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让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吴柯佳

    [摘要]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找准比较的着力点,引导学生对词语意思、语句运用、文章写法、作者选材等方面进行比较,使学生在语言理解、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方面都有所发展,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比较;思维;审美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1-0029-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何为语文素养?它这样陈述:“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研究室主任陈先云先生提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清单”,即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初步审美能力。核心素养的“四大清单”是对课标的提炼和细化。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习得、悟得的过程,是多次培养、反复训练的结果。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若能恰当地运用比较的教学方式,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下面结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太阳》《四季之美》的教学进行具体论述。

    一、在词意比较中培养语言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阅读能力,是新课程强调的理念。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必须具备这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读懂文本的主要内容,了解文本表达的特点;二是知道积累优美的、有新鲜感的语言材料,具有初步的语言理解能力。比较能引导学生深入体悟语言文字,由表及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季之美》的课后练习有这样一个要求:“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其中的动态描写。”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描写了傍晚时分乌鸦归巢时的美妙情景,是典型的动态描写。特别是“点点归鸦”一词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意境优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词意并感受意境是一个难点。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借用现代信息化手段,通过视频、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画面虽美,但没有建立在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与想象之上,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如何运用比较的教学方式突破这个难点呢?

    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个词时,这样引导学生理解。首先,出示一个“鸦”字,问学生:“美吗?”学生摇摇头——黑黑的乌鸦确实谈不上美。其次,出示两个字“归鸦”,问学生“美吗?”这时,学生的感悟已经发生了变化。有些学生觉得挺美,因为“乌鸦急匆匆地回来了”;有些学生还是觉得不美——归窠的乌鸦何美之有?其三,屏幕上出示四个字“点点归鸦”,教师再问学生“美吗?”此时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美!”“那为什么‘点点归鸦就让你们觉得美呢?”“因为仿佛看到了归鸦急切归来的样子。”“我看到了布满晚霞的空中,一只只乌鸦正赶着飞回来,星星点点地由远及近。”……最后,结合学生的感受,教师适时出示相关画面,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

    案例中,教师将教学过程分成了三步:鸦一归鸦一点点归鸦。通过词意的比较,学生在比较中思考,在思考中想象,那倦鸦归窠、由远及近的动态美在他们脑海中逐渐形成生动的画面。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学生感受到的是美妙的意境。这样的教学,从抽象到形象、从文字到画面,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思维活动中进行体验,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二、在写法比较中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学生能根据具体语境和任务要求,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中尝试着运用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顺畅交流,文从字顺,这是学生核心素养之一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要求。

    《太阳》一课是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本,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说明方法一教就会,难的是怎样恰当地使用说明方法把事物的特点说明白。这篇课文的课后练习二是这样设计的:“读下面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运用哪些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者会引导学生找到文中的相关句子,逐句讲解说明方法及好处。单纯从知识掌握的角度看,学生一般都能正确理解这些说明方法,但“这样写的好处”仅仅体现在文字上,如“特点更鲜明、描写更形象”等这类答案,学生的心中并没有产生共鸣。

    有一位教师在执教本课时,以解决这个练习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展开比较学习。首先,出示一段概括描写太阳特点的语句:“太阳很远,很大,会发光,会发热,温度很高。”其次,学生读完后,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你觉得这样写把太阳的特点说清楚、写明白了吗?”并让学生默读课文,要与文中的段落作比较来说明理由。学生很快找到了具体描写太阳远、大、会发光、温度很高的语句,并在比较中充分感悟说明方法的好处。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文中写得好,因为文中说‘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飞机飞得那么快,可是飞到太阳上要二十几年。如果现在飞,我要到三十五岁以后才能到太阳上,太阳离我们地球真是太远啦。”……在写法比较过程中,学生能形象地体会到恰当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作用,也真正体会到了这样写的好处,这样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礎。

    三、在运用语句的比较中培养思维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阅读、表达等言语活动中,主动思考;二是运用想象与联想,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对语言和文学形象产生初步认识,具有初步的评判意识。客观地说,学生思维的提升与发展,教师是教不出来的,但可以在问题情境中借助解决问题的实践培育起来。

    还是以《太阳》一课为例进行说明。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把事物特点说得更明白的特点呢?很多教师会以列数字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的特点。一般的教学都是逐句出示相关语句,然后抓住句子中表示数据的词语,体会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这样按部就班的教学,从直接的教学效果来看也不差,但其过程更注重的是告知而非发现。

    有一位教师则巧妙地运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的特点。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带有列数据说明方法的语句,然后全部出示这些句子,让学生比较这些数据的意思。在比较中,学生发现这些表示数据的词语,有些用词非常精确,如“一亿五千万千米、三千五百年、一百三十万个地球”,但有些数据前又用上了“约”“差不多”这样表达并不精确的词语。针对学生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比较:“读一读,比一比,你认为说明文中的数据到底是需要精准的还是不精准的呢?”这一问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通过比较,学生逐步发现,有些数据已有精准的科学依据,完全可以使用,但有些只是科学的推算,只表示大概的范围,所以要用上“大概”“差不多”这样的词语。这就是说明文用词准确的特点。在这样的比较学习中,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说明文的用词更讲究科学性、表达更需要严谨,而准确地运用词语则有助于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明白。

    四、在选材的比较中培养审美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又深刻的。”语文学科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有明显的熏陶和感染作用,这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因此,教师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的内涵价值,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季之美》课后练习的第一题是这样的:“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本篇课文所写的景致不多,但因为清少纳言的细腻表达,营造出“四季景物皆成趣”的极美氛围。教师困惑的是学生缺乏生活体验与经历,也缺乏像作者一样细腻的观察视角,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这独特的视角之美呢?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理清描写的时间顺序后,教师先让学生勾画出每个时间段作者描写的事物:春天黎明的天空,夏夜的萤火虫,秋天傍晚的归鸦、大雁、风声和虫鸣以及冬天的炭火;接着,让学生读一读这些词句,比较这些事物的共同点,体会到这些事物都是常见的;最后,出示诗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让学生將这些事物与诗句中的事物比较:“春天的百花秋天的月亮、夏天的凉风冬天的雪花,这些也都是常见的非常美好的事物,可是作者为什么不写呢?”这一问题触发了学生对选材的思考。在比较与思考中,学生逐步感受到大家都写的作者却不写,是因为她能从普通事物中发现它们的美,这就叫独特的视角,也是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教师就是这样充分用足文本,引导学生在反复比较中,细细地研读常见的事物,让学生体悟与想象每一个细微事物的独特之美,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总之,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以对语言的理解运用为基础,是在培养、提升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语言的理解、运用、思维、审美等方面,充分运用比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以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责编 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