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女的故事》女性叙事分析
王思萌
【摘 要】《使女的故事》是以架空的历史为背景,发生在未来的反乌托邦类型的电视剧。整体故事发生在虚构的基列共和国,在未来的时代,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被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率和生育率降低,信奉教旨(剧中指《圣经》)的极端分子掌握政权,男权至上,男人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女人则彻底沦为男性的附属品,被区分为不同的等级。使女就是这其中一个等级,也是整个故事的讨论核心。
【关键词】使女的故事;女性;叙事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6-0077-01
这是一群具有生殖能力的女性,正如《圣经》中记载的一样,使女负责为所服侍的家庭繁衍后代。她们没有地位,也不需要思想与自我,名字被抹去,由表示从属关系的“of”后面加上男主人姓名作为身份符号。这些使女被视为国家财产,被严格监控,即使生下孩子也无法自己抚养。无论是在夫人与男主人还是在奴仆与眼线的眼中,她们都不是真正存在的“人”,她们是整个社会共谋中的最惨烈的牺牲者。
《使女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琼(奥夫弗莱德)是这部剧的女主角,而整部剧也是通过她的视角来呈现。
一、觉醒的女性形象——异类女主角琼(奥夫弗莱德)
传统影视及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一度是由男性构造的,是“被看的”“被塑造的”,甚至是扁平单一化的。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学者们将理论探讨的中心集中在女性形象的探讨上。正如艾琳·卡普兰·丹尼尔在《壁炉和家庭: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中指出,女性是以“象征性歼灭”的方式被呈现。
反观《使女的故事》中的女性角色奥夫弗莱德,则与这些普遍存在的刻板印象格格不入,正是这种“独特”实现了电视剧《使女的故事》中奥夫弗莱德女性意识的觉醒。
主人公琼(奥夫弗莱德)是基列共和国的一位使女,整个影片都围绕她展开。在基列政权建立前,她是一名接受过高等教育、经济独立、婚姻幸福,同时拥有自己孩子的母亲,丈夫尼克是她的保护者,她的生活是平稳而安逸的。
在人物设置上,这一时期的奥夫弗莱德的独特之处体现在她与丈夫尼克的关系上。尼克是一位有妇之夫,奥夫弗莱德是一位主动介入其婚姻的“第三者”,使她并不符合传统影视作品中完美女性的标准。在之前的文学或者影视作品中,女主角如果进入一段不被世俗肯定的恋情中往往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被男人勾引失身,从被玩弄到被抛弃,身心遭遇摧残,痛不欲生;另一种是被男人玩弄抛弃后走向自我毁灭,成为反派人物,站在又一个“天使”女主的对立面等。
这两种模式的女主角都有共同的特点,“既没有自我肯定的勇气,也没有自我选择和行动的力量。”她们都只具有青春美丽的外表,内心却一片迷茫,他们是男性创作者作品中的空洞能指。而此时,《使女的故事》中琼的主动选择就变得难得可贵。
在女主人公的形象展现上,与传统清纯的“天使”或妖艳的“恶妇”也有所区别,扮演奥夫弗莱德的演员伊丽莎白·莫斯相比美剧中女主角的热辣形象来说,更加强壮,嘴角微微下垂,眼神坚定,时常在沉思,看起来甚至有点严肃,与男性喜欢的甜美或纯洁的女性形象大相径庭。剧中基列共和国建立前的琼的造型也是以短发、长裤、背心为主。
二、叙事话语——女性主体意识的展现
叙事话语掌握着受众对于作品整体的接受与判断,在之前的男性话语权下的影视作品中,男性掌握着绝对权威,女性是被男性塑造出来的角色,体现他们的所求所想。温顺、沉默、美丽,这些女性形象甚至成为了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模仿的对象。
电视剧《使女的故事》在叙事方式上延续了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事,也就是苏珊兰瑟在《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事声音》中指出的“个人型敘事声音,叙述者就是本影片的主人公。个人型叙事声音是阿特伍德使用最广泛的叙述方式,它表示那些有意讲述自己的故事的叙述者 。”①
这让这部影片拥有了先天的优势,我们所见就是奥夫弗莱德所见,所有人物的出场,所有事件的发生,我们都自然而然地站在奥夫弗莱德的角度。我们看着她在平静圣洁的教堂音乐中挑选橘子,耳边传来的是作为画外音的她的怒吼:“我想逃跑。”这样的叙述视角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拉近了我们与主人公之间的距离,我们能设身处地体会主人公的想法,与其产生同感。反之,影片中的大主教、尼克、卢克等男性形象只是推动情节发展,微微一提,不占过多篇幅,成为了苍白孱弱的被叙述的“客体”。
正如本剧的编剧阿特伍德所说:“真正的女性作家应当将女性视为一种精神立场,一种永不承诺秩序强加给个体或群体强制角色的立场。”
注释:
①苏珊·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M].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0.
参考文献:
[1]申丹,王亚丽.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洪晓芳.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的边缘形象[D].江西师范大学,2011.
[3]张传霞.玛格丽特· 阿特伍德“生存”主题和“经典重构”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