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梁丽红
摘 要:我国地大物博,物产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食用菌物种。近些年随着农业技术的提高,现代化种植方式在食用菌栽培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食用菌产量大幅度上升。目前我国食用菌产量占据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在我国种植业排名中仅次于粮、棉、油、菜和果,位居第六。我国不仅有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且有70多种人工培育的品种,常见的食用菌如香菇、平菇、木耳、双孢菇、金针菇等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随着绿色农业的推广,无公害食用菌的栽培备受关注,怎样科学地提高无公害食用菌产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无公害;食用菌;栽培;高产;现代化农业
中图分类号:S646 ? ? ?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20.08.100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第一大国,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现代化农业的推广,食用菌的产量逐年上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后,更关注于食品的绿色、健康,无公害食用菌的概念应运而生。各地农科院的科研工作者均致力于提升无公害食用菌产量,以求更大范围推广无公害食用菌,让人们在品尝食用菌美味的同时,发挥食物调节免疫、抗肿瘤、抗氧化等保健功效。
1 食用菌生产现状
就我国食用菌生产情况来看,食用菌的生产设备已经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转化,也逐渐实现从单机到整套的转变。食用菌生产设备是其产量的重要保证,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将推动食用菌产业向更高方向发展,新时代,食用菌生產对生产设备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2 食用菌的退化问题
退化实则上是食用菌菌种的一种变异行为,食用菌菌种退化是指食用菌菌种的优良性和典型性在多代培育过程中因遗传物质发生变异而逐渐丧失。菌种的退化不是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是在菌种的多次转代过程中退化菌丝的数量逐渐占优势,最终显现出菌种退化行为。菌种退化将会导致食用菌产量和质量上的下降[1]。菌种在菌袋培养过程中,培养袋里易混入其他种类的菌种,不同菌种混杂在一起发生杂交,将会引起菌丝发生变异,改变原有菌种形状。当菌丝发生有害突变时,短期不会出现产品形状的改变,但是随着移植次数增加,突变体逐渐适应外部环境,在菌丝中比例逐渐扩大,直至演化成菌株性能的恶化。影响食用菌生长情况的培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pH值、培养基营养物质浓度、空气流通情况等。其中温度的影响最大,也是导致菌种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菌种在不适温度下培育时,极易发生遗传性状的改变,菌种失去自我调节能力,丧失优势性。
3 无公害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
针对我国目前食用菌栽培现状,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食用菌栽培应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产品质量,发展珍贵菌种,具体发展方向总结如下:
3.1 品种多样化
菇农在进行食用菌培育时,应关注市场的需求,从原有的单一品种食用菌培育逐渐转向多品种共同发展,这一方面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菇农收入。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应注重稀有物种的研发、培育与推广,扩大食用菌销售市场。
3.2 菌种优良化
为培养出高质量、无公害的食用菌,在进行菌种选育时,应选取高产、高抗、耐藏的菌种,提高食用菌质量与产量。在育种技术上应结合现代化DNA技术,灵活利用杂交、诱变等科学手段,实现菌种改良。此外,DNA技术还可应用于野生菌种的驯化和资源的利用。
3.3 质量标准化
菌种的生产应严格遵循《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推广生产许可证制度,对菌种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建立系统的菌种检验机制,统一质检标准。菌种的好坏与食用菌的产量直接相关,选择高产、优质的菌种是保证食用菌高产量的关键,因此对菌种的选择应格外严格。
3.4 生产规模化
小规模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难以吸引大量客商进行收购销售,扩大生产规模是食用菌生产厂家必然的发展趋势,通过企业收购、合并,形成具有产业化、集约化的大规模食用菌生产厂,从菌种到原材料,从栽培农场到加工公司,实现一条龙服务,更大地优化食用菌生产效益。
3.5 全年化栽培
传统的食用菌栽培往往具有季节性,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使得食用菌的栽培不再受限于季节因素,为扩大食用菌产量、提高经济效益,食用菌栽培可从应季栽培逐渐实现全年化栽培,加大对反季菌种培育的研发,在提高食用菌产量的同时,减少菌种储藏时间,防止菌种退化。
4 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培育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控应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将病虫害的发生防控在未然。生态防治也是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手段,每种菌种的适宜生长环境略有差异,因此,最适宜培育菌种生长的环境往往不利于杂菌的生长,在合适的环境下,所培育菌种成为优势菌种,一般选择26 ℃、70%相对湿度的环境,是最利于培育菌种繁殖生长的。
食用菌营养美味,目前市场需求量大。无公害食用菌是有机绿色产品,相比传统食用菌培育,对培育技术要求更高。通过抑制菌种退化、有效防治病虫害、采用无污染肥料等技术手段,有助于实现无公害食用菌的高产,使无公害食用菌走上更多人的餐桌,也提高菇农收入。
参考文献:
[1] 王华军,郝彦玲,郭黎.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农家参谋,2019(14):111.
[2] 郭培俊,杨凌云.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9(4):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