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世恩二进柴达木
李玉真
康世恩,作为中国石油工业最早的有卓越贡献的主要开拓者、领导人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二进柴达木,为柴达木最早的石油勘探开发做出重要部署,为柴达木石油工业的起步与发展起到引路指航的作用。
康世恩,1915年出生于河北省怀安县,少年时参加学生运动,21岁考入清华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接管玉门油矿任军事总代表。1950年任西北石油管理局局长。1953年任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局长。1955年7月成立石油工业部,任部长助理。1956年任石油部副部长,主管石油勘探和开发。1965年任中共石油工业部委员会党委书记,主持石油部工作。1978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国家计委第一副主任。1981年兼任石油部部长。1983年被任命为国务委员,分管石油和石化工业。1995年4月21日与世长辞,享年80岁。
1954年3月,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在西安召开全国第五次石油勘探会议,由康世恩主持。会上研究并确定了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石油勘探任务:加强酒泉及四川盆地的勘探工作;继续进行陕北、潮水、青海民和的勘探;稳步开展吐鲁番及柴达木盆地的勘探,并为第二个五年计划准备好勘探领域。
康世恩在会上指示,根据1947年关佐蜀、周宗浚等人进行地质调查所提供的线索,首先从柴达木西部的油砂山一带开始普查工作。在地质局所属的陕北、酒泉等地的勘探单位中抽调人员,组织这次勘查工作。会后,组建了由484人、平均年龄25岁的柴达木石油地质大队(包括6个地质小队、一个重力队、一个三角测量队、一个手摇钻井队)。1954年4月进入柴达木。他们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戈壁荒漠,凭借“榔头加罗盘”,靠“构造加油苗”的方法进行地质调查和重力普查。半年里,取得了重要的地质成果:发现了比较完整而且适宜储油的地质构造18个、油苗9处;查明了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含油层分布很广;确定了可以在盆地西部的有利构造上进行钻探,然后向中部、北部推进。
康世恩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加快柴达木勘探进程,决定在当年(1954年)9月亲自率领以苏联石油地质专家组为主要成员的考察队进入柴达木。康世恩在北京给石油管理总局地质局副局长沈晨打电话,由他安排并参加这次勘查行动。这支队伍有苏联(专家组组长)总地质师安德列柯、钻井专家阿辽亨、地质专家格罗斯、水文地质专家吉亚契可夫,中方有石油勘探局副局长杨文彬、国家经委石油地质处处长呼育之、康世恩的秘书李惠新、翻译窦炳文、李国玉、刘仁育,国家计委、建委、民航总局、铁道部的专家和警卫人员。当时在柴达木荒原还残存乌斯满匪徒,他们飘忽不定,非常残忍。玉门油矿矿务局的杨拯民局长又派了一个警卫排。路线是康世恩带队从北京到玉门,新华社西北分社记者姚宗仪随石油地质局局长张俊、保卫处长苗德胜从西安直奔玉门。在玉门油矿挂职宣传部长体验生活的著名诗人李季,在酒泉地质大队挂职体验生活的青年作家李若冰加入了这支队伍。
据姚宗仪回忆,当时的新华社西北分社社长莫艾对他说:“这次柴达木之行,意义非同寻常,是关系到国家石油工业的战略决策问题。是朱德总司令亲自过问,并指定康世恩前去探路的,规模也不寻常。”
这支队伍从玉门出发时,增加了人员和车辆。有20多台大道奇、尕斯69、吉普车。还有一辆装着食用水和汽油的大型给养罐装车,给每个人带有一袋装着便于存放的锅盔、牛肉、大蒜,足够一个月的口粮。车队浩浩荡荡从玉门到敦煌,然后沿着难以辨认的青新公路前行,绕阿尔金山向柴达木进发。
第一天在茫茫戈壁荒野行程了400公里。夜晚宿营在戈壁滩上,在一个被遗弃的土坯房的断垣残壁上搭上帐篷布,这是最好的“房间”,被大伙戏称为戈壁上的“北京饭店”。另外的住处就是避风处的地铺。他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和身体的不适,第四天才到柴达木尕斯库勒湖畔,见到了十几顶白色的帐篷,这是解放军骆驼兵部队的营房。康世恩一行就在这里宿营。
次日早晨,打前站的沈晨和正在盆地搞勘探的总地质师王尚文,第一支进柴达木的石油勘探大队中的101队队长葛泰生等人,迎接专家队伍,前往勘探大队的驻地茫崖。康世恩见到石油勘探队的同志们,非常热情,高度赞扬他们在艰苦条件下做了有益的工作,希望早日找到大油田。
康世恩不顾一路疲劳和缺氧带来的喘息,没有休息就带领专家队伍去油砂山察看柴达木最大的油苗。他们徒步走过一个个山岭,察看岩石露头,了解石油构造,追踪地层变化。他欣喜地敲打渗出地表的油砂,与苏联专家讨论储油情况。他仔细听取北京石油总局的总地质师陈贲和王尚文、葛泰生详细地介绍柴达木的勘查情况。接着又勘察了干柴沟、油泉子、狮子沟等柴达木储油构造。
姚宗仪回忆:“康世恩一面观察现场,一面频频点头,似乎首肯了勘探人员的工作成绩。他瘦削、俊俏的脸上架着一幅金丝边眼镜,深藏着一双充满睿智的眼睛,俨然一个学者模样。干练的身材,行动敏捷,健步如飞,又增添了几分儒将的风采。”苏联专家组长翘起拇指说:“康是我见到过的最好部长之一。”(当时石油部尚未成立,但苏联专家把他当石油部长)。
在康世恩的带领下考察了近半个月。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柴达木盆地是昆仑山与祁连山之间的断陷盆地高速沉降的结果,其构造条件和生油、储油条件都是很有利的,又有大面积油苗出露地表,证明地下石油可能是丰富的。另一方面,由于地层升降快,有大量砾石层,使储层比较致密,孔隙度小,埋藏深,又增加了找油的复杂性。
9月中旬,康世恩召开了“茫崖帐篷会议”。会上,苏联专家和国内专家,分别汇报情况,提出设想、方案。康世恩总结了这次考察的成果,充分肯定了勘探队伍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做出的贡献,指出了今后找油的方向。康世恩一行带着在柴达木盆地找油找气很有希望的喜悦离开盆地,经敦煌返回。
不久,康世恩派石油地质局局长张俊、钻探局副局长杨文斌带领地质队伍到柴达木盆地开展石油勘探工作,随后地质部也派了632石油普查大队进入柴达木。
1955年1月,第六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确定柴达木盆地为1955年勘探重点。4月,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决定,成立青海石油勘探局,张俊为代理局长(10月27日任命为局长),陈寿华、杨文彬、郭究圣为代理副局长。这一年,燃料工业部从陕北调集4000多人进军柴达木,柴达木盆地一场更大规模的地质普查和局部详查、细测工作开始了。
1955年9月,康世恩率团去苏联考察,在莫斯科写了16000多字的长信,作为他寄给石油部成立后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上的书面发言。信中对柴达木盆地等地区如何展开勘探工作提出了具体工作任务和目标。
1956年,油砂山、开特米里克、南翼山等构造获得工业油流。1955年11月24日,柴达木盆地有史以来第一口深井——油泉子1井开钻,12月12日出油,轻质油含量相当于玉门油田原油中的轻质油含量的两倍。柴达木向全国报捷, 1956年9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支援克拉玛依和柴达木油区》的社论。加上李季、李若冰、姚宗仪三位文人的文字传播,柴达木石油勘探更加引起各方关注。
1958年3月,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召开了党组会议,副部长康世恩根据时任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战略东移”的指示精神,做了关于“确定第二个五年计划战略重点”的报告,会议确定在全国建立十个勘探战略区域,其中五个老区:准葛尔、柴达木、河西走廊、四川、鄂尔多斯,以川中、克拉玛依为重点。开辟五个新区:松辽、苏北、山东、贵州、吐鲁番,松辽和苏北为重点。
1955年至1958年,是柴达木石油勘探、开采与油田建设迅速发展时期。1958年9月13日,冷湖地中四井由1219钻井队钻探至650米后原油井喷,连续三天三夜,日喷油量高达800吨左右。由此发现了冷湖油田。
1959年1月1日,石油工业部青海石油管理局正式成立。2月16日,油泉子10万吨炼油厂正式建成投产。2月20日,柴达木原油首次由冷湖外运至兰州炼油厂。
1959年3月6日至19日,一直关心柴达木石油工业的康世恩率领石油工业部工作组来到冷湖探区检查会战冷湖的部署,研究冷湖地区含油情况。回京后研究确定了柴达木石油勘探开采的新战略。6月初,部长余秋里、副部长孙敬文到冷湖。余秋里对冷湖会战做了具体指示,提出“调整部署,暂时收缩茫崖、马海探区,集中力量加速冷湖探区的勘探,拿下冷湖油田,打下面积,准备储量,为柴达木石油工业大发展打下基础”的方针。
青海石油管理局在半年间,相继探明了冷湖五号构造、四号构造三号构造的油田,于1960年试采原油30万吨,使冷湖油田成为当时全国四大油田之一。冷湖油田的发现和试采,在石油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经过就地加工生产的石油产品在全国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支援了青海、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建设。二是冷湖油田的发现和建设,使柴达木盆地石油勘探工作有了依托之地。青海石油勘探局于1959年元旦改为青海石油管理局,并将局址迁到冷湖,结束了过去游牧式的勘探生活方式。三是锻炼了一支队伍,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后来的柴达木石油勘探与发展培养了技术力量,铸造出艰苦奋斗、顾全大局的柴达木石油精神。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