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利用,培养核心素养

    邢艳

    【摘 ? 要】对文本的教学可以依照“认知理解、品味鉴赏、质疑解构、拓展链接”的思路来展开。教师引导学生在对文本的认知中,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在对文本的鉴赏中,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在对文本的解构中,培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在对文本的拓展中,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通过落实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育由“教书”走向“育人”。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核心素养;牛郎织女

    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育由“教书”走向“育人”、育“全面发展之人”的必由之路。阅读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大半江山。那么,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

    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以下统称为《牛郎织女》)为例。对文本的教学可以依照“认知理解—品味鉴赏—质疑解构—拓展链接”的思路来展开,它们分别与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一一对应。但就实际操作而言,其实它们是水乳交融、交叉关联的。即在认知理解的过程中,除了“语言建构与运用”,还有“思维发展与提升”等;在品味鉴赏的过程中,除了“审美鉴赏与创造”,还会有“语言建构与运用”等。换言之,单个环节相对凸显某一素养的培养方法,但并不意味完全不涉及其他素养。

    一、在对文本的认知中,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逐步掌握和发展有效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它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阅读教学的第一要义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其他素养的培养都离不开“语言”这一载体。

    (一)在对内容的理解中建构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语言的建构首先源自对内容的认知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文体,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的教学元素主要是性格鲜明的人物、一波三折的情节、神奇的想象。由此可以确定,有关内容理解的语言建构主要围绕人物、情节和精彩画面展开。

    1.概括中建构

    在《牛郎织女》的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有了初步的感知后,教师先引导学生概括人物特点。在教学这个环节时,教师先出示自己对牛郎的特点的概括——“勤劳善良”。当学生看到这个四字词语时,就会知道其他人物的特点也可以这样概括。概括人物特点的过程,就是一次语言的建构。接着,教师将教学内容引向情节,让学生用小标题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学生自由概括,教师帮助提炼。当第一个小标题“哥哥嫂子虐待牛郎”出现后,“人物+事件”的概括方法就被学生发现了。“牛郎老牛亲密相处”“牛郎织女湖边相会”……随着一个个小标题从学生嘴里冒出,语言的建构正在向前推进。

    2.聚焦中建构

    当学生对《牛郎织女》中的人物和情节有了整体的把握后,语言建构就要聚焦最精彩之处,比如“老牛深夜指点迷津”“牛郎披皮追赶织女”等。通过对精彩情节的朗读、演读,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通过对表达形式的探索,比如分析“老牛深夜指点迷津”中运用的手法,学生懂得在讲民间故事时要凸显神秘的语气。

    (二)在对形式的迁移中运用语言

    建构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只有经过运用的语言才具有生命的活力,语用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核心素养的直接体现。如何培养语用能力呢?迁移运用是最好的方法。以《牛郎织女》为例,当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表达秘妙之一——设置悬念后,不是让学生记住这个空洞的文学术语,而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运用,在运用中去创造。

    1.再现式迁移

    再现式迁移,即将自己在文本中建构的语言原原本本地表达出来。比如,在《牛郎织女》的教学中,“老牛深夜指点迷津”这个情节运用了悬念法,学生发现了这一表达方法后,教师可以让他们反复朗读或默读这个片段。之后,学生合上书本,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注意在讲述的时候用上悬念法,以此吸引读者。这种再现式迁移就是对语言的内化。

    2.再造式迁移

    再造式迁移,即将自己在一个文本中建构的语言迁移到另一个文本中,属于创造性表达。比如,学生用悬念法讲好“老牛深夜指点迷境”这一内容后,教师可以让他们讲一讲“牛郎织女湖边相会”“老牛离世留下牛皮”等情节,注意在讲述的过程中用上悬念法。学生的语言素养在这样的迁移中得到大力培养。

    二、在对文本的鉴赏中,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灵魂。没有审美的语文,只能培养出机械的、麻木的、以语言为工具的庸俗的人。时代呼唤有审美素养的人,这样的人心灵润泽、语言灵动、富有创造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对人物形象的感受、对艺术构思的欣赏、对主旨思想的领悟等,品味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一)在对语言的品味中培养鉴赏力

    语言是文字之根,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就是在对语言的学习品味中培养起来的。不同文体的语言风格和叙事风格,可能截然不同。学生細细品味,就能发现其中不一样的美。《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的语言风格朴素直白,多口语化。在鉴赏文本时,教师可以把这样的句子呈现在学生面前。

    两相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

    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

    他就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走出村子,走过树林,走到山里。

    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是一片树林,树林前边是一个湖,那时候会有些仙女在湖里洗澡。

    读着读着,学生就会发现,这些句子多用反复、顶针等手法;读着读着,学生就会明白,这样的语言体现了故事的特色。是它们,让故事在讲述时充满了口语化;是它们,让故事在讲述时充盈着神秘感。当学生去欣赏其他民间故事时,就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审美就这样悄然发生。

    (二)在对形式的探究中培养创造力

    形式是作品的外衣,它藏在文字的背后。對形式的探究,是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在本课第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故事具有“两兄弟型”特征(这是很多民间故事的典型结构,故事中有兄弟两个,通常都是哥哥充当反面角色,弟弟则是正面形象,并且最终战胜哥哥,取得胜利),了解了这一特征后,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想象牛郎的哥哥在平时是如何对待牛郎的,让学生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这个讲故事的过程就是培养审美创造力的过程。

    在本课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着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欣赏著名画家墨浪创作的连环画《牛郎织女》,再细心引导学生去发现连环画的特质:画面精美,凸显主要情节,文字简练生动。之后,请学生合作创作《牛郎织女》的连环画。学生沿着“由故事挑选情节—由情节定格画面—由画面搭配文字”的路径,分工合作(擅长绘画的就配图,长于文字的就撰写脚本),轻松完成连环画的制作。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在欣赏美、评价美的基础上表现美、创造美。

    三、在对文本的解构中,培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短板,迫切需要得到培养。以往的阅读教学,碎问碎答满场飞,假问假答随处见。由于课堂的思维含量严重不足,学生缺乏成就感,也缺乏存在感。可以说,思维直接制约着一个人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在内容质疑中发展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理解是学习的基础,鉴赏是学习的燃料,而质疑则是学习的动力,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在《牛郎织女》的探究化学习中,教师可以抛出这样的话题:“文中除了牛郎织女以外,还有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老牛。因为老牛,牛郎织女喜结良缘;因为老牛,牛郎得以披上牛皮,追赶织女。可以说,老牛在故事中实在是太重要了,它推动着情节的发展。那为什么是老牛?老牛的角色可以换成老马、驴子、胖猪等别的动物吗?”这一问题表面上指向对内容的质疑,实质上指向的是对内容背后文化的思考,它对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性等都大有裨益。

    当学生说出老牛的角色不能换成其他动物,但又说不出所以然的时候,教师可以适时出示下列谚语:“槽头耕牛兴旺,地里五谷丰登。”“一头黄牛半分家当。”“马吃锉草,牛吃寸草。”“三分喂养七分使。”“人不欺牛,牛不欺天。”

    学生看了这些关于牛的谚语后,再调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分析,逐渐就明白: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在农耕社会,牛与人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这种农耕文化造就了人对牛的尊崇,牛在人的心目中有神异性。所以,在《牛郎织女》这一民间故事中,有神异性、忠心耿耿的老牛是不能换成其他动物的。在对内容的质疑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极好的锻炼,变得更有条理、更敏捷了。

    (二)在消解形式中提升思维

    《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在表达形式上有几个明显的特色,比如口语化、情节有留白、想象夸张神奇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几种表达形式进行消解,从而提升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

    以消解口语化的表达形式为例,教师可以这样做。

    首先,出示文中的一段文字。

    古时候有个孩子,爹娘都死了,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夜里在牛棚里睡。

    接着,让学生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来改写这几句话。学生改写后的文字是这样的。

    古时候有个男孩,他的父亲和母亲都不幸去世了。这个孩子孤苦无依,只好跟着哥哥嫂子一起生活。哥哥嫂子自私冷酷,对他一点也不好,每天让他吃残羹冷炙。衣衫褴褛的他没有一个温暖的被窝,只能住在臭气熏天的牛棚里。

    当口语化的语言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书面语时,教师抛出问题:“哪一种语言更好?”在学生思索之后,教师暂时引而不发,请两个学生用两种语言方式讲这个故事的开头。在思考过、聆听过之后,学生有了自己的答案——口语化的语言方式让民间故事更具生命力。它便于记忆,便于表达,便于普通百姓代代相传。

    四、在对文本的拓展中,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根基。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多年,它已经融入血脉,成为民族的标志。学生应该将民族文化不断传承发扬,同时放眼世界,以多元包容的心态理解外来文化,丰富中华文化的思想宝库。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必须有开放的课程视野、丰富的课程内容、多彩的课程活动,如此方能让素养的培养水到渠成。

    (一)在内容补充中理解文化

    《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大东》,那时的牛郎、织女还只代表星宿。在文化的长河中,它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今天的故事的?与之相关的文学形式又有哪些?在《牛郎织女》最后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补充相关的资料。

    东汉时期,作为《古诗十九首》之一的《迢迢牵牛星》中,牛郎、织女只是一对相互倾慕的恋人;最早称牛郎、织女为夫妇的,应是《洛神赋》;南梁殷芸在《小说》中记录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具有了今天故事的雏形……

    在阅读资料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带着学生诵读诗词,比如林杰的《乞巧》、杜牧的《秋夕》、秦观的《鹊桥仙》等。当学生看完这些相关的资料,读完这些相关的诗词后,他们对民间故事的发展演变、对民间故事的理解会更全面、更丰富、更通透、更深刻。

    (二)在活动参与中传承文化

    阅读教学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传承文化。民间故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而《牛郎织女》则是中国民间故事的代表之作。学习这一文本的目的就是要掌握口耳相传的讲述技巧,让民间故事在充满生命力的、大众化的传播方式中不断传承与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以下活动,让民间故事活起来、传起来。

    1.民间故事秀

    学完《牛郎织女》的故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给父母、小伙伴讲述这个故事。为了让讲述更有创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选择代入不同的角色。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以这个角色的口吻给听众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我是牛郎……/我是织女……/我是老牛……/我是王母娘娘……

    讲故事的过程就是传播故事的过程,讲故事的过程就是传承文化的过程。

    2.民间故事榜

    除了讲故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收集不同类型的民间故事,比如民间传奇故事、民间生活故事、民间公案故事等,并将收集到的故事张贴出来,互相传阅。读后,每个学生进行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十大民间故事。

    从收集民间故事到阅读民间故事再到评选民间故事,其实这是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受到熏陶,激发了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为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钟敬文.名家谈牛郎织女[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实验小学 ? 52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