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培训提高新教师培训实效

    张会英

    幼儿园新教师的成长过程既是一个角色转换的过程,也是一个岗位适应的过程,是新教师在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步获得专业发展的过程。近几年来,我区特别重视新教师的培训。为提高新教师培训实效,激发新教师发展的内驱力,我们改变教师只在参加培训活动时进行学习的状况,采用了任务驱动式培训模式,促使培训学习贯穿于新教师日常的教育实践全过程。

    一、任务驱动式培训的基本认识

    这里所说的任务驱动式培训主要是针对新教师的培训,所以本文叙述中以新教师为主体。

    1.什么是任务驱动式培训。即培训者依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给参与培训的新教师布置相应的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任务,这些任务可以是需要新教师自主学习的专业理论方面的,可以是需要新教师进行实践检验的教育方法策略方面的,也可以是需要新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提升教学经验方面的,把培训过程变成新教师自主学习、同伴交流、自我反思的过程。任务驱动式培训操作基本步骤分布置任务—自主学习—集体培训—实践检验四个螺旋上升环节。

    2.任务驱动式培训的基本特点。一是培训与工作同步。新教师的培训内容来源于新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培训者引领新教师关注自己日常的教育实践,梳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带着问题参与培训,培训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驗,然后直接运用到工作之中,实现培训与工作同步。二是培训与研究同步。培训过程是帮助新教师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惑的过程,培训的目的在于改进教师的教育实践工作,引领新教师探究一日活动组织的策略与方法,所以说培训即教师的行动研究。三是培训与学习同步。新教师培训不再是培训者单向传授式的直接告知,而是通过布置培训任务,引领新教师围绕某些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与反思,突出新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新教师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任务驱动式培训的任务种类与使用

    我区新教师培训的主要参与对象是工作1~3年的教师,我们把区域内同一年入职的新教师组成一个培训班,培训时间为3年。一般每月组织一次集体培训活动,3年培训期内每位新教师需参加24次集体培训活动。根据新教师岗位发展需要,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师德、专业技能、学科知识、实践经验等方面,根本目的是提高新教师的岗位适应能力,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连续性、动态性的过程,为提高培训实效,我们根据每次集体培训的内容,结合教师的特点,给新教师布置各种不同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任务。

    1.根据任务布置的时间节点,分为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的任务。在组织新教师进行集体培训活动时,培训者会根据培训内容,设计在组织集体培训活动之前、集体培训过程中、集体培训结束后布置给新教师自主学习与思考的任务。培训前的任务主要是引领新教师对培训内容进行预习,培训中的任务主要是促进新教师深入思考、积极参与培训互动,培训后的任务主要是助推新教师深度研究。例如,“一日活动各环节有效组织”是新教师培训课程的常规内容,目的是帮助新教师尽快熟悉幼儿在园一日活动各环节常规工作的具体要求,能够独立组织幼儿在园一日活动。这一培训内容一般安排在新教师培训的第一个学期进行,通过组织“熟悉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组织流程”“学习交流省、市一日活动评价标准”“一日活动组织策略交流”“各领域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策略分享”等多次培训活动,实现相应的培训目标。第一次的培训内容是“熟悉幼儿在园一日活动流程,明确一日活动各环节基本工作”。在这一次集体培训活动组织前,我们给新教师布置了“自主学习本园一日活动组织流程,反思记录自己一日活动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任务,促使新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初步了解幼儿在园一日活动各环节中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同时,通过阅读反思记录,我们可以了解每位新教师在一日活动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如,有的教师说,在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幼儿不听指挥,自己无法驾驭;有的教师说,在入园环节与个别家长交流时,其他孩子就乱了;有的教师说,离园时自己没及时发现幼儿尿裤子的情况,导致家长不满意……这样,我们在组织集体培训活动时,可以有目的地给予新教师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离园前要组织幼儿整理衣服、过渡环节对幼儿有不同的要求等,增强培训活动的针对性。培训过程中我们给新教师布置“根据培训学习的情况,反思自己之前在实践中遇到的哪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等任务,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新教师带着问题参与培训,带着方法回园实践。培训结束后,我们给新教师布置“进一步明确一日活动流程,在实践中运用培训获得的有效策略提高组织一日活动水平,自主学习省、市一日活动评价标准”的任务,促使新教师把培训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策略、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引领新教师对“幼儿在园一日活动流程”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使培训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实践,同时引领新教师自主学习下次集体培训内容。

    2.根据任务的多少,分为单一性任务与连续性任务。新教师培训不仅要让新教师获得期望的知识、技能和教育经验,而且要让新教师获得不断自我改善的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能力。但是,仅仅靠区域层面组织的每年8次集体培训活动,很难达到以上所期望的培训目的。我们便通过布置培训任务等策略,关注新教师的持续发展,促进新教师连续学习,让学习伴随新教师工作的全过程。我们布置的任务有的是内容单一、新教师通过短时间的学习、思考就可以完成,有的具有连续性或递进性的特点,需要新教师进行长时间的深入学习、不断深度思考和实践才能完成。如,前面提到的在“幼儿在园一日活动流程”集体培训前布置的“熟悉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学习青岛市一日活动组织标准”等任务,是教师通过短时学习或研究就能完成且内容单一的任务,我们把它称作单一性任务。再如,为提高新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水平,我们会根据教师学习的情况,布置“探索组织一日活动的有效方法”“针对某一环节进行教育方法实践并反思对教学方法的认识”“观摩优秀教师组织的半日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展示自己组织的半日活动”等多个连续性学习、研究任务,我们把它称作连续性任务。通过连续性任务的布置,引领新教师对“一日活动有效组织”这一问题进行深度学习、连续研究与实践,使新教师对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组织方法逐渐有明确的认识,同时在观摩、反思和展示的过程中提高组织一日活动的水平,最终达到专业成长的目的。

    3.根据任务的具体要求,分为个性化任务与通识性任务。近几年,区域内的新教师由于毕业院校、学习经历不一样,他们对培训的需求也不一样。因此,每次的培训任务我们不搞“一刀切“,而是针对每次培训的内容与对象的不同,分别提出通识性和个性化的培训任务。例如,针对“一日活动有效组织”培训内容,为了帮助教师树立科学教育理念,掌握正确教育策略,我们给新教师布置“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反思教育策略”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内容是幼儿园所有教师都应该掌握的,属于通识性任务。由于教师有不同的培训需求,所以在通识性任务的基础上,我们根据教师自身的需求,布置一些个性化的任务,如系统学习自己最感兴趣、最想研究的某个领域的本体知识,重点围绕幼儿在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教育策略进行反思。灵活的研究任务使新教师的学习更有目的性,有利于新教师对某一领域进行深度研究,使新教师在全科教学的基础上有自己的优势领域,增强新教师的专业底气。

    三、任务驱动式培训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培训任务要适量。幼儿园教师有独特的工作特点,在工作时间内教师要全程陪伴幼儿,所以日常的案头工作要在工作时间之外完成,培训布置的任务也要加班加点去完成,因此培训任务一定要适量,不能过多增加新教师的负担,所以要精心筛选培训任务,确保不布置无价值、无意义的任务。

    2.培训任务要适宜。培训任务越针对新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选择新教师急需解决、感兴趣的任务,越能激发教师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在培训工作开始前,我们向幼儿园发放“新教师培训需求调查表”,请幼儿园根据以往新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训建议。每届新教师工作3个月后,我们会进行新教师培训需求调查,请新教师根据自己在几个月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提出培训需求,据此调整我们的培训内容,确保培训任务的针对性和适宜性。

    3.要加强指导。目前,我区负责新教师培训工作的是区域教研员,教研员不仅有培训任务,更多的工作是引领区域教研活动。而且,每年新教师的数量比较多,只依靠区域内几个教研员很难做到细致指导新教师有效地完成培训任务。我们便采用区、园合作的方式,指导、督促新教师完成培训任务,即由区教研员与新教师所在幼儿园的业务领导、骨干教师等共同指导、监督,保证每位新教师都有固定人员指导其完成培訓任务,做到布置培训任务后,完成培训任务有专人检查、指导。

    新教师学习的内驱力是由其态度、兴趣、需要等内在因素决定的,只有转变新教师的学习观,激发新教师的内在需要,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任务驱动式培训是我们创新新教师培训模式的有益尝试,希望能以此调动新教师学习的内驱力,把学习、思考、研究变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