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罗永红
2015年4月,住建部和科技部确定了84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试点,青海格尔木市、贵德县、共和县列入其中,成为我省首批列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地区。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与发展模式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智慧城市经常与数字城市、感知城市、无线城市、智能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区域发展概念相交叉,甚至与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行业信息化概念发生混杂。对智慧城市概念的解读也各有侧重,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技术应用,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网络建设,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人的参与,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智慧效果,一些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先行城市则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创新。总之,智慧不仅仅是智能。智慧城市绝不仅仅是智能城市的另外一个说法,或者说是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应用,还包括人的智慧参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内涵。
自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八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正式列入国家级产业发展战略。截至2015年底,我国确定的智慧城市已经达到386个,其中副省级以上城市比例达到100%,地级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达到74%,县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达到32%。
(二)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
分析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思路,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1.城市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模式。该模式涵盖了城市各领域和运行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包括产业经济,城市基础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事物管理体系,水、电、气等资源的高效利用,人文环境打造等。经济水平较高、信息化发展较好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均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2.优势产业拉动模式。该模式侧重对当地人文特色、优势产业的拉动与牵引。比如扬州市提出“建设具有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特色、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辉映的智慧名城,成为国内中小城市智慧化的典范”;无锡则侧重智慧应用对优势产业的带动作用,提出感知环保、感知交通、感知电力等一系列应用示范工程,使之尽快形成产业规模。
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模式。建设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整合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
二、格尔木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格尔木市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不断深化各领域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建设和运营模式,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和社会化开发利用,取得积极进展。
强化组织领导。迅速成立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启动智慧城市创建申报工作。研究确定全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措施、目标规划、工作任务和重点项目,协调解决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关问题。召开了智慧城市专题会议,开展“智慧城市大讲堂”、“信息化应用创新和智慧城市建设”等专题讲座,组織相关人员赴河南省济源市、浙江省温州市、宁夏银川市等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有先进经验的地区参观学习。
加强顶层设计。结合格尔木市的总体发展定位,分析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委托专业咨询机构积极开展格尔木智慧城市前期研究工作。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信部电信规划研究院)编制完成的《格尔木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经征求各相关部门意见后,于2014年12月在西宁组织召开评审会并顺利通过审查。委托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初步编制了《格尔木市智慧城市一期工程项目技术规范书》《格尔木天网项目一期工程技术规范书》,委托国信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初步编制了《格尔木智慧城市主数据库及主平台等工程(一期)招标方案》,为尽早启动智慧城市一期工作奠定了基础。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门户网站群、协同办公系统优化升级(含移动办公)、电子政务数据异地灾备系统等建设工作,并依托市电信公司IDC机房建设完成市电子政务设备管理中心;市住建局完成了《格尔木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实施方案》,目前正在进行中心城区(包括昆仑经济开发区)50平方公里内的城市地下管网普查,即将开展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市国土资源局智慧格尔木时空信息框架3D航拍以及正射影像已完成,后续工作正在开展;格尔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正在进行内部调试;藏区平安城市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一期工程(格尔木区域)即将实施(省公安厅主导)。
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需资金量大,涉及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市民家庭等多元主体。传统的政府自建自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投资需求,引入市场机制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必然选择。格尔木市确定建设项目融资采用PPP模式,成立格尔木市智慧城市项目合资公司。选择PPP模式,即可解决智慧城市建设资金量大、而财政投入不足的难题,也可通过引进专业公司运营,解决本地专业人员不足、后期运营维护难的问题。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信息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宽带青海” 、“光网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光纤宽带、无线宽带以及3G/4G技术构成的移动通信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由公共基础数据库与公共信息平台共同构成格尔木智慧云服务中心。加快发展物联网络、电子商务、网上教育培训、数字娱乐等网络服务。积极谋划面向新疆、西藏以及西亚、南亚的格尔木大数据中心。
明确网络建设目标。到2020年,城市家庭20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农村家庭20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到99%;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60%;4G及以上移动电话人口普及率达到100%;20Mbps及以上宽带用户渗透率达到80%。
三、格尔木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和模式选择
(一)建设目标
按照海西州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格尔木“以建设青藏高原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重点发展盐湖、油气、冶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西部自贸区建设,形成全州最具活力最有牵引力的增长极。”的发展定位,凸显青海工业基地品牌、区位位置优势、发展空间潜力、生态环境资源等城市特色和优势,将“建设泛在网络[1]的基础设施,打造青藏高原区域融合的智慧枢纽、新兴产业的智慧基地、青藏高原四化融合的智慧城市、和谐幸福的智慧典范”作为格尔木智慧城市建设目标。这个目标由基础支持、应用体系和战略三个层面构成。
1.基础支持目标。加快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无线宽带网络和光纤网络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建成遍布全市的传感网络,形成全面感知的格尔木城市物联网;建成广泛汇聚城市各项信息的智慧城市信息资源库,支撑信息资源和应用灵活控制和配置的智慧城市综合支撑平台。
2.应用体系目标。以智慧服务为着眼点,以提升格尔木青藏高原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枢纽服务功能、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增强中心城市的凝聚力为导向,以“以人为本、智慧服务”为发展愿景,将“一卡(市民卡)、一页(市民网页和企业网页)、一网(网上办事大厅)、一号(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一库(智慧格尔木信息资源库)、一平台(智慧格尔木综合服务平台)”六大综合性基础平台和系统建设作为核心,构建智慧格尔木的目标体系,为社会带来全方位的智慧体验。
3.战略目标。智慧化应用进一步融合和普及,“智慧格尔木”的各项建设内容全面推进,并逐步形成统一的整体,智慧化服务全面普及,宜居城市、营商环境、幸福城市、和谐城市构建达到新的高度,达到国内县级智慧城市一流水平。
(二)模式选择
1.采用优势产业拉动模式,打造高原特色智慧城市品牌。格尔木是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重点开发区。要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按照“3+5”的产业发展思路,即以盐湖化工、油气化工、金属冶金等传统支柱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如枸杞、福牛、藜麦等特色生物产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旅游业为支柱)五大新兴产业。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打造青藏高原特色智慧城市品牌。
2.把“互联网+”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优化扩展经济格局的持续动力。如把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等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商+网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构筑了信息时代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中粮集团我买网2016年与乌兰县吉仁生态农牧业有限公司就中粮生态养殖基地合作项目签约和授牌仪式举行。今后乌兰县茶卡盐湖核心产区将成为中粮集团的绿色生态养殖基地,通过我买网生鲜电商强大的生鲜物流配送网络,茶卡羊将搭上互联网平台,走出省门,走向世界。同时,海西州政府还与京东集团就电商扶贫项目簽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今后,在京东的280余个大中型城市内都能遍布茶卡羊的身影。茶卡扶贫产业示范园,依托企业销售体系发展,带动了当地两千多户牧民养殖“茶卡羊”。园区规划集成全产业链基地和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2016年12月7日,乌兰县的“茶卡羊养殖助牧民实现稳定脱贫”项目,荣获人民网新媒体智库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电商精准扶贫2016年度论坛”“2016年度电商精准扶贫十佳案例”。
3.创新驱动,探索切实可行的投资运营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应对各类项目的影响因素进行科学评估,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投资运营模式。除PPP模式外,对于民生服务类、收益类项目,只要在政府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交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对于社会管理类、基础类、公益类项目,创新投融资模式,积极推动政企合资共建,鼓励政府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租赁等方式向企业购买服务;对于产业类项目,政府投入少量引导资金,制定激励和扶持政策,重点吸引社会资本进行投资建设。此外,针对一些建设周期长、市场利润率低的项目,应探索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对参与建设企业发放适当补贴。
4.以人为本,着力提升民生服务智慧化水平。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推进实施智慧的交通运输、智慧的产业支撑、智慧的城市管理、智慧的政务服务、智慧的社会服务(如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医疗等)、智慧的文化传承六大主题平台系统建设,为社会带来全方位的智慧体验。切实提升面向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智慧化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服务差距,最终实现信息技术在全社会的普及应用,助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区域结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对社会公众需求进行深入调研,真正了解公众核心需求,创新商业模式,向公众提供种类丰富、质量优良、价格实惠的产品和服务,拉动信息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
注释:
[1]泛在网络:就是人置身于无所不在的网络之中,实现人在任何时间、地点,使用任何网络与任何人与物的信息交换,基于个人和社会的需求,利用现有网络技术和新的网络技术,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泛在的,无所不含的信息服务和应用。实现从人和人之间的网络到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网络;从单一的网络到融合的网络。
(作者单位:中共海西州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