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水潭”创意试题设计

    张娥 张艳

    

    

    【试题设计】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石灰岩广布。县城西南群山之间的逐卜上屯村,有个延续几百年的习俗叫“赶水”。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村民们都会拿着木棍前往位于山间盆地的水潭边,有的敲打锣鼓、燃放鞭炮,有的下到潭里用木棍奋力搅动潭水、敲打水潭。这个习俗对赶走洪水隐患、保持当地的水量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崇左市2018年月均气温和降水量表(表1) 。

    材料三:水潭水位上涨原因示意图(图1)。

    (1)分析广西崇左市年降水总量大但仍然频发旱灾的原因。

    (2)崇左市的逐卜上屯村因水潭常年有水却不易发生旱灾,分析该水潭常年有水的原因。

    (3)分析该地村民为什么选择在农历正月十五前后“赶水”,并分析“赶水”的主要目的。

    参考答案:(1)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喀斯特地貌,地表水缺乏,地下水埋藏较深;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 (2)春末、夏季和秋初(5~9月)降水量较大;水潭地处山间盆地,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其他季节(10月至次年4月)降水虽较少,但因潭底泥沙(雨季径流搬运至此沉积)淤堵落水洞或岩石裂隙,导致潭水难以下渗至暗河排走。所以水潭常年有水 (3)此时降水少,潭水水位低,容易赶水;且水潭下方的地下暗河水位也较低,利于排水;正值年节,村民闲暇时间较多 目的:疏通淤塞的潭底的落水洞(岩石裂隙),便于水潭排水(下渗)至暗河;降低潭水水位,为雨季腾出蓄洪空间。

    【试题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自然灾害多发原因应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考虑。旱灾的自然原因首要考虑气候条件(降水量与蒸发量等),并结合水量平衡原理(收入量和支出量)进行分析;其次要考虑地质地貌条件,喀斯特地貌区的地表水渗漏严重,地下暗河一般埋藏较深,不易利用。结合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便可推出前三个答案要点。人为原因主要考虑水利工程,该区域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各项水利设施不完善,即可得出最后一个要点。

    第(2)题,主要考查水循环及水量平衡原理。将设问区域小切口至逐卜上屯村,广西崇左市普遍易发干旱,但该村却特殊。结合材料可推断,潭水的主要来源是春末、夏季和秋初的大气降水;结合该区域的地形特点可知潭水不易排出;结合水潭水位上涨示意图可判断因泥沙淤塞落水洞和岩石裂隙,导致潭水难以下渗排至暗河。综合以上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第(3)题,考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本题第一个设问首先要注意设问中的关键词,“赶水”时间为“农历正月十五”,一般为阳历2月。结合图表可知该地此月降水量少,潭水水位低,村民容易下潭赶水;且因降水少,下渗补给地下暗河的水量少,地下暗河水位也较低,利于潭水排出;另外,元宵节前后,外出打工的村民多回到家乡,有闲暇时间。第二个设问参考“水潭水位上涨示意图”中泥沙淤堵了落水洞和岩石裂隙,村民利用“敲打锣鼓、燃放鞭炮”产生的声音震动以及“用木棍搅动、敲打水潭”都可疏通淤塞部位,便于水潭排水至暗河;此外,该月后降水渐增,雨季很快到达,“赶水”还可以为雨季腾出蓄洪空间,规避该地的洪水隐患。

    【设计思路】

    创新亮点:试题以赶水潭为背景,将民俗活动渗透于地理试题中,命题符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各环节”的“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有较高的地理学科价值;通过大区域易旱、小区域不旱的地理现象分析,培养学生从哲学视角(普遍性与特殊性)考虑地理问题的思维习惯;让学生通过了解“赶水”习俗这一当地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的智慧结晶,樹立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本题组力求按照高考试题的标准编制,主要考查考察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水循环及水量平衡原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等相关知识,同时体现了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综合思维”“人地协调”和“地理实践力”的考查。本题组设问指向明确,前两个问题层层递进,由宏观到微观;最后一个问题注重探析该民俗活动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地理意义,便于学生理解人地的协调发展观。三个设问看似不难,但想答全答准则需要较高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这种以“意料之外的境域材料”考查“情理之中的主干知识”的命题方式更符合高考命题方向,更能落实对学生的分层筛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