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举措
许囡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8-070-02
摘 要 在如今的形势之下,需要企业文化与政工工作相互提高,互相促进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融合。对于政工工作需要引入企业文化概念,才能让企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对此笔者对于目前政工工作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且在此过程中对政工工作开展提出意见,希望能促进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政工工作 创新措施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在这一环境当中市场经济体系也逐渐越来越成熟,但是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我国的国有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的思想观念问题,十分容易产生贪图享受的心理。基于此,对于企业文化的发展以及政工工作的开展需要进一步强化,让国有企业政工工作能在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完善,逐渐与工作融合。这样才能真正的保障国有企业发展,改善企业内部矛盾,逐渐提高竞争力。也就是说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之下,需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凝聚力才能真正的让企业发展起来。
一、企业文化存在的功能及内涵
企业文化的出现时整个企业内部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自觉遵守的理念方式,我们将其称之为企业文化,在其中通常表现为习惯、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等等。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具备导向力、凝聚力以及约束力的功能,能为企业提供发展动力,让企业长久发展下去。导向功能主要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有一个坚定的引导。激励功能是在企业文化价值方面进行重视,来激发员工的主体意识逐渐推动员工积极创造性发展。除此之外企业文化还能约束员工遵守相关制度,提升企业自身价值理念,让员工能本分工作,逐渐成为企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的存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而企业文化与国企政工工作的结合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点[1]。
二、企业文化在国企政工工作当中的价值所在
企业文化与政工工作的根本不同就是企业文化知识在企业内部梳理了一个基础的理念,并且这个理念会得到公司所有人的认同,自觉去遵守。政工工作主要是为了可以对员工思想方面提供帮助。政工工作能让员工有一个正好缺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说二者从内部来看,根本不同,企业文化是通过对员工进行规范或是在培养员工价值观的同时,灌输企业敬业,从而形成一定的作用。政工工作的存在是在员工灌输党的前提下提供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解决员工的心理问题,为了让员工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但是这两者之间有一个相同的立足点,都是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企业文化与政工工作具备同样的目的,都是为了能激发员工的热情以及积极性。从而在相互工作的前提下互相促进,共同提高[2]。
三、政工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一)符合企业发展的根本理念
从如今的形势来看,我国的各大企业之间存在了诸多竞争关系,其中包含产品、以及个人之间的竞争,对此,需要分析当下形式,让企业文化与政工工作紧密联系,才能让企业文化视角更为宽阔,从而在思想政治上进行创新。
(二)企业的文化建设以及政工工作机制创新要求
对于政工工作机制创新来讲,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改善,让国有企业的员工心态产生转变,而在这种内外环境共同产生变化的前提下,就导致国有企业无法一时间进行转型,因此在政工工作上就要进行突破,除此之外,企业文化方面。也需要体现出关心员工激励员工的概念,但是需要从几个方面去出发,在几个方面的前提下,让企业文化与政工工作相互结合,形成两者之间的完美改善[3]。
四、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现实意义
企业文化与政工工作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在政工工作当中加入企业文化,具备强大的现实意义。首先,需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顺应国有企业改革方式,建立一个合理的企业制度,這是每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点,尤其是目前我国的企业形式需要跟随着市场环境来不断进行改变,其中包含了经营理念以及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其中可能还会出现裁员的情况,当然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到员工的心态,但是在政工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将文化理念融入到其中来,改善单纯无畏的教育模式,让员工内心能更容易接受这种引导。除此之外,还需要推动国企政工工作的内在动力来进行制度创新,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开展到如今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对于国企来讲,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上进一步的进行改善,让国企能完完全全投入到市场竞争当中,同时国企。政工工作也需要与目前的形势理念进行结合,顺应的融合企业文化,将具备政治色彩的政工工作能更多的去融合,经济因素能符合市场的变化[4]。
五、我国企业政工工作的现状
我国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政工工作的建设程度以及干部的综合素质。目前来看,从政工建设方面来讲,我国的国有企业对于该问题并不是十分重视,尤其是在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当中,政工人员的工作价值还没有形成一个基本的概念,其中有一部分领导在思想上就已经存在了偏差,思想政治工作点的现象层出不穷,并且对于政工人员的考核过程。以及考核形式等方面还有待优化,没有形成一个完美完善的评价标准,从而造成了在考核过程中,对于政治指标不重视的过程,仅仅只是过于追求经济指标,除此之外,还有国有企业相关的干部综合素质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大部分干部阶层的政工素质都偏低,并且由于年龄问题以及思想观念,老旧传统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干部都存在安于现状的情况,产生在工作当中其创新能力。工作积极性都有待提高,思想方面容易形成形式主义,在这种工作状态下,是不可能长久生存,真正的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六、企业文化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措施
(一)与时俱进、改善观念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事物也在不断的运动发展,因此我国的政工工作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不能固步自封,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自身的观念进行转变,需要意识到党政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其服务性质,并且需要通过该工作的具体职能来解决企业内部的思想问题,从而让企业内部员工在思想上能得到统一。除此之外,还需要把口号体现在行动当中,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做法,并且高度重视工作的效益以及质量,做好务实工作啊,同时还需要去借鉴嗯,民营企业或是国外等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坚定教育改变一切,同时确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能力指导地位。也就是说,在政工工作的整体环境下,需要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在其中,改善思想打破传统,与时俱进,还需要将政工工作的服务性质彻底解决,只有让企业内部思想统一,才能让企业达到高度统一,形成高效率,同时引领企业先进的管理概念迸发出来,之后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去合理对其进行使用[5]。
(二)重塑价值、重视政工工作制度
一个合理的制度能确保政工工作顺利开展,政工工作如果想要一直发展下去,需要在制度上进一步的进行创新,尤其是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深化制度,除却其中不合理的规章规范,从而顺应时代改变,确定一个合理的体制机制,制度改革主要以合理为原则,确保其科学性。同时,加入系统化以及全面化的改革目标,最终形成一个具备推行的合理保证,与此同时,还需要去对新制度加以利用,才能在创新的过程中真正让理念融入到企业当中。管理制度以及合理的政工工作制度创新,才能让整个工整个政工工作长久发展,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将所有的规章制度,根据时代变化来进行整改,同时保证其中存在保障措施以及激励手段来确定制度能顺利的运用。与此同时,还需要举行民主评议制度或是民主竞争制度,让评比具备批评模式,从而来逐渐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实现国企政工工作制度创新。
(三)自我提升、实现政工工作方法创新
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价值观念,还有生活品质以及精神信仰等方面,都在科技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政工企业的工作对象是人与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因此也应当对科技问题进行重视,对于互联网的运用一定要加大力度,通过自身的学习以及掌握了解员工的生活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去有效地提高政工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还需要提高工作质量,在互联网当中运用运用其科学技术,让政工工作能更好地体现出来,体现出传媒的优势,科技的力量[6]。
(四)以人为本、实现政工工作内容创新
政工工作应当与时代接轨,在内容上需要进一步的进行创新,形成全面协调,顺应时代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坚持马列毛泽东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发展理念。在其中,始终贯穿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概念,逐渐提升企业职工的技术水平,不断丰富企业内部职工的文化知识,形成良性教育,能认真吸收国外的发展观念以及发展理念,明確自身的前进方向,同时还需要对企业内部员工形成法律教育,来逐渐扩大企业内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在市场活动当中知法守法,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参与。
七、结语
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发展,创新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问题,尤其是企业文化夹杂在其中,可以作为政工工作创新的重要手段,企业文化就像是新鲜血液一样加入到政工工作当中,同时也让政工工作能具备更加明显的时代特征,在政工工作当中,让企业文化深入,两者之间相互依存,互相促进提高,能让国有企业发展更具备生命活力,更具备竞争能力。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是整个政工工作的宅,体能持续推动国有企业不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更新也是让政工工作能持续改善,能让国有企业真正正的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宏燕.基于企业文化引领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9):176-177.
[2]陈秀峰.积极发挥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N].通辽日报,2020-08-30(003).
[3]林熙峡.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举措[J].环球市场,2018(14):187.
[4]舒飞.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市场,2020(24):185-186.
[5]王蕊.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路径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 2019(5):5-6.
[6]任慧锦.新时期国企单位开展政工工作的思路分析[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5(2):40-41.