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重构
徐健 方炼
[內容提要]新闻学作为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学科,由新闻理论、新闻史以及新闻业务三大主体共同构建。新闻史作为新闻学当中一个大的分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与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相比,新闻史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老师难教、学生不想学”的窘境以及在研究中也出现了“学术内卷化”现象。如何使这种窘境转变为让“老师好教、学生愿意学”的良性发展态势,又能让新闻史有新的研究范式,大数据将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新闻史教学;新闻史研究
一、前言
新闻史一直以来作为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该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很多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倾向于把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往新闻业务的实务操作方面去培养,当然这不仅符合了社会工作的岗位需要,学生自身对新闻业务方面更加感兴趣。这就导致了很多高校把新闻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长进行压缩,新闻史的教学和研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新闻史学习过程中,新闻史教学和新闻史研究是非常关键的首和尾。新闻史的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在教室里昏昏欲睡,原本作为专业必修课的新闻史,在同学们的心目中还不如一些选修课。在新闻史研究上,很多新闻学专业的研究生对新闻史研究的热情不高,研究范式更多的也仅限于对于史料的堆积,得到的研究成果都较为浅显,也没有像历史学专业的研究生对史学研究那样的多方面视野和维度。近年来,无论是对新闻史的教学还是对新闻史领域的研究,很多学者都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和看法,互动式、情景再现式等教学方式,多打深井,多做个案研究以及以社会史研究范式研究新闻史,但是这些意见和看法对新闻史的教学和研究的发展或许还存在某些缺陷和不足。结合当下所处的时代大背景,大数据的出现和利用,也让我们对新闻史的教学和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启发。
大数据又称巨量数据集合,是当下最热的概念之一。通过对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促成更好的决策力、洞察力以及最佳化处理。在更多的时候,很多人把大数据和商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商家心中数据就是金钱,就是能够盈利的法器;但在学者眼中,大数据则是能够帮助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拓展新思路,解决问题的新范式。
二、数据“迷宫”中的新闻史教学、研究
目前,大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越发频繁。制造业、金融业、互联网行业、餐饮行业、生物医疗都已经把大数据融入其中且运用得非常成功。在大数据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很多高校的老师、学者已经把大数据列入自己的学习领域,以此来量化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实现新的突破。课堂上展示借用大数据分析出来的课程内容,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相关内容要义,但是在繁杂的数据面前,如何把这些数据转化成自己教学和研究的辅助材料,对于文史学科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在新闻史的教学和研究方面也是一样,面对数据,都清楚大数据有可能改变教学模式和研究方法,可是在没有真正行之有效地利用之前,身处数据“迷宫”中的新闻史教学、研究却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一)新闻史教学面临的困境
“新闻史无用论”“教师难教、学生不想学”的窘境已经存在了许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然,这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新闻史课程本身在教学过程中是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是一方面。学生学新闻史迷茫,老师教新闻史也迷茫,那么在新闻史教学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呢?有以下这么几点:其一,教材内容形式陈旧,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中,学习的新闻史教材都是以时间线为主轴,多数停留在简单对每个时间段内的著名报人、报纸和报业进行相关信息的梳理,然而带有史实性的历史图片、作品以及案例都比较少,更别提在新闻史教材中呈现出一些让学生和老师更能直观感受到的一些可视化的历史数据。虽然说时代在发展,但还是留存了一些老报纸,却大都陈列在博物馆,有些连复印品都没有进入新闻史教材中。如此简单的新闻史教材的结构形态,导致了新闻史缺乏独特的专业特色以及思想内核。其二,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一板一眼,手段单一。很多高校老师在教学中,都是按照教材以及自己PPT上的内容进行讲述,很少让学生们参与进来,实则应该留出时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学生们才会有学下去的动力。“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让教室成为了死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肯定不高。其三,学生自身对新闻史课程的兴趣不高。在新闻史的教学方面,不仅因为新闻史的教材,老师们的教学方式,更是因为学生自己对这门课的态度。互联网时代下,学生们的注意力纷纷转向手机,对于这种相对枯燥无味的的史学课程提不起兴趣。教师作为新闻史的传播者,教材作为新闻史内容的传播载体,学生作为新闻史传播受众,很好地诠释了新闻史学习在传播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困境。
(二)新闻史研究面临的困境
作为一门历史性的学科,新闻史研究也遇到了不少困境。在新闻史研究领域方面所遇到的最大考验就是“学术内卷化”的问题。为什么称之为“学术内卷化”,其具体内涵到底是什么?美国的学者杜赞奇对它的阐述是:学术研究不能提供新的知识,无法产生新的边际效应,只是在不断重复自己和别人,缺乏史家通过研究成果所表现出来的真知灼见。吴廷俊、阳海洪的文章《新闻史研究者要加强史学修养——论中国新闻史研究如何走出“学术内卷化”状态》指出,中国新闻史研究出现“学术内卷化”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新闻史研究人员史学意识不强,功力不足;二是学术视野呆板,研究范式单一;三是对研究对象缺乏透彻的认识,新闻史观不明确。当然这是新闻史出现“学术内卷化”的原因。除了“学术内卷化”,当下我们新闻史研究还存在研究的主体不清晰、内容分析不全面的问题。在我国,在近代新闻史研究的领域和革命史联系紧密,去分析某些报纸、报人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这个研究面似乎过于狭窄,其实新闻史的研究应该去研究那个时代的新闻报纸在当时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新闻史的研究离不开对史料的收集,当下很多学者存在着只对史料简单的整理,并没有对史料当中反映的具体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新闻史学家方汉奇教授在谈到新闻史研究时说到,在新闻史研究上一定要“多打深井多做个案研究”,这样才会有新的发现和突破。面对这样的困境,或许在大数据的介入下,这样的困境才会有所缓解,和数据合作,研究者也将会对史料有新的认识,数据一直都在,面对庞大复杂的数据矩阵,我们身在其中,怎样去利用好这些数据,跳出“迷宫”,也许通过把数据有机整合,进行分析,把新闻史研究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新闻史的教学和研究,两者互相影响。高校新闻史教学的好坏决定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状况的好坏决定新闻史研究的好坏,一环扣一环,紧密相连。新闻史教学是首,新闻史研究是尾,首尾相顾,一起突破现有的瓶颈,形成一个优质的新闻史研究生态环境,达到良性循环,也将促进新闻史教学的发展。数据“迷宫”之所以称之为迷宫,是因为目前新闻史学界对数据的认识还不够,身在迷宫当中,没有跳出迷宫,就无法从整个大局去把握和认识数据,更无法利用数据,这也是一直以来,新闻史的教学和研究依旧存在许多困境和难题的原因之一。
三、调适大数据,重构新闻史
随着大数据的运用越来越成熟,大数据不仅运用在商业领域,很多专业的学术领域也在利用大数据。跳出数据“迷宫”,站在更高的格局上看数据,不能把这些数据当作是简单的数字,而要从这些数字里面发现把握其中的奥秘,进而调适大数据,重构新闻史,让新闻史在教学和研究上有所新发现、新突破。比如说:在新闻史教学方面通过大数据来分析学科的特点,分析学生在学习新闻史当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以制定可以解决的方案。在新闻史研究方面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做出最为科学的文献综述,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实现新闻史研究的创新。那么大数据在新闻史的教学和研究中,具体能发挥哪些影响和作用呢?
(一)大数据对新闻史教学的影响
在新闻史教学方面,利用大数据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进行可视化新闻史教学。大数据背景下,可视化教学的实施必须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底层支撑,利用文字描述法、结构示意法、图形比较法、表格说明法、图像再现法、视频播放法展示教学内容。新闻史教学也可以借鉴其他学科对于大数据的利用,跳出数据“迷宫”,掌握和利用数据,这样就可以把新闻史当中的内容具体用某些可视化的概念图、思维导图以及知识地图来呈现,这些图表都可以非常直观的向同学们展现逻辑性紧密的知识内容。其次,把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承载新闻发展史的历史图片,以及一些相关新闻史方面的音视频一起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新闻历史事件,增强新闻史教材的可读性。可视化教学会增强学生学习新闻史的兴趣,能够让老师好教,学生们更加容易理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新闻史“老师难教、学生不想学”的窘境。这样的可视化的教学方式在过去科技水平相对较低、数据挖掘分析技术不成熟时运用起来较为困难,但在现如今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各种数据挖掘分析技术也趋于成熟,这样的可视化教学完全可以得以实现。利用大數据进行即时性的教学评价,还能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作教务评价参考,把学校、老师、学生三者之间通过数据反映出来的信息联系起来,架起互动反馈的桥梁。当然,大数据不仅能够完善课程内容,还能够通过对学生自身信息的收集,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看法,分析出学生更愿意接受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通过数据来帮助教师们制定新闻史的教学方案和计划,更加科学的了解学生群体。用数据来直观反映各方面的现实情况,实现精准化管理和培养。大数据背景下,通过移动互联网“微课”“慕课”“云课堂”等移动互联应用平台综合数据来源,可实现数据的实时精确采集。并在组织、整合和提炼采集数据的基础上,经过训练和拟合形成自动化的教学决策模型,进而实现学校从基础学业、数字化教与学到综合素质评价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通过调试大数据,重构新闻史,这样的举措,能够良性改变新闻史教学的现状。让新闻史教学内容回归新闻逻辑,使之回应传媒实践的要求,避免新闻史教学沦为“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尴尬局面。
(二)大数据对新闻史研究的影响
大数据的利用对于新闻史研究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一直以来,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之一。依托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在很多领域(商业、交通运输、公共管理、医疗卫生等等)已经被挖掘被利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把大数据运用到学术研究领域,很多学者也慢慢的产生兴趣并有些成功的案例。大数据应用对学术传播的影响,既指大数据技术本身对学术研究和传播的意义,同时也包含大数据应用环境对学术传播的影响。二者有异又彼此牵连。大数据的发掘与利用,会不会出现一种全新的新闻史研究范式,重构新闻史,这个还需要研究新闻史的学者、专家一起努力去验证。无论如何,大数据对新闻史研究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往对新闻史的研究一般是寻找文献资料以及相关的史实资料,文献资料的获取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一些史实资料获取绝非易事,通过互联网爬取,基于大数据分析,获取将会更加方便,而且还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将采集到的相关内容,科学有序的分好类目,呈现的内容也会更直观,更好地启发新闻史学者的研究思维和视野。学会利用大数据,研究者会对新闻史的研究更加有信心,相关论文数也会逐渐增多,这种通过数据量化分析出来的研究成果更加具有说服力。很多人可能会对此存有疑虑,新闻史既属于人文学科又属于历史学学科,认为大数据很难介入这样的学科,所以有些人不相信新闻史研究能够利用大数据实现新突破。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贾斯廷·古力马认为“政治学已经日益成为一个数据密集型学科”,连如此复杂的政治学都将成为一个数据密集型学科,新闻学中的新闻史也一定能够依托大数据进行相关研究并突破现有的研究格局。由于大数据的支撑,定量评价、形式评价等客观的评价方式可以得到更好的实现……促使学术评价更趋于精确性与客观性。利用大数据不仅仅能够帮助新闻史本体的研究,它还能够衍生出其他关于新闻史的研究。比如通过对研究者研究的内容、相关检索的次数、地域的分布等等,也能拓宽新闻史研究的外延,使新闻史的研究更加多元化。
大数据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把大数据运用到新闻史教学和研究上,我们可以从以前单向的定性分析问题,转向为定性分析和定量相结合,很多问题能够分析得更加全面和透彻。“可以尝试变传统的‘重教轻学为互联网时代的‘重学轻教教学模式。”母庸置疑,大数据技术将给新闻史教学和研究带来更大的机遇,可能会达到以往没有的高度。跳出数据“迷宫”,站在数据的肩膀上去,利用数据,调适大数据,重构新闻史。但是,大数据也带给人们诸多挑战,想要利用大数据为自己服务,就必须得会运用爬虫软件进行数据爬取,甚至得学习一些计算机语言的编程知识,这样才能够理解这些爬虫软件的工作原理,对于从事新闻史教学和研究的老师和同学来说,有着不少的难度。当然值得庆幸的是,对于这种数据的爬取,很多高校已经组织老师和学生进行学习,以便将来可以很好地运用到教学和学术领域。
四、结语
新闻史作为新闻学的主体之一,对新闻学这一学科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了解新闻事业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我们现今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新闻史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能促进新闻理论的发展。对于如此重要的新闻史,很多学生却没有任何兴趣,或许利用大数据,重构新闻史,改变新闻史的教学方式和增加新闻史的研究深度,才能让新闻专业的学生不再去排斥,而是自己主动愿意去接受,在数据的引领下,激发对于新闻史的热爱,实现大数据对于新闻史发展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