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会计类慕课改革探索
冉旭旭 张娆
【摘要】 ?慕课作为互联网技术与高等教育结合的产物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国内优质的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中会计类慕课发展现状的分析,针对目前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类慕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中国大学慕课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以提升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会计类慕课;时效性;课程配置
【中图分类号】 ?F23;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15-0117-04
一、会计类慕课的现状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目前已有多个优秀的慕课教学平台,包括中国大学慕课、Coursera、学堂在线等。其中,中国大学慕课是一个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平台,该平台与289所高校合作,在线课程涵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中,共有会计类慕课80门(同一高校的同一课程多次开课视为一门课程)。授课内容涵盖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及电算化、模拟沙盘经营和审计及内部控制等多门课程,学员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课程内容来进行学习。会计类80门慕课中有42门课程为首次开课,17门课程为国家精品课,双语或外语授课的课程不足总数的10%(详见表1)。
二、会计类慕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中国大学会计类慕课课程更新存在滞后性
为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近年来,财政部对多项会计准则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修订涉及政府补助、金融资产、收入和租赁等事项的会计处理,对于确认和计量做出较大改进。以金融资产的核算为例,分类原则和后续计提金融资产损失准备的方法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对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修订要求采用统一的“收入五步法”确认模型来规范合同产生的收入,解决了过去对收入准则和建造合同准则在某些情形下难以准确界定的问题。准则的修订反映当前发展的最新状态,紧跟时代,及时认识和有效把握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对于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提高和企业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会计教育大纲是随财政部会计准则的变化修订的,教育大纲的修订较会计准则的修订而言本身具有滞后性,因而无法保证会计教育大纲及时更新。且由于慕课课程的筛选、设计、录制和剪辑环节需要一定时间,会计准则的修订和会计教育大纲的修订可能发生在课程录制和上线过程中,这将导致课程上线后已不适用于现有会计准则。会计类慕课课程相对于企业会计准则的滞后性不利于慕课课程使用者对于新会计准则的学习和领悟,甚至一些初学者由于对会计准则关注度不足,无法第一时间获知会计准则发生修订的信息,直接影响慕课课程的教学效果。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税收制度的变更,在企业购销业务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增值税的会计处理。2016年3月2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和税率发生了重大调整。此外,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对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做出了新的规定。若不及时更新慕课教学内容会给正在学习的学生带来困扰,使慕课教学内容与实务操作脱节,降低了会计类慕课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中国大学会计类慕课课程配置不完善
1.培养方向偏离时代背景。会计作为一门通用的商业语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和重要驱动力,因而必须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节奏。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会计信息处理流程更为高效、经济和实时,目前已经应用的人工智能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例如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财务比率的计算等。人工智能不仅可以优化财务流程、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也能提高核算的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财务造假。近年来逐渐推广和兴起的财务共享平台真正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实时连带发生,颠覆了传统的财务核算方式,实现了业务财务的深度一体化。
就目前中国大学慕课的会计类课程设置来看,财务会计类慕课占课程总数的比例高达46%,开设会计类慕课的高校中超过50%的高校均开设了财务会计课程(详见图1)。显然,目前教学课程以财务会计为主,而对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和决策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随着人工智能和财务共享平台的发展,会计核算职能的重要性正在降低,相应的管理职能日益凸显出来。就会计行业来讲,会计核算类工作将逐渐由智能化账务处理设备完成,而分析与决策工作则需要会计人员综合运用会计财务知识以及职业判断完成。从会计人才市场需求角度来讲,会计人才市场需要的是具备管理、分析与决策能力的优秀人才。正确的核算和记录是理解财务状况的基础,核算職能固然重要,然而,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仅具备核算技能的会计类人才难以在社会中具备持久的竞争力,兼具管理、分析和决策能力的会计人员则始终无法被智能化和财务共享平台取代,并且将为企业带来更高的价值。因而中国大学慕课现有的会计教育体系以及慕课平台上的课程设置难以满足社会对于财会人才的需求。
2.欠缺实验类课程。会计学科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仅凭教师讲授账簿的设置、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会计凭证的编制和财务报表的编制,虽然能够满足本科的教学目标,但知识点分散、不成体系,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无从保证。目前的课程只能实现会计学科理论性的传授,虽在教学中有相应的例题,但对于整体把握账务核算过程并生成财务报表的指导作用很有局限性,导致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且传授过程强调教师方面“教”的功能,而忽视了课程使用者“用”的需求,课程使用者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此外,过多地依赖计算机和网络导致眼界宽了,但是弱化了操作能力,传统会计体系培养理念中没有预见到智能化发展的这一弊端,使得会计人才的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除传统的课程设置外,慕课平台上开设了少数管理信息系统及电算化课程,但授课内容多数集中在管理信息系统概述、界面和模块的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及理论框架等,并没有深入到模块功能的使用中,对于主要业务的核算流程及单据处理、期末处理和报表的输出则较少涉及,对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会计人员收效甚微。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认为,会计教育的目标要使学生获得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获得其在未来职业中终身学习的能力。从目前会计类慕课的课程设置来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强调单方面的知识输出,会导致会计类教学这一实用性学科变为应试型课程,影响课程使用者充分发挥其学习能力,进而影响了其创造性,单纯学习业务处理而忽视对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对准则的研究和对业务经济内涵的思考,使课程使用者难以透彻地理解准则,达不到会计教育的目标。
3.过多相似的教学内容造成资源浪费。教育资源浪费是指“教育目标未能充分实现的状态”。目前会计类慕课课程设计基本沿用了相关教材的教学大纲,多个高校针对同一门课程各自进行课程录制,授课内容千篇一律,彼此之间并无太大差别,课程之间创新性较差。一些高校的慕课录制过程不过是照搬大学授课内容,没有考虑到慕课平台受众群体广泛且知识基础差异较大,使慕课平台的在线教育流于形式。甚至个别高校将参与慕课课程的录制视为提升所在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的手段,这样功利的目标不利于慕课平台的建设。
仅凭提高课程数量对于优化会计类慕课并无太大益处,一方面录制课程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教师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用于录制课程,有限的教学资源在线上和线下同时开展教学造成大学课堂教育和慕课教育的冲突和内耗,另一方面,也给慕课课程使用者带来选择上的困扰。由此看来,课程数目的增多对于提升课程的多样化并无帮助,过多相似的教学内容并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
三、改进及建议
针对中国大学慕课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智能化时代背景,可以从提高课程的时效性、改善课程配置等方面进行改进,以建立更完善的中国大学慕课平台。
(一)提高课程的时效性
1.及时修订未上线课程的录制。对于尚在录制过程中的课程,要针对准则和税收相关制度的最新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及时传递最新会计变化及发展趋势,评估修订可能带来的实务影响,帮助广大课程使用者全面了解准则最新动态,保持财务知识的时效性。在课程录制中除对新准则的确认、计量和列报原则进行解读外,还应强调新旧准则核算的差异要点,并介绍修订完善新准则的背景和意义、新准则的实施时间和衔接规定,并应适时地更新原课程安排中的案例。以供课程使用者更好地了解实务操作要点、准则修订背后的深层原因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背景,提高课程的时效性。
2.已上线的课程针对变化及时做出公告。对于已上线的课程,重新调整课程录制内容需要面临设备、场所和技术的投入,所需资本过高,因此对于已经上线的课程重新录制不具有可行性。可以在慕课平台上对于准则的修订及时做出公告,这样每一位正在学习的课程使用者都能够接收到会计准则发生变化的信息,以避免学习和实践脱节的情况。另外,可以充分利用慕课平台的讨论区功能。课程上线后,虽然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不具有可行性,但慕课平台设置了综合讨论区、教师答疑区和课堂交流区三个模块,分别用于讨论一般性话题、作业或测试中的疑问和教学内容。由教师针对准则的新变化发起话题,在课堂交流区中对新旧准则下的相关处理进行自由讨论,充分体现出慕课互联网教育下教师的指引功能,并充分调动课程使用者的自主学习性。
(二)改善课程配置
1.将培养综合性管理人才作为首要目标。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财务人员只需事前做好管理控制、设置好流程,便可以从繁琐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聚焦在管理、预算和风险控制等工作上面。因此课程配置上也要在事后的记录和核算功能中更多地融入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将培养综合性管理人才作为首要教学目标。
2014 年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 号),该意见明确了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分析、控制、预测和业绩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参与经营决策、计划预算、对经营实施进行有效控制以规范企业运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拓展会计职能,将管理会计更多地融入慕课教学课程以应对会计所处环境的变化,使课程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会计的管理职能,以便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来说,课程设置应包含管理会计的基础职能:预测未来经济活动的发展趋势以减少日后生产经营活动的盲目性,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决策方法选择最优方案进行决策,实行全面预算以保障最优方案的贯彻和执行,统筹安排各种资源并有效地進行业绩评价。并结合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等相关课程,传授财务人员在企业实践中进行日常财务管理、分析与决策的科学方法。如此,课程使用者可从整个企业财务工作的战略角度出发,领会到财务管理、分析与决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对会计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2.建立智能化实验类课程教学系统。慕课作为互联网技术与高等教育结合的产物,可以更大限度地在教学中应用人工智能,建立集管理信息系统、经营实体动画、实训教学方案、仿真教学平台实操于一体的智能化实验类课程教学系统(详见图2)。
(1)认识管理信息系统。借鉴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分析法”,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销售、外部物流、内部物流、售后服务。支持性活动涉及人事、财务、研究与开发、采购等,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从价值链的角度认识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并熟悉各子模块的关系和会计核算系统、购销存管理系统、预算和资金集中管理系统、成本核算系统的内部结构,以便后续实训教学和仿真实操的学习。
(2)制作经营实体动画。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关于会计工作岗位的规定,“会计工作岗位上一般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相应地,慕课教学也应结合岗位设置针对出纳、薪酬、采购、资产管理等各不同岗位对课程使用者进行会计相关知识的传授。出纳、纳税业务等活动不仅涉及企业内部结算,还涉及和银行、征税机关的结算,对于未从事过财务工作的人来讲完全掌握会计工作内容较为困难。制作经营实体动画能更为直观、形象地反映企业会计的工作内容,并可以将原始凭证结合在动画中,使课程使用者认识原始凭证。
(3)引入实训教学方案。许多财经类大学已经在大学课堂授课内容中融入了用友等财务软件的仿真实训教学方案,融入企业会计处理的各个子系统。慕课平台也可以将这一方面实训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课程中,以更好地结合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操作。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会计实训教学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其次要进行完善的课程设计,结合企业可能发生的各经济事项,在实训课程中构建模拟公司并设置账套,采用录屏和同步教师讲解的方式,录制并剪辑成课程,以使课程使用者远程即可享受实训教学方案的便捷。此外,还需要进行实验总结和改进,根据经济业务的多样性及时评议课程的实用性并相应做出调整与改进。
(4)构建仿真教学实验平台。针对实训教学课程,应当采用与之相对应的随堂测试内容。在课程配置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构建仿真教学实验平台,让每一个课程使用者有机会接触到财务系统,真正实现在线教育的便捷性和开放性。并可以将仿真教学实验平台的操作结果纳入成绩考核中,提升会计类慕课证书的含金量,完善智能化實验类课程教学系统。
3.从提高课程数量转为提高课程质量。
(1)引入会计相关学科课程。会计人员未来发展方向应为业财融合的综合型人才,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会计活动范畴逐渐拓宽,跨国交易、期货期权的买卖等日渐增多,会计人员需紧跟经济发展的脚步,及时补充外汇风险、套期工具等业务的相关核算。与此同时,广泛引入工商管理类中会计学科外其他课程,如风险控制、外汇管理、经济学、金融市场学等,有助于会计人员更好地掌握经济业务内涵,以便将财务核算更好地与企业管理联系起来。如此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师资力量,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而且能够增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又能增添趣味性。非财经类高校开设相关学科课程能够有效解决自身会计类课程在慕课平台上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使各高校有的放矢,更有效地为课程使用者服务。
(2)推进课程创新。为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课程设置应当突出特色,强调差异化。可以针对不同会计基础的课程使用者群体、可学习时间长短等要素设计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此外,应号召高校教师加强研讨等交流活动,交流培养情况和目前慕课教学的经验、成果,针对课程设置提出新的想法并设计改革方法和路径,以促进各高校慕课教学水平的共同进步。
十九大报告对过去五年的历史性成就进行了总结,其中包括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的不断完善,也强调了互联网在未来我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将要发挥的重要作用。由此看来,对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教育进行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能够进一步促进互联网应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J
【主要参考文献】
[ 1 ] 王一舒,王卫星.融入“跨界教育”理念 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J].财务与会计,2016,(04).
[ 2 ] 袁怡闻.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以“管理会计”双语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6,(10).
[ 3 ] 齐萱.慕课时代下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研究——以财务管理(中澳合作)专业为例[J].商业会计,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