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学术阵地勾勒文化图景
张瑞坤
[内容提要]近期通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在场:流动电影与当代中国社会建构》一书,作者郭建斌以“流动电影”作为中心话题,选择滇川藏交界处的“大三角”地区作为研究区域,以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为主要方法,以流动电影相关的“媒介实践”作为考察对象,历时五年的田野考察,主要从国家“在场”、观影者“在场”以及“转场”三个维度进行探讨,阐释了流动电影与当代中国社会建构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为民族志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该著作是当下民族志传播学的研究领域的一项可喜成果。
[关键词]民族志传播;流动电影;当代中国社会建构
郭建斌的著作《在场:流动电影与当代中国社会建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7月出版。该著作是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电影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2019JJD860002)最终成果。该著作入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旦教授主编的“传播与中国”研究文丛,入选该文丛的条件可以概况为“理论意识,经验取向,全球视野,本土关怀”,关键是问题真、立意新、有见地,能够呈现中国传播研究的最新面貌和最高水平。该著作围绕“在场”概念,从国家“在场”、观影者“在场”及“转场”三个维度来展开分析,进而对流动电影与当代中国社会建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作者围绕媒体而展开的社会和文化现象进行研究,从田野调查到最后成书,此项成果前后经历了近10年的时间,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图景。
一、国家“在场”:体制与话语层面的建构
著作中所说的“国家”,不是泛指缺少时间限制的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而是特指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至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即便是1949年之后的“中国”,虽然在60多年的时间里国家的性质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其社会结构、治理方式等均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因此,我们也不能仅仅从它不变的政治制度层面把它看作是一个不变的抽象政体,而是一个内部充满矛盾斗争,社会结构、治理方式等不断进行调适的实践意义上的政治共同体。著作中所提到的国家“在场”是在两个层面得以实践的:一是体制层面,二是话语层面。体制层面指的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某种与国家的行政结构相一致的管理机构及其管理方式,指的是电影生产国有化和遍及全国的电影放映网络。话语层面包括那些象征国家的符号以及传达国家信息的词语、语言及其话语实践等。为了进一步阐释国家“在场”的深刻内涵,作者又从国家的“视觉展演”的理论视角,对包括“大三角”地区在内的中国农村电影放映这样一种具有景观意义的现象(布点、流动电影放映车、影片、观看)进行分析,这种景观也是一种“国家景观”,同时,这种“国家景观”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象征意义和仪式意味。
著作中提到1957年全国流动放映队达6692个。从1958年开始,农村出现了由人民公社主办的电影放映队,农村放映网得到极大扩张。从1961年18831个放映单位,到1965年全国放映单位总数已达到20363个。70年代初,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农村放映队发展工作的意见》的文件,要求各地成立农村电影管理站和农村电影放映队。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有12万多支流动放映队,覆盖全国97%的生产大队,创造了“村村挂银幕,人人看电影”的辉煌景象。2000年底,国家计委、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的通知》,力争“十五”期间基本实现农村放映“2131”目标:即“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2005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到“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这样一种遍及全国的电影放映网的建立,使得“国家‘在场”有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虽然自1949年以来近70年的时间里,这一制度也发生过一些变化,但是本质上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话语层面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在体制建设的同时,对广义的中国电影的一种“国家话语化”的改造。作者以对电影《武训传》的批评,以及作为电影《武训传》主角的成名于新中国建立之前并经历了新中国建立之后的政治洗礼的演员——赵丹的颇有几分心酸的“演艺生命历程”为例进行说明。电影如何进入“大三角”地区,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与国家层面的政策变化密切相关。为了回答这个复杂的问题,作者从1949年之后流动电影放映队的组建,到八十年代不同类型电影放映队的大量出现,最终出现“村村挂银幕”的景象;九十年代之后农村电影市场的萧条,以及进入21世纪电影的再度“复兴”,再到近些年数字电影的出现,莫不是在一种强大的国家力量的作用下的结果。作者认为,对于1949年之后的中国电影进行考察,尤其是在“十七年”时期,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身份赋予”。那么,电影为什么被赋予了這样一种特殊的使命,电影对其表达对象具体又赋予了一种什么样的身份,是如何赋予的,这样的身份赋予带来了怎样的后果,作者选取《农奴》这部电影,结合电影的剧本、导演、演员等进行了详细解读和阐释。
二、观影者“转场”:放映车与放映员的实践
著作中所说的“转场”体现六个方面:一是,不同地点之间的流动。这里所说的“转场”与放映员们所说的“转点”之间,意义是基本相同的。二是,电影放映员把电影带到各地,为观影者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这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讨论“想象共同体”时对报纸和小说的作用强调的思路基本上是一致的。三是,意味着观影者的生活空间、荧幕中所建构着的空间以及社会结构空间等多个空间的转换。主要体现在观影者的个人生活空间、荧幕所建构的空间以及某个观影实践所发生的社会结构空间三重空间。四是,宏观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三重空间之间的“紧密联系”。五是,从吉登斯关于“在场”和“不在场”角度来分析,所谓的“不在场”,就是一种“转场”,不在某个“场”,是因为转到了另外一个“场”。六是,“转场”还具有连接“国家‘在场”与“观影者‘在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