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融合的基本途径
牛赟
“决定一个人的真正高度,不全在于品质和智力,还在于他的美育程度。”在新时期课程教学大背景下,“德、智、美”成了学校教育中的三大基本任务。理论和实践表明,“没有美育的教育是缺憾的,至少是一种不完全或不完美的教育”。作为一种母语学科和基础应用型学科,语文学科是不容忽视且无可比拟的,把德育、智育和美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是开展学生审美教育的优质资源和有效载体。
初中学龄正是培养美育意识与审美能力的重要时期。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究竟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学生审美教育活动呢?笔者拟就如下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培养学生“认知与体悟”美的能力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中蕴藏着丰富多元的美育元素,这是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的良好素材和优质资源。比如,朱自清笔下的《春》、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以及毛泽东笔下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一些作品中,蕴含着生机勃勃、激动人心、催人奋进的“自然景观”之美。
朱自清笔下的《背景》、黄飞笔下的《甜甜的泥土》、刘义庆笔下的《人琴俱亡》、邹韬奋笔下的《我的母亲》、川端康成笔下的《父母的心》等一些作品中,蕴含着平凡而又伟大、质朴而又深刻的“至爱亲情”之美。
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记》、苏轼笔下的《记承天寺夜游》、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等一些作品中,蕴含着身在江湖却心忧天下的“崇高品质”之美。
叶圣陶笔下的《苏州园林》、舒乙笔下的《都市精灵》、李舵笔下的《美丽的西双版纳》等一些作品中,蕴含着令人向往的“智慧与人文”之美。
杰克·伦敦笔下的《热爱生命》、海伦·凯勒笔下的《享受生活》等一些作品中,蕴含着顽强拼搏、不懈进取的“精神力量”之美;莫泊桑笔下的《我的叔叔于勒》、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吴敬梓笔下的《范进中举》、契诃夫笔下的《变色龙》等一些作品中,则从相反角度揭示了社会需要“人性美”。
所有这些,既是学生在全面发展中无可或缺的“必需品”,又是他们在健康成长中不容忽视的“滋补品”。正因为如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善于让学生逐步地“认知与体悟”这些美的形象、美的物质和美的力量。
二、培养学生“发现与认识”美的能力
在审美教育过程中,“认知与体悟”是前提条件、基础与起步,更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审美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能够“认知与体悟”的基础上,积极培养他们进一步地“发现与认识”美的意识和能力。换言之,要把审美教育始终贯穿于常态化教学之中。
基础教材中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审美资源,我们又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以“美读”熏陶为例。如对于朱自清《春》的朗读,要引导学生以舒缓、轻柔的语调和清新、欣赏的语气,让他们从“坚劲小草”“轻柔春风”“细细春雨”“璀璨百花”等鲜明形象中,切实地发现并认识到美的存在和美的形式。再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仅对仗句密集,而且韵律感很强。通过美读与欣赏,既可让人感受洞庭湖那阴晴变化的自然美,又能让人自觉接受作者那“先忧后乐”的社会意识美和语言艺术美。
再以语言美的“发现与认识”为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更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首先抓住优美的作品语言,在正确理解语义、把握语言情感的基础上,尽情领略“美的语言”和“语言的美”。比如“天门中断楚江开”:一个“断”字,让人不禁联想到长江波涛汹涌的壮势美景;一个“开”字,让人的眼界突然开阔起来,尽显长江的波澜壮阔之势。山“断”而江“开”,何其壮美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善于借助多媒体这一技术平台,把语文中的“形象美”通过“视听盛宴”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让他们从潜移默化中逐步增强“发现与认识”美的意识和能力,并自觉接受美的传递与濡染。
三、培养学生“表现与创造”美的能力
从根本目的上来说,审美教育的最终任务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与创造”美,从而让学生、让周围世界、让社会环境日益呈现出更多的美的现象和美的元素,让一切更加美妙起来。换言之,语文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在于“鉴赏”,而在于“表现与创造”。
正因为如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有效激发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表现美、创造美”逐步成为他们的自觉意识和主动行为。比如,利用课前三五分钟时间开辟“语文学习大家谈”活动,以此让学生把每天从学习、生活和社会中收集与发现的各种审美元素,通过“学习小组+集体”形式,积极开展相互之间的讨论交流、共享活动。再如,对于语文课内外教学中一些趣味性、情节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文艺作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通过主题演讲、专题辩讨、故事讲述、课本剧改编与表演等丰富多元的形式,积极开展相互之间的表现与创造活动,并且不断放大“以赛激趣促学”的良好效应,努力让“美与美感”在学生中竞相流动。
四、增进师生“互爱与共建”美的关系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学生、资源”是构成教育教学关系的三要素。其中“教师与学生”,不仅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人力要素,两者之间还是一种彼此依存、共荣互损的密切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师生关系直接地体现在教育的“人文关怀”上,从根本上影响对“和谐美、幸福美”的构建,进而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效高低。
在刚刚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应试教学及其惯性力量等因素的影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被无限放大,“应试本位”的教育观、“知识本位”的教学观还有“分数本位”的评价观普遍盛行,而“人文性”被“屏蔽”或“隐藏”起来。在如此状态下,“人文语文”不仅悄然流逝,与之相应的“芸芸众美”也黯然失色。这种“忽视人、缺失美”的语文课程活动,不仅让学生从学习中体会不到乐趣和美,同时也让教师在教学中感到迷茫和倦怠。
正因为如此,在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观指向下,我们一方面要始终坚持“爱心教育”思想,以“个体差异”为客观前提,积极开展语文学科的“因材施教”活动,如“作业设计”上,可采取以“基础题、巩固题、提升题”为基本类型的“作业超市”形式,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另一方面,积极施以“赏识”为主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努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整体性进步。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只要高度重視并认真对待,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认知与体悟”“发现与认识”“表现与创造”等能力为抓手,不断地拓新与反思,我们就能赢得令人期待的实质性效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大满镇中心学校(7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