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合作,提高家园共育有效性
许敏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到,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近几年,虽说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教育中或多或少出现了家长的身影,但家长参与的方式大多停留在提供教育资源、观摩活动、担任义工、参与亲子游戏等层面,家长往往只有活动参与权而没有话语权。我们认为,唯有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真诚合作,充分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让家长深入了解、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才能实现家园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一、帮助家长答疑解惑
有需求才有参与的兴趣,有兴趣才有合作的动力,家长立场是家园合作的基点。家长面对的育儿问题与困惑层出不穷,不同家长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思考家长立场,就是关注家长的育儿问题与诉求,给予有针对性的解答和支持。因此,我们在制订家园共育计划时会通过班级微信群、调查表、育儿问题墙、育儿信箱、邮件等途径收集家长的育儿困惑与诉求,并将之进行梳理、分类后纳入家园共育话题库。然后根据家长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如,对于特殊儿童家长的诉求,我们采用请专家一对一答疑、示范辅导等形式给予帮助;对存在不能专注做事、攻击性行为等问题的儿童家长的诉求,我们会根据家长需求面的大小,采用小型或微型的专题研讨、现场观察、亲子陪伴游戏、模拟现场同理体验等方式给予帮助;而对于有关入园焦虑、幼小衔接、同伴冲突等具普遍性的诉求,则采用全园或年级段家长参与式研修、半日活动观摩、亲子活动等集体互动形式给予帮助。
例如,孩子进入大班后,很多家长通过微信群、育儿问题墙等途径提出困惑:听说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很难,识字量很大,幼儿园既不教孩子学拼音又不教识字,真不知道孩子上小学时能不能跟得上学习进度……
为帮助家长解决困惑,我们特邀小学校长、小学教师、家长代表与幼儿园园长及教师组成四个方阵——管理方阵(小学校长与幼儿园园长)、教师方阵(小学教师、幼儿园大班教师)、家长代表(毕业生家长与现大班家长代表)、家长方阵(现场家长和线上参与的家长),针对家长最关心的“幼儿园不教拼音、不教识字,孩子上小学能否跟得上学习进度”等问题进行会谈。首先,由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分别从宏观层面,簡明扼要地阐述小学教学大纲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精神,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然后,由小学教师结合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与任务安排表,就拼音教学与阅读识字等问题向家长进行具体介绍;最后,由幼儿园毕业生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经历分享孩子刚入一年级时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帮助家长打消幼儿园孩子不识字就跟不上小学教学进程的顾虑。
接着,由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分别现场试讲小学语文课文《小小的船》,让家长清楚地了解小学虽然增加了知识点的学习,但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这不仅帮助家长打消了“幼儿园和小学教学方法不同,孩子能否适应”的疑虑,也为家长在孩子大班和小学阶段如何陪伴阅读做了示范和引领。
活动结束后,子帆爸爸说:“如此生动的活动让我感触颇多。我家孩子酷爱运动,喜欢玩拼搭,唯独对阅读兴趣不浓。我们给他买了很多书让他自己看,他就是不喜欢看。现在我知道问题在哪里了,亲子陪伴和家庭氛围太重要了。我决定以后不再埋头于手机、电视中,好好陪伴孩子,陪他阅读,陪他游戏。”还有很多家长也认为,这次活动让他们全方位了解了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和家长以往做法存在的问题与根源。各方代表的支招让家长对孩子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有了很大信心。
二、让家长看见孩子学习
有些家长对幼儿园的课程、教育理念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并不了解,对游戏的价值更是缺乏足够的认知,从而形成一种偏见:孩子在幼儿园一天到晚都是玩,学不到什么知识。为了能让家长体验游戏对孩子发展的价值,看见孩子在游戏中的学习,我们除日常通过班级微信群、家长会、方案公告书、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向家长介绍孩子的学习特点、幼儿园的课程理念外,还推出家长现场研学计划,由家长自愿报名组成家长观察团,引导家长深入游戏现场,在观察、倾听和研学中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认识游戏的价值,使家长主动成为与我们共同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主体。
例如,我们经常组织家长开展现场游戏研学活动。现场游戏研学不仅仅是现场观摩,还让家长在亲身体验、现场视导和讨论反思的过程中,真实地看见孩子在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
家长进入游戏现场观察前通常必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热身游戏,我们组织观察团的家长一起玩幼儿游戏。这一环节主要以规则游戏为主,如“贴人”“捕鱼”“丢手绢”等,不仅让家长间有相互熟悉的过程,更是让家长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游戏带来的愉悦,以及理解游戏在促进儿童树立规则意识、增强体质、提升反应灵敏度等方面的价值。第二件事则是研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观察前的简单培训。我们会告诉家长:孩子游戏过程中除非出现安全预警,否则一律不出声、不动手,仔细观察、认真倾听,用视频或照片记录孩子的游戏片段,边观察边思考孩子在游戏中有没有在学习。待所有观察团成员明确观察任务和要求后,观察团成员方可有序进入游戏现场,以不打扰孩子游戏为基本原则,自由寻找合适位置展开观察。
游戏结束后的集体交流环节,更是研学活动的重点。虽然通过前几个环节的体验和讲解,家长对儿童游戏的价值有了一些感悟,但实际上要让家长真正看见孩子的学习,还是需要在实践中多观察和体会。比如,浩浩的妈妈分享了一个小班孩子的游戏视频,她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别的孩子都搭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搭了滑梯,有的搭了房子。可是我观察的小男孩始终是一个人叠高,倒了叠,叠了倒。我看他一直在重复简单的游戏,不知道他的学习在哪里。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孩子自己很开心,也很专注。”那么,孩子叠高的过程,真的没有学习发生吗?我们多次回放了浩浩的妈妈拍下来的游戏视频。让家长们仔细观察,家长们终于发现:这个孩子虽然进行了N次的叠高,但是每次叠放的方式方法都有改变,这些改变的背后就是他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比如,前两次叠高,他都是将积木竖着往上叠,由于没有叠放整齐,马上就倒了;第三次依然是竖叠,但是很明显他已经找到了叠放的关键点——重心。随着他叠的高度不断增高,他时不时关注积木叠放得是否整齐,放手时动作也变得特别轻柔,就连喊伙伴们过来看自己的作品的声音都轻了很多。后来,他又用横竖不同的方式搭建了很多“高楼”,还在楼顶竖了一根“避雷针”(小积木),高楼间又逐渐多了很多“汽车”(多块零散积木)。简单的表征让大家看见了孩子原有的生活经验再现和对材料的想象。
通过现场观察、交流,家长们感触很深:“原来游戏中真的有学习发生。我们还以为只是孩子瞎玩而已。以后必须让孩子多游戏。”“‘高楼旁边零散的积木原来是孩子搭建的小汽车呀!我还以为他乱扔积木不整理。”“难怪老师一直说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前我还不理解,现在有点明白了。下次有这样的活动我还要参加。”……
深入教育现场,让家长直观真实地看到孩子的成长,从而高质量地助力教育,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家长以参与者、学习者、评价者、合作者等多元角色参与幼儿园保教活动,有助于发现家长的“差异资源”,集思广益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理念“落地”;同时增进家园理解,更好地为家园共育出谋划策,提供更广泛的教育支持。
三、让家长陪伴孩子成长
“陪伴”是两个非常简单的字,做起来却很不容易。我们发现有的家长身在心不在,他们简单地认为陪着孩子就叫陪伴;有的心在身不在,有心陪伴却无力践行;有些虽身心都在孩子身上,却时时、事事控制孩子的言行,只会对孩子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如何创造机会,指导家长展开高质量的陪伴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根据家长的职业、时间的特点,为家长提供陪伴孩子的机会,如参与“周末亲子沙龙”“和合家教线下活动”、参与“家长助教”“幼儿园义工”“家委会活动策划”等活动。在大班孩子开展“春节”主题活动时,我们请有经验的爷爷、外公、爸爸们做孩子的舞龙教练;请奶奶、外婆、妈妈们进入游戏工作坊,指导孩子们自制演出道具、做家乡小吃;还请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赶集拣年货、参与龙湾春晚亲子晚会等,让家长在活动中获取陪伴的方式,在过程中感悟陪伴的意义。
在“赶集拣年货”活动前,我们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明白:赶集捡年货不仅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感悟年味,实现文化传承,更能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线上家长会告知家长:亲子年货店的开张,从店铺设计到年货采购、店铺装扮、开张揽客,整个过程的主角是孩子,家长的任务则是全程陪伴孩子,不轻易插手、包办,必要时给予相应的支持,帮助孩子实现他的设想,用心做个陪伴者、倾听者和支持者,捕捉记录孩子成长的足迹。
依依的妈妈在入园参观孩子们的“年货店设计展”时,看到依依的店铺设计图时,就不自觉地评价:“花纹太多太乱了,还有旁边画了那么多‘杠杠多丑啊……”在一旁的教师马上接话:“依依妈,不要急。我相信依依和小伙伴们设计的花纹和‘杠杠一定有他们的想法,还是先听听孩子们的介绍吧。”“我们设计的是‘滑梯年货店。如果买年货的人很多的话,我们就可以把顾客要的年货放在滑梯上传给他们,这样就不会挤了。这个蜗牛花纹是小核桃在滑滑梯,这些‘杠杠是红薯干滑下来了……”依依向大家介绍了设计意图。原来这些“杠杠”并不是孩子胡乱画的,而是他们特意设计的“红薯干滑滑梯”。在场的家长都为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喝彩。在随后的活动中,依依妈妈不再着急评价和帮忙,而是学会了等待和倾听,因此她也欣喜地看到了孩子更多的精彩。在活动交流分享环节,她说道:“今天陪著孩子们去副食品市场采购年货。一开始,几个孩子毫无目的地到处乱逛,年货还没找到,倒是一眼看到了琳琅满目的玩具。孩子们围在玩具店前兴奋不已,似乎采购年货的任务已经被丢在脑后了。我不禁暗暗着急。大约过了3分钟,依依出声了:‘我们还是走吧。听了依依的话,孩子们都意识到自己在‘开小差了,纷纷离开玩具店去找年货铺。我为自己3分钟的等待而窃喜,更为孩子们的任务意识与自控力而惊喜。终于找到了年货铺,可问题又来了,一开始,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向老板问这问那,吵得老板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我及时提醒:‘孩子们,你们这样乱哄哄的是办不好事的,静下来想一想,该怎么办?马上有孩子接话了:‘我知道了。我们有购物单,根据购物单一样一样买就不会错了。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能干得多。只有我们用心陪伴,才能体悟得到,才能乐在其中。陪伴的关键是理解尊重,核心是欣赏悦纳。在陪伴孩子经历成长的过程中,只要我们耐下心来静心倾听,用心观察,孩子每时每刻都能给我们惊喜。”
我们相信,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只要充分考虑家长的立场,以诚相待,形成家园协作伙伴关系,帮助家长排忧解难,让他们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了解教师的儿童观及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就能实现高质量的家园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