作方面同样如此,学生生活的局促性,知识面的狭窄性,见闻的受限性使得他们的写作缺乏灵感,文字干瘪。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当科学地组织学生课后拓展活动。通过适当的春游、秋游、远足等户外拓展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和大自然亲密接触,鼓励他们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脉搏。这种户外拓展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使得他们摆脱学校和课堂的牢笼,尽情释放自己的天性;在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开发和拓展。有了切身经历做依托,学生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童趣描述的理解变得深刻、透彻。此时,教师趁热打铁,布置学生以本课作为范文模板,对户外拓展教学的经历进行写作。身临其境的感受、鲜活的大自然体验,都让学生文思泉涌,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写作水平也会大幅提升。

    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初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更多更新的挑战,我们语文教师也应当与时俱进。初中语文教学应当坚定“大语文”课程改革方向,以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为核心,以“精教活学”为主要实施策略,践行语文教学新征程。教师应当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精彩的课堂教学实施中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用精心设计的语文课后拓展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塑造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实验学校(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