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学角度的经典小说文献学研究
《西游记》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所讲述的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并且借助电视、电影、网络等渠道不断改编,尤其是近年来相关电影大片的持续火爆,可以看出经典小说与新技术、新视野、新理念的完美结合带来的新奇刺激的审美效应。而这一切创意都是以小说《西游记》为蓝本,都离不开对小说文本深入独特的解读。同时,文献学研究又是文本研究的基础,特别是版本学研究,更是其重中之重。曹炳建先生撰写的《〈西游记〉版本源流考》(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就是关于经典小说《西游记》版本研究的一部力作。
该书在全面搜集《西游记》版本的基础上,参考大量史料文献和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立足于文献学学术视野,坚持文本校勘与逻辑推理相结合,考证版本源流,梳理版本系统,判断版本价值,研究序跋评点,不仅有利于《西游记》版本研究本身,而且对于《西游记》文本研究、传播史研究、文学史研究,以至于《西游记》在当今的创新性转化,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从编辑学角度考察和研究看,明代通俗小说版本编辑体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硬”“实”“慎”。
首先,选题、内容“硬”。文本研究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版本研究之上,而版本研究恰是学术界公认的“硬骨头”,耗费精力、时间,成果产出缓慢,故许多学者不愿涉足。但是,本书系统论述了《西游记》成书史,分析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平话》《西游记杂剧》以及《唐僧取经图册》的重要价值,全面探讨了《西游记》古版本系统、佚本系统、世德堂本、李评本、删本系统、证道本、真诠本、原旨本、正旨本、含评本、清抄本、新说本以及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版本,几乎将《西游记》古代版本一网打尽,并且绘制了严谨的“《西游记》版本流变图”,研究内容可谓“硬核”,论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该书对《西游记》的古版本《大唐三藏取经变文》的存在进行了合理的推断,这是在考察唐代取经故事的多元艺术传承、中国佛教宣讲的客观需要以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变文遗存等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做出的严谨考证。又如世德堂本《西游记》(世本)是现存最早也是重要的百回本,该书对现存四套世本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世本是对前代取经故事的系统总结,不仅刊行时间最早,而且版本面貌堪称最佳,卷首陈元之《刊西游记序》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同时也指出了世本的一些瑕疵,如情节矛盾、人名误置、错字别字、缺页残页等。再如《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李评本)的版本学价值仅次于世本,也是《西游记》的首个评点本,其评点文字充满理性思考,具有理论意义。该书借鉴了日本青年学者上原究一先生的观点,考证了李评本系统中甲本、乙本与丙本之间的先后关系,借助逐字逐句的校勘对照,比较插图的细微差异,分析眉批旁批的异同,考察版式的区别等,认为丙本在前,甲本次之,乙本在后。作者还分析了李评本的避讳情况、有关禁令、相关题记等,推论它的刊行时间应当在万历三十五年至四十一年之间。该书认为,李评本虽然标举“李卓吾批评”,而根据相关史料可知,其实际批评者是深谙佛教、道教理论的读书人叶昼。该书还系统分析了李评本中的《批点西游记序》《凡例》,也分析了“批着眼处”“批猴处”“批趣处”的思想内涵及艺术旨趣。可见,该书选择的是《西游记》版本这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对于《西游记》文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读者一书在手,就能对《西游记》成书史和版本研究史及版本流变史一目了然。
其次,论证、文笔“实”。版本研究尚实不尚虚,需要学者具有深厚的儒释道文化积累,更需要专门的版本鉴定能力,如关于序跋评点、书牌木记、题识避讳、地理沿革、典章制度、称谓谥号、著录藏印等,均能见微知著,推断作者、时代、版本变迁等。该书在论证《西游记》版本流变的过程中,表现出深厚的学术修养和求真务实精神。绪论部分由一则新闻说起,由浅及深,整体勾画《西游记》版本研究的宏观历史,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重大学术问题。如在论述《西游记》的古版本时,作者根据文本体制以及密宗、净土宗观念,系统考察陕西的地理沿革,认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成书年代当确定为北宋中后期为宜;考证了平话本的年代及杂剧本的成书;介绍了20世纪才发现的《唐僧取经图册》,认为此图册是具有密宗色彩的一个“独立的取经故事系统”。接着考证了十数种已经佚失而见诸记载的本子的真实面貌,其中明代文人孙绪《无用闲谈》记载的本子和《明文海》中记载的耿定向所闻本可能是在吴承恩百回本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版本;山东鲁府和登府刊刻的《西游记》却可能是《长春真人西游记》,其他如对盛于斯所读本、周邸本与荆府抄本、“大略堂古本”、蔡金注本以及学者推测的前世本、词话本、道教本、鲁府本的删节本、嘉靖十一年刻本等,作者均进行了分析论证。关于明代《西游记》版本,作者重点论述了简本与繁本两大系统,其中对于简本系统中的杨本(杨致和的《西游记传》)与朱本(朱鼎臣的《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关系的辨析最能体现学术洞察力。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几位权威学者认定是朱本抄杨本,似乎已成定论,但是作者正是在看似无疑处提出疑问,根据情节进展、删改“速度”、矛盾失误等三个方面的对比,证明了二者的关系是杨本抄袭朱本,而不是相反,有理有据,论证严谨。关于《西游记》诸版本唐僧身世谜案的探考,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因为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三种不同的观点,或认为百回本原本没有唐僧身世故事,或者认为原本有而世本将其删去,或者认为朱本所载唐僧身世故事并非朱氏所撰,而是根据某种与世本同源异流的本子删节而成的。针对这些争论,该书根据世本中“己巳”纪年错误这个细节,结合朱本以及陈光蕊故事在淮海一带的传播史料,有力地证明了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时写有唐僧身世故事,但因“亵渎圣僧”,且“触忤本朝”皇帝朱元璋,而被世本或“前世本”删除。萧相恺先生在为本书所写的《序》中认为,这一观点“可谓发前人所未发,值得研究者进一步探索”。由此可见该书的尚“实”风格。
再次,推断、商榷“慎”。版本研究讲究言必有据,而学者因为对于“据”的分析存在视角差异,进而导致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该书作者在论证版本有关问题之前,总是先谦虚地列举相关学者的观点,然后逐条指出这些观点的或“片面”、或“不妥”、或“亦非无懈可击”之处,再在商榷中推出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更有节。《礼节传簿》本中记载有“队戏”《唐僧西天取经》一剧,对于研究西游早期版本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此,该书作者先提出蔡铁鹰先生的观点,蔡先生认为它是元代戏曲初起时的遗存,而它的形成时间应不迟于宋代,至少当在金代。然后作者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此剧“最早只能产生于元代中期,甚至有可能是明代前期的产物”,以下有条不紊地展开论述,先把《取经诗话》与此剧相比较,再对照此剧和谚解本、销释本中的魔难故事,又联系元代杂剧作家吴昌龄所撰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有驳有立,横向纵向结合,得出结论相当有力,但仍审慎地说“大致是不会错的”,体现出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论述明代《西游记》的删本系统时,作者首先全面考察了《唐僧西游记》(唐僧本)、《鼎镌京板全像西游记》(杨闽斋本)和《新刻增补批评全像西游记》(闽斋堂本)的版本面貌及版本意义,舉出郑振铎、吴圣昔、黄永年等权威学者的观点及证据,既肯定其“合理性”,又指出其“缺陷”,进而经过严密论证,认为唐僧本和杨闽斋本有同有异,分别来自根据世本删节而成的“删节旧本”,而闽斋堂本却是“杨闽斋本和李评本系统的综合体”,最后谨慎地补充说这一结论“恐怕”是“最合理的解释”,驳难虽有锋芒,但并不“毕露”。关于朱本和杨本关系的考证也是如此,均体现出作者科学谨慎的学术态度,不但呈现了《西游记》版本研究的丰富成果,也表现了作者的创新之处。
除此之外,本书还有若干亮点。如作者准确把握《西游记》版本发展脉络,先论述古版本以探明其渊源,再论述佚本以洞察其繁复;论述简本系统时辨析朱本、杨本先后次序,讨论繁本时皆剖析其来源和新变;先论明代版本,再讲清代版本,最后补充说明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版本,言之有序,理论体系完整严谨,兼顾古今、繁简和主次,避免了顾此失彼和避重就轻。
该书在考证各种版本时,具有强烈的针对性,能够凸显版本的独特价值。如考证世本时,重点探讨其祖本以及唐僧身世的谜团;研究李评本时,重点考察李评本三大系统的关系和评点的理论价值;分析删本系统时,重点研究唐僧本、杨闽斋本和闽斋堂本是怎样删改而成的,其间又有何种关联;论述清代版本时,因为这些版本乱改乱删,造成混乱,校勘价值大幅缩水,因此重点探讨它们的评点文字,探究它们的传播史和学术史意义,思路颇为新颖。再如清代的证道本,历来存在许多疑点:卷首虞集《原伪》是真是假?《西游记》的作者究竟是不是全真道士丘处机?“大略堂古本”真相如何?这三个问题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该书的结论是:所谓虞集《原序》,从署名、官职、籍贯、背景和故意标榜“原序”来看,确属伪托;《西游记》作者的“丘处机说”起于明末,但已被不少学者否定;所谓“大略堂古本”极有可能是根据世本并参阅朱本删改而成的。
总之,该书是国内第一部《西游记》版本研究专著,视野宏阔,全面系统,论证严密,有利于《西游记》的文本研究,更有利于《西游记》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背景下的创造性转化。
(韩洪波/博士,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