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语境下人的新定位
魏郡一 梁甜
【摘 要】在生态哲学中过于强调自然界,反而对于人本身的关注不够。事实上,生态哲学的关键仍然是人,只有人完成向“生态人”这一角色的转变,才能真正进入生态哲学之中。生态人,就是自由、自主地决定要与自然和谐共处,自觉地成为“自然的看护者”的人类。人类怎样确认自己,就会如何塑造自我,而人在进行自我塑造的过程中又制约或推动着自然的走向,在当今时代,人对于自然的影响力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本文将从自然人—主体人—生态人,这三种不同时代下人之定位的转变,来阐述人在生态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生态;道法自然;人为自然立法;和谐共处;生态人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6-0179-03
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世界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部分,认为自然界就是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运行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人类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人对于自然的影响力甚至可以用改天换地来形容。因此,在现代必须重新认识我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我认为人类主要经历了三种角色:第一,“自然人”即古代人类,那时人对自然是充满敬畏的,人类似于自然的仆役,认为我们只能去适应自然界,并且努力生存下来。第二,就是“主体人”,主要是指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时期及之后的人,在这一阶段,人的地位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人为自然立法”,人终于获得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自然成了人类满足需要和欲望的人类的所有物。在这一时期,因受到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自然为我所用”这种思想成为天经地义的事情。第三,就是“生态人”,这是我们现在乃至未来,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的新角色、新定位。“生态人”就是指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是明白在与自然界的关系中,人类拥有了选择权,但仍然自由、自主地决定要与自然和谐共处,自觉地成为自然的看护者。
一、农业文明——自然人
卡洛琳·麦西特在《自然之死》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古代人将地球看是活动的有机体,以母亲来比喻地球。因而,处于自然时期的人类对于自己的定位就是被母亲所养育的孩子。那时候的人类受到这种观念的约束,同时古代有限的劳动工具也限制了人类的活动。所以,那时候的人类也与自然相处得非常和谐,但是,与现代不同的是农业文明时期的和谐共处是一种被动的。
(一)古代中国哲学
在自然人这一阶段,我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思想就是中国哲学中的道家思想,道家的生态哲学思想最为丰富多彩。而且“主张顺应自然的道家思想,被西方学者看作是当代深层生态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①
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老子哲学的核心是“道”,这个“道”存在于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它是天地之中最为恒久的存在,道的最根本的属性就是自然无为,就是指人要依循自然万物的本性去看待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就是指“道”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一切都是从中孕育的,它不需要受到外部事物的影响,而是只听从自身的变化而变化。老子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而这种无为并非真的不作为,而是指我们要聆听“道”的呼唤,倾听“道”的述说,即是指一种不妄為、服从道的指挥,不违反天道。这就是老子为什么说“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哲学思想强调一种和谐,即我们要与世间万物和谐共处。
(二)古代西方哲学
在古代西方处于朴素的唯物主义时期,哲学家将自然物认为是世界的源头,例如,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源,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他们都认为人与世界应该和谐共处,因为自然是世界的源头,我们应该尊敬自然。赫拉克利特是最早把道德活动看作是必须从属于普遍的世界规律逻各斯,人的道德活动的最高目的,就是与这个逻各斯不断接近。②
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主张“大自然不可能毫无用处地创造任何事物,如果自然无所不有,必求物尽其用”。③虽然在此之前,苏格拉底就曾说过他在自然中一无所获,只有在人身上才能获得知识。但是,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最初的表达。因古希腊哲学对于欧洲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都是在倡导回到欧洲思想的起源地——古希腊。而亚里士多德又是古希腊哲学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运动都是为了重新确立人的地位,将人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故而会有意或无意地放大亚里士多德关于人之地位的诉说。所以,近代哲学就不可避免地会走向主体性哲学。
二、工业文明——主体人
(一)主体性的人之建立
近代以来,笛卡尔通过一次彻底的普遍怀疑,完成了对“我思故我在”的哲学论证,证明了“我思”在认识中的基点作用,这是对于人的理性能力的一次肯定,也在真正意义上确立了人的主体性。笛卡尔认为一切我们所相信的都可能不是真的,它们都是我们的经验所得,并非确切的知识,故而他希望自己的哲学建立在一种不可怀疑的基础之上,故而对所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一次普遍怀疑。最终发现只有“我思”是无可怀疑的,因而说“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普遍怀疑完成了一种“解构性奠基”的作用,“我思”成为笛卡尔哲学中的阿基米德点。笛卡尔也完成了对于人之理性的至高地位的奠基工作。
在此之前,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等思想,但这是关于人主体性的强调,只是一种口号,并没有对此进行哲学论证。而笛卡尔通过对于人类理性能力的确认,完成了人的主体性的确认。认识的主体是人,而作为人之外的自然界就自然而然被看作是客体。至此,主客二分正式被确立。而作为主体的人,似乎就理所应当地拥有了对于客体的自然界的支配权。
笛卡尔之后,出现了以康德为代表的一大批主体性哲学家,康德提出了“人为自然立法”这一划时代的思想,这被称为哲学界的“哥白尼革命”。康德通过对于纯粹理性的批判,在哲学上论证了自然界不过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现象,人可以通过运用自己的理性能力为自然界立法。在此,康德以一整套完整的体系,论证了人运用先验知性范畴,来整理和加工人的感觉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界的杂乱无章的现象,并且使得这些现象具有某种规律性。即是指我们现在所看见的自然界中的万物运行的规律或秩序,都是人为添加给自然界的。如果没有人对自然界使用先验知性原则,自然界就不可能有秩序地运行。
启蒙运动的开展,更加确立了人的理性能力,人获得了彻底的解放,同时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的工业生产能力空前发展,人类也从真正意义上获得了反抗自然的能力。在此之后,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普罗泰戈拉所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不再只是一句口号,人们已经付诸实践了。
人的主体意识被空前放大,启蒙运动也将人的物欲彻底解放,以达成它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目的,人们的生活中就充斥着利益的追求和物欲的满足,工具理性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弗兰西斯·培根所言的“知识就是力量”成为工具理性的典型代表,也成为人类中心主义的精神宣言,将科学技术从理解自然的工具转变为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新工具”,人成了“自然界的臣相和解释者”④。人类成了世界的掌控者,为了展示这种掌控力,人类就开始对自然进行索取以满足自身需求和欲望。人类已经开始在实践中成为“万物的尺度”。
(二)对于主体性之人的反思
主体性哲学经过了笛卡尔的奠基、康德的发展与论证、以及后来许多的主体性思想家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时影响力巨大的哲学思想。
然而哲学的灵魂就在于它的反思性,尽管主体性思想已经成为当时的主流,人的理性被放在较高位置上。但是仍有一些具有超越性思维的人对此进行了反思、批判,接下来笔者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例。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⑤在《启蒙辩证法》中就对培根的观点进行了批评。在《启蒙辩证法》之中,霍、阿对于“知识就是力量”的解释大致为:人类掌握了知识,就可以获得对于自然的指挥、支配的权利。而两位作者对于这种观点的批判贯彻了整本论著。
在《启蒙辩证法》中,霍、阿认为启蒙强调的理性已经转变为一种工具理性,理性缺失了自我反思的维度,相当于丢失了纠错力。启蒙已经跌下神话,此处的神话特指奥林匹斯神话,因为它的核心就是一种权利关系,权利关系的唯一意义就在于:作为唯一的、绝对的掌管者的权利。主体是掌控者,客体只为主体而存在,在这个关系中,世界一定是以同一性原则为前提。对象世界(自然界)的意义就是支撑主体性,成为人可以掌控的东西。神话之所以是启蒙,是因为落入主体-客体的逻辑之中。世界被我们同一化,我们认识世界就是建立一个解释系统,凡是不能被人所理解、解释的,都将它从这个系统中剔除,即对世界进行一种“祛魅”。
“同一性”正是法兰克福学派所批驳的关键,霍、阿抗拒同一性,否认主体思想的独断专行,也就在客观上保证了对象世界(自然界)的生存。在那个异化的时代,主体性作为新的权威,利用理性来宰制自然,与此同时,自然也变为一堆空洞之物,成为人类施展权利得到的反讽。这一反讽的现实意义就是,让我们看到了启蒙之下的自然,而自然的命运,或许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我们未来的命运。
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生态哲学的理念,但是它对于主体性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所谓“不破不立”,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批判、反思的精神,以及理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有之后生态哲学的建立。同时,这也提醒了我们生态哲学不仅需要具备强有力的批判精神,同时也需要树立一种对于生态愿景的解释性的理论。
三、生态文明——生态人
生态哲学之所以出现在20世纪后半叶,与当时的环境和生态危机问题凸显息息相关,工业文明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这其中以苏联时期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影响最为严重,直到现在切尔诺贝利仍是无人区。
所谓生态人,就是指与自然和谐共處的人,就是自然界的看护者。生态人是生活在生态文明中的人,而生态文明是对之前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和积极扬弃,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全新的文明时代的凝练概括,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种全新文明形态。就本质而言,生态文明就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会贯通构成的整体性文明。
现代的生态哲学,是人已经正确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这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已经知道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区别,人与动物不同,虽然人也是被抛入这个世界中的,但是由于人具有参赞天地化育的能力,可以与天地形成一种“对抛”,从而使得人在世界中具有某种特殊地位。但是我们需要将这种能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因为人与自然就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者休戚相关。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自然界可以说为人之本质的外化表现。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独自存在,反之亦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蕴含、制约的,互相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才能存在。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成为人如何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人需要更加准确地认识到自己的新定位,才能拥有更好的生活。人的思想决定了行为,虽然人的行为受到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但思想决定了人类如何使用手中的“工具”。人类怎样确认自己,就会如何塑造自我,而人在进行自我塑造的过程中又制约或推动着自然的走向。
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都属于“自然人”,那时候的人都认为自然界的力量是人力无法抵抗的,那时候的主流思想是我们生活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只需要听从自然的安排,人类就像是一个孩子;而到了工业文明时期,绝大部分人都是主体人,当然也存在少数超越性的思想家,预见了人类中心主义存在的问题,但毕竟人数较少,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有限。当时的主流思想认为,人为自然立法,自然界就是客体,它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为主体所用。在这一时期,人类就像是进入了叛逆期的青少年,近乎疯狂地对自然界进行反抗;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生态时代,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力量可以改变自然界,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自然界的重要性。知道了自然界就像是人的一面镜子,自然世界就是人的本质的外化表现。现代人已经开始进入一种全新的角色——生态人,在这一时期,人经历了孩童时期的幼稚、青少年的叛逆之后,已经真正成熟懂事了,生态人就是一个成年人。作为生态人,我们明白在与自然界的关系中,自己拥有了选择权,所以我们是自由、自主地决定要与自然和谐共处,自觉地成为自然的看护者。
注 释:
①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6-61.
②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75.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3.
④[英]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M].许宝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7.
⑤在下文中,将二位作者简称为霍、阿.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渠敬东,曹卫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