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视域下“互联网+”高职商务专业群内涵建设几大关系研究
钟柳 邓海涛
【摘要】 ? ?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提升专业建设能力是新时代、新工科、新使命下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针对当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存在问题,本文以商务专业群建设为例,围绕“上云用数赋智”中心,分析商务专业群内涵建设需要重点解决专业群组建与区域经济产业链相整合、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衔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岗位要求相匹配、单一课堂与多元育人相补充、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相促进、 “互联网+”与专业群建设相融合等六大关系,从而实现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关键词】 ? ?专业群 ? ?集团化 ? ?“互联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职院校在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以及实践上的困惑,导致专业群建设成效不够显著。在集团化办学视域下,围绕“上云用数赋智”中心,本论文试图分析高职院校商务专业群内涵建设的六组核心关系以及如何解决这几组关系问题,以抓住这六大关系重点,力图破解当下专业群内涵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专业群组建与区域经济产业链相整合
专业群要对接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专业群的组建并非根据教育部的专业目录进行归类,也不是各个专业课程的简单拼凑,而是根据区域经济产业链的人才需求进行整合。另一方面,专业群也可按照跨专业原则实现资源的跨界整合,满足产业发展对多样化、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进而激发专业活力,形成专业群体优势。这里需要明确两点,一是专业群组建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二是以商务专业群来说,要明确在区域商务产业链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具备什么样的的能力、要有什么样的素养,以此来整合专业资源,组建专业群。
实现专业群组建与区域经济产业链相整合,除了要有以上的认识外,最关键的还在于学校对整个区域市场,相关产业有整体的把握,有国家政策上的宏观认识,也要有地方特色的微观认识,能掌握市场发展规律、产业链上关键环节,进而形成科学、合理、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群体系。这是解决专业群建设的首要问题,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瞄准新兴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新动向,积极对接产业发展趋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前布局打造智慧商科专业群,加强与企业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竞技、国际邮轮等新兴领域企业群的深度合作,培育大数据、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等近10个新工种。
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衔接
专业设置一旦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相关的专业群建设也会显得毫无意义。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衔接,需要重点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所设专业,市场有没有需求,需求有多大;二是如有需求,區域内专业设置存不存在同质化现象,同质化现象严重否,同质化中有没有优势。这需要学校做大量的调查、研究,结合统计数据,得出结论。因而学校专业的设置是随着市场、随着产业的变化而处在不断的变动中,是动态的。
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达到与市场需求相衔接,需要学校有敏锐的市场嗅觉,有准确的预判以及长远的眼光。具体做到:一是学校要与企业、行业紧密的交流与联系,得到准确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集团化办学为其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二是实施“上云用数赋智”+专业设置,整合信息资源,进行数据匹配。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2021年结合市场需求,积极申报“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两个新专业,并新增“财务管理(数智财务方向)”“旅游管理(智慧旅游方向)”“市场营销(直播营销)”三个专业方向。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岗位要求相匹配
这是当专业设置有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进行人才培养,解决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否合不合适的问题。当下人才市场出现的“用人荒”现象,主要问题就在于培养的人才与行业岗位要求相差较远,即有人但用不上。因而造成一边学校培养的人才就业难,“闲得慌”,一边市场需求方“找不到人”,这里所所说的“找不到人”指找不到符合行业岗位要求的人才。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对于教师而言,除了要具备一般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得多深入企业、行业,了解企业需求,行业要求,也就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将掌握到的动态的行业岗位要求,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以及学生实习实训中。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重点通过学校组织的校内外实习实训,掌握行业岗位要求,提高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当下推行的“1+X”(指“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所提出的,即学生考取学历证书的同时,考取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校企“无缝隙”对接,学生零距离上岗。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积极申报第三批国家级1+X证书试点,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商用车销售服务职业技能、物流管理、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空中乘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技能、健康财富规划等15项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获批,并牵头组建广西1+X跨境电商B2B、邮轮运营服务、空中乘务证书试点群,为学生提高岗位技能夯实基础。
四、单一课堂与多元育人相补充
这里重点解决的是专业群内涵建设中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当下高职院校课程不吸引人,教师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获得感不强主要问题就在于信息化时代,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占据主导地位,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里提出的多元育人,既指学校内的全员育人,也只学校外的企业、行业等共同育人。特别是在“三全育人”(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背景下,学校主体要结合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改变现有体制机制,以集团化办学平台为抓手,最大限度整合资源,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融入课程标准体系建设及资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商务文化建设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等这些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中心环节,达到人才培养水平质的提升。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SPADE”专业及课程诊改模型指标体系研究,逐步完善学院“SPADE”内诊指标体系,不断优化学院现有体制机制。同时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设百丽国际店长班、九叶灵枝跨境电商班等订单班累计30多个,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与企业开展专业以及实训基地共建,2020年校企合作开发课程23门、开发教材27本,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课题研究3项,同时成立产业学院2个。
五、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相促进
当下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课程、轻文化课程的现象,特别是在实行绩效工资体制下,这种现象由为明显,具体体现在缩减文化课程课时,取消一些文化课程等。当走访企业、行业了解学生就业现状时,忽视文化课程带来的影响凸显出来了,企业行业领导对学校培养的学生的文化素质、职业素养以及写作水平评价不高,学生就业不稳定,短期跳槽现象比较严重。可见在重视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文化课程教学。特别是在商务类型的专业群建设中,商务文化教学应要加强。
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确保上足专业课程,也要使文化课程保持一定的比例,同时所开设的文化课程要结合专业需要,经过一定的调查、研究,要有针对性。立足商务专业群来讲,除有关商务写作、礼仪之类的普遍性文化课程外,考虑商务文化涉及面比较广,以及企业行业业务需要,高职院校应结合各专业开设有关商务文化导论课程,引导学生对相关商务文化的渊源,出现的比较有代表性值得学生学习的行业人物,重要思想以及后来的演变,再到当下一些知名的行业领袖都有一定的了解,学习他们先进的思想,对问题的一些认识、看法,解决面临困境的态度、方式以及方法。教学中彰显商务文化中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教育,让他们将文化课程所领悟到的更好地融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让专业技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六、“互联网+”与专业群建设相融合
國家发展改革委 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指出,鼓励传统企业与互联网平台企业、行业性平台企业、金融机构等开展联合创新,共享技术、通用性资产、数据、人才、市场、渠道、设施、中台等资源,探索培育传统行业服务型经济。
在这一背景下, “互联网+”应融入高校专业群建设各环节,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形式、实训基地、教学团队、创新创业、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商务文化等建设,进而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
结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精神,指出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鼓励职业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创新。特别是疫情期间,信息技术在教育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我们感同身受。高职院校专业群内涵建设要将信息化融入其中, 构建立体的专业资源、开放课程以及教学资源,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网络、翻转课堂等资源更好服务学生、教师、企业以及行业等。
实践证明,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国际视野,以内涵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互联网+”以及集团化办学整合资源的作用,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实现专业群建设质的提升,进而更好地为区域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国家富强作出贡献。
参 ?考 ?文 ?献
[1]张军,温舒明,李爽.高职院校“互联网+”特色专业内涵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1(06):33-36.
[2]李博,薛姣,王晓侃.“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构建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12):86-88+94.
[3]李彦江.“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内涵、价值与路径[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