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卢春延

    

    摘要: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在文化发展与传承的过程中面临着即将失传和发展滞后的困境,为了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技艺文化传承及创新需求。梳理更丹壮锦技艺目前的发展困境,围绕从产品设计创新、品牌打造意识、旅游业推动发展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多种让更丹女织在现代设计中发展的创新设计方案。进一步策划更丹传统技艺的创新发展方案,可为落地实践提供参考。让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得以延续发展,提升人们对即将失传的非文化遗产关注与保护的积极性。

    关键词:少数民族 壮族织锦 非文化遗产 传统技艺 传承

    中图分类号:J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1) 03-0119-03

    引言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少数民族传统技艺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各族人民劳动与智慧的创造结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变迁,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很多技艺面临失传,其中就包括壮锦技艺。壮锦技艺是壮族人民流传至今的重要传统手工技艺,其典型代表一四联村更丹女织作为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发展中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需求。

    一、更丹女织技艺的历史渊源

    更丹女织所在的四联村更丹屯位于广西隆安县南圩镇,地处湖光山色、风景如画的更望湖湖畔。更望湖毓秀钟灵、水光山色,被誉为广西最后的香格里拉,隆安壮族织锦技艺则被称为纺织技艺中的香巴拉。当地农户以玉米和棉花为主要农作物,而棉花也成为壮族织锦技艺的主要原材料。因地处大山之中,过去这里交通闭塞,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耕织生活。而“织”的代表,便是四联村更丹女织的土布产品。

    据隆安壮族织锦技艺第五代传承人黄英兰介绍,隆安壮族织锦于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左右在四联村更丹屯兴起。当时,清政府为抵制洋货倾销,制定《民夷交易章程》:各国护货兵船,俱不许驶入内港;夷商销货,要依限回国,洋商要早清夷欠。《民夷交易章程》的付诸实行,致使洋布等货物受到一定的限制,也促进了国内包括隆安壮族织锦的民间纺织业的兴盛与发展。另一客观原因是,四联村更丹屯地处隆安山区,交通不便,以耕织为主的自给自足生产生活方式十分普遍,本地市场需求也促使了隆安壮族织锦技艺的发展。

    隆安壮族织锦技艺的传承,在1809年最先从四联村的陆氏开始。继后,由许氏传承,再到第五代传承人黄英兰的奶奶黄荣莲,其母亲黄慧英,如今再到黄英兰,共传承了大约210年。在我国历史上,纺织技艺素来在妇人手中传承。春秋战国时期《考工记》中记载“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墨子·非乐》也道“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衽,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糁,此其分事也”。由于更丹历代传承人也都为女性,家庭纺织业也素来由妇女从事,隆安壮族织锦后又称为“更丹女织”。

    二、更丹女织技艺传承与发展境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壮族织锦技艺以工厂生产与家庭生产相结合的形式持续发展,生产方式由手工操作转变为机械作业,织锦式样有了更多创新,经济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但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大量机器生产、品种繁多的纺织品出现,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壮锦纺织品因为价格偏高、样式老旧等原因,逐渐被其他纺织品取代,市场规模日益萎缩,从业人员日渐稀少,壮族织锦技艺的传承一度陷入困境。[2]

    (一)交通不便导致交流不畅

    四联村更丹屯距离隆安县南圩镇政府约23公里,路途多为盘旋山路。一方面,壮锦的织造过程较为复杂,所采用的工具为图l老旧沉重的壮族农家织布机,不易搬动。大部分纺织织布机都为上世纪遗留下来的老物件,大多年久失修,设备陈旧,生产效率不高。

    另一方面,更丹布料的制作主要靠人工,人是技艺文化传承的主体,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经过实地的走访和调查,目前当地会织布的年轻人极少,绝大部分外出工作,对传统文化缺少认同感。村里生活的大部分是老人和留守妇女,不会说普通话,与外界沟通的方式仅仅靠会壮族语言的年轻人传达,对外传承交流困难,如图2。

    (二)传统壮锦市场需求萎缩

    传统民族纺织技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技能之一,既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财富。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大众的审美水平及精神消费层次不断提升,同时市面上种类繁多、物美价廉的工业纺织品大量出现,成为了新的消费时尚主流。[3]现代工业制品在数量上、种类上都极大超越传统手工艺品,传统的壮锦工艺品由于价格偏高、样式老旧,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越来越小,壮锦手工艺品不再占有优势,渐渐淡出市场。

    (三)传统民族产品设计匮乏

    少数民族手工艺传承作为优秀的文化资源,是民族工艺创作的重要源泉。既要传承更要创新,只有不断地进行艺术创新,工艺产品才能拥有持续的市场竞争力。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技艺类非遗在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由于传承人文化基础较为薄弱.技术型人才匮乏,缺乏艺术创新性。[4]在调查中,第五代传承人黄英兰提到由于隔代传承时间较久,更丹壮锦传统的技术方法是由师徒传授、家族传承,而一些较为复杂的组合图案在传承的过程中失传无法还原。目前生产效率低下且纺织技艺指导师较少,现存的纺织图案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产品种类和样式单一,多以老式的壮族服饰呈现,只体现了壮族的传统特色。设计理念滞后,缺乏现代元素,无法激活消费者购买欲望,不能满足现代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三、更丹女织技艺现代转化的创新与发展

    在现代设计中,传统民族手工技艺的创新和应用,不能仅仅通过技术层面来改变,应当从手工技艺传承的两个核心一“人,和“物”的双重文化内涵着手,既要发轫于民族文化的重要根基,也不能全盘吸收与否定,更不能断章取义。[5]在保留壮锦独有的民族特色前提下,将现代科技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有效结合,只有提高社会对保护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才能更好地让民族文化在创新中发扬和传承。

    (一)产品设计创新

    1.更丹壮锦纹样的元素提炼转化

    更丹壮锦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织品,承载着更丹地区世世代代人民的文化艺术创造,是民间生活的一部分。其工艺品上的视觉元素是现代产品设计创新的重要素材来源,将布料上图形的点线面构成元素提炼出来,以格式塔心理学及视觉设计方法为基础理论,在理解其纹样图形的文化内涵基础上应用于产品中。[6]更丹布料大多数以不规则的四边几何形图案组成,由不同颜色之间的排列方式区分每个颜色区域大小和所占面积。将纹样上的排列组合元素分解,改变走线的角度和顺序,打破原有的只有一种几何形图案编排,将三棱形、四棱形等极具壮锦民族特色纹样进行重组编排。单一的纹样元素容易在视觉上感觉单薄,通过均衡、间隔、重叠、粗细、疏密、对称等形式美规律排序,强化单一元素的视觉冲击力。在产品研发和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现代电脑技术使用Photoshop、CAD等制图技术,将过去的更丹壮锦纹样建立数据库进行总结分析,把现代壮锦纹样设计元素的创新元素融入其中,丰富传统及现代结合的产品设计方案,将设计方案以虚拟形式在软件中模拟,比较对比后再进行落地实验。

    2.经典纹样色彩元素重构

    色彩是图形的基本构成元素之一,视觉的动态过程中,色彩的搭配以可强化视觉的冲击感和律动感。不同的颜色搭配给人带来的视觉心理体验不同,所产生的“文化联想”也不同。由“文化联想”对应产生的“心理情感”,通过意识性的视觉设计行为调动购买者的欲求心理,吸引更多消费者的注意。[7]色彩包含的意义是由早期的自然事物固有颜色逐渐成为人们所寄托信仰和祈祷在事物上的载体,不同的颜色会被赋予特定的含义。

    在广西地区,壮族服饰主要以红、黑、蓝三种颜色作为主要配色,以及小面积的其他颜色作为点睛作用。由于壮族多数居于大山之中,为躲避山林里的野兽,常以黑色作为保护色,但实际黑色则为一种蓝草分离出来的普蓝色。黑色在壮族人民心中代表的是庄重、严肃。壮族素有以黑为贵的习俗,在婚礼、做客、祭祀等大型活动中人们都以黑着装。在众多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壮族崇尚黑色的审美价值,与其他民族中黑色是忌讳截然不同。壮锦纹样色彩元素丰富,绚丽多彩,极具浓郁的壮族风情和地域特色。[8]同样常常被用于服饰中的红色作为跳跃感的颜色,最能引起令人快乐、兴奋的视觉体验,象征着热情、奔放、喜庆、欢快等个性;蓝色则为令人舒适的过度色,在应用中体现出理智、宁静、智慧、深远的象征。在布料的纺织扎染过程中,结合当地民族信仰的审美,以黑色作为大的颜色基调,搭配合适的亮色避免过于沉闷;从互补色、同类色、冷暖色等入手,避免传统鲜艳的高饱和度颜色搭配方式,将过曝的颜色明度、纯度降低,例如蓝色转化为深蓝色,在智慧体现的同时更显成熟、稳重;蓝色转化为藏蓝色则体现为沉重、深邃、神秘的感觉。以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颜色搭配进行整合、塑造的再设计。营造民族文化在区域产品上的视觉亲近体验,激起购买者的审美情感。同时通过走线的数量和图形面积大小的重组,颜色搭配上的再创造,让更丹壮锦纹样及色彩元素得以在设计上再创新。

    3.更丹土布料的扩展设计应用

    随着大眾审美素养水平的提升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加强,壮锦手工艺纺织品的审美价值不仅仅作为原本为生活衣物品的功能,其艺术品质功能的扩展提升,才能更好地展现其更高的艺术价值。从传统民族服装用品向旅游文创产品、生活用具包装、家具布艺等现代化设计转化。更丹壮锦土布中最显著的几何图形构成形式,在原本就具有的可塑性上进一步加强视觉美感运用,将其“形”与“意”提取,进行元素符号化。设计者可通过深入学习壮锦织布制作流程,对本地文化观念的传统壮族文化进行符号涵义的提炼转化,使设计品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结合,创造设计品的独特个性。在包装设计上如当地农产品包装设计、宣传海报设计,将更丹壮锦元素的色彩和几何形图案变形、分解,重构等表现方法进行运用,“以意融形”依靠现代设计方法赋予民族图形元素意境。壮锦纹样繁多,常见的几何纹样有雷纹、方格纹、水波纹、万字纹等,多取自于生活中的具象物体被反复提炼加工,大胆创新后演变而来,严谨的结构中带着韵律感和秩序感。更丹壮锦多以几何形状组合的底纹,在此基础上添加其他壮锦纹样,根据布料特征搭配符合设计寓意的图案,使产品更为生动和丰富。在保证壮锦产品创新的质量好、价格合适的情况下,保留传统民族特色的同时加入现代设计感的设计理念,提升其本质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艺术价值。

    4.民族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跨界融合

    现代设计中,跨界融合俨然成为产品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当代跨界设计更注重于文化理念上的融合,强调对现有的呈现方式的设计理念突破。[9]民族文化作为极具特色的设计元素,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给传统设计形式注入新生命力的同时,更好地打造多元化和创新性的设计。例如在许多品牌的跨界合作案例中,美国滑板品牌VANS与著名法国奢侈品牌Hermes的跨界合作,将Hermes丝巾上的插画元素一配色、纹路和故事融入VANS系列鞋上,名媛与贵族挚爱的奢侈品牌与街头文化的激烈碰撞让跨界混搭和融合更为增加视觉的冲击力。跨界设计不仅是打破原有常规基础上的设计,实现不同领域的融汇,也是让设计作品赋予了新颖的独特性。

    更丹壮锦元素带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打开跨界融合的设计思路,站在多元视角上,设计者可将民族特色元素应用于首饰设计、装饰设计和插画设计等。材料作为产品设计的基础,不同材料有不同的质感、纹理、特点给人在感官和视觉上带来的是不同的体验。纺织布料的触感给人细腻柔软,植物编织给人紧实、弹性,金属则给人冰冷坚硬。从材料、形式上的突破和创新,例如传统民族布料与现代植物编织品的结合,是令人安心真实的布制触感与表面细腻气味清新的植物藤曼的碰撞结合;手工纺织品与富有现代感的抛光镀金首饰的结合,是细腻柔软与坚硬光亮的大胆实践;打破绘画基础表现形式,以布为笔绘制颜色与材质的跨界运用。其次,壮锦图案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风格独特不可替代的民族风。现代装饰艺术有各式各样的表现形式,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独具特色风格迥异的风格偏向。将壮锦纹样和图案在装饰画、装饰品中合理运用,提取纹样色彩的同时保留其原始的质感和个性,准确把握作品中的表现内容和体现内涵,从材料、纹样、制作手法等方面考究,有助于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研究提供新视角。将现在设计理念注入旧传统设计中,对原有设计形式提纯,让更丹壮锦与装饰作品特点融合,从而实现传统经典与现代创新的融合。

    (二)更丹女织品牌打造意识

    1.树立品牌意识

    更丹女织作为壮锦手工品的文化符号,代表的是更丹地区的文化形象,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以更丹女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壮乡本土品牌,开展本土化经营和国际化运作的复合经营模式。品牌的树立有助于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加深人们对民族产品的兴趣度和好感度,建立自身的优势。品牌化是传递传统民族文化内涵、实现传统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民族文化品牌的创建也是民族地区经济转型过程重要的方式之一。[10]借助南宁市东盟博览会和中国家用纺织品展示会等平台展示,塑造更丹女织壮锦手工艺纺织品的国产品牌气质,使民族壮锦手工艺品更为广泛地传播及吸引消费者,不断推进国内外的传播与认同,将民族品牌推向世界。

    2.技术型人才培训

    传统民族壮锦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培育,而更丹壮锦技艺纺织基地现有的技术型人才极为短缺。壮锦技艺人才的培养主要在技艺传承、产品研发设计两大方面。通过媒体宣传的壮锦文化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当地人来到更丹学习技艺,扩大传承壮锦纺织技艺的人群,提高大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壮锦手工织品的了解。亦可采用实地指导与远程教学的双模式,将纺织品制作流程以视频方式上传至网络平台。同时加强行业企业与技艺传承人、设计从业者的合作,吸引和引进专业人才和在外打工的本地织锦艺人返乡对更丹壮锦布料的创新与研发,培育一支技术专业型团队,让现代技术与传统模元素相结合,做出更为优秀的设计产品。

    (三)旅游开发促进文化的传承

    1.设立非遗文化体验馆

    隆安壮族织锦技艺纺织基地地处景色迷人、山情水意的更望湖旅游景点边上。更望湖作为刚刚被外界所发掘的旅游胜地,由于其季节性景色差异较大,游客们都会在不同季节前来游玩,旅游商业前景较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地特色文化,不仅可以让游客在游玩之际体验民族特色的壮锦技艺文化制作活动,还能宣扬本土传統手工技艺文化。更丹布料的制作包括从脱棉籽到纺线,到上机织布到染布,这一系列工序,都采用较原始的工具,传统的做法。将这一系列制作过程作为非遗文化展示或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设立为非遗文化体验馆,提升少数民族传统技艺非遗的知名度,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感和旅游趣味。

    2.旅游文创产品的结合与推广

    将更丹壮锦纺织品的元素应用于旅游文化产品上,把“旅游+文创+非遗”的消费模式结合起来,通过对民族文创产品设计的市场调研,调查市面上欢迎程度高及销量较好的文创产品进行研究分析,研发出符合更丹地区壮锦特色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方案,应用于文创产品上,树立独具一格的民族特色风格的旅游文创产品。丰富旅游文创产品市场,吸引更多客流量,带动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和收入,改善生活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以政府扶贫项目资金扶持、更望湖旅游地区特许等方式对接从事文创产业的工作室、小型企业等,打造专属更丹女织的系列文创产品,让传统民族特色文创产品成为地区的一张名片。[11]满足游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消费需求,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技艺非遗的文化推广。

    3.网络平台及媒体宣传

    建立更丹女织网络宣传网站,将更丹壮锦手工艺品历史文化渊源和制作过程以图片、文字、视频等数字媒体化进行储存,促进壮族织锦技艺的文化传播。其次,利用新媒体及当地电视台采访进行下村访谈,以采访当地人或纪录片形式记录更丹女织文化的形成,发布于各大网络平台上。或结合目前大众流行化的短视频形式,将商品介绍和制作以简短小视频播放于短视频平台上,增加壮锦产品的曝光度和流量。将壮锦手工艺产品入驻互联知名电商平台淘宝、京东、拼多多等,扩宽壮锦产品的销售渠道,扩大传统民族技艺的文化传播范围。

    结语

    随着社会文化历史的变迁,壮族织锦技艺的发展要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演变。面对民族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市场化冲击、创新能力匮乏等发展困境,要将民族传统文化瑰宝代代传承,不仅需要的是壮族本土人民对民族价值观的认同,更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大力扶持、长远规划及社会媒体力量的切实关注和投入。在保留壮族织锦民族特色的同时,加入现代的设计元素,融入符合当代人的设计理念,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让其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与民族活力回归于大众视野中。只有本土人民、社会、大众共同力量的帮助之下,不断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合力效能,才能让少数民传统技艺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中国民族博览,2019 (13):4-8

    [2]黄昭彦.壮族织锦技艺的发展演变与传承思考[J].改革与开放,2020 (23) 15-18

    [3]刘勤.民旅地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创造性转化研究—— 以靖西壮旅织锦为例[J].大众文艺,2019 (20):7-8

    [4]樊道智,万辅彬.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工艺振兴的困境与出路——以壮锦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4 (04) 45-51

    [5]路琼.传统织锦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的转型与应用思考——谭湘光传统手艺调研[J].南方文坛,2016 (06):158-160

    [6]王安霞,石芸祯.广西壮锦纹饰的视觉创新设计研究[J]设计,2018 (12):106-108

    [7]凌婕.广西壮锦图形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8]黄星.从广西壮族的服饰色彩特点中浅析色彩的地域文化特性[J].设计,2014 (03):181-182

    [9]陈川.基于跨界设计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J].戏剧之家,2018 (32):126-127

    [10]岑雨晨.弘扬民族文化构建民族品牌—— 对土家织锦品牌化发展问题的思考[J]民族大家庭,2020 (01) 68-71

    [11]陈欣琪.用“文创潮品”讲好“汕头故事”[N]汕头日报,2020-04-1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