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留下一个“暖暖” 一切便都留下了

    王绍蕾

    時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在这个冬日的早晨,当我再次打开《秋歌——给暖暖》,看到自己制作的朗诵微课视频时,一张张秋日里的图片,一声声深情的朗诵,让人深切感受到华兹华斯所说的“诗是宁静的回忆”。当再次翻看学生的诗歌时,我的眼眶湿润了。诗歌是青春的代名词,激情和热情是多么珍贵而炽烈。我一直在思考,用什么样的文字可以作为这篇案例的题目,思来想去,我想只有原诗中的那一句?“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才足以表达我心中的感受。

    “暖暖”,当学生再次看到这个字眼时,我想他们一定会想起十八岁的清晨,我和他们一起走进中国现代诗歌的殿堂,一起记录青春的感动。“暖暖”,当再次看到这个字眼时,我的嘴角上扬,我的眼眶湿润。谢谢同学们陪伴我,让我感觉到做一名语文老师是这样幸福。

    这堂课一开始,是一个有关诗人痖弦的视频,再加上倾情的朗诵,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使同学们的情感深度投入其中。随后,我录制了一个朗读微课视频,优美的画面、音乐和饱含情感的朗读交相辉映,将这堂课推向了一个小高潮。学生深受感染,随后的朗读水平激情沸腾。我和学生一起感受活性课堂的魅力,我们一起探讨梦想,一起交流写作,一起研读文本,一起大声朗读,最让我感动的学生的原创作品,至今读来仍然热血沸腾。

    我从“语言”“意象”“主题”三个方面设计目标,短小精悍,让学生一目了然,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自我反思】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秋歌——给暖暖》的教学,为我打开了一扇思维的窗,让我看到了更为广阔的教学视野,让我认识到,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完整和持续。

    1.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

    整个课堂教学全在一个“情”字。第一环节“走进暖暖”,知人论世,关于痖弦的视频导入,将学生深深地代入深沉的感情中。第二环节“感知暖暖”,我的动情诵读,直至学生的个人展示,同学的点评,整个课堂始终氤氲着饱满的情感。

    2.把握课堂教学的规律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语文学习内容是由“文本”“知识”“方法”抵达“情感”“人格”“思维”,具有“凭借性”和“超越性”,常常为了抛弃而占有,为了拆除而搭建,因此它往往起于课文而又超越课文,起于知识而又超越知识。

    《秋歌——给暖暖》的教学从文本的研读,到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感悟诗歌主题,最终抵达情感的陶冶,学生将自己的内心体验诉诸笔端,一首首暖暖的青春诗歌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活性课堂带给我的喜悦。

    3.听说读写的促进

    语文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体悟和揣摩,要“例中学”“做中学”“体验中学”“探究中学”,不要迷信这个“法”那个“法”,最独特有效的方法常常就是自己的生命特质。用情地读出“暖暖”的感觉,用口说出“暖暖”的体验,用笔记录“暖暖”的感动,这就是深度参与的体验课堂。

    语文思维是一种体验性思维,语文就是教给我们学识、情感、人格、素养,让知识和技能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通过知识他者认识自己,寄托自己的生命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