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与否”分类辨析

    李娟

    分类的重要性 分类是根据事物的某种特征将其集合成类的过程,也就是把相同的或者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归并为一类。学习分类有助于幼儿感知集合,当幼儿把某些具有共同特征的东西归为一类时,某种物体的集合也就形成了。比如,幼儿说“这些是好吃的”时,也就把巧克力、冰激凌、饼干等归为了一个集合。幼儿刚开始感知分类和集合时,看似是无意识的、自然而然的,但其实分类是人的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需要人脑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事物的异同并加以分门别类,这一过程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和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分类是幼儿获得其他數学概念的基础。比如,幼儿要学习基数概念、数的组成与运算、图形概念、模式、统计等,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求同和求异,在此基础上形成类的概念,从而逐步抽象出这些数学概念。因此,分类是学前儿童应该获得的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

    按照“是否”分类的价值 按照“是否”来分类,是分类中的一种。幼儿在学习这个概念的过程中,会获得二元的、相反的集合概念,比如,“我喜欢的”和“我不喜欢的”,“我擅长的”和“我不擅长的”,“喜欢爱莎公主的”和“不喜欢爱莎公主的”,等等。这种二元的、相反的两个子集中蕴含的特征不是“单纯特征”(比如红和绿、圆和方),而是抽象出来的、复杂的系列特征。比如,“喜欢爱莎公主的”有可能既包括男孩也包括女孩,有可能既包括长头发的人也包括短头发的人,有可能既包括穿裙子的人也包括穿裤子的人,等等,但是幼儿必须在“抑制”这些“错综复杂的特征”之后,概括出“喜欢爱莎公主的”这一共同的内部特征,所以这一概念的获得能够极大地促进幼儿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

    按照“是否”分类对幼儿的挑战 显而易见,按照“是否”来分类,的确对幼儿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因为,幼儿学习分类概念往往是从运用感官辨别物体的各种属性开始的,其分类活动是慢慢由表面特征逐步发展到抽象、概念等本质特征的,即是从感知向概念过渡的。按照“是否”来分类,其难度已经超越了按照某一表面特征分类,而且“是”和“否”两个子集中的物体特征非常复杂。比如,上面所述的不管是“喜欢爱莎公主的”子集中的人还是“不喜欢爱莎公主的”子集中的人,都包含了太多复杂的特征,幼儿必须“抑制”这些特征,抽象出足以概括他们特征的属性来。所以,按照“是否”分类一般要到大班才开始学习。

    如何支持幼儿学习按照“是否”分类 首先,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接触、接受分类这一概念。过去几十年,我们经历了学习理论的巨大变革,“情境认知”这一概念获得了教育界人士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而数学本身是一种应用性的学科,生活中蕴含了太多的数学问题,幼儿只有在生活中学习与这些问题有关的概念,并把这些概念应用于生活,才算是有意义的学习。比如,生活中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好吃的”和“不好吃的”,“好玩的”和“不好玩的”,等等,这些真实存在于生活中的“二元子集”,能够极大地支持幼儿学习按照“是否”分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选取这些真实存在的情景来帮助幼儿获得“是否”分类概念。其次,教师让幼儿分类的两个子集应该具备足够复杂的特征,幼儿必须用“是……”和“不是……”才能概括出它们的特征,别无他法。案例中教师提供男孩和女孩的分类材料,要求幼儿必须用“女孩”“不是女孩”来表达的做法,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不是女孩”这一子集完全可以用“男孩”这个性别特征来概括,而且表达更简便。案例中教师提供不同颜色的分类材料,要求幼儿用“红色”和“不是红色”来表达的做法,我认为也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幼儿用“五颜六色”来表达“不是红色”的子集也非常准确。所以在这类情况下,我们不必非得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目标”而强制幼儿用“是”和“不是”来表达。只有当教师提供的材料复杂得让幼儿无法用一个词来概括两个子集的时候,才是运用“是……”和“不是……”来概括的必要且适宜的时刻。再次,“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合着儿童的节奏”等理念早已为教师所熟知,但是,当幼儿学习某个概念产生困难时,有些教师还是会“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讲授,希望幼儿“赶紧掌握”,而把挂在嘴边的那些“儿童学习理论”抛到九霄云外了。所以,教师要谨记,儿童的学习是螺旋上升的过程,不必非要儿童在一次活动中就获得某一概念,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给儿童类似的刺激,促进其概念的自然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