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观察

    李鼎 郭珊珊

    

    摘要:制备8种中药提取液,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分析、测定各种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抑菌程度,评价各种中草药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黄芩对无乳链球菌的抑制效果最强,最小抑菌浓度为15.63 mg/L;金银花、瓜萎及蒲公英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强,最小抑菌浓度为62.50 mg/L。

    关键词:中草药;奶牛乳房炎;致病菌;体外抑菌试验

    中图分类号:S858.23;S859.2?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7-273X(2020)10-0007-02

    目前,学者们对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显示抗生素、呋喃类药物在该病的治疗中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出现了耐药性,对乳房炎治疗效果产生了严重不良影响,且残留药物造成牛奶质量下降,同时也会危害奶牛及人类的健康。中草药因其具有标本兼治、低毒性、不产生耐药性和无药物残留等优点在奶牛乳房炎的治療中得到广泛应用。本试验探讨了几种中草药在奶牛乳房炎致病菌体外抑菌试验中的效果,现将其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并制备8种中草药,分别为金银花、蒲公英、鱼腥草、大青叶、黄芩、黄连、瓜萎及红花。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主要分离出2种致病菌,分别为无乳链球菌及大肠杆菌。

    1.2? 方法

    1.2.1? 制备中草药提取液? 所有中草药均采用单独制备的方式,将50 g中草药浸泡于1 L纯化水中30 min;武火煮沸后用文火保持其微沸状态30 min;用双层纱布将药液与药渣分开,药渣重复上述操作,再次滤出药液,将2次滤出的药液混合加热浓缩为50 mL,此时药液浓度为1 g/mL,用玻璃瓶装药液并进行高压灭菌,最后将玻璃瓶进行编号,放置于冰箱中备用[1]。

    1.2.2? 制备菌液? 根据不同细菌培养条件进行菌种接种,将其放置于37 ℃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对菌液进行稀释,备用。

    1.2.3? 抑菌试验? 无乳链球菌:将72支灭菌试管(5 mL)分为8组,每组9支,分别与8种中草药提取液相对应,将各组中的9支试管按照顺序排列并进行编号,所有试管均加入1 mL营养肉汤培养基,在第1支试管内加入1 mL中药浓缩液,将药液与培养基混匀;在第1支试管内吸取1 mL加入到第2支试管内,将混合液与培养基混匀;在第2支试管内吸取1 mL加入到第3支试管内,以下试管均按照上述方式进行,直至第8支试管,将第8支试管内液体吸出1 mL弃之,第9支试管内不加入中草药提取液。在上述9支试管内分别加入制备好的0.05 mL无乳链球菌。将试管放置于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观察9支试管中的细菌生长情况。

    大肠杆菌抑菌试验操作步骤与无乳链球菌相同。

    1.3? 观察指标

    分析、测定各种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抑菌程度,评价各种中草药体外抗菌活性。试管内有菌,液体会出现浑浊情况,记为“+”;试管内无菌,液体保持澄清,记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种类的中草药对无乳链球菌生长的影响

    由表1可见,黄芩对无乳链球菌的抑制效果最强,其最小抑菌浓度为15.63 mg/mL。

    2.2? 不同浓度、种类的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

    由表2可见,金银花、瓜萎及蒲公英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强,其最小抑菌浓度均为62.50 mg/mL。

    3? 小结与讨论

    中草药具有纯天然的特性,可起到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并且不会产生耐药性,药物也不会在体内残留,与奶牛生产的需求相符合。因此,中草药在奶牛乳房炎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

    本试验中所采用的各种中草药均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功效,同时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但是针对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的抑制效果,最小抑菌浓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奶牛乳房炎临床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合理选择使用药物,尽量选用抑菌浓度小、抑菌作用强的药物,以控制药物使用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黄芩、金银花、瓜萎及蒲公英等中草药在奶牛乳房炎致病菌体外抑菌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证明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临床应用前景良好。但是在中草药实际应用过程中也要注意合理选择药物,以期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廖智慧,孙立旦,陈志军,等.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奶牛乳房炎源大肠杆菌地方株的体外抑菌试验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20):188-189.

    [2] 李欣宁,应? 飞.24味中药对奶牛乳房炎源无乳链球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16):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