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语言学的融合、创新与发展
耿芳 何伟
〔摘要〕文章介绍了2018年7月5日至6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的“首届功能语言学融合与发展高端论坛暨韩礼德先生纪念研讨会”。16位主旨专家立足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应用的融合、功能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及对比语言学的融合、功能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理论流派的融合三个角度,探讨了功能语言学的融合、创新与发展。本次论坛的举办标志着“后韩礼德时代”功能语言学的融合、创新与发展趋势的开启,为功能语言学界提供了新话题、新视角和新方向。
〔关键词〕功能语言学;融合、创新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804-0001-08
引 言
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先生于2018年4月15日仙逝,学界悲恸。自此功能语言学步入“后韩礼德时代”。此后,功能语言学未来的发展该迈向何方,是牵动所有功能语言学者乃至整个语言学界的重大问题。现今社会,交叉和融合已成为推动各学科发展的有力方式。有鉴于此,为纪念韩礼德先生,继承其学术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研在线于2018年7月5日至6日共同主办了“首届功能语言学融合与发展高端论坛暨韩礼德先生纪念研讨会”,邀请北京大学胡壮麟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黄国文教授、清华大学方琰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厦门大学杨信彰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李战子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振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于晖教授、美国University of Florida方志辉教授、中山大学常晨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杨延宁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何伟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王勇教授、西南大学刘承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苗兴伟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杨忠教授等国内外共16位功能语言学专家依次在论坛上作主旨发言,并共商功能语言学未来的融合、创新与发展。
一、 论坛主旨发言
系统功能语言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学理论之一,其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应用研究的广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多模态研究、语篇分析、课堂教学等在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上相互促进;与对比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在研究视角与语言普遍现象数据上相互支撑;与认知语言学等其他语言学流派在语言本质的揭示上相互启发。因而,本文主要从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实践、功能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及对比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流派三个角度聚焦16位专家的主旨发言中体现的融合、创新与发展的思想。
一 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学科发展一直秉承“普通语言学”与“适用语言学”双管齐下的路径。功能语言学内部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一直是融合的一大亮点。本次高端论坛上共有7位专家分别就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多模态、语篇分析、课堂教学等方面的融合发展进行了发言。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讲席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黄国文教授作了题为“中国语境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展望”的主旨发言。通过回顾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脉络,黄国文教授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既是研究语言系统的普通语言学,也是研究语言使用的适用语言学,研究重视语言学领域內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理论发展,通过实践检验,而后再对理论进行反哺,从而开始新的检验,二者呈扬弃的螺旋上升式发展模式。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遵循进化的途径,本质上要求二者呈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趋势。同时,正因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功能语言学界在继承韩礼德Halliday[1][2][3][4]的理论与实践思想的基础上,对功能语言学在理论框架[5]、语境与语篇[6]、评价[7]、词汇语法[8][9]等层面上进行了拓展。黄国文教授在发言最后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融合与发展,应先从流派内部开始,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同一层面三个维度入手,观点应兼收并蓄,同时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关注本土问题。在此基础上,寻找亮点,努力创新,加强深层次的学术交流,同时重视理论的适用性研究。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胡壮麟先生聚焦了多模态研究与碎片化的问题题为“多模态的碎片化时代”。胡壮麟教授指出,随着先进科学设备的使用和各种软件及平台的操作,多模态研究在国内外已成为一门显学,语言学界、符号学界、传播学界、教育界等多学科均对其有一定的认识与评价。但随之而来的碎片化问题,给当今多模态研究带来了新的议题。胡壮麟教授从时间碎片化、阅读碎片化、学习碎片化、知识碎片化、信息碎片化、智能碎片化、媒体碎片化7个方面展开论述,号召各方应正确认识多模态的碎片化时代,让碎片化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有效服务。在发言的最后,胡壮麟教授指出,碎片化和整体化实际上构成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关系:没有分,就没有合;没有局部,就没有整体。碎片化与整合、融合看似对立,实则在一个连续统的两端。新的时代既带来了多方面的碎片化,同时也带来了整合化与融合化:人类社会自古至今在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趋于融合发展。以教育为例,现今教育界大力着眼于跨学科培养、跨学科融合。人类在迎来碎片化时代的同时,也生活在一个多模态的整合化时代。
厦门大学杨信彰教授的主旨发言题为“经济学语篇中作为情态手段的语气附加语”。发言之始,杨信彰教授首先回顾了韩礼德对语气附加语的论述:韩礼德在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第一版[1]中将语气附加语分为概率、频率、推测、倾向、时间、程度和强度共七类;而在第二版[2]中将上述七类修正为归一性与情态附加语、时间附加语和语气附加语三类;在第三版[3]中对上述三类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将语气附加语分为时间、情态和强度三类,这一分类延续至第四版[4]。随后,杨信彰教授将语气附加语的特征和分类应用至对经济学语篇的分析,所选取的语料为10篇近年发表的英语经济学期刊论文。分析结果发现,语气附加语在经济学论文中的出现频率不高,但已成为论文作者表达个人主观介入的一种选择;强度语气附加语使用最多,其次是情态语气附加语;频率语气附加语比概率语气附加语多。杨信彰教授的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气附加语研究指导语篇分析,发现每个学科经过长期的语篇创作实践都会形成自己的一套习惯。这些分析不但有助于了解语气附加语在经济学论文的大体使用情况,而且对于学科英语教学具有参考价值,是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典型成果。
国防科技大学李战子教授作了题为“场景时代、语境理论和军事公共外交”的主旨发言。李战子教授谈到,韩礼德[10]曾指出现代语言学不是只研究语言使用的一些个例,而应研究作为社会行为的语言,这是业内已经接受的一项语言学任务。研究作为社会行为的语言使用在新媒体时代发生的变化,应是功能语言学当仁不让的任务。李战子教授回顾了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同时探索了新媒体发展中出现的场景概念,思考场景与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之间可能的互动。通过对军事公共语篇的举例分析,李战子教授提出应更新理论层面对移动媒体语篇形态的描述,更好地契合全面媒体时代对语篇分析的实际需求。语类及其互文作为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的实现是功能语言学对语篇分析的重要贡献,场景时代则提供了全新的角度以看待语类的发展和变化。李战子教授的发言将军事公共外交语篇置身于场景时代考察,将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同新媒体场景概念、语篇分析进行了融合与拓展。
北京师范大学于晖教授探讨了“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语课堂语篇中的知识建构”。课堂语篇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包括教师语篇与学生语篇。于晖教授通过回顾以往的课堂语篇研究发现,前人研究多侧重对课堂语篇输入、输出或互动结构的描述,对于课堂语篇如何推动学习者知识建构的研究相对较少。教育、语言、知识三者密不可分,这是功能语言学的教育思想。基于此思想,于晖教授指出功能语言学教育研究以语篇体裁教学法为发端[11],初衷在于确保知识公平合理分配。而后延伸发展出的教学机制包括教育知识的分配规则、情景重置规则、评价规则三个环节[12]。于晖教授以功能语言学的教学研究为基础,结合学校课程的语篇体裁与知识类型、教学实践、教学活动,构建了课堂语篇知识建构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选取一堂优秀英语阅读课为分析对象,从语篇体裁、教学活动和教学语篇三个维度分析课堂语篇的知识建构。分析表明,教师为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进行的教学准备活动充分,顺利推动了学习者的累积性知识建构,知识结构符合学习者学习阶段特点,同时为知识结构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的准备。
来自美国University of Florida的方志辉教授作了题为“Promoting Critical Literacy in Science through an SFLinformed Pedagogical Heuristic”的主旨发言,围绕科学学科中读写教学展开。方志辉教授认为,在科学教育中读写教学对学生的学科知识发展、社会实践、观点表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教育中,读写教学不但承担起培养学生阅读产出科学文本的能力,同时为其构建知识、形成概念、统一主题等能力发展助力。可见,科学教育中读写教学占有重要地位。为指导读写教育,方志辉教授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方法,将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与文本结构有机融合:经验功能能够协助构建文本内容,语篇功能能够助力文本结构组织,人际功能能够帮助作者选择读写视角。基于此有机融合,方志辉教授提出了包括结合、检验、练习、延伸、习得五方面的学习方法,并结合教学实践对该方法进行了论证。最后,方志辉教授指出,韩礼德的系统功能教育观与读写教育相辅相成,因为学校学科教育的核心在于学习及教学中所有使用的语言;结合系統功能语言学的读写教育方法能够帮助老师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在语言意识、文本读写、学科知识等方面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苗兴伟教授作了“作格系统的运作机制与语篇功能”的主旨发言。苗兴伟教授首先回顾了功能语言学作格分析的基础,指出韩礼德[1][2][3][4]把及物性系统和作格系统看作是用来表征过程的两种方式,后者的关注重点在于动作是否由被影响的参与者所引起。通过比较及物性系统与作格系统的差异,苗兴伟教授指出,作格系统强调过程的致使意义[4]。苗兴伟教授将功能语言学的作格系统应用于语篇分析,认为语篇中各小句句法结构的不同一方面体现出意义上的细微差异,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语言使用者在表征过程时所采用的不同视角。语篇在展开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视角的连贯性,这对语篇中句子主语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制约。因此,语篇的视角连贯性制约着语言使用者在作格系统中的选择。苗兴伟教授通过BNC语料库的检索发现作格句与非作格句在信息表达方面存在差异,语言使用者可以通过不同的选择服务于语篇的信息组织,保持语篇的视角连贯;同时,作格结构与非作格结构也体现出不同的语篇意图,作格句从施事者的视角表征过程,将责任归咎于施事者;非作格句通过隐匿施事者,可以淡化责任。
二 功能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及对比语言学的融合
跳出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实践互助视角,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功能语言学与对比语言学、语言类型学发展结合紧密。功能语言学的体系研究突出的是英语。但近些年,作为普通语言学理论,功能语言学已指导各地学者进行了有关汉语[13][14]、日语[15]、德语[16]等多种语言的研究,证明其对语言功能普遍适用的解释力。因此,功能语言学与对比、类型学在研究视角与语言普遍现象数据上互相支撑印证。本次高端论坛上共有四位专家分别就功能语言学理论与汉语研究、英汉对比、翻译研究等领域的融合发展进行了发言,再次体现了功能语言学对语言普遍性的解释力。
清华大学方琰教授作了题为“试论汉语的话题主位”的主旨发言。方琰教授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内外语言学家对汉语小句结构的几种观点,发现前人的研究从主语、话题、主题、主位等不同角度切入,各有利弊。在此基础上,方琰教授尝试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与汉语研究相结合,讨论汉语中话题主位的概念、分类和功能,其目的在于探索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汉语研究的融合潜力。回顾过后,方琰教授简单概述了主位概念的来源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家有关小句的多功能观点。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对汉语话题主位的定义,认为话题主位是信息的出发点,为小句提供经验意义,或为小句提供语境框架或范围,通过停顿或/及语篇小品词同述位分开[17]。之后,方琰教授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讨论汉语的主题主位的分类、实现及功能等问题。结论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可能是研究汉语小句和语篇结构的合适模式,因为其重视语境与语义的研究,同时提供了语义、词汇语法、音系/字系间体现的关系。同时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不仅可以适用于汉语小句的分析,也可用于小句复合体以及语篇层面的分析。
华中师范大学王勇教授探讨了“汉语语法的作格性”这一话题。在回顾了经验意义的及物模式与作格模式之后,王勇教授将作格理论应用于汉语研究,探索作格性在汉语语法中的体现。在汉语中,词汇的作格性主要通过词汇意义体现,句法的作格性主要体现在语序上,因此产生了作格动词、作格句式两个概念。王勇教授对汉语语法研究中“中国女篮大胜/大败南朝鲜队”的同义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两者的同义现象源自“大败”作格动词。同时,也分析了动补结构、作格句式、“把”字句等结构的作格性。王勇教授同时探讨了及物系统与作格系统之间的关系,认为在汉语中二者既互相包含,也互相补充、互相结合。王勇教授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标准,兼顾形式,考察作格现象在汉语词汇语法中的体现。研究发现,汉语中及物模式和作格模式形成互补,共同作为表征经验意义的资源。与英语相比,汉语作格模式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在以事物间致使关系为主要语义特征的语篇中表现尤为明显。
北京外国语大学何伟教授的主旨发言围绕英汉语小句结构展开,何伟教授作了题为“英汉语小句结构对比研究”的主旨发言。通过回顾学界研究,何伟教授发现英汉语小句宏观结构研究较为完善,微观研究有待发展。因而,何伟教授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功能句法理论出发,结合对比语言学研究方法,探讨英汉语小句的内在组成,考察小句的结构成分及其形式,进而揭示英汉语小句结构的异同。何伟教授对英汉语小句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涉及小句潜势结构组成、结构成分的功能、体现形式、语义及句法特点、句法分布等多个维度。研究发现英汉语小句潜势结构组成大致相同,但小句的体现形式、语义及句法特点、分布格局等不尽相同。这些微观层面的差异反映出英语与汉语不同的运作机制:英语小句遵从逻辑原则,结构更为严谨,补语位置较为固定,汉语小句遵从感悟原则,结构松散,省略成分较多;英语“头轻尾重”,主语位于句首,补语、状语普遍位于主要动词之后,汉语“头重尾轻”,状语常放于谓体之前,补语也可放于句首;英语为主体突显的语言,汉语为客体突显的语言。
东北师范大学杨忠教授的发言题为“意义发生视角的英汉名词化对比与翻译研究”。杨忠教授首先从汉语学界的经典“名词化”问题入手,探讨汉语中是否存在名词化。回顾发现,汉语学界的名词化研究没有超越词、句层级,未探讨名词化理据,而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词类分类与词类使用的观点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后者处于语篇意义发生视角,可以为名词化提供理据。杨忠教授认为,名词化是基于跨范畴认知过程对经验再识解的方式,具有语义浓缩特征,服务于语篇意义的建构。通过英汉对比,杨忠教授发现英汉名词化表达式识解的意义均兼有“过程/属性”和“事物”双重意义,具有语义融合性[19];量化描述少于普通名词词组。而英汉名词化的差异在于英语名词化具有大量形式标记,而汉语则较少。同时,英汉名词化表达式伴随的描述略有差异。最后,杨忠教授探讨了英汉互译中名词化的翻译策略,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翻译观指导策略分析。分析发现,英汉互译中名词化的对应及转化存在三种处理方法,再隐喻化译法是最常用方法。但是由于语境因素影响,隐喻化和去隐喻化的转化译法也往往是最佳选择。
三 功能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理论流派的融合
语言学理论的最终目标在于准确揭示语言本质,不同的语言学理论、流派体现了不同的语言观。长期以来不同语言学流派的研究证实,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等其他語言学理论与流派在语言本质的揭示上能够相互启发、相互借鉴。本次论坛有5位教授探讨了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生物语言学等语言学流派融合发展的议题。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的主旨发言题为“英汉文字及其语言表征的时空性差异”。正如韩礼德[18]所言,语言不止是对经验的注解,同时是构建经验的主体。概念元功能的概念说明语言是对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事物和过程的反映,因此英汉语差异同时体现不同的世界经验。王文斌教授融合认知功能视角与对比语言学研究方法,聚焦英汉差异,从英汉的文字差异切入,延及其语言表征差异,透视其隐藏于深层的时空性区别。王文斌教授从字形、构词、词源等多方面论证,认为英汉语属于不同体系,前者是表音文字,后者是象形文字,文字的不同必然会影响各自的表征方式;以动词词根为语言根基的印欧语具有时间性特质,而以名词为语言根基的汉语则具有空间性特质,英汉差异及其语言表征差异的根由在于英汉民族的时空性思维差异。英汉语时空性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两种语言的理解,从哲学高度概括英汉语言乃至民族性的特点。
华东师范大学杨延宁教授的主旨发言题为“从古汉语和古英语研究看语法隐喻理论的细化”。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理论,为形义互动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其研究问题与近40年语言学研究的语义转向高度相关。杨延宁教授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与认知语言学的构式语法理论联系起来,认为二者均关注形式与意义间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杨延宁教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于语法隐喻不同领域的研究,发现从历时角度的语言演进实证研究非常缺乏。因而,杨延宁教授将语法隐喻理论的细化置于古汉语和古英语语料分析的基础之上,从历时角度观察两种语言的语义及语法层演变痕迹。结果表明,汉语成分转移是以名物化为最终趋向;此外过程化和性状化也广泛存在;古英语、中古英语和现代英语中存在大量成分转移,丰富的词尾变化使得这一现象很容易被观察到。杨延宁教授最后总结指出,语法隐喻理论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不同方面的修正和完善,可以使该理论的适用性更强,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王振华教授的发言关注了“大语篇文脉结构的语义启动”。王振华教授首先对大语篇进行了界定,认为其是一种信息单位和语义单位迭代累积的、体现社会过程的符号系统。通过对大语篇的信息结构特征进行回顾,王振华教授发现中外学者对大语篇结构存在文脉观、语类观、格律观三种观点。通过回顾,王振华教授认为前人对大语篇的研究关注大语篇的语义,但对大语篇结构成分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的研究尚需深入。王振华教授借助心理认知领域里的语义启动priming、意义预测、语境启动等概念,结合系统功能理论思想,对一份司法判决书的内容进行了分析,重点关注了大语篇文脉结构的形成机制和语言学手段。分析发现文中包含“投射型”与“扩展型”两种逻辑语义关系以及包括元语篇、语法隐喻、宏观主位、超主位等语言资源。王振华教授指出,语义启动可以和多模态视角结合,使用文字意义启动其他模态,或使用非文字模态启动文字模态。大语篇信息流动与语义启动紧密结合,大语篇信息流研究涉及语篇意义启动机制,有助于推动健忘症干预、语篇语义自动化、阅读与写作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中山大学常晨光教授作了题为“The Synergy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Corpus Linguistics”的主旨发言,探讨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料库语言学的融合发展问题。常晨光教授从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之辩开始,回顾了转换生成语法与语料库语言学在语言材料方面的争论,发现双方各执一词,各有利弊。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看来,语言的使用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韩礼德本人也曾从事过自然语言转录分析的工作。韩礼德对语料库技术评价很高,认为语料库是对语言进行理论化分析的重中之重[3],因为数据真实,记录的是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同时能够使得语言量化研究成为现实。常晨光教授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料库语言学有共通之处,双方关注点都在于语言使用及语言文本,重视语境的作用,探讨语言的频率与概率。同时,双方能够进行互补:系统功能语言学具备理论优势,语料库语言学能够为其提供大数据支持。目前两者的结合发展前景甚好,在语料库协助语篇分析等领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以“协同”作业,将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
西南大学刘承宇教授的主旨发言题为“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英语多义词动态语义表征的生物语言学探析”,关注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生物语言学结合的可行性。刘承宇教授首先从生物语言学的整体语言观入手,发现生物语言学关注人类语言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及人类语言的演进与发展等问题,将人类作为群体的社会互动、环境适应及历时演化与发展等联系起来,将部分与整体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刘承宇教授认为,生物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契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符号观,语境语义观,包括语篇发生、个体发生、种系发生的语义发生学思想,复杂自适应系统思想,以及互动本能观。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生物语言学都秉承整体语言观,将语言看作一种生命现象,具有一定的生物基础;另外,语言具有生物属性,可以看作一种复杂自适应系统,具有语境自适应性,二者同时关注文化语境、社会语境、物质语境、生物语境和语言语境的作用,可以解释语言系統的语境自适应性、复杂性、变异性和动态性。
二、 讨论环节:功能语言学的融合、
创新与发展
专家主旨发言结束后,论坛特别设置了专家讨论环节。讨论环节由何伟教授主持,邀请在会各位专家以及与会代表围绕“功能语言学的融合、创新与发展”主题分别就功能语言学的创新与发展、功能语言学内部模式之间的融合、功能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理论流派的相互借鉴、功能语言学作为普通语言学的发展和功能语言学作为适用语言学的发展5个议题进行了讨论。
黄国文教授与杨忠教授对第一个议题进行了讨论。黄国文教授指出,功能语言学的融合首先应从阅读经典开始,韩礼德的诸多论著都含有大智慧。读懂、读透经典是科研的基本。黄国文教授鼓励大家将自己的兴趣和功能语言学理论结合,为创新、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杨忠教授指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应从强化问题意识入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探索。另外,可以针对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自己探索。杨忠教授最后指出,做学问就是和同行学者进行对话,通过阅读、反思、质疑来探索问题。
杨信彰教授与常晨光教授对第二个议题进行了讨论。杨信彰教授表示,功能语言学一直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学科内部不同模式各具优势,在进行不同研究时互相借鉴、互相支持。常晨光教授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的悉尼模式与加的夫模式之间可开展进一步交流。进行功能学派的研究,应取两者之长,才能更好地促进发展。此外,对于同一理论,不同功能学者的观点也存在差异。在实际研究中,应先了解各派观点,再通过实践确认各观点的操作性和合理性。
刘承宇教授与杨延宁教授对第三个议题进行了讨论。刘承宇教授表示,守正创新要求在仔细研读经典的基础上与其他语言学流派拉近距离。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将功能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流派有机融合,进行创新。针对不同学派应抱有开放心态,促进不同学派间的互相借鉴。最后,在与其他学派互相融合时,应秉持功能语言学作为适用语言学的原则,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杨延宁教授首先评价了转化生成语法、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用学的学派发展情况,各自的发展特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我们在研究中进行反思。反思可从借鉴、融合其他语言学流派的优点开始,希望大家可以理性反思,将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自身研究通过合理的手段结合起来。
苗兴伟教授与李战子教授对第四个议题进行了讨论。苗兴伟教授指出,韩礼德先生所探讨的普通语言学并非针对某一种语言,而是针对语言普遍现象。因此,语言学学者进行科研时应注重语言事实,关注语言本体、语言系统。李战子教授表示,系统功能语言学具有完备的知识系统与系统的语言哲学思想,在普通语言学意义层面具有优势。同时,系统功能语言学具有语言学科与社会学科交叉的特质,以人为中心,具有社会关切,赋予其超越普通语言学的意义。
方志辉教授与于晖教授对第五个议题进行了讨论。方志辉教授表示,功能语言学作为适用语言学的重要特质是解决现实生活如教育中的问题。语言教学是教育中重中之重的一环。系统功能语言学不仅为语言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也提供了分析工具,让一线教师更加了解功能语言学的适用方法是目前功能语言学界的一大挑战。于晖教授表示功能语言学的适用性非常强大,在教育、语篇分析、生态语言学、翻译等领域得到了明显体现。于晖教授最后特别指出如何将功能语言学运用于教师培训是目前亟待开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各位专家发表意见后,与线下参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共有5位参会代表就语法隐喻中语义重组、功能语言学与汉语研究、加的夫学派的未来发展、功能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功能语言学与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提问,各位专家一一进行了回复与讨论。最后,各位专家与参会代表各用一句话总结了本届论坛,大家一致期待功能语言学界在“后韩礼德时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兼容并蓄,共创未来。
三、 结 语
融合、創新与发展是功能语言学下一步发展的主要趋势。两天的会议中,16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功能语言学融合、创新与发展的方向:一、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实践进一步融合。功能语言学兼具普通语言学与适用语言学双重身份,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将进一步推进对具体问题研究的深度,多模态研究、语篇分析、课堂教学等方面将长足发展;二、功能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及对比语言学互相印证。功能语言学在越来越多的语言中得以实践,特别是在汉语研究方面发展迅猛,表明语言功能普遍适用的解释力;三、功能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流派交流互鉴。学科的发展需要学者之间的对话,功能语言学目前与认知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生物语言学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学习,这样能够帮助功能语言学拓宽研究视野。此外,功能语言学还在历时、共时等角度,音系/字系,词汇语法,篇章语境等多层级有融合发展的潜力。
总体来说,“首届功能语言学融合与发展高端论坛暨韩礼德先生纪念研讨会”的举办将功能语言学的融合、创新与发展正式提上议程,标志着功能语言学的融合、创新与发展的正式启动,为学界提供了新话题、新视角、新方向。本届论坛的举办顺应了学科的发展潮流,反映了学界对学科的思考,正如杨忠教授所说,“功能语言学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Arnold, 1985.
[2]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 2nd edition [M]. London: Arnold, 1994.
[3]Halliday, M. A. K. & Matthiessen, C. M. I. M.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 3rd edtion [M]. London: Arnold, 2004.
[4]Halliday, M. A. K. & Matthiessen, C. M. I. M.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 4th edition [M]. London: Routledge, 2014.
[5]Matthiessen, C.M. I. M. The“architecture” of language according to systemic functional theory [A]. In Hasan, R., Matthiessen, C. M. I. M. & Webster, J. (eds.. Continuing Discourse on Language: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Vol. 2 [C]. London/New York: Equinox Press, 2007: 505-561.
[6]Hasan, R. Ways of Saying: Ways of Meaning [M]. London/New York: Cassell, 1996.
[7]Martin, J. R. & White, P. R. R.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 [M].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8]Fawcett, R. P. A Theory of Syntax for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M]. London/New York: Equinox Press, 2000.
[9]Fawcett, R. P. Invita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rough the Cardiff Grammar [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8.
[10]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nd Society (Vol. 3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M. A. K. Halliday [M]. London/New York: Equinox, 2007.
[11]Martin, J. R. Genre and literacy modelling context in educational linguistics [J].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93, (13: 141-172.
[12]Bernstein, B. Pedagogy, Symbolic Control and Identity: Theory, Research, Critique [M]. London: Taylor and Francis, 1996.
[13]Halliday, M. A. K. & McDonald, E. Metafunctional profile of the grammar of Chinese [A]. In Caffarel, A., Martin, J. R. & Matthiessen, C. M. I. M. (eds.. Language Typology: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305-396.
[14]He, W. Subjectpredicate predicate sentences in Modern Mandarin Chinese: a Cardiff Grammar approach [J]. Linguistics, 2017, 55(4: 935-977.
[15]Teruya, K. Metafunctional profile of the grammar of Japanese [A]. In Caffarel, A., Martin, J. R. & Matthiessen, C. M. I. M. (eds.. Language Typology: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185-254.
[16]Steiner, E. & Teich, E. Metafunctional profile of the grammar of German [A]. In Caffarel, A., Martin, J. R. & Matthiessen, C. M. I. M. (eds.. Language Typology: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139-184.
[17]Fang, Y., McDonald, E. & Cheng, M. On theme in Chinese from clause to discourse [A]. In Hasan, R. and Fries, P. H. (eds.. On Subject and Theme [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235-274.
[18]Halliday, M. A. K. On the “architecture” of human language [A]. In Webster, J. ( ed. . 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 3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M. A. K. Halliday [C]. London/New York: Equinox, 2003: 15-16.
[19]Halliday, M. A. K. & Matthhiessen, C. M. I. M. 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 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 [M]. London/New York: Cassell, 1999.
責任编辑:高生文
〔摘要〕文章介绍了2018年7月5日至6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的“首届功能语言学融合与发展高端论坛暨韩礼德先生纪念研讨会”。16位主旨专家立足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应用的融合、功能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及对比语言学的融合、功能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理论流派的融合三个角度,探讨了功能语言学的融合、创新与发展。本次论坛的举办标志着“后韩礼德时代”功能语言学的融合、创新与发展趋势的开启,为功能语言学界提供了新话题、新视角和新方向。
〔关键词〕功能语言学;融合、创新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804-0001-08
引 言
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先生于2018年4月15日仙逝,学界悲恸。自此功能语言学步入“后韩礼德时代”。此后,功能语言学未来的发展该迈向何方,是牵动所有功能语言学者乃至整个语言学界的重大问题。现今社会,交叉和融合已成为推动各学科发展的有力方式。有鉴于此,为纪念韩礼德先生,继承其学术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研在线于2018年7月5日至6日共同主办了“首届功能语言学融合与发展高端论坛暨韩礼德先生纪念研讨会”,邀请北京大学胡壮麟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黄国文教授、清华大学方琰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厦门大学杨信彰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李战子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振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于晖教授、美国University of Florida方志辉教授、中山大学常晨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杨延宁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何伟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王勇教授、西南大学刘承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苗兴伟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杨忠教授等国内外共16位功能语言学专家依次在论坛上作主旨发言,并共商功能语言学未来的融合、创新与发展。
一、 论坛主旨发言
系统功能语言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学理论之一,其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应用研究的广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多模态研究、语篇分析、课堂教学等在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上相互促进;与对比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在研究视角与语言普遍现象数据上相互支撑;与认知语言学等其他语言学流派在语言本质的揭示上相互启发。因而,本文主要从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实践、功能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及对比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流派三个角度聚焦16位专家的主旨发言中体现的融合、创新与发展的思想。
一 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学科发展一直秉承“普通语言学”与“适用语言学”双管齐下的路径。功能语言学内部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一直是融合的一大亮点。本次高端论坛上共有7位专家分别就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多模态、语篇分析、课堂教学等方面的融合发展进行了发言。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讲席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黄国文教授作了题为“中国语境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展望”的主旨发言。通过回顾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脉络,黄国文教授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既是研究语言系统的普通语言学,也是研究语言使用的适用语言学,研究重视语言学领域內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理论发展,通过实践检验,而后再对理论进行反哺,从而开始新的检验,二者呈扬弃的螺旋上升式发展模式。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遵循进化的途径,本质上要求二者呈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趋势。同时,正因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功能语言学界在继承韩礼德Halliday[1][2][3][4]的理论与实践思想的基础上,对功能语言学在理论框架[5]、语境与语篇[6]、评价[7]、词汇语法[8][9]等层面上进行了拓展。黄国文教授在发言最后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融合与发展,应先从流派内部开始,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同一层面三个维度入手,观点应兼收并蓄,同时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关注本土问题。在此基础上,寻找亮点,努力创新,加强深层次的学术交流,同时重视理论的适用性研究。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胡壮麟先生聚焦了多模态研究与碎片化的问题题为“多模态的碎片化时代”。胡壮麟教授指出,随着先进科学设备的使用和各种软件及平台的操作,多模态研究在国内外已成为一门显学,语言学界、符号学界、传播学界、教育界等多学科均对其有一定的认识与评价。但随之而来的碎片化问题,给当今多模态研究带来了新的议题。胡壮麟教授从时间碎片化、阅读碎片化、学习碎片化、知识碎片化、信息碎片化、智能碎片化、媒体碎片化7个方面展开论述,号召各方应正确认识多模态的碎片化时代,让碎片化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有效服务。在发言的最后,胡壮麟教授指出,碎片化和整体化实际上构成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关系:没有分,就没有合;没有局部,就没有整体。碎片化与整合、融合看似对立,实则在一个连续统的两端。新的时代既带来了多方面的碎片化,同时也带来了整合化与融合化:人类社会自古至今在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趋于融合发展。以教育为例,现今教育界大力着眼于跨学科培养、跨学科融合。人类在迎来碎片化时代的同时,也生活在一个多模态的整合化时代。
厦门大学杨信彰教授的主旨发言题为“经济学语篇中作为情态手段的语气附加语”。发言之始,杨信彰教授首先回顾了韩礼德对语气附加语的论述:韩礼德在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第一版[1]中将语气附加语分为概率、频率、推测、倾向、时间、程度和强度共七类;而在第二版[2]中将上述七类修正为归一性与情态附加语、时间附加语和语气附加语三类;在第三版[3]中对上述三类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将语气附加语分为时间、情态和强度三类,这一分类延续至第四版[4]。随后,杨信彰教授将语气附加语的特征和分类应用至对经济学语篇的分析,所选取的语料为10篇近年发表的英语经济学期刊论文。分析结果发现,语气附加语在经济学论文中的出现频率不高,但已成为论文作者表达个人主观介入的一种选择;强度语气附加语使用最多,其次是情态语气附加语;频率语气附加语比概率语气附加语多。杨信彰教授的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气附加语研究指导语篇分析,发现每个学科经过长期的语篇创作实践都会形成自己的一套习惯。这些分析不但有助于了解语气附加语在经济学论文的大体使用情况,而且对于学科英语教学具有参考价值,是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典型成果。
国防科技大学李战子教授作了题为“场景时代、语境理论和军事公共外交”的主旨发言。李战子教授谈到,韩礼德[10]曾指出现代语言学不是只研究语言使用的一些个例,而应研究作为社会行为的语言,这是业内已经接受的一项语言学任务。研究作为社会行为的语言使用在新媒体时代发生的变化,应是功能语言学当仁不让的任务。李战子教授回顾了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同时探索了新媒体发展中出现的场景概念,思考场景与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之间可能的互动。通过对军事公共语篇的举例分析,李战子教授提出应更新理论层面对移动媒体语篇形态的描述,更好地契合全面媒体时代对语篇分析的实际需求。语类及其互文作为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的实现是功能语言学对语篇分析的重要贡献,场景时代则提供了全新的角度以看待语类的发展和变化。李战子教授的发言将军事公共外交语篇置身于场景时代考察,将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同新媒体场景概念、语篇分析进行了融合与拓展。
北京师范大学于晖教授探讨了“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语课堂语篇中的知识建构”。课堂语篇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包括教师语篇与学生语篇。于晖教授通过回顾以往的课堂语篇研究发现,前人研究多侧重对课堂语篇输入、输出或互动结构的描述,对于课堂语篇如何推动学习者知识建构的研究相对较少。教育、语言、知识三者密不可分,这是功能语言学的教育思想。基于此思想,于晖教授指出功能语言学教育研究以语篇体裁教学法为发端[11],初衷在于确保知识公平合理分配。而后延伸发展出的教学机制包括教育知识的分配规则、情景重置规则、评价规则三个环节[12]。于晖教授以功能语言学的教学研究为基础,结合学校课程的语篇体裁与知识类型、教学实践、教学活动,构建了课堂语篇知识建构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选取一堂优秀英语阅读课为分析对象,从语篇体裁、教学活动和教学语篇三个维度分析课堂语篇的知识建构。分析表明,教师为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进行的教学准备活动充分,顺利推动了学习者的累积性知识建构,知识结构符合学习者学习阶段特点,同时为知识结构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的准备。
来自美国University of Florida的方志辉教授作了题为“Promoting Critical Literacy in Science through an SFLinformed Pedagogical Heuristic”的主旨发言,围绕科学学科中读写教学展开。方志辉教授认为,在科学教育中读写教学对学生的学科知识发展、社会实践、观点表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教育中,读写教学不但承担起培养学生阅读产出科学文本的能力,同时为其构建知识、形成概念、统一主题等能力发展助力。可见,科学教育中读写教学占有重要地位。为指导读写教育,方志辉教授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方法,将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与文本结构有机融合:经验功能能够协助构建文本内容,语篇功能能够助力文本结构组织,人际功能能够帮助作者选择读写视角。基于此有机融合,方志辉教授提出了包括结合、检验、练习、延伸、习得五方面的学习方法,并结合教学实践对该方法进行了论证。最后,方志辉教授指出,韩礼德的系统功能教育观与读写教育相辅相成,因为学校学科教育的核心在于学习及教学中所有使用的语言;结合系統功能语言学的读写教育方法能够帮助老师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在语言意识、文本读写、学科知识等方面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苗兴伟教授作了“作格系统的运作机制与语篇功能”的主旨发言。苗兴伟教授首先回顾了功能语言学作格分析的基础,指出韩礼德[1][2][3][4]把及物性系统和作格系统看作是用来表征过程的两种方式,后者的关注重点在于动作是否由被影响的参与者所引起。通过比较及物性系统与作格系统的差异,苗兴伟教授指出,作格系统强调过程的致使意义[4]。苗兴伟教授将功能语言学的作格系统应用于语篇分析,认为语篇中各小句句法结构的不同一方面体现出意义上的细微差异,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语言使用者在表征过程时所采用的不同视角。语篇在展开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视角的连贯性,这对语篇中句子主语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制约。因此,语篇的视角连贯性制约着语言使用者在作格系统中的选择。苗兴伟教授通过BNC语料库的检索发现作格句与非作格句在信息表达方面存在差异,语言使用者可以通过不同的选择服务于语篇的信息组织,保持语篇的视角连贯;同时,作格结构与非作格结构也体现出不同的语篇意图,作格句从施事者的视角表征过程,将责任归咎于施事者;非作格句通过隐匿施事者,可以淡化责任。
二 功能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及对比语言学的融合
跳出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实践互助视角,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功能语言学与对比语言学、语言类型学发展结合紧密。功能语言学的体系研究突出的是英语。但近些年,作为普通语言学理论,功能语言学已指导各地学者进行了有关汉语[13][14]、日语[15]、德语[16]等多种语言的研究,证明其对语言功能普遍适用的解释力。因此,功能语言学与对比、类型学在研究视角与语言普遍现象数据上互相支撑印证。本次高端论坛上共有四位专家分别就功能语言学理论与汉语研究、英汉对比、翻译研究等领域的融合发展进行了发言,再次体现了功能语言学对语言普遍性的解释力。
清华大学方琰教授作了题为“试论汉语的话题主位”的主旨发言。方琰教授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内外语言学家对汉语小句结构的几种观点,发现前人的研究从主语、话题、主题、主位等不同角度切入,各有利弊。在此基础上,方琰教授尝试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与汉语研究相结合,讨论汉语中话题主位的概念、分类和功能,其目的在于探索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汉语研究的融合潜力。回顾过后,方琰教授简单概述了主位概念的来源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家有关小句的多功能观点。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对汉语话题主位的定义,认为话题主位是信息的出发点,为小句提供经验意义,或为小句提供语境框架或范围,通过停顿或/及语篇小品词同述位分开[17]。之后,方琰教授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讨论汉语的主题主位的分类、实现及功能等问题。结论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可能是研究汉语小句和语篇结构的合适模式,因为其重视语境与语义的研究,同时提供了语义、词汇语法、音系/字系间体现的关系。同时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不仅可以适用于汉语小句的分析,也可用于小句复合体以及语篇层面的分析。
华中师范大学王勇教授探讨了“汉语语法的作格性”这一话题。在回顾了经验意义的及物模式与作格模式之后,王勇教授将作格理论应用于汉语研究,探索作格性在汉语语法中的体现。在汉语中,词汇的作格性主要通过词汇意义体现,句法的作格性主要体现在语序上,因此产生了作格动词、作格句式两个概念。王勇教授对汉语语法研究中“中国女篮大胜/大败南朝鲜队”的同义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两者的同义现象源自“大败”作格动词。同时,也分析了动补结构、作格句式、“把”字句等结构的作格性。王勇教授同时探讨了及物系统与作格系统之间的关系,认为在汉语中二者既互相包含,也互相补充、互相结合。王勇教授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标准,兼顾形式,考察作格现象在汉语词汇语法中的体现。研究发现,汉语中及物模式和作格模式形成互补,共同作为表征经验意义的资源。与英语相比,汉语作格模式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在以事物间致使关系为主要语义特征的语篇中表现尤为明显。
北京外国语大学何伟教授的主旨发言围绕英汉语小句结构展开,何伟教授作了题为“英汉语小句结构对比研究”的主旨发言。通过回顾学界研究,何伟教授发现英汉语小句宏观结构研究较为完善,微观研究有待发展。因而,何伟教授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功能句法理论出发,结合对比语言学研究方法,探讨英汉语小句的内在组成,考察小句的结构成分及其形式,进而揭示英汉语小句结构的异同。何伟教授对英汉语小句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涉及小句潜势结构组成、结构成分的功能、体现形式、语义及句法特点、句法分布等多个维度。研究发现英汉语小句潜势结构组成大致相同,但小句的体现形式、语义及句法特点、分布格局等不尽相同。这些微观层面的差异反映出英语与汉语不同的运作机制:英语小句遵从逻辑原则,结构更为严谨,补语位置较为固定,汉语小句遵从感悟原则,结构松散,省略成分较多;英语“头轻尾重”,主语位于句首,补语、状语普遍位于主要动词之后,汉语“头重尾轻”,状语常放于谓体之前,补语也可放于句首;英语为主体突显的语言,汉语为客体突显的语言。
东北师范大学杨忠教授的发言题为“意义发生视角的英汉名词化对比与翻译研究”。杨忠教授首先从汉语学界的经典“名词化”问题入手,探讨汉语中是否存在名词化。回顾发现,汉语学界的名词化研究没有超越词、句层级,未探讨名词化理据,而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词类分类与词类使用的观点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后者处于语篇意义发生视角,可以为名词化提供理据。杨忠教授认为,名词化是基于跨范畴认知过程对经验再识解的方式,具有语义浓缩特征,服务于语篇意义的建构。通过英汉对比,杨忠教授发现英汉名词化表达式识解的意义均兼有“过程/属性”和“事物”双重意义,具有语义融合性[19];量化描述少于普通名词词组。而英汉名词化的差异在于英语名词化具有大量形式标记,而汉语则较少。同时,英汉名词化表达式伴随的描述略有差异。最后,杨忠教授探讨了英汉互译中名词化的翻译策略,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翻译观指导策略分析。分析发现,英汉互译中名词化的对应及转化存在三种处理方法,再隐喻化译法是最常用方法。但是由于语境因素影响,隐喻化和去隐喻化的转化译法也往往是最佳选择。
三 功能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理论流派的融合
语言学理论的最终目标在于准确揭示语言本质,不同的语言学理论、流派体现了不同的语言观。长期以来不同语言学流派的研究证实,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等其他語言学理论与流派在语言本质的揭示上能够相互启发、相互借鉴。本次论坛有5位教授探讨了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生物语言学等语言学流派融合发展的议题。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的主旨发言题为“英汉文字及其语言表征的时空性差异”。正如韩礼德[18]所言,语言不止是对经验的注解,同时是构建经验的主体。概念元功能的概念说明语言是对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事物和过程的反映,因此英汉语差异同时体现不同的世界经验。王文斌教授融合认知功能视角与对比语言学研究方法,聚焦英汉差异,从英汉的文字差异切入,延及其语言表征差异,透视其隐藏于深层的时空性区别。王文斌教授从字形、构词、词源等多方面论证,认为英汉语属于不同体系,前者是表音文字,后者是象形文字,文字的不同必然会影响各自的表征方式;以动词词根为语言根基的印欧语具有时间性特质,而以名词为语言根基的汉语则具有空间性特质,英汉差异及其语言表征差异的根由在于英汉民族的时空性思维差异。英汉语时空性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两种语言的理解,从哲学高度概括英汉语言乃至民族性的特点。
华东师范大学杨延宁教授的主旨发言题为“从古汉语和古英语研究看语法隐喻理论的细化”。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理论,为形义互动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其研究问题与近40年语言学研究的语义转向高度相关。杨延宁教授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与认知语言学的构式语法理论联系起来,认为二者均关注形式与意义间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杨延宁教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于语法隐喻不同领域的研究,发现从历时角度的语言演进实证研究非常缺乏。因而,杨延宁教授将语法隐喻理论的细化置于古汉语和古英语语料分析的基础之上,从历时角度观察两种语言的语义及语法层演变痕迹。结果表明,汉语成分转移是以名物化为最终趋向;此外过程化和性状化也广泛存在;古英语、中古英语和现代英语中存在大量成分转移,丰富的词尾变化使得这一现象很容易被观察到。杨延宁教授最后总结指出,语法隐喻理论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不同方面的修正和完善,可以使该理论的适用性更强,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王振华教授的发言关注了“大语篇文脉结构的语义启动”。王振华教授首先对大语篇进行了界定,认为其是一种信息单位和语义单位迭代累积的、体现社会过程的符号系统。通过对大语篇的信息结构特征进行回顾,王振华教授发现中外学者对大语篇结构存在文脉观、语类观、格律观三种观点。通过回顾,王振华教授认为前人对大语篇的研究关注大语篇的语义,但对大语篇结构成分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的研究尚需深入。王振华教授借助心理认知领域里的语义启动priming、意义预测、语境启动等概念,结合系统功能理论思想,对一份司法判决书的内容进行了分析,重点关注了大语篇文脉结构的形成机制和语言学手段。分析发现文中包含“投射型”与“扩展型”两种逻辑语义关系以及包括元语篇、语法隐喻、宏观主位、超主位等语言资源。王振华教授指出,语义启动可以和多模态视角结合,使用文字意义启动其他模态,或使用非文字模态启动文字模态。大语篇信息流动与语义启动紧密结合,大语篇信息流研究涉及语篇意义启动机制,有助于推动健忘症干预、语篇语义自动化、阅读与写作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中山大学常晨光教授作了题为“The Synergy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Corpus Linguistics”的主旨发言,探讨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料库语言学的融合发展问题。常晨光教授从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之辩开始,回顾了转换生成语法与语料库语言学在语言材料方面的争论,发现双方各执一词,各有利弊。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看来,语言的使用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韩礼德本人也曾从事过自然语言转录分析的工作。韩礼德对语料库技术评价很高,认为语料库是对语言进行理论化分析的重中之重[3],因为数据真实,记录的是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同时能够使得语言量化研究成为现实。常晨光教授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料库语言学有共通之处,双方关注点都在于语言使用及语言文本,重视语境的作用,探讨语言的频率与概率。同时,双方能够进行互补:系统功能语言学具备理论优势,语料库语言学能够为其提供大数据支持。目前两者的结合发展前景甚好,在语料库协助语篇分析等领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以“协同”作业,将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
西南大学刘承宇教授的主旨发言题为“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英语多义词动态语义表征的生物语言学探析”,关注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生物语言学结合的可行性。刘承宇教授首先从生物语言学的整体语言观入手,发现生物语言学关注人类语言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及人类语言的演进与发展等问题,将人类作为群体的社会互动、环境适应及历时演化与发展等联系起来,将部分与整体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刘承宇教授认为,生物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契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符号观,语境语义观,包括语篇发生、个体发生、种系发生的语义发生学思想,复杂自适应系统思想,以及互动本能观。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生物语言学都秉承整体语言观,将语言看作一种生命现象,具有一定的生物基础;另外,语言具有生物属性,可以看作一种复杂自适应系统,具有语境自适应性,二者同时关注文化语境、社会语境、物质语境、生物语境和语言语境的作用,可以解释语言系統的语境自适应性、复杂性、变异性和动态性。
二、 讨论环节:功能语言学的融合、
创新与发展
专家主旨发言结束后,论坛特别设置了专家讨论环节。讨论环节由何伟教授主持,邀请在会各位专家以及与会代表围绕“功能语言学的融合、创新与发展”主题分别就功能语言学的创新与发展、功能语言学内部模式之间的融合、功能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理论流派的相互借鉴、功能语言学作为普通语言学的发展和功能语言学作为适用语言学的发展5个议题进行了讨论。
黄国文教授与杨忠教授对第一个议题进行了讨论。黄国文教授指出,功能语言学的融合首先应从阅读经典开始,韩礼德的诸多论著都含有大智慧。读懂、读透经典是科研的基本。黄国文教授鼓励大家将自己的兴趣和功能语言学理论结合,为创新、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杨忠教授指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应从强化问题意识入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探索。另外,可以针对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自己探索。杨忠教授最后指出,做学问就是和同行学者进行对话,通过阅读、反思、质疑来探索问题。
杨信彰教授与常晨光教授对第二个议题进行了讨论。杨信彰教授表示,功能语言学一直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学科内部不同模式各具优势,在进行不同研究时互相借鉴、互相支持。常晨光教授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的悉尼模式与加的夫模式之间可开展进一步交流。进行功能学派的研究,应取两者之长,才能更好地促进发展。此外,对于同一理论,不同功能学者的观点也存在差异。在实际研究中,应先了解各派观点,再通过实践确认各观点的操作性和合理性。
刘承宇教授与杨延宁教授对第三个议题进行了讨论。刘承宇教授表示,守正创新要求在仔细研读经典的基础上与其他语言学流派拉近距离。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将功能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流派有机融合,进行创新。针对不同学派应抱有开放心态,促进不同学派间的互相借鉴。最后,在与其他学派互相融合时,应秉持功能语言学作为适用语言学的原则,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杨延宁教授首先评价了转化生成语法、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用学的学派发展情况,各自的发展特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我们在研究中进行反思。反思可从借鉴、融合其他语言学流派的优点开始,希望大家可以理性反思,将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自身研究通过合理的手段结合起来。
苗兴伟教授与李战子教授对第四个议题进行了讨论。苗兴伟教授指出,韩礼德先生所探讨的普通语言学并非针对某一种语言,而是针对语言普遍现象。因此,语言学学者进行科研时应注重语言事实,关注语言本体、语言系统。李战子教授表示,系统功能语言学具有完备的知识系统与系统的语言哲学思想,在普通语言学意义层面具有优势。同时,系统功能语言学具有语言学科与社会学科交叉的特质,以人为中心,具有社会关切,赋予其超越普通语言学的意义。
方志辉教授与于晖教授对第五个议题进行了讨论。方志辉教授表示,功能语言学作为适用语言学的重要特质是解决现实生活如教育中的问题。语言教学是教育中重中之重的一环。系统功能语言学不仅为语言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也提供了分析工具,让一线教师更加了解功能语言学的适用方法是目前功能语言学界的一大挑战。于晖教授表示功能语言学的适用性非常强大,在教育、语篇分析、生态语言学、翻译等领域得到了明显体现。于晖教授最后特别指出如何将功能语言学运用于教师培训是目前亟待开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各位专家发表意见后,与线下参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共有5位参会代表就语法隐喻中语义重组、功能语言学与汉语研究、加的夫学派的未来发展、功能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功能语言学与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提问,各位专家一一进行了回复与讨论。最后,各位专家与参会代表各用一句话总结了本届论坛,大家一致期待功能语言学界在“后韩礼德时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兼容并蓄,共创未来。
三、 结 语
融合、創新与发展是功能语言学下一步发展的主要趋势。两天的会议中,16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功能语言学融合、创新与发展的方向:一、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实践进一步融合。功能语言学兼具普通语言学与适用语言学双重身份,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将进一步推进对具体问题研究的深度,多模态研究、语篇分析、课堂教学等方面将长足发展;二、功能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及对比语言学互相印证。功能语言学在越来越多的语言中得以实践,特别是在汉语研究方面发展迅猛,表明语言功能普遍适用的解释力;三、功能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流派交流互鉴。学科的发展需要学者之间的对话,功能语言学目前与认知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生物语言学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学习,这样能够帮助功能语言学拓宽研究视野。此外,功能语言学还在历时、共时等角度,音系/字系,词汇语法,篇章语境等多层级有融合发展的潜力。
总体来说,“首届功能语言学融合与发展高端论坛暨韩礼德先生纪念研讨会”的举办将功能语言学的融合、创新与发展正式提上议程,标志着功能语言学的融合、创新与发展的正式启动,为学界提供了新话题、新视角、新方向。本届论坛的举办顺应了学科的发展潮流,反映了学界对学科的思考,正如杨忠教授所说,“功能语言学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Arnold, 1985.
[2]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 2nd edition [M]. London: Arnold, 1994.
[3]Halliday, M. A. K. & Matthiessen, C. M. I. M.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 3rd edtion [M]. London: Arnold, 2004.
[4]Halliday, M. A. K. & Matthiessen, C. M. I. M.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 4th edition [M]. London: Routledge, 2014.
[5]Matthiessen, C.M. I. M. The“architecture” of language according to systemic functional theory [A]. In Hasan, R., Matthiessen, C. M. I. M. & Webster, J. (eds.. Continuing Discourse on Language: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Vol. 2 [C]. London/New York: Equinox Press, 2007: 505-561.
[6]Hasan, R. Ways of Saying: Ways of Meaning [M]. London/New York: Cassell, 1996.
[7]Martin, J. R. & White, P. R. R.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 [M].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8]Fawcett, R. P. A Theory of Syntax for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M]. London/New York: Equinox Press, 2000.
[9]Fawcett, R. P. Invita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rough the Cardiff Grammar [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8.
[10]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nd Society (Vol. 3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M. A. K. Halliday [M]. London/New York: Equinox, 2007.
[11]Martin, J. R. Genre and literacy modelling context in educational linguistics [J].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93, (13: 141-172.
[12]Bernstein, B. Pedagogy, Symbolic Control and Identity: Theory, Research, Critique [M]. London: Taylor and Francis, 1996.
[13]Halliday, M. A. K. & McDonald, E. Metafunctional profile of the grammar of Chinese [A]. In Caffarel, A., Martin, J. R. & Matthiessen, C. M. I. M. (eds.. Language Typology: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305-396.
[14]He, W. Subjectpredicate predicate sentences in Modern Mandarin Chinese: a Cardiff Grammar approach [J]. Linguistics, 2017, 55(4: 935-977.
[15]Teruya, K. Metafunctional profile of the grammar of Japanese [A]. In Caffarel, A., Martin, J. R. & Matthiessen, C. M. I. M. (eds.. Language Typology: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185-254.
[16]Steiner, E. & Teich, E. Metafunctional profile of the grammar of German [A]. In Caffarel, A., Martin, J. R. & Matthiessen, C. M. I. M. (eds.. Language Typology: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139-184.
[17]Fang, Y., McDonald, E. & Cheng, M. On theme in Chinese from clause to discourse [A]. In Hasan, R. and Fries, P. H. (eds.. On Subject and Theme [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235-274.
[18]Halliday, M. A. K. On the “architecture” of human language [A]. In Webster, J. ( ed. . 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 3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M. A. K. Halliday [C]. London/New York: Equinox, 2003: 15-16.
[19]Halliday, M. A. K. & Matthhiessen, C. M. I. M. 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 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 [M]. London/New York: Cassell, 1999.
責任编辑:高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