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阳光一样绽放自我实现
王欢欢
一、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1.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马斯洛心理学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马斯洛认为需要是个体为满足内在不平衡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生俱来的基本要求。需要有两类:一种是为满足个体生存所需的基本需要,称作低级需要或生理需要;另一种是为满足个体生长所需,称作高级需要或心理需要。这两类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一般情况下,只有当低层次需要获得一定的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
它们的特点是:(1)当生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其他需要会暂时消失,全部能力将会投入到解决饥饿中去;(2)当处在具有威胁的社会环境中,对安全需要的追求就变得十分急迫,还会导致退化现象的出现:从高级需要向更急迫的安全需要退化;(3)如果归属和爱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会空前渴望在团体和家庭中有一个位置。对于爱的需要的阻挠是造成适应不良情况的根本所在;(4)自尊需要的满足会让人充满自信,感觉有价值、有能力;反之会使人产生自卑感,感到无助和无能;(5)每个人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所采取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自我实现需要的出现通常依赖于生理、安全、爱和自尊需要的满足。
2.自我实现理论。
自我实现是指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也就是一个人可以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马斯洛以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48位历史和現代人物作为研究对象,并抽样调查了大学生,在非正规的观察、整体论分析后,概括出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1)正确有效地辨别他人;(2)对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最大认可;(3)行为的自发性;(4)以问题为中心;(5)超然独处;(6)不依赖于外界的自主性;(7)清新的鉴赏力;(8)高峰体验;(9)感受到人类亲情;(10)谦逊与尊重;(11)深刻的人际关系;(12)明确的道德标准;(13)区分手段与目的;(14)富有感染力的幽默感;(15)独创性;(16)对文化适应性的抵抗;(17)不完美性;(18)接受性价值;(19)二分法的消解。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的爱情包括以下9个特征:(1)具有开放性,健康的爱情关系允许最大限度的自发性、自由自在和对威胁的防御;(2)为他人所爱,同时也爱着他人;(3)爱与性完美地交融在一起;(4)对自我的超越,两个人的基本需要的诸多层次融为一体;(5)享受嬉戏与娱乐;(6)对他人的尊重和肯定;(7)把爱情作为对自身的奖励;(8)利他主义的爱;(9)爱与尊重的融合,保持一定的个性、独立性和自主性。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更直接地发源于人格,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对真实世界的特殊感知;(2)表达能力强,极具自发性,更加“自然”,行为很少受到束缚和抑制;(3)“第二次纯真”,类似于天然快乐、纯真自如的儿童的创造性;(4)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沉浸其中。总之,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成就,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诸如勇气、自由、自我接受等。
3.高峰体验理论。
1962年,马斯洛在《存在心理学探索》一书中对“高峰体验”进行了详细的探究,本书是“高峰体验”理论的探索阶段。“高峰体验”既是自我实现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个体获得自我实现的路径之一。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自我实现者会在某些瞬间获得极大的喜悦和幸福,并感受到神圣感和敬畏感,这种体验被称为“高峰体验”。但是“高峰体验”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只是一种暂时性的存在,在日常生活中,自我实现者所表现出的平静和理性是更经常性的存在,这被称为“高原体验”。
二、学习《动机与人格》的重大意义
《动机与人格》是马斯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提出了人本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众多精彩理论,还有他晚期提出的“后人本心理学”思想的些许萌芽。需要层次理论从动力结构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人类个体的理论模型。自我实现理论更是为个人成长的潜能开发提供了新的探索路径,也将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病人转变到健康的人,引导人们看到人性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