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勇士曲衍虎

    李玉真

    69岁的青海油田退休职工曲衍虎,骑行东南亚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6国成功归来。这一天是2016年5月6日。这次行程6000公里,历时80天。曲衍虎从2002年开始骑自行车在北京周边短途旅行,有40多次。从2003年开始长途骑行共12次,累计骑行6万公里,其中短途6000余公里。历经祖国的东西南北34个地区,770多个县市,包括上海、拉萨、香港、澳门、台湾、海南、漠河等。途中盖邮戳1423枚,拍照3万余张,写日记约36万字。骑行十多年,除了亲人、朋友,谁知道他有眩晕症,还是个听不见的“耳聋患者”呢?

    曲衍虎毕业于大庆石油地质学校。在青海柴达木油田工作20多年,干过勘探、物探,当过教师。多年的野外工作,辽阔的祖国河山成为他的最爱,所以他年轻时就喜欢远行。“文革”时,他就独自远行,从冬季到春季,历时两个多月,从大庆走到刘胡兰的家乡,见到了刘胡兰的继母;去狼牙山拜谒五壮士的英灵;去大寨见到了陈永贵,应邀去家里做客;到了四川广元,一睹“天府之国”的风采。一路走来,虽然脚打泡,浑身累,尝尽了饥寒交迫的苦滋味,但他心里感觉很好。因工作忙没有时间,只能把远行放在退休后了。

    曲衍虎是一个退而不休的人。他尤其喜欢拳剑、书法、摄影。他的太极和武当拳、刀、剑、扇,都很到位。他的仰身架剑、转身回抽、腾空跳刺等等,真有些龙腾虎跃之势。自然,他成了青海油田北京退休职工练拳剑的领头人和教练。他爱练书法,追求汉简风格,虽是隶书的一种,笔法却更自由随意。他有时大篇抄写,宋玉《神女赋并序》、《洛神赋》、《滕王阁序》等,边抄边欣赏美文,享受其间。他与几位退休的石油爱好者创办了油田北京退休职工燕青书画社,先后任秘书长、社长。一周一次活动,一月一次请人讲课,一年一次书画展,还积极组织书画爱好者参加各种展评。大伙作品的装裱等,几乎都是他一人在忙碌。而且,他从不乘公交车,不坐地铁,而是骑车去北京城里转遍大街小巷找质量好又最便宜的店,为油田办事处和个人节省开支。忙碌中,他在准备实现骑行远游的愿望,他有一幅书法作品是:“行万里路,读五车书”。

    从2002年开始骑行,就再也刹不住车。他说,退休生活这么幸福安宁,再增加一项内容,实现年轻时的梦想,不是更有意义吗?于是,曲衍虎带上照相机,背上布挎包,开始了北京周边的单车旅行。一路迎风前进,欣赏风景,拍摄精华。他像孩子一样乐在其中。他说,“嘿,别说有多美啦!”

    到了2003年8月9日,曲衍虎骑自行车从北京出发,目标是南方。进天津,过河北,穿山东,再进江苏,逛上海,然后抵达浙江,经绍兴、宁波、肇庆、茂名、湛江,从徐闻的海安,过琼州海峡到海南海口,再经琼海、万宁、陵水,于10月12日到海南省的三亚市。历经10省市、120多个县(市),历时65天,行程5524公里。

    一路上,历尽艰辛。感冒发烧,牙痛,胃痛,拉肚子,小腿摔伤,还遇修路不能骑,推车行走三小时。还有被小偷盯梢,被抢劫者紧追,翻山夜黑找不到人家。有一次骑车在便道上下坡,不一会变成曲里拐弯的急下坡,刹不住车,周围和前面几百米处都有大树和石头,撞到哪里都危险,怎么办?曲衍虎提醒自己冷静,稳住!关键时刻他又听不见,他虽然戴着眼镜,却随时有可能把眼镜颠下地。危急关头,他睁大眼睛看路两旁,终于看见一堆稻草,他急中生智冲出路外,翻倒在稻草堆上。终于脱离了危险!仔细看车,前后闸磨破了,推着走呗,可走了几个小时也找不到修车的。

    那次回京,又黑又瘦。曲衍虎调侃自己:“远看像逃犯(跑得快,总回头,像有警察追捕),近看像逃难(破衣烂衫加大布包),常被疑似推销员。”

    尽管一路坎坷曲折,但是他心理上特别惬意,他总结了四个字:满足,过瘾!

    从海南回京,他参照日记写了题为《骑车万里走天涯》的旅行记,包括五个篇章:万水千山,美丽心情;理解支持,人间温情;艰难困苦,路遇险情;大千世界,一路风情;两点尴尬,三件趣事。

    远行肯定继续。2004年,他又骑车从北京到黑龙江的漠河,行程3300多公里。由此完成了祖国大地最南和最北的骑车远行。

    2005年夏季,他开始走西线。从新疆喀什出发,经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敦煌,穿越河西走廊,取道北线的宁夏银川、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河北的张家口,返回北京。历时两个月,行程5500多公里。

    这一次,与曲衍虎挑战的是大风。新疆鄯善的百里风区、甘肃安西的“风库”、玉门的风口,都要经过。刚出鄯善,百姓说,“风最大时,装货的汽车都被吹翻过,火车都不敢走,你要碰上那种风就没命了。”可曲衍虎胆大如虎,走。真碰见风了,憋的喘不过气来,骑车难行,只能推车,连风带沙,就像大手阻挡,举步维艰,凭着他的坚韧,虽比蜗牛爬行还慢,但总是在前进。风沙大了,混沌一片,有经验的他就抓好行李和自行车,原地不动。幸运的是最大的风没有光顾。快穿过百里风区时,看见满地的哈密瓜。这是怎么回事?清障的交警来了,喊着叫过路的人搬瓜,说随便搬随便吃,拉瓜车遇大风翻了车,车拖走了,瓜就不要了。又累又渴的曲衍虎心想,好险啦,幸亏我与大风无缘。他坐在地上大口地吃瓜,真甜哪!

    他高兴得太早了,大风等着他呢。他在2005年7月的《我的西行日记(新疆)》中记录穿越百里风区时这样写道:“早晨六点半从七克台知青农场出发,当时没有风。我骑得非常快,心里窃喜,庆幸今天天气好可以顺利地通过百里风区了。可是没跑几公里,突然狂风大作。我开始用最低速的挡慢慢骑,甚至站着蹬车。但风越来越大,不但骑不成,连推着走都吃力。为了不被风刮倒,我和自行车几乎成九十度夹角,每小时只能走三公里。中间休息时将自行车放倒。我的手刚一离开车把,风差一点把我吹倒,我赶紧就地坐下。扬沙打到脸上麻酥酥的痛,大风疯狂的撕扯着我的衣服,如果不是衣服新,真没准能把它撕烂。以前在青海出野外搞物探也没有遇见这么大的风。今天在百里风区有三辆汽车被狂风吹翻了。我当时的形象特别狼狈,就像电视报道台湾台风中的人,推着自行车和风搏斗的情形一样。终于结束了一天艰苦的旅行。以前只是听说百里风区大风厉害,亲身体验果不其然,这一路又多了一种经历。有时我想这风如果是顺风那该多好,一小时我能跑三百多公里。”

    这一次远行西北,与南方和北方大不一样。还有三大难点是西北独有的。一是少数民族多,语言不通。长期在青海工作的曲衍虎有经验了,是有备而来,在喀什就请一位维吾尔族女大学生写了维汉对照途中常用语纸条。有一天,从百里风区到吐鲁番,天黑了还找不到旅馆。一个维族小伙看了纸条,就把他带到自己家。家里住不下,维族老汉就带他到晾晒葡萄的场上铺褥子露宿。维汉对照纸条帮了大忙,可维族老汉很有兴致地与他聊天,他听不见,听不见也得答话,两人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也许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但是一夜都很愉快。这晚,心热天也热,曲衍虎掏出气温表一看,摄氏40度。为了感谢老汉,临走时他给老汉照了相,请老汉留下了地址。二是热起来像烈火烤。8月,沿312国道进入吐鲁番,路过火焰山,巨大的热浪就扑了过来,不仅浑身热得难以忍受,还脚板灼热,就连眼珠子都发烫。看温度计,嚯,46度!三是戈壁路多,是高低不平的鹅卵石和盐碱地。不仅骑车困难,而且颠得不敢坐着骑车,一天180多公里站着蹬车,比在平地骑车累多了。

    但是,再难,曲衍虎都骑过来了。他说,不论是山路还是戈壁路,总有司机停车邀请他上车。而曲衍虎从不搭车。他说,每次远行都遇上很多好人,比如道班热情接待,决不收食宿费。为了感谢好心人,他就给人家照相,然后一一寄去。

    更艰险的是曲衍虎单骑去西藏。这是他第5次骑车长途旅行。他去西藏的渴望由来已久,都因工作调动而没能成“行”。如今年近花甲,身体各“部件”功能都下降,还有眩晕症和耳聋,他明白,这不是能不能吃苦的事,高原反应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旦躺着回来给家人增添麻烦可就糟了。但是,征服困难挑战极限的愿望战胜了忐忑不安的心态。他的性格就像猛虎,有一线希望就会全力以赴勇往直前。2006年初,他买了一份保险,做好两手准备。这年春季,曲衍虎远行山东,历时35天。像是为去西藏热身。

    2006年6月24日,回到北京还不到1个月,59岁的曲衍虎向西藏进军了。这次的路程是经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到西藏拉萨。

    从北京出发,艰辛一月余,才能走上格尔木通往拉萨的“天路”。他的这次远行在出发前就受到众多亲友劝阻。还没到格尔木,就有人开车去阻拦他。因为那是一条海拔高达4000米以上、风沙大、缺氧的上行路、高原路,稍有一点感冒、或者血压升高,就有生命危险。但是谁也拦不住他。一路上,他的家人和亲友们都提心吊胆,一天收不到他的短信都心急如焚。而在海拔高的天路上,手机经常都发不出信息。

    天路,是在海拔5千米左右的昆仑山上,山越来越陡,骑行越来越吃力,用力蹬几下腿就发酸,呼吸紧促,喘息也厉害。骑车的时速也下降了。但他坚持着。离昆仑山口还有3公里时,突然风雨雷电交加,暴雨里还夹着密集的冰雹,打在脸上非常疼,衣服和鞋很快就湿了。他停车穿雨披和盖包时,雹子落在雨披上冻住,形成一片白色的颗粒。他迎着风艰难地推着车往山顶走去,到昆仑山口了,鞋和手套也快结冰了。

    朋友马海秋给他发短信:“老虎只身闯西藏,曲兄千里走单骑,英勇无畏傲江湖,雄心壮志贯长空。”

    8月19日,终于收到他到达拉萨的短信了,亲友们悬着的心才落下。9月13日下午,曲衍虎回到北京。他的哥哥、儿子、侄子开车到昌平李自成雕像旁边举着鲜花迎接他,下班稍晚的妻子也开车在路上等他。才开始是一辆小车跟在他的后面,后来是两辆小车跟着他。照理说到京了,昌平区体育局也给他盖过章,西线全程就算结束了,可曲衍虎是个认真的人,必须骑车到家门口才划句号。他一生认真,骑车也一样。

    那天一群老石油人在退休大院门口等候他。他到了,人们敲锣打鼓,放鞭炮,给他献上鲜花,与他合影,然后与他聚餐喝庆贺酒。看着黑了瘦了的他,谁也没有问,路上有多累多艰险。从格尔木到拉萨,1000多公里的上行路,最高海拔超过了5000米,含氧量只有40%多。而海拔4500米和含氧量55%已经是生命的禁区了。曲衍虎走过的一些地方,比如风火山,早已超过禁区的极限,而且每天骑车100多公里,处于劳累中,他是怎么闯过难关的?其实谁都清楚。这是一群在青藏高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几十年的石油人,有些成果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曲衍虎不愧是柴达木石油人,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险。

    古人说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2009年6月9日,他从北京单骑,一路越山过水,闯过了川蜀,历时48天,行程8000里,抵达重庆,实现了骑行神州大地东南西北的梦想!

    接着他又去了台湾、澳门、香港,今年又去了东南亚的6国。去东南亚之前,除了家人,大院里他只告诉了我与我先生。就像过去远行前,他说不想张扬。返回后问他一路情况,他说,很平常,不要宣传。曲衍虎就是带着平常心走远方,享受世界之美。3月11日抵达越南胡志明市,他禁不住发微信给我:“世界这么大,我想去走走,越来越往南,美景不胜收。”他说,这次东南亚之行,我不觉得累。虽是5人结伴,他年龄最大却骑得最快,体力最好。

    每次骑行,他都写下一路山川景色、名胜古迹、城乡特色、风俗民俗,写下感受和际遇。每次远行归来,都冲洗制作出一大本途中摄影集。他还有一大收获,就是结识了一些“驴友”。那年奔西藏天路遇上几位骑行的年轻人,有一位台湾姑娘因佩服他而认他做了干爹。

    曲衍虎,明年就古稀了,十足的老当益壮,豪气不减当年。他是我们心中的勇士。

    他曾经说:“人活在世,痛并快乐着。人生本已苦难多,再多一难又何妨!只有经过苦难和生死考验,才能体会到什么是幸福,才能感觉到生命既是脆弱的又是顽强的,感到生命的可贵,才能更加珍惜它。”

    我曾对他说:“谁让你的爱妻叫车千里呢?这就注定了你要骑车千里又千里!”

    (作者简介:1948年9月出生于重庆。毕业于重庆建专、西北大学中文系、鲁迅文学院。曾任青海油田文学协会常务副主席、文学杂志编辑部主任、敦煌文学创作研究学会常务副主席,《敦煌》文学杂志副主编等。著有电视散文《西部女人》,散文集《西部柔情》、《在聒噪与静穆中寻找》,中短篇小说集《西部故事》,长篇小说集《西部女性小说选》,长篇传记文学《走出葛峪堡》,报告文学集《边塞曲》,歌曲《失去的为何不追回》。数十篇作品被选入“全国西部女作家写西部作品精编”《西部的柔情》、《女人的秋千》、《中华铁人文学奖获奖作品选》等数十本文集。报告文学《残霞如梦》被选入《新世纪优秀报告文学选(2001—2006)》。小说《我的同龄人》获上海《文学报》首届命题文学全国征文一等奖,《西部柔情》获第二届中华铁人文学奖,歌曲《采油姑娘上山来》、《石油女性的风采》分获全国新世纪工人歌曲二等奖和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