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游戏”户外环境打造例说
钱敏
“安吉游戏”的户外环境具有自然、野趣、开放等多种特征。这种不限定边界、功能的游戏环境充分显示了孩子是环境的主人,孩子对环境具有支配权,而这样的环境也正是孩子体验、探究、发现、学习的重要场所。
当然,户外游戏环境的打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教师基于对孩子游戏行为的观察,根据孩子发展需求,通过反思不断调整、完善和优化的。因此,我们说“安吉游戏”的户外环境打造是一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动态演变过程。
下面以四个游戏区的演变为例,来诠释“安吉游戏”的户外游戏环境的多样性和可变性。
●多变的山坡区
以前我们幼儿园没有山坡,最初建造山坡也是就地取材。在开展户外游戏之初,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的游戏环境是孩子需要的”。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孩子乐于持续探究将物品从高处向低处滚动的秘密,并从中有惊喜的发现。于是,我们思考“如果这些物品从更高的山坡滚下来,孩子会有怎样的体验和发现”。正好,幼儿园原有的沙池已经满足不了孩子多种玩法的需求,在扩建沙池时挖出的泥沙堆满了沙池周边,运走这么多的泥沙需要一大笔运费。这时,我们就在想可以怎么利用这些泥沙。通过反复思考、讨论,征求施工方的意见,我们决定用这些泥沙在沙池的侧面堆一个小山坡。当时的山坡只是一个表层铺上人造草皮的馒头形土包,我们投放了梯子、轮胎、塑料滚筒、长木板、大塑料盆等材料,让孩子们自主游戏。
其实,这一时期的户外环境创设和游戏材料投放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全凭我们自己的摸索。当时,我们对游戏的理解和实践还不是很深入。因此,更多的是管理者和教师从放手和安全的角度出发就地取材来改造户外游戏环境,户外游戏环境并不完善。但这并不影响孩子们对山坡区的喜爱。在这里,有探究发现带来的惊奇,有体验冒险带来的兴奋,有突发奇想带来的快乐……由此,我们笃信,在幼儿园创设山坡这一游戏环境是可行、适宜的,对山坡可能会有安全隐患的担忧也因孩子们对山坡的热爱和自如掌控而打消。
随着时间的推移,铺在山坡表层的人造草皮不断脱落,下面的泥巴和小石子都裸露了出来。从安全与卫生的角度考虑,山坡必须改造了。怎么改造?我们基于平时对孩子游戏的观察、调研,与班級教师的座谈研讨,认为改造后的山坡区既要顺应孩子爱冒险、爱探究的天性,也要满足孩子五大领域发展的需求,因此要好好设计一下。经过设计后的山坡区变得更大、更美观了。同时基于孩子喜欢钻爬的特点,我们在山坡的下半部埋了两组水泥管当作山洞,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们会对“钻山洞”感兴趣。同时,我们把山坡区的几棵大树也利用起来,在树与树之间搭建了木制的空中廊架,廊架与山坡的一侧连接。我们认为这样设置既增强了山坡用来攀爬的功能,也满足了孩子登高望远的需求。我们满心期待孩子们在精心打造的山坡区游戏时会出现很多“哇”时刻,然而在跟踪观察时我们发现,此时的山坡区虽然有不少孩子游戏的身影,但是,孩子在“小土包”时期游戏时曾有过的令人惊喜的探究行为再也没有出现过。不仅如此,山坡区还因为一些高结构设施,导致游戏内容单一而备受幼儿冷落。比如,被我们寄予厚望的“山洞”,起初孩子们会在里面钻爬、躲藏,但是连续玩了几天后,“山洞”便无人问津。这是不是意味着孩子们不喜欢钻爬了呢?并不是。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孩子们更喜欢在一些可以活动的水管、滚筒里钻爬。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山洞”有不安全因素,狭长、阴暗的过道不便于教师观察,难以避免一些可能出现的危险。再比如,我们精心设计的“空中廊架”也被孩子们冷落,因为孩子们在廊架的游戏仅限于从这头走到那头,自主发挥的空间受到了限制。
虽然从幼儿园整体环境来看,改造后的山坡区比较协调、美观,但因为在改造时我们还是存在主观判断、想当然的问题,没有真正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从而存在不少不合理之处。为了弥补不足,我们下决心对山坡区进行再次调整。
我们开始以更宽广的视角去思考。我们花了比较长的时间去山坡区持续观察孩子们的游戏,并不断与孩子们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我们梳理了山坡区环境中存在的几个不合理的地方:一是高结构的设计过多,如“空中廊架”“山洞”“栈道”等;二是山坡区周围比较拥堵,孩子们的游戏行为受限制;三是山坡过于平缓,高度和坡度不够。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整:一是适当增加了山坡的高度;二是把人为设计的“山洞”“栈道”“空中廊架”等拆除,留出更多的空间让孩子自由发挥、自主游戏;三是拆除与山坡相邻的沙池的坎,使沙池区与山坡区相连,将山坡的边沿延伸至沙池,使山坡与沙池融为一体;四是利用山坡区边上的围墙和建筑物,搭建可以收纳材料的长廊,方便孩子游戏时取放材料;五是利用场地上的大树和山坡边宽敞的场地架起两条滑索,并铺上人造草皮,形成了有足够高度和长度的滑索区,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感受、体验速度与激情。
再次改造后的山坡区保留了更多原生态的特征,变得更宽敞、更通透、更安全、更方便,游戏区之间的界限被打破,游戏环境呈现了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从而实现了环境利用的最大化,为孩子提供了更多学习与发展的可能。
●被激活的水池区
我们幼儿园有一个标准化的玩水池。之前,因为出于对安全等方面的考虑,每年只在6月下旬才象征性地开放几次。在户外游戏开展之初,为了凸显“水乡渔文化”特色,我园创设了“水乡渔趣”特色玩水区。我们在水池边摆放了一条小木船,还投放了与传统水乡生活生产相关的材料,不仅有渔网、网兜、鱼竿、斗笠等,还有鱼儿、泥鳅、螺蛳等。创设这样的游戏环境,我们想看到孩子们戴着斗笠,拿着网兜、鱼竿玩网鱼、钓鱼、捉鱼游戏,在小木船上玩划船游戏等。然而,事与愿违,我们看到斗笠不再是斗笠,鱼竿不再是鱼竿,孩子们把鱼网当裙子,把斗笠当捕鱼工具,甚至有些孩子根本不需要这些材料,用瓶瓶罐罐和小石子、泥土、野草等就玩起了过家家的游戏,而我们精心设计、布置的小木船只是被孩子们用来攀上爬下而已。基于对孩子游戏的持续观察,我们反思:幼儿园创建特色游戏环境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想看到的游戏场景真的是基于孩子的已有经验吗?真的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乡村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水乡早已不是我们认为的水乡,有些传统的渔具和生活生产习惯早已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只是我们自以为是的课程特色化。所以,在那个时期,我们的户外游戏虽然已经穿上了自主游戏的外衣,但其实还有“假游戏”的影子,很多游戏环境和游戏玩法的设计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而孩子在意的是可以在任何地方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跟谁玩就跟谁玩。
于是,我们开始反思环境创设与孩子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问自己:“给孩子提供玩水的机会能促进他们哪些方面的发展?”“在玩水区只能玩水吗?”基于这样的思考,再来审视玩水区的环境,我们发现有众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水池的边沿很高,进入水池需要通过八个台阶,上下、进出非常不方便,导致水池与周边环境隔绝,比较封闭;50平方米的水池只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出水缓慢容易堵塞;整个水池在一个平面上,经常会出现“死水一潭”的现象;水池周边环境比较雜乱,一到雨天更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
怎么调整玩水区呢?为了节约资金,我们决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将原来比较封闭的玩水区域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我们先拆除水池的边沿,再沿着原来的边沿挖了一条宽窄不等、深度为30厘米的环绕形水渠;保留水池的中间部分,并在上面搭建雨棚架用来摆放游戏材料,以方便取放;在水渠的周边按一定的间距安装水龙头,在水渠的东侧增加高低不等的两排洗手池,方便将高处的水源接入低处的水渠中,以满足孩子多方面的需求;将水池的出水口扩大,并在水渠的北侧开一条出水小渠,将水引到围墙边的排水渠中,排水的畅通保证了水渠中的水始终保持流动的状态;在水渠的外围铺设防腐的木板路,在比较宽的水渠上方架木桥,使水池中间与水渠外环境互通。
改造后的水池区更具自然、开放、可变等特征,投放在这里的材料也更低结构,不再为了特色而特色,孩子们的游戏也更多变与综合。孩子们可以充分体验玩水带来的乐趣,发现一些小秘密,也可以任意涂鸦与玩色,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与水池区环境互动。环境的改变为“孩子发现世界、教师发现孩子”提供了更多可能,教师们的课程观、儿童观也随着孩子在游戏中的精彩表现而不断改变,实现了从“我想让孩子怎么玩”到“我好奇孩子怎么玩”的转变。游戏区的名称也从原来的“玩水区”变成“水池区”,实现了从以单一玩法命名转向以场地特征命名,体现了游戏区不设定玩法的思路,满足孩子玩法多样、可变的需求。
●变“干净”了的陶泥区
我们幼儿园原先主要利用功能室、楼道口等区域开展泥工活动,投放的材料也是比较干净的白泥、橡皮泥等,因为受空间和材料的局限,孩子们在泥工区只能玩泥,偏向于精细化动作的发展。这不能充分体现“安吉游戏”最大限度地放手的理念。通过持续观察,我们也发现,孩子们对泥工区的兴趣不是很高,持续游戏的时间不长。这时,我们思考: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在更自然畅通的户外开展玩泥游戏呢?于是,我们将目光转向了室外。幼儿园的后院有宽敞的场地,那里春天草长莺飞,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果实累累,冬天白雪皑皑。如果孩子们在自然资源如此丰富的场地上尽情地玩泥,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我们便在较空旷的场地上搭建了一排简易的木支架棚,顶上铺了亚克力板,在亚克力板上面又铺了一层本地随处可见的竹梢,在夏天可以遮挡太阳。玩泥的操作台有不同材质、高度、宽度等,可以满足孩子们操作时的不同需求,并按游戏场地的特点进行布局。比如,在木架长廊里摆上替换下来的旧桌椅,满足孩子坐着操作的需求;在树荫下提供不同大小树段加工成的操作台,自然、结实的操作台可以让孩子放手操作;用青砖砌成的操作台面积更大,可以满足多个孩子合作游戏的需求,等等。我们提供的泥也更多样,除了网上购买的陶泥外,我们还对当地用来制作酒缸的土进行再加工,使其粗细、软硬都比较适合孩子操作。在其他材料及工具的提供上更开放,除传统意义上的泥工工具外,我们还提供了砖块、木块、木桩、锤子、铲子、铁锹、盘子、盆子、壶等,孩子们在使用这些材料时,不再明确地区分哪些是工具、哪些是材料,有时候工具成了辅助材料,而材料又成了塑形的工具。很多时候,户外的野花、小草、泥巴、树枝、石子等自然物也成为孩子们玩泥时唾手可得的工具和材料。
户外陶泥区的创设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孩子,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在自由自在的游戏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是,问题也来了,陶泥区游戏结束后的清洗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因为水池、水龙头数量少,每次在清洗环节会出现消极等待现象,有的孩子因为等待时间过长而扔下材料就走,孩子们因套鞋等游戏装备不能及时得到清洗而将泥浆带到活动室。同时,我们发现现有的几个洗手池的出水口太小,陶土的渣时常会把出水口堵住,洗手池堵塞现象频繁出现。再者,后院的地面都是纯自然的泥地,遇到水就会变得泥泞不堪,有些爱干净的孩子说太脏了,不愿意玩。于是,我们对陶泥区做了进一步调整。首先,增加水龙头、水槽数量,在紧靠幼儿园围墙的边上用青砖搭建了长长的三排简易水槽,水槽的出水口较大,每个水槽上安装了6~8个水龙头,加上原先的8个水龙头,这个区域的水龙头超过了30个,基本能满足一个班孩子的用水需求。其次,对原有的洗手池下水道进行了清理和拓宽,以保证孩子们在清洗时水流畅通无阻。再次,对部分泥地进行硬化处理,用青砖铺设操作台周边的地面并以小路的形式延伸至其他区域。最后,在房屋的墙壁边沿搭建了雨棚,并在雨棚下设置了收纳和展示架,这样既方便孩子随时取放材料,也满足了孩子展示、保留作品的需求。
多次改造后的陶泥区既保留了生态、野趣、畅通等自然环境特征,又凸显了开放性与实用性,游戏时,孩子们对各种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更为开放和大胆,创作的作品也更具个性与创意。同时,因为增加了足够数量的水龙头,硬化改造了部分泥地,陶泥区的清洁工作就变得简单方便了。孩子们在可以操控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表达和表现,充满了自信,创作的作品也是精彩纷呈,让人眼前一亮。
●沙池中的梅花桩迷宫
在我园行政楼后面和围墙之间有一处空地,面积大约有200平方米,靠幼儿园围墙一端是一片小树林,有松树、玉兰树、香樟树、桂花树以及部分灌木等;靠行政楼这一端是大理石地面。在思考“让孩子有地方可玩”时,我们对这一区域进行了规划。我们认为幽静的小树林、松软的泥地等独特环境适合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既开放又相对隐秘的游戏环境。于是,我们想到了迷宫。考虑到迷宫的玩法不能太单一,我们就将打造迷宫的主要材料定为木桩。我们清除了树林里以观赏为主的灌木以及杂草、碎石等,让场地变得整洁、安全、宽敞,然后将60多个直径为30~40厘米、高为60厘米的圆木桩竖立固定,成为半开放的双C合抱形木桩迷宫。木桩迷宫深受孩子们喜爱,他们亲切地称它为“梅花桩迷宫”。虽为迷宫区,但我们并没有给孩子任何功能和玩法限制,孩子们在那里攀爬、跳跃、躲藏,或利用长短不一的木板和高低不等的梯子等可移动材料进行各种挑战性较大的游戏。随着迷宫区游戏的推进,我们也发现因为受到场地条件限制而带来的一些问题。比如,迷宫区虽然设置在树林中,下面是泥地,但迷宫区的外侧是大理石地面,孩子在攀爬跳跃的过程中如果不慎摔下会有一定的安全问题。在“安吉游戏”理念中,安全与冒险并不冲突,关键在于成人在相信孩子的同时,要为他们创设适宜的环境。我们的做法是:让“不安全”的环境变得更安全,孩子更能自主掌控。于是,我们将原来分开的两部分地面——硬化地面与树林泥地融为一体,并铺上30厘米厚的细沙,再用小的原木桩将整个区域围起来,乍一看就是一个大型的沙池,而梅花桩迷宫就成了沙池的一部分。同时,在自主、就近、方便等原则指导下,我们考虑到要支持孩子自主做好游戏材料和自身的清洁工作,以及游戏时孩子对沙水的持续探究,便在沙池的边沿设置了用废旧轮胎及青砖、铝制脸盆等材料组合的适应不同年龄段孩子身高的清洁盥洗设施。渐渐地,这里成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集挑战、休闲、娱乐、探究于一体的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场。
通过环境改造,孩子们的游戏变得更多样、有趣,探究的空间越来越大,探究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游戏的表现形式也千变万化:当梅花桩遇上沙水时,它便突破了原有的功能,梅花桩顶端的截面可以是盘子,可以是平底锅,可以是砧板等。而铺在梅花桩上的体操垫,可能是床,可能是桥,可能是屋顶等。铺在地面上厚厚的、软软的沙让孩子可以更放心地跨跳。这样的改造也丰富了孩子对环境风险评估的经验,他们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究中逐步体会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当然,这次的改造并不是此游戏区的最终呈现,随着“安吉游戏”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能够给孩子带来无限想象和创造的一定是多样可变的环境。梅花桩迷宫虽然也具备开放与可组合性,但60多根木桩全部被固定在泥土中,缺乏可移动、可调整的灵活性,导致不能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身高、不同兴趣孩子的游戏需求。因此,如何不固定梅花桩结构,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性,让他们自主地去设计游戏,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实践的。
以上只是“安吉游戏”户外环境打造、演变过程的一个缩影,这不是结束,而是又一个阶段的开始。我们相信,在“放手游戏”“发现儿童”等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环境会追随孩子的探索需求而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师专业能力也在发现、反思、调整、再发现、再反思、再调整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获得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