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智慧财务发展的研究与探索

    高婧扬 李芳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家医疗模式的不断调整,医院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正逐步向财务信息化方向转变。新形势下,公立医院推行智慧财务势在必行。文章介绍了智慧财务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分析了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不足,并以Z医院为例对公立医院智慧财务发展进行研究,提出公立医院智慧财务的发展方向,以期实现财务管理大数据和数据分析、业务财务深度融合、“互联网+财务报销”、新制度下的会计核算、大数据收付平台和对账平台以及“全生命周期”财务风险防控,以此推进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升公立医院财务管理能力,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公立医院; 智慧财务;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R197.322;TP315;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1)02-0128-05

    一、公立医院推行智慧财务的背景

    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提出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推动智慧医疗服务和健康大数据的应用。2017年,国家卫计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医疗机构应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2018年,国务院提出要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鼓励医疗机构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效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健委先后发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的相关政策。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疗”的推行倒逼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1 ]。同时,新形势下信息化已成为医院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环境,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医院财务信息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智慧财务成为财务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家政策的调整和要求,还是新冠肺炎疫情下医院发展的需要,亦或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形势,公立医院推行智慧财务势在必行。

    二、智慧财务的内涵及意义

    在信息化时代下,智慧财务被赋予新的内涵。它是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通过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各项财务工作,并实现智能化管理的过程。“智慧”主要体现在全面、准确、及时地收集和传输各项信息数据,并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智慧财务的应用将进一步深化业财融合,提升医院财务信息化,提高财务管理能力,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

    (一)快速生成财务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借助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处理,及时将各类经济业务收支信息加以搜集、整理和加工。一般综合性医院的规模较大,内部部门科室较多,日常工作面临大量的信息数据,财务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信息处理,人工处理也易出现错误且工作效率不高。智慧财务的应用旨在通过大数据等信息手段对数据进行处理,提高财务工作效率,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存储大量数据且保存便捷

    通过信息化手段对财务档案进行整理和归档并对其进行信息安全保护,实现财务信息的安全存储。这种存储方式方便财务信息的传输和保存,避免了实体档案占用空间、易损毁的问题以及因纸质资料损毁或丢失造成的不可追溯问题。同时,借助信息手段对财务档案数据查询进行管理,实现方便快速的查询并确保数据查询记录可追溯。

    (三)推动财务人员的转型

    目前,财务人员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工作还停留在基础的会计核算,没有主动参与到资金管理、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等方面。财务信息化的推进可以让从事基础、重复工作的财务人员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向财务分析、管理决策等岗位发展,提升自身业务管理能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三、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不足

    (一)财务信息化程度不高,应用范围不广泛

    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的财务信息化程度并不高,财务信息化主要表现在会计核算方面,但财务其他工作还存在手工记录,工作效率不高。如很多医院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还是通过财务人员使用Excel表格进行手工登记和汇总的方式进行。由于综合性医院涉及部门众多,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事项日益增加。在手工登记和汇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误记、错记等,影响预算编制和执行结果。再如,很多医院财务报销流程中的报销申请填单、制单审批、报销原始附件、查阅会计凭证等环节均为手工,信息化程度不高。传统财务报销流程一般分为7个步骤,见图1。此种模式下,根据业务需要可能存在多级审批,报销经办人需找不同的审批人员进行报销审批。由于审批人员多为行政领导,公务繁重,可能会造成报销经办人跑空路的现象,降低报销效率。对审批人员而言,每日零散且多次的审批签字占用了大量时间,每次审批签字也会打断审批人员的工作思路,影响工作效率。财务人员手工计算报销金额并编制记账凭证,随着医院业务量的不断增加,经济事项越来越多,手工报销效率不高也容易出错[ 1 ]。若能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移动审批”和“线上报销”,可以减少报销经办人的多次跑路,提高财务报销工作效率。

    同时,虽然大多数公立医院已经建立了会计核算系统、门诊住院收费系统等,但对涉及管理会计系统的应用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定价、成本核算等方面建设比较缺乏,导致财务信息化应用范围不够广泛[ 2 ]。

    (二)财务系统与其他系统整合程度低,“信息孤岛”现象存在

    目前,大多數公立医院的财务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以下简称HIS系统)、资产、人事管理等对接不完全,数据整合不足,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信息孤岛”问题严重[ 3 ]。同时,由于不同的信息系统通常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各系统之间的标准和规范不统一,系统间不兼容,造成各系统数据资源难以集成。如门诊收费、住院收费等收入在HIS系统中,与财务核算系统难以及时连接和实时共享,因此,每日的医疗收入等会计核算仍是手工做账的状态。财务和采供系统缺乏联通,容易导致医院的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不能有效形成闭环,可能造成账账不符、账实不符。同时,若不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就难以进行准确的财务核算,不能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的问题。薪酬管理系统与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系统缺乏联通,数据只通过纸质手工传递,数据传输中容易出现错误,也增加了绩效核算的难度。系统间整合程度低使得数据不共享,造成很多数据的搜集或整理重复开展,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严重影响财务管理效率。

    (三)缺乏动态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传统财务模式下,财务风险的管理注重事后,缺乏对风险的事前预警和事中控制,缺乏动态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这使医院的财务风险管理具有滞后性。而公立医院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现金流风险。如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一些医院全部或部分关闭门诊,导致门诊患者和慢性住院患者锐减,门诊就诊量和住院患者量大幅减少,医疗收入和现金流大幅下降。同时,疫情当下的医疗防护用品、消毒用品等防护成本大幅上升,导致现金流支出大幅增加。现金流入的减少和现金流出的增加使得公立医院面临巨大的资金问题,资金状况严峻。因此,公立医院要加强对财务风险尤其是现金流的管控,建立涵盖经济业务全过程的动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四)财务信息化人才不足

    财务信息化人才是指既掌握财务知识又能熟练操作信息系统的专业人才。现阶段,大多数财务人员主要是财务专业,日常工作是通过财务系统进行账务处理,对信息操作不太了解。系统的日常管理和后续维护主要是由信息部门或软件公司负责。但是,信息部门的人员不了解财务业务流程,一般只对硬件进行维护,可能会使系统功能无法满足财务工作的需要;而软件公司的人员只是在提供系统开发期进行协助,一旦系统正式上线进入常规运行模式后支持力度会明显减少,使得财务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理想。

    四、Z医院智慧财务的发展实践

    Z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单独设置财务部,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电算化,核算软件为用友财务软件,主要包括出纳、总账、固定资产、成本核算、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等模块。Z医院物资、耗材通过用友系统管理,药品通过HIS系统管理。Z医院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医院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及相关财经政策法规,严格执行财经政策,组织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监督,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优化财务流程,防范财务风险。按照国家相关要求,Z医院于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严格按照新制度和《医院补充规定》要求进行会计核算。

    目前,Z医院推进智慧财务建设主要有以下方面:

    1.实现会计核算系统与HIS系统、物流系统相融合。系统的互联互通防止了“信息孤岛”现象,保证了信息数据全面及时的传输,财务人员可以借助系统的联通自动生成每日门诊挂号收费、住院收费等医疗收入、物资入库、出库(领用)的相关凭证,减少单一重复的账务处理工作量,降低手工制单产生的人工误差,提高工作效率。

    2.按照新会计制度要求,从2019年起公立医院财务核算工作需实现财务会计、预算会计两种功能,还需对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差异进行分析。此外,新制度对会计核算的要求更加细化。Z医院财务部及时升级用友财务软件,按照新制度的要求实现“双凭证”,在编制完财务会计凭证后自动关联更新预算会计凭证;同时,按照新制度的要求新增预算会计报表模板及自动生成功能,通过财务信息系统的升级减轻两套账对财务人员带来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3.积极开展智能结算和对账方式。利用“云”平台和大数据进行数据的接口、存储、计算和对账,建立智能的资金结算和对账平台。(1)积极开展多方式的支付结算方式:开通互联网“云”门诊在线缴费、“聚合支付”等多种支付渠道,提供多渠道收款方式,减少患者排队;开通“银医直连”退费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银行卡退费,方便快捷,避免现金风险。同时,疫情防控要求下,开通“住院自助机”查询住院清单和预缴款渠道,避免面对面业务接触,实现“零接触”。(2)在银行卡、聚合支付、自助机、官微收费等多种收款模式下,Z医院财务部积极推进医院资金对账平台建设,加强日常资金对账工作,确保医院资金安全。

    4.积极改进患者就医流程,出入院结算办理智能化,减少住院患者排队次数。2020年Z医院由财务部牵头开展了“出院结算一站式服务”工作。医院管理层高度重视,前期已成立出院流程改进小组,致力于加强各部门业务交流与信息共享,推进服务流程优化及相关信息化建设。现阶段,Z医院已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医保后台审核,实现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同时,针对门诊特殊检查费用纳入医保报销流程,Z医院也在积极开发小程序,希望通过信息技术优化流程实现办理智能化,切实方便患者。

    5.发票开具可通过信息化手段得到改善,电子票据易获取和存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现阶段,增值税电子发票应用较为普遍,财政电子票据特别是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正在推行。按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疗保障局和四川省关于全面推行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改革的相关文件要求,Z医院在2020年底上线了门诊电子收费票据。随着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应用,患者通过移动端进行结算后自助完成电子票据的下载,减少一次排队结算等候的时间,提高就医体验感。同时,收费票据的电子化也提高了结算效率,缓解了纸质票据存储难、查询难等问题,还有利于实现“患者结算少接触”和“财务报销少接触”的疫情防控要求。

    五、公立医院智慧财务的发展方向

    (一)应用财务管理大数据和数据分析,推进财务管理,支持医院决策

    信息化背景下,财务数据呈现数据种类繁多、数据量庞大的特征。随着新医改的进一步深化,取消药品加成、耗材零差价、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医院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面临挑战,对医院各项经济数据进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尤为重要。财务每年还面临对内对外各种报表需求:新制度要求公立医院按月编制财务报表、预算报表和成本报表三类报表,对财务状况、收支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和成本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反映。同时,每年还需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全国卫生健康财务报表、国有资產报表、全国医疗服务价格和成本监测数据等各类报表。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强调坚持运用信息化作为支撑,确保结果真实客观。公立医院应根据医疗行业的特点,通过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确保数据信息、绩效考核结果真实性和客观性。可以看出,面对大量的财务数据分析、各类财务报表的填报以及国家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大数据、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推进财务信息化势在必行。财务管理大数据及数据分析是基于全部的财务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搜集、分类、汇总、整理和加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数据的规律和趋势,及时发现异常,实现财务数据的及时分类汇总和分析,有助于财务工作的开展。此外,财务决策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即在智慧财务提供的数据中做出判断、预测。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探索智能化财务决策系统,实现各信息数据互联互通、财务大数据驱动决策,促进管理者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前瞻性。

    (二)建立“业财融合”的智慧财务系统,实现业务财务深度融合

    在大數据信息化时代,公立医院应加强业财融合管理模式,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业财融合的财务信息系统,将医院的业务流、物资流和资金流进行有机整合,使业务和财务深度融合,实现数据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财务报销与预算、合同管理系统相融合,有效控制报销金额。报销系统对已按合同条款付款完成或无预算、超预算的报销业务及时发出预警提示,防止超合同或超预算付款。同时,系统融合后,财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能够更好地了解合同执行进度和预算执行情况,加强合同和预算执行进度,推进合同风险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

    2.会计核算系统与HIS系统、物流系统相融合,有效实现物资追踪管理。财务人员可以借助系统融合自动生成物资入库、出库(领用)的相关凭证,减少简单重复的账务处理工作;系统将物资的领用情况、使用情况相对应,对超领用、超使用的情况进行预警提醒,临床科室通过提醒查找原因,降低误记费和多记费的现象发生。

    3.资产管理系统与HIS、LIS、PACS等业务系统相结合,将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种消耗与设备使用效率、产生的收益相匹配,并与成本核算系统的科室成本相关联,有效管理资产和控制成本。

    4.会计核算系统与HIS系统相融合,有效实现业务数据的共享。财务人员可以借助系统互通后自动关联生成每日门诊住院收入会计凭证,避免因手工做账带来的错误和让财务人员从基础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对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判断和分析,推动财务人员向管理型转型;管理者可以实时查询医疗业务总量(如医疗收入、门急诊住院人次等)、医疗业务质量(如门诊住院均次费用、平均住院日等)以及重要经济运行指标(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药占比),做到心中有“数”,管理有“据”。

    (三)建立“互联网+财务报销”系统,提高职工满意度

    财务报销方面,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手段建立“互联网+财务报销”系统,实现“移动”报销。“互联网+财务报销”流程大致分为6大步骤,见图2。

    1.线上提出报销申请。报销经办人通过电脑或者手机等线上系统发起报销申请。

    2.财务线上初审核。报销申请提交成功后,财务人员结合预算管理和合同付款等条件进行初次审核。

    3.提交报销单及相关附件。报销经办人待财务线上初次审核无误后打印报销单据及相关佐证资料交给财务人员。

    4.影像扫描。财务人员扫描报销经办人提交的报销单据及相关佐证资料,上传电子影像。

    5.多层级移动审批。按照经费主管部门负责人、分管院领导、财务部门负责人、总会计师以及院长等多层级审批流程进行审批,审批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审批[ 4 ]。

    6.财务线上复审核。财务人员复审的主要内容是业务合规性。若复审不通过,则驳回至初审状态;若复审通过,则生成支付凭证,出纳通过网银或银医直联方式进行付款,系统自动生成凭证,再由财务人员结合实际业务情况对凭证内容进行修改或汇总。

    “互联网+财务报销”模式下,报销经办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发起报销申请并实时查看审批和报销进度,减少职工因审批、报销等往返奔波的时间,解决职工报销“排长队”的现象,提高职工报销满意度。审批人员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审批,提高工作效率。线上审批也避免了违规审批和越权审批的现象发生。财务人员可以在线审核报销,并通过系统有效控制无预算、超预算、超合同等风险发生,确保经费开支的合规性。同时,线上申请、审批、审核减少了面对面接触的机会,达到疫情下“少接触”的防控要求,医护人员也能节省出更多宝贵时间投入到医疗、教学和科研业务中,促进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教学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5 ]。

    (四)升级会计核算软件,确保新会计制度的顺利开展

    会计核算方面,新制度要求“平行记账”,对每一笔满足条件的经济业务同时进行财务会计核算、预算会计核算和差异分析,这使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更广、难点更大。此外,新制度扩大了资产负债的核算范围,要求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在购入和折旧摊销时按照不同的资金来源进行明细核算,这也使核算工作更加细化。因此,公立医院应积极推进财务信息化,提高财务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对财务软件系统内部对照、勾稽关系等预先设置实现新制度的“平行记账”,减少人工失误和随意性,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平行记账业务。对日常经济业务活动,可以通过设置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科目的对照,实现在录入财务会计分录后,自动生成预算会计分录。同时,在信息系统中内置医院特色的业务场景模板,通过选择模板进行记账。此外,还可以根据自动凭证模板,待相关业务处理完成后,自动生成账务处理模块的记账凭证。二是期末结转业务。新制度要求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期末均要进行结转业务处理。通过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实现设置每月的全部结转收支模板,调用月结模板完成全部收支业务的结转,简化结转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出错概率。三是本期盈余和预算结余差异调节的处理。新制度要求编制本期盈余和预算收支结余差异调节表,由于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对收支确认的时点、依据不同,对于同一笔经济业务,两者往往存在差异,该表的编制难度大、易出错。建议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自动生成,在保存记账凭证时自动检测是否存在财务与预算会计的收支差,确保快速、准确地编制出差异调节表。四是报表体系设置。新制度的报表包括财务报表和预算报表,信息化建设中应支持对上述报表的统一管理[ 6 ]。

    (五)建立大数据收付平台,推进对账平台建设,确保资金安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患者的支付需要,使用快捷支付方式的患者越来越多,为满足患者多元化支付结算需求,公立医院应建立大数据收付平台,利用“云”平台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联通医院、第三方和医保机构系统,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多渠道多方式的智能结算。公立医院可以通过搭建线上大数据收付平台,对内对接HIS系统、用友财务管理系统,对外对接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多种结算渠道,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支付需求。同时,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公立医院还可以开通自助机服务,实现患者自助缴费和自助查询门诊或住院费用清单的功能,减少窗口“面对面”业务接触,满足“少接触”的疫情防控要求[ 7 ]。

    多样化的支付结算方式也加大了财务对账的难度。由于銀行卡、互联网医院在线缴费、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收款渠道相互独立,不同的第三方对账平台和对支付差错处理的方式不同,财务人员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多种支付方式的资金进行核对。同时,由于线上支付并非现金支付能实时到账,一旦发生差错,需人工进行逐笔核对找出差错,导致退费存在“时差”,影响患者满意度。因此,为了防范资金风险,确保财务资金安全,建议公立医院利用“云”平台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推进资金对账平台,确保医院资金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六)加强内控管理,建立“全生命周期”的防控系统,防范财务风险

    内部控制在防范经济活动风险方面具有保障作用,但目前大多数财务工作主要靠人工进行,财务风险很高。公立医院应结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根据财务工作的主要方面梳理各项制度,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内部制度进行有效执行。如梳理预算管理制度、各项经费开支标准和经济合同管理办法,并将上述管理制度的风险理念运用于线上预算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和财务报销系统,通过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实现经费开支的合规性,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控制无预算、超预算、超合同现象的发生,避免超付的可能,确保预算执行的“刚性”和合同执行的“合规性”。再如,明确物资盘点制度,严格进销存管理,加强物资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做到物资入库、出库(领用)可追溯,配合HIS系统监管各部门科室的物资使用情况,确保物资领用和使用的合理性。同时,还应与财务核算系统进行数据共享,确保物资账务处理快速、准确地生成。

    公立医院还可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引入医院各类财务系统,建立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全生命周期”的防控系统,将财务管理与医院日常资源消耗以及临床业务活动的开展情况联系起来,以财务活动为主线贯穿医院人、财、物的整个业务活动和流程中,将财务风险防控在可控范围内。

    (七)加强财务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财务人员转型

    随着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化的步伐逐渐加快,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财务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两方面。财务人员除了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具备数据分析的能力。公立医院应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培养财务信息化人才。财务人员也应具备危机意识,应通过多渠道多领域的学习和培训不断学习财务信息化相关知识,熟悉各项经济业务,使业财融合,还要树立互联网思维,从智慧财务的角度为决策层提供专业的支撑,为临床医护人员、院内职工和患者做好服务,推进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升公立医院财务管理能力。

    六、结语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的应用已经覆盖到医院的各项经济业务。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前端“互联网+”医疗模式的不断发展、新医改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医院经营运行管理的精细化、大量的财务数据分析以及各类对内对外报表填报等各种需求,智慧财务的应用迫在眉睫。因此,公立医院应重视对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加强对财务信息化的投入,加大对财务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以此推进智慧财务的发展,实现财务管理大数据和数据分析、业务财务深度融合、“互联网+财务报销”系统、新制度下的会计核算、大数据收付平台和对账平台、“全生命周期”财务风险防控,以此提升公立医院财务管理能力,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操礼庆,赵昕昱,张泽云.基于内部控制的医院智能报账体系建设[J].会计之友,2020(3):131-136.

    [2] 贲慧.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J].会计之友,2018(4):2-9.

    [3] 史晓川,雷志勤.基于全流程的医院智慧财务系统建设实践探索[J].中国卫生经济,2020(3):86-88.

    [4] 赵昕昱,操礼庆,操乐勤,等.安徽省立医院智慧财务建设实践[J].财务与会计,2020(3):58-61.

    [5] 李秀华,李楠,马灿.疫情下公立医院智能财务发展的探索[J].中国总会计师,2020(6):152-154.

    [6] 莫次峰,岳宏东,李紫昌,等.《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信息系统优化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9(12):90-93.

    [7] 蔡战英,陈朝伟,魏妍炘,等.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结算控制研究: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例[J].中国卫生经济,2017(12):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